2023-2024学年江西省德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7105186
资源大小:29.4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德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桅杆(wi) 着陆(zhuó) 凛冽(liè) 一丝不苟(gu)B坠毁(zuì) 娴熟(xián) 循声(xún) 殚精竭虑(dn)C姿态(z) 默契(qì) 瞬间(shùn) 惊心动魄(pò)D镌刻(jun) 咆哮(xiào) 澎湃(bài) 无怨无悔(yu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陡峭 记载 略窄 就地取才B杰作 支撑 智慧 芦沟晓月C恢复 形式 称赞 千态万状D胜景 序慕 陡坡 长虹卧波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钱老师在授课中并不是照本宣科地读PPT,而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动作来传授知识。B他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用无悔青春书写人民警察的风采。C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D大臣们在不可思议、前所未有的喧闹声中,正襟危坐、呆若木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B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填空。(1)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黄鹤楼)(2)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3)_,老木苍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4)夕日欲颓,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_ ,_ 。(8)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B至于夏水襄陵 襄:冲上,漫上C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D属引凄异 属:类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其间千二百里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C不以疾也 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D春冬之时 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松树金龟子(法国)法布尔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雄虫的两根短短的触角末端各有七条紧挨着的流苏,随着小虫情绪的变化,流苏会像扇面般展开或合拢。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郎,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天牛类昆虫也是靠摩擦来发音,不过部位不同而已。天牛的前胸腹板向后延伸成一突起,恰好中胸腹极的凹隔内。两者摩擦,就如同用湿手指去摩擦玻璃一样,发出了声响。我曾在死天牛身上拨动突起的腹板,想让它发出声来,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需要整个胸部的配合。不过,同样是天牛,长角的大天牛,因为缺少这一突起就不能发出响声,成了哑巴。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来发出声音的昆虫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内产卵的蟋蟀妈妈,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发出悲鸣;被抓获的天牛会竭力鸣叫。危险过去了,它们就不再大叫。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作声。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歌。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1通过文段介绍,我们了解到金龟子的主要特征,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外形朴素又高雅B发声原理很简单C与天牛类昆虫发声部位不同D用歌声来表达欢乐2文章第段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3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4(1)法布尔创作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被称为“_”,昆虫记有“_”的美誉;(2)为什么法布尔和昆虫记能获得以上的赞誉呢?请结合文章两段加以阐述。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对于这两首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同样是作者游览黄鹤楼,书写所感,但角度不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黄鹤楼作者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B黄鹤楼中“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C与史郎中钦所黄鹤楼上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说明江城气候寒冷,五月梅花刚刚开放。D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有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2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联所表现的画面。3自选角度,分别赏析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 ,这是一篇 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 _,结构 _,强度 _。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_。(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_(崇拜 推崇)这座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 (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七、作文(共40分)课文中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一位人物,清晰明了地表现这个人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