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77106129
资源大小:27.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称(chèng) 忧郁(yù) 捉捕(b)B红绫(líng) 诅骂(z) 虐待(nüè)C怅然(chàng) 一缕(l) 消耗(hào)D怂恿(sng) 咕噜(g) 叮嘱(sh)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 巍峨 沉默寡言 头晕目炫B纯悴 逾越 源源不断 记忆尤新C流淌 呻吟 麻木不仁 犹豫不决D禁固 派遣 稀稀拉拉 精益求精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的缘故。C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该命名源自古典神话故事“嫦娥奔月”。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文默写。(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2)遥怜故园菊,_(3)潼关中谭嗣同用_,_两句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4)_,却话巴山夜雨时。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静以修身( ) (2)非学无以广才(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将复何及( )2翻译下列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要“静”: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B“学须静也”中的“学”不单是学习,更多指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静”也不单是单纯的宁静,还包含着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从反面来说明“淡泊”“宁静”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作者劝诫儿子要安贫乐道,不要为穷困的生活悲哀,坚持学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原文,说说两文都给你了哪些相同的启示。链接材料诫外甥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注释】【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揭然有所存】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恻然有所感】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细碎】琐碎的杂念。【咨问】请教咨询。【嫌吝】怨恨耻辱。【淹留】德才不显于世。【济】成功,实现。【永窜伏于凡庸】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2天是被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天?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4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情思,表现了他放眼山川宽广博大的胸襟。B乙诗前两句写夜晚登城所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C一切最语皆情语,这两首诗歌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有机交融在一起。D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意境都非常旷远、苍凉而悲壮,堪称千古杰作。(2)诗言志。这两首诗中出现了一个“乡”字,结合具体内容,试分析两首作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示例: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字数600字以上。提示:见闻、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以下话题可供参考: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