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7106967
资源大小:27.8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属引(zh) 绝𪩘(yn) 阙处(qu) 素湍绿潭(tun)B沿溯(sù) 略无(lüè) 凄异(q) 重岩叠嶂(zhàng)C悬泉(xuán) 飞漱(sù) 曦月(x) 哀转久绝(zhuàn)D御风(yù) 襄陵(xing) 长啸(xiào) 隐天蔽日(bì)2、下列各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登,就向空中飞去。B吕伟精采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C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D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3、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B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C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微不至。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B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1)两岸连山,_。(2)_,芳草萋萋鹦鹉洲。(3)_,长河落日圆。(4)几处早莺争暖树,_。(5)_,皎皎河汉女。(6)岂不罹凝寒,_。(7)_,志在千里。(8)夕日欲颓,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石奢者,楚昭王相也。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吏列传)注行县:出行属县。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惠:恩惠。听:偏听,偏信。居官:担当的官职。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傅:推诿。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纵:越过)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私:偏袒)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过:经过)D辞不受令 (辞:言辞)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以父立政,不孝也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诫子书)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C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D公以臣能听微决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4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转身李汉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1本文记叙了三个“转身”的故事,请用简洁语言补充另外两个情节。_;_;南大街路口,贫寒凄苦的乞丐转身而逝。2按要求品析句子。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从加点词的角度品析这句话)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这句话)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从结构和内容上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补写上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与所给例句相同。例句: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文学家的鲁迅,是_革命家的鲁迅,是_七、作文(共40分)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