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导论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ppt
-
资源ID:77202773
资源大小:2MB
全文页数:31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土资源管理导论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ppt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1我国国土资源概况我国国土资源概况2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3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4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v“国土”一词源自德国,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三特性:1.主权唯一性;2.局限性3.载体性。v“资源”一词,直观讲就是“获资之源”,指能够带来财富的一切基础。三特性:1.时间性;2.可利用性;3.基础性。一、国土资源的概念一、国土资源的概念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一、国土资源的概念一、国土资源的概念 广义的国土资源指国家领土上的一切资源,包括广义的国土资源指国家领土上的一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狭义的国土资源就单指国家领土上的自然资源,狭义的国土资源就单指国家领土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林业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这六大资源。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这六大资源。本书中的本书中的“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就是指狭义的国土资源,就是指狭义的国土资源,主要涉及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主要涉及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资源领域。源等资源领域。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v按经济性质分类1.空间资源2.物质资源3.能量资源v按自然空间分类1.空间资源2.陆面资源3.海洋资源4.地下资源v按利用时间分类1.有限资源2.无限资源二、国土资源的类型二、国土资源的类型v按有无生命分类1.生物资源2.非生物资源v按自然属性分类1.土地资源2.矿产资源3.能源资源4.森林资源5.草地资源6.淡水资源7.海洋资源8.气候资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三、国土资源的特征三、国土资源的特征资源的地域性资源的地域性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多用性资源的多用性资源的系统性资源的系统性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国土资源概述国土资源概述四、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四、国土资源的重要性 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土资源国土资源 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国土资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国土资源概况我国国土资源概况一、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质量比较差,自然生产力低质量比较差,自然生产力低明显的区分性和更大的差异性明显的区分性和更大的差异性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势和潜力大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势和潜力大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国土资源概况我国国土资源概况二、我国国土资源的主要类型二、我国国土资源的主要类型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 国土资源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国土资源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手段对影响国土资源的各种行为进行调整的行政学技术等手段对影响国土资源的各种行为进行调整的行政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发展的关系,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国土资源管理的二重性国土资源管理的二重性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二)国土资源管理的特征(二)国土资源管理的特征 广泛性和综合性。广泛性和综合性。体现在四方面:体现在四方面: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管理对象;行政管理对象;手段;手段;依据。依据。科学性和技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体现在四方面:体现在四方面:理论;理论;前提;前提;依据;依据;手段。手段。区域性和地方性。区域性和地方性。体现在两方面:体现在两方面:国土资源规划、标准;国土资源规划、标准;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在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在地方。法制性和民主性。法制性和民主性。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地位(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地位 一国所拥有的国土资源在数量上和品种上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一国所拥有的国土资源在数量上和品种上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上的地域性形成了该国的国土资源约束条件。上的地域性形成了该国的国土资源约束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国土资源保护的软弱是国家承担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国土资源保护的软弱是国家承担国土资源保护职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国土资源保护职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存在不足。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存在不足。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一、国土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地位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二、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二、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一)西方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一)西方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起步较早。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起步较早。英国英国美国美国日本日本前联邦德国前联邦德国前苏联前苏联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二)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二)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 我国的国土开发整治活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的国土开发整治活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 20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 1998 国土资源部成立国土资源部成立 二、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二、国土资源管理的沿革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 管理职能划分原则管理职能划分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分类指导原则 资源化管理与资产化管理并重原则资源化管理与资产化管理并重原则 整体协调原则整体协调原则(一)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节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概述国土资源管理概述 国土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项内容之间国土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项内容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基础基础 国土资源状况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状况调查与评价 龙头龙头 国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规划国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规划 核心核心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 保障保障 国土资源的政策制定、法制建设和科学技术国土资源的政策制定、法制建设和科学技术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三、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概念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概念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组织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结构、职责权限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国土资源行政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种职责和权限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种职责和权限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式。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是统一管理与部门分工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是统一管理与部门分工管理相结合,中央级的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管理相结合,中央级的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 我我国国实实行行统统一一管管理理与与分分部部门门、分分级级管管理理相相结结合合的的国国土土资资源源管管理理体体制制。我我国国与与国国土土资资源源管管理理有有关关的的机机关关及及主主要要部部门如下:门如下: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国国务务院院和和县县级级以以上上地地方方人人民民政政府府与与国国土土资资源源管管理理有有关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关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三、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三、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一)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一)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是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是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是对全国国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部门。管部门,是对全国国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部门。(二)地方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二)地方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参考阅读参考阅读1、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体制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体制2、简论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简论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3、徐绍史部长谈国土资源管理徐绍史部长谈国土资源管理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土资源的内涵?如何理解国土资源的内涵?2.国土资源的分类标志是什么?国土资源的分类标志是什么?3.简要说明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征?简要说明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征?4.如何理解我国国土资源如何理解我国国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总量丰富、人均不足”?5.分析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6.我国现阶段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如何?我国现阶段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如何?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国土资源配置理论国土资源配置理论1国土资源产权理论国土资源产权理论2经济发展梯度理论经济发展梯度理论3地缘政治理论地缘政治理论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5代际效益理论代际效益理论6第二章 国土资源管理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资源配置基本理论一、资源配置基本理论 国土资源配置是指国土资源配置主体在配置原则的指导国土资源配置是指国土资源配置主体在配置原则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循一定的程序、使用特定的方式对下,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循一定的程序、使用特定的方式对国土资源进行的分配,其目的是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国土资源进行的分配,其目的是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效用。大效用。国土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与市场。国土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最基本的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资源配置最基本的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第一节 国土资源配置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资源配置基本理论一、资源配置基本理论 亚当亚当斯密的市场配置论斯密的市场配置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主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主义资源配置的资源配置的“边际定律边际定律”其他重要的资源配置思想和准则其他重要的资源配置思想和准则第一节 国土资源配置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资源配置方式二、资源配置方式(一)(一)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二)(二)计划配置资源计划配置资源通过优缺点比较,通过优缺点比较,得出二者关系:得出二者关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第一节 国土资源配置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三、资源配置机制三、资源配置机制 第一节 国土资源配置理论v(一)市场配置机制(一)市场配置机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的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的配置社会资源的商品经济运行形式。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实质上商品经济运行形式。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实质上是通过以价值规律为主体的各种经济规律共同是通过以价值规律为主体的各种经济规律共同作用来配置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的有机体作用来配置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的有机体内部,市场交换活动建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内部,市场交换活动建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价格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的三大机制,它们通过相互联是市场的三大机制,它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调节社会资源的优系、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调节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化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三、资源配置机制三、资源配置机制 第一节 国土资源配置理论v(二)资源规划机制(二)资源规划机制 1 1资源的宏观规划机制资源的宏观规划机制 2 2资源的区域规划机制资源的区域规划机制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产权概念一、产权概念 在我国在我国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对产权的定义是:中对产权的定义是:“产权,系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产权,系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不包括债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不包括债权。”第二节 国土资源产权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 (一)产权制度(一)产权制度 1.1.产权制度的内容产权制度的内容 产权关系与产权结构安排;产权关系与产权结构安排;各产权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各产权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保证各种产权契约、协议实现的法规、制度。保证各种产权契约、协议实现的法规、制度。2.2.产权制度的作用产权制度的作用 财财产产约约束束功功能能、激激励励功功能能、增增进进资资源源配配置置效效益益功功能能、形形成成稳稳定预期功能等。定预期功能等。3.3.产权制度的分类产权制度的分类 宏观产权制度和微观产权制度宏观产权制度和微观产权制度 第二节 国土资源产权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 (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二)国土资源产权制度 国土资源产权制度指以国土资源的产权为依托,对国土资源国土资源产权制度指以国土资源的产权为依托,对国土资源产权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产权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的制度。配置的制度。1 1国土资源产权制度内容国土资源产权制度内容 国土资源产权结构;国土资源产权结构;国土资源产权关系;国土资源产权关系;国土资源产国土资源产权关系的保证体系。权关系的保证体系。2 2国土资源产权制度特点国土资源产权制度特点 所有制形式单一;所有制形式单一;产权制度管理相对集中;产权制度管理相对集中;所有权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用权分离;不同资源的产权管理分离;不同资源的产权管理分离;产权运作在国家产权运作在国家行政管理下运行。行政管理下运行。第二节 国土资源产权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从生产布局学诞生之日起,从生产布局学诞生之日起,“梯度梯度”这一概念就被广这一概念就被广泛用来在经济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泛用来在经济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经济发展梯度经济发展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力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此图表明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图表明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图2-2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图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右图为生命周期理论右图为生命周期理论图将工业生产划分为形成、图将工业生产划分为形成、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段。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图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主要论点:主要论点: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产业结构的优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第二,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第二,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梯度转移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逐级扩展开来。第三,梯度转移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逐级扩展开来。理论发展:理论发展:“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现象现象。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三、梯度发展的动态研究三、梯度发展的动态研究 瑞典经济学家迈达尔(瑞典经济学家迈达尔(Gunnar MydalGunnar Mydal)提出的累积)提出的累积因果论(因果论(Cumulative CausationCumulative Causation)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扩展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回程效应 如上图所示,极化效应(如上图所示,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Polarization Effect)、)、扩展效应(扩展效应(Expansion EffectExpansion Effect)与回程效应()与回程效应(Return Return effecteffect)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图2-4 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四、处于不同梯度位置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四、处于不同梯度位置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一)处于高梯度位置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策略(一)处于高梯度位置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策略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集中全国的精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生产结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生产结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二)处于低梯度位置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策略(二)处于低梯度位置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策略 落后地区重点发展其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落后地区重点发展其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争取尽快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争取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衰退部门。纺织、食品等衰退部门。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五、梯度理论在我国经济布局中的应用五、梯度理论在我国经济布局中的应用 时间:时间: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年代初。目的目的:我国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运用这个理论探讨我国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运用这个理论探讨重点空间的转移问题、空间结构的调整途径。重点空间的转移问题、空间结构的调整途径。案例:西部大开发。案例:西部大开发。梯度推移理论的运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逐步由东梯度推移理论的运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逐步由东向西推进。向西推进。第三节 经济发展梯度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地缘政治学一、地缘政治学 学科基础:地理学。学科基础:地理学。学科定位:学科定位:1.1.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2.政治地理学的分支政治地理学的分支 3.3.交叉学科交叉学科 4.4.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1.1.国际政治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国际政治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2.2.国家战略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国家战略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此观点获国内外此观点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学者普遍认同第四节 地缘政治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地缘政治理论概述二、地缘政治理论概述 地缘政治基本理论的二分论主脉地缘政治基本理论的二分论主脉海权论海权论陆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边缘地带”理论理论制空权理论制空权理论第四节 地缘政治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四)实践阶段(四)实践阶段(三)发展与完善阶段(三)发展与完善阶段(二)萌芽阶段(二)萌芽阶段(一)萌芽培育阶段(一)萌芽培育阶段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20世纪世纪50到到60年代年代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二)(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三)(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三、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三、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一)资源稀缺论(一)资源稀缺论(三)极限增长论(三)极限增长论(四)能力建设论(四)能力建设论(五)绿色发展论(五)绿色发展论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效率利用论(二)效率利用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四、相关概念四、相关概念(一)(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三)(三)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四)(四)ESSDESSD指标指标(五)(五)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代际问题的提出一、代际问题的提出(一)(一)代际问题的含义代际问题的含义(二)(二)代际问题的背景代际问题的背景(三)(三)代际问题的研究角度代际问题的研究角度第六节 代际效益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代际模型概述二、代际模型概述拉姆齐模型拉姆齐模型 霍特林模型霍特林模型 二者结合为二者结合为 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模型 第六节 代际效益理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代际模型概述二、代际模型概述第六节 代际效益理论v(一)(一)自然资源的最优开采:局部均衡模型自然资源的最优开采:局部均衡模型v(二)(二)“存量效应存量效应”和自然资源的保存和自然资源的保存v(三)(三)近期的代际模型近期的代际模型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参考阅读1.1.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和解析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和解析2.2.提倡低碳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提倡低碳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复习思考题1.1.如何认识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如何认识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2.2.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与计划配置机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与计划配置机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3.我国国土资源产权制度的特点?我国国土资源产权制度的特点?4.4.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如何影响国土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如何影响国土资源利用?5.5.地缘政治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地缘政治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6.6.实证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土资源利用中的现实意义?实证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土资源利用中的现实意义?7.7.代际效益理论的研究视角是什么?代际效益理论的研究视角是什么?8.8.代际效益理论在我国资源开发政策中如何体现?代际效益理论在我国资源开发政策中如何体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1地籍管理地籍管理2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3土地资产管理与市场管理土地资产管理与市场管理4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 根据根据2006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报告,截至年土地变更调查报告,截至20062006年年1010月月3131日,日,全国耕地总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为18.27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的亿亩,比上年度末的18.3118.31亿亩净减亿亩净减少少460.2460.2万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万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1.39亩。亩。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山地、丘陵、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66%,而平原、盆地等仅占,而平原、盆地等仅占34%34%。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占耕。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地总面积的39%39%,中低产田占,中低产田占61%61%。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人均耕地面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如下图所示(单位:亩):积逐年下降,如下图所示(单位:亩):20051.401.4020041.411.4120031.431.432002 1.47 1.471.391.392006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 土地资源的定义,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土地资源的定义,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母”。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一、土地资源的特性一、土地资源的特性 特性特性原始有限性原始有限性位置固定性位置固定性面积固定性面积固定性质量差异性性质量差异性性用途多样性用途多样性功能永久性功能永久性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土地资源的分类二、土地资源的分类(一)土地类型划分的三级制(一)土地类型划分的三级制 1.1.土地纲土地纲 其划分标准是水热条件组合特征的地区差异。根据这一差异将全国其划分标准是水热条件组合特征的地区差异。根据这一差异将全国分为分为1212种类型,如湿润赤道带、湿润热带、湿润南亚热带、种类型,如湿润赤道带、湿润热带、湿润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暖温带暖温带、湿润寒温带、湿润寒温带、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半干旱温带草原、半干旱温带草原、干旱温带暖温带荒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漠、青藏高原带青藏高原带等。等。2.2.土地类土地类 其划分标准是大中型地貌因素,如其划分标准是大中型地貌因素,如高中山高中山、中山、低山、中山、低山、丘陵丘陵、高、高平地(岗、台地),平地(平地(岗、台地),平地(川地川地、沟谷地沟谷地)、低湿地()、低湿地(沼泽沼泽、滩涂滩涂)等。)等。3.3.土地型土地型 其划分标准是小地貌、土壤和植物群落在土地类内的差异。其划分标准是小地貌、土壤和植物群落在土地类内的差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材二、土地资源的分类二、土地资源的分类 1.1.土地带土地带2.2.土地大区土地大区3.3.土地区土地区4.4.土地段土地段5.5.土地块土地块6.6.土地单元土地单元(二)土地类型划分的六级制(二)土地类型划分的六级制六级制六级制 把土地带一级按把土地带一级按0级级处理,可称为五级制处理,可称为五级制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