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案.docx

    • 资源ID:7723730       资源大小:41.1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案.docx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案 学地理可培育逻辑思维实力,地理是文理的有机结合学科,学习地理可以为个人实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思索过程中,可培育良好的思维实力。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问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驾驭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实力要求: 1.使学生了解探讨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相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究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爱好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相识全球的整风光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实力的培育和训练。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酷爱自然、酷爱科学的教化,激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化事业。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分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殊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学问。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爱好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1.“地幔”的有关学问。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爱好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具设计】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态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日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解并描述这几大圈层,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索】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探讨】学生探讨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学生回答】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探讨】你知道其机理吗?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剧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改变的探讨,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探讨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相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化地相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相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化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相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探讨地震波改变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改变。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状况的探讨,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 分析P、S波的波速改变状况,由波速的突然改变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两条波速改变曲线,区分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总结P、S波速改变状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改变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2 教学目标设计 学问与技能: 1.了解电子通信的发展和影响。 2.了解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情感看法价值观 1.能够辩证地相识网络带来的影响; 2.培育努力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2.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 难点: 信息化与数字化以及信息高速马路与国际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过渡: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课中我们对通信的有关学问已有了肯定的了解,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子通信,电子通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为此这节课着重讲解并描述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向电子通信。 一、电子通信 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是19世纪30年头以来的事,电信起步晚于邮政,但发展速度异样迅猛。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特殊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而电子通信是电信领域的“排头兵”。 多媒体投影图7.24,老师提问:电子邮件和一般邮件有何差异?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索探讨: 老师引导学生: 1.传递的网络不同。电子邮件通过电信网络(数字网);一般邮件通过邮政网络(邮局)。 2.通信方式不同。电子邮件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有一台网络连接的电脑,便可打开自己的邮箱,收到由网络传来的邮件;一般邮件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收件人离开特定的场所就无法完成通信。 3.邮件传递的时间不同。电子邮件快,一般邮件慢。 接着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通信的特点,即信息化和数字化。 启发学生思维:电子通信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面有何作用?主要有几种形式? 学生思索探讨:主要的作用在于变更交往形式、加快社会运转节奏。详细形式主要有信息高速马路和国际互联网。 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并进行探讨: 1.什么是信息高速马路? 2.建信息高速马路的缘由是什么? 3.影响的信息高速马路是什么,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 由于在上网的高峰期内,传输的信息量大,反映出信息网络并不通畅,而计算机、通信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出现和运用后,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要变更信息传输上“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修建“信息高速马路”特别必要。所谓“信息高速马路”,就是立体化的通信网,这是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电信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而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就是信息高速马路的详细体现。 承转过渡:电子通信会带来哪些社会变革? 二、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索和探讨:电子通信带来的主要社会变革为: 1.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2.供应各种服务,便利人们生活。 3.加强沟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1.电子通信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化为形式的通信方式,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 2.信息高速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的,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立体化通信网。 3.国际互联网是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马路的详细体现。 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3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便利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依据生活阅历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学问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缘由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肯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确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4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分。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驾驭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分,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实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实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方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纳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推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纳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改变。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学问。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纳画图设问法来找寻事物的内在联系,渐渐深化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缘由,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纳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学问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支配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老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寻各种事物的形成缘由、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问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改变。(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难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改变。(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实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探讨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实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凹凸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实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实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实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老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问: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行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探讨后,老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老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分 老师: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分,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原因。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老师: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所以在锋面旁边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见图一) (让同学依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老师: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逐相遇的现象。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老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缘由不相同,各是什么? 老师: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是冷锋天气。) 问: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老师: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渐渐冷却,其中水汽简单凝聚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老师:属于冷锋过境后。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限制,气温柔湿度降低,气压上升,天气晴朗。 老师: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比如: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限制?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老师:是被暖锋限制。过境时,暖空气主动缓缓爬升,冷却凝聚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限制,气温会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老师: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改变,都与气压系统及其改变状况亲密相关。 板书:2.气压系统 (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限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限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限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什么是低压槽?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老师: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长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长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老师: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旁边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老师: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老师: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依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限制,假如暖气团中的水汽足够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概力很强,冷锋便会追逐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2)比较 老师: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许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四)总结、扩展 新课标中学地理必修一的教案5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实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 2.阅读和画太阳照耀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范围:23°26N23°26S 周期:一个回来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推断随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易混淆的概念:回来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 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来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来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 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肯定比这还小. 规律:1)空间改变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改变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更.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运动,所以它的空间改变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更.(归纳演绎法) 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学生探讨: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