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心理学(第五版)电子课件教学PPT(完整版).pptx
-
资源ID:77248914
资源大小:4.38MB
全文页数:24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管理心理学(第五版)电子课件教学PPT(完整版).pptx
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管理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第(第(第(第4 4 4 4版)版)版)版)完整版完整版PPTPPT课件课件08Options03Options05Options01Options第第第第1 1 1 1 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第第第6 6 6 6 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第第第第3 3 3 3 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第第第第8 8 8 8 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第第第第2 2 2 2 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第第第第7 7 7 7 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第第第第4 4 4 4 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第第第第5 5 5 5 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第第1 1章章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概述概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34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认识念和研究内容,认识念和研究内容,认识念和研究内容,认识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的,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了解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能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能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能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法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法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法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行为。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1.11.1.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n n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把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组织管理中,通过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而控制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最终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的目的。n n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类组织是指成人社会中的正式组织,如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等。具体而言,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工作组织对其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二是要研究工作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绩效对整个组织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1.11.1.2管理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 n管理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门学科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得到普遍的承认和广泛的应用。n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n而真正推动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是1927年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直至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并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1.11.1.2管理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霍桑实验共分四个阶段:2341阶段梅奥等人在这个实验中选择梅奥等人在这个实验中选择了了1414名男性工人在单独的房名男性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4 4 4 4)群体实验)群体实验)群体实验)群体实验研究者在工厂中开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始了访谈计划。3 3 3 3)访谈实验)访谈实验)访谈实验)访谈实验这一阶段的时间是这一阶段的时间是从从19241924年年1111月至月至19271927年年4 4月。月。1 1 1 1)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照明实验这一阶段的时间是这一阶段的时间是从从19271927年年4 4月至月至19291929年年6 6月。月。2 2 2 2)福利实验)福利实验)福利实验)福利实验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1.11.1.3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n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组织中具体的人的心理,包括:2 2)群体)群体心理心理3 3)组织)组织心理心理4 4)领导)领导心理心理1 1)个体)个体心理心理什么是管理心理学1.11.11.1.3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图1-1基本的管理心理学模型n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在多学科交叉渗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这些母学科都是研究人的行为的学科,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心理学在个体和微观分析层面为管理心理学提供了研究成果和方法;其他几个学科则为管理心理学提供了群体和组织的宏观知识和研究方法(如图1-2所示)。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图1-2对管理心理学有贡献的学科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1社会学n心理学研究个体,而社会学则研究社会系统以及个体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如果说心理学关注孤立的人的话,社会学则关注在社会关系网中的人。社会学对管理心理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群体行为研究上,如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群体动力学。社会学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贡献包括工作团队设计、组织文化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2人类学n人类学分两大部分,即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对管理心理学有贡献的是后者。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管理心理学在组织文化和组织环境方面的研究借鉴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3政治学n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群体和个体的行为,如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等。这些内容和相应的思想方法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帮助。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4心理学n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活动规律。心理学中有关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人格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为解释人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心理现象的内涵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2)心理学的发展(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5社会心理学n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1.2 21.2.5社会心理学n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人际关系社会态度社会沟通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化n n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有两个:提高组织绩效和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很多时候人们把管理的目标界定为提高组织绩效,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不够了。n n管理应该达成两方面结果:一是高绩效,高的绩效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和保证;二是员工满意,没有员工满意的组织即使绩效好也不是完美的。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的1.1.3 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的1.1.3 3n如前所述,管理心理学始终具有多学科参与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因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比较成熟的学科的影响,而其中心理学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心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方法,这使得后者的研究发展变得迅速而有效。此外,社会学、管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也成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知识和方法的来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4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4 41.4.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信息来源n要想有效地对管理心理学进行研究,首先就要获取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有两类:A1 1 1 1)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B2 2 2 2)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全面搜集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全面搜集与此项目有关的现有资料,即第二手与此项目有关的现有资料,即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又称间接资料,是资料。第二手资料又称间接资料,是他人为某种目的搜集的已经加工整理他人为某种目的搜集的已经加工整理过的信息。第二手资料获取的成本低,过的信息。第二手资料获取的成本低,需要的时间短,但由于是他人为其他需要的时间短,但由于是他人为其他目的搜集的,所以其适用性通常较差。目的搜集的,所以其适用性通常较差。第二手资料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第二手资料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括:企业;企业;图书馆;图书馆;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市场调查机构、咨询机构、广告公市场调查机构、咨询机构、广告公司;司;互联网。互联网。第一手资料又称原始资料,是通第一手资料又称原始资料,是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所搜集取得的资过现场实地调查所搜集取得的资料。在许多情况下,利用第二手料。在许多情况下,利用第二手资料不能完全满足调研者的需要,资料不能完全满足调研者的需要,因为毕竟这些资料通常不是针对因为毕竟这些资料通常不是针对研究的目的所搜集的。虽然第一研究的目的所搜集的。虽然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更费时间,需要投手资料的获取更费时间,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有时第一手资入更多的成本,但有时第一手资料才有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料才有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说是不可替代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很多,如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4 41.4.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类型n根据调查研究中获取被试资料的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不同的类型:所谓定性研究,所谓定性研究,就是通过综合描就是通过综合描述与分类来对事述与分类来对事物进行衡量的研物进行衡量的研究。究。定量研究是通过定量研究是通过数量对事物进行数量对事物进行衡量的研究。衡量的研究。由于定性研究得出的由于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有限,所以结论非常有限,所以一些研究人员使用定一些研究人员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帮助制定战究方法来帮助制定战略决策。略决策。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类型类型类型1 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2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3 3)定性和定量相)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4 41.4.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问卷法5)访谈法6)投射技术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在表现,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调查法是从大量对象中系调查法是从大量对象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调查统收集信息的方法。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调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查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被调谈话、询问,以了解被调查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查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究的方法。严格地说,问卷法也属于调严格地说,问卷法也属于调查法的一种,它是根据研究查法的一种,它是根据研究内容的要求,由调查者设计内容的要求,由调查者设计一份调查表,由被调查者填一份调查表,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汇总调查表并进行写,然后汇总调查表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投射技术是指向被调查者投射技术是指向被调查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被调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被调查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查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度。谢 谢 聆 听T H A N K S F O R Y O U R A T T E N T I O N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管理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第(第(第(第4 4 4 4版)版)版)版)完整版完整版PPTPPT课件课件08Options03Options05Options01Options第第第第1 1 1 1 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第第第6 6 6 6 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第第第第3 3 3 3 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第第第第8 8 8 8 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第第第第2 2 2 2 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第第第第7 7 7 7 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第第第第4 4 4 4 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第第第第5 5 5 5 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第第2 2章章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34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够依据管理心理能够依据管理心理能够依据管理心理能够依据管理心理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分标准对周围的人分标准对周围的人分标准对周围的人分标准对周围的人进行气质类型分类。进行气质类型分类。进行气质类型分类。进行气质类型分类。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具有把握人的个性的能力。具有把握人的个性的能力。具有把握人的个性的能力。具有把握人的个性的能力。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n n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直接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现实要经过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中介来影响人的行为,所以研究知觉对组织行为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在对绝大多数问题的看法上,人们无法取得一致意见,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知觉。知觉的形成既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资料,同时又有个人原有知识、经验、态度、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参与,二者共同完成知觉过程(如图2-1所示)。所以,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导致人们眼中的世界各不相同的部分原因。知觉2 2.1 1知觉2 2.1 1图2-1影响知觉的因素2.1.1知觉的特性n n1)知觉的选择性对象和背景的分化是知觉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人对对象和背景的知觉是不一样的,对象似乎在背景的前面,轮廓分明、结构完整;背景可能没有确定的结构,在对象的后面发挥着衬托作用(如图2-2所示)。知觉2 2.1 12.1.1知觉的特性n n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也可以用一些双关图来说明。在知觉这种图形时,对象和背景可以迅速地转换,对象能变成背景,背景也能变成对象(如图2-3所示)。知觉2 2.1 12.1.1知觉的特性n n1)知觉的选择性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客观上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主要有:知觉2 2.1 1A(1 1 1 1)对象与背对象与背对象与背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景的差别景的差别景的差别B(2 2 2 2)对象的对象的对象的对象的运动运动运动运动C(3 3 3 3)对象的对象的对象的对象的组合组合组合组合2.1.1知觉的特性n n2)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并不像照相机那样详细而精确地反映出刺激物的全部细节,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相反,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以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理解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觉的理解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知觉2 2.1 12.1.1知觉的特性n n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刺激物的部分特征或属性组成的,但人们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刺激情境,甚至当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直接作用于人的时候,也会产生这一刺激物的整体印象。当客体具有连续、闭合趋势和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或有较大组合的趋势时,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2-5所示)。知觉2 2.1 12.1.1知觉的特性n n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其影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知觉的恒常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过去经验的作用。知觉2 2.1 12.1.2影响知觉的因素n知觉是人对刺激物的感知过程,必然会受到刺激对象本身特点和知觉者本人特点的影响。因此,影响知觉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知觉2 2.1 1(1 1)具有较强特性对象)具有较强特性对象(2 2)反复出现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3 3)运动变化的对象)运动变化的对象(4 4)新奇独特的事物)新奇独特的事物(1 1)兴趣)兴趣(2 2)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3 3)个性)个性(4 4)情绪)情绪(5 5)经验)经验1 1 1 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客观因素2 2 2 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观因素2.1.3社会知觉n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人的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n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等方面的知觉。对人的正确知觉,是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的依据,是有效地开展活动的首要条件。n对人的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及环境等,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些社会知觉误区,也就是社会知觉错误。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知觉2 2.1 12.1.3社会知觉n社会知觉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觉2 2.1 1010203040506070809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效果性偏见效果性偏见行动者行动者-观察者偏见观察者偏见习惯定向习惯定向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心理定式心理定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期望效应期望效应0103040506070809022.1.4自我知觉n n1)自我知觉的概念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人不仅在知觉别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而且要这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意图等。自我知觉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知觉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知觉2 2.1 1123社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生理的自我生理的自我2.1.4自我知觉n n2)自我知觉的形成自我知觉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社会化进程和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觉2 2.1 11(1 1)以人以人为镜为镜2(2 2)扮演扮演角色角色3(3 3)社会社会比较比较4(4 4)心理心理活动活动分析分析n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为实现有效地发动人,必须首先了解人。了解人只停留在对外部特征的观察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准确把握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品质,以及个人之间的差异。个性2 2.2 2个性2 2.2 22.2.1个性概述n n1)个性的概念个性又称人格。在心理学领域,用个性表示个体差异。个性是个人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来说,它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2 2.2 22.2.1个性概述n n2)个性的特征(1 1)独特性独特性(2 2)稳定性稳定性(3 3)整体性整体性(4 4)功能性功能性个性2 2.2 22.2.1个性概述n n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物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质基础和基本前提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实践是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社会实践是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径个性2 2.2 22.2.2能力n n1)能力的含义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力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掌握活动的快慢、难易和巩固程度。此外,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人在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时,必须既具备一般能力,又具备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表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智力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心理能力,最常见的定义是,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智力的高低用智商表示。个性2 2.2 22.2.2能力n n2)能力测验02能能 力力 倾倾向测验向测验01智智 力力 测测验验03成成 就就 测测验验个性2 2.2 22.2.2能力n n3)能力差异与管理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员工的能力有高有低,能力的类型有差别,能力的发展有早晚。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研究员工能力的个体差异,掌握其能力的特点,以便做到量才录用,人尽其才,才适其职。(1 1)A制定能力标准,合理招制定能力标准,合理招制定能力标准,合理招制定能力标准,合理招聘人才聘人才聘人才聘人才(2 2)B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理分工,做到理分工,做到理分工,做到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才人尽其才人尽其才”(3 3)C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的互补性的互补性的互补性的互补性(4 4)D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训练训练训练个性2 2.2 22.2.3气质n n1)什么是气质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或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力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的表现。一般讲的“脾气”“秉性”等是气质的通俗说法。个性2 2.2 22.2.3气质n n2)气质类型及特征如【小知识1-1】中介绍的那样,根据气质的体液说,人的气质类型可以简单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突出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单一类型气质的人是极少见的,绝大多数人是混合型气质。个性2 2.2 22.2.3气质n n3)气质差异与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但是,气质对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了解和把握员工的气质类型特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01030204(1 1 1 1)根据员工的)根据员工的)根据员工的)根据员工的气质类型,安排合气质类型,安排合气质类型,安排合气质类型,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发适的工作岗位,发适的工作岗位,发适的工作岗位,发挥员工专长挥员工专长挥员工专长挥员工专长(3 3 3 3)从员工的气质)从员工的气质)从员工的气质)从员工的气质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手段(4 4 4 4)引导不同)引导不同)引导不同)引导不同气质的人,促进气质的人,促进气质的人,促进气质的人,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身心健康(2 2 2 2)在安排工作上,)在安排工作上,)在安排工作上,)在安排工作上,注意不同气质类型注意不同气质类型注意不同气质类型注意不同气质类型员工的适当搭配员工的适当搭配员工的适当搭配员工的适当搭配个性2 2.2 22.2.4性格n n1)什么是性格现代心理学认为,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意志活动在个体身上保存并巩固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体特有的行为方式。因此,性格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具有态度倾向性、社会制约性、稳定性及可塑性等特点。个性2 2.2 22.2.4性格n n2)性格的结构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有着各个侧面,并形成一个性格特征系统。0101020203030404性格态度的性格态度的性格态度的性格态度的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性格的意志性格的意志性格的意志性格的意志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性格的情绪性格的情绪性格的情绪性格的情绪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性格的理智性格的理智性格的理智性格的理智特征特征特征特征个性2 2.2 22.2.4性格n n3)性格差异与管理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在种类、特征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管理者要善于把握员工的性格特点,使之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提高工作效率。BA性格性格(2 2)创造适宜的工作)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使之与员环境和条件,使之与员工的性格倾向吻合工的性格倾向吻合(1 1)重视对企业员工)重视对企业员工性格的了解和把握,做性格的了解和把握,做到知人善任到知人善任谢 谢 聆 听T H A N K S F O R Y O U R A T T E N T I O N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高职经管类专业教材管理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第(第(第(第4 4 4 4版)版)版)版)完整版完整版PPTPPT课件课件08Options03Options05Options01Options第第第第1 1 1 1 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第第第6 6 6 6 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章团队及其建设第第第第3 3 3 3 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第第第第8 8 8 8 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章领导心理第第第第2 2 2 2 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章个体心理第第第第7 7 7 7 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章组织心理第第第第4 4 4 4 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章激励理论第第第第5 5 5 5 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章群体心理第第3 3章章态度与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满意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34了解态度的基本知识,了解态度的基本知识,了解态度的基本知识,了解态度的基本知识,尤其需要重点掌握态尤其需要重点掌握态尤其需要重点掌握态尤其需要重点掌握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价度与行为的关系,价度与行为的关系,价度与行为的关系,价值观、态度的形成与值观、态度的形成与值观、态度的形成与值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理论和工作满改变的理论和工作满改变的理论和工作满改变的理论和工作满意研究。意研究。意研究。意研究。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依据态度改变的理依据态度改变的理依据态度改变的理依据态度改变的理论掌握改变他人态论掌握改变他人态论掌握改变他人态论掌握改变他人态度的技能。度的技能。度的技能。度的技能。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具有分析人的态度形成过程的具有分析人的态度形成过程的具有分析人的态度形成过程的具有分析人的态度形成过程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n n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某种态度一经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的态度。n不管人们的职业性质如何,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态度这个概念。比如,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关心员工的态度,因为它会影响到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关心的是顾客对相互竞争的各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态度概述3 3.1 1态度概述3 3.1 13.1.1态度及其构成n n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人们对一个对象会做出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同时还会表现出一种反应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不同,就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取向。态度概述3 3.1 13.1.1态度及其构成n n2)态度的构成(1 1)态度的成分)态度的成分从构成成分看,态度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从构成成分看,态度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2 2)态度的层次)态度的层次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是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是先思考再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是先思考再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思考?这就涉及态度的层次问题。态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思考?这就涉及态度的层次问题。态度的层次就是指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度的层次就是指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态度概述3 3.1 13.1.2态度的特点稳定性与可变性调整性内隐性对象性社会性0104050203态度概述3 3.1 13.1.3态度与人的行为n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仅在于态度本身的复杂性,还在于人们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仅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n有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与对态度本身的研究历史一样悠久。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持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比如,你觉得不该发展烟草工业,你就不可能抽烟。这也正如前文所述,态度是行为的内在准备状态,因而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态度概述3 3.1 13.1.3态度与人的行为n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仅在于态度本身的复杂性,还在于人们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仅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n有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与对态度本身的研究历史一样悠久。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持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比如,你觉得不该发展烟草工业,你就不可能抽烟。这也正如前文所述,态度是行为的内在准备状态,因而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态度概述3 3.1 13.1.3态度与人的行为态度概述3 3.1 13.1.3态度与人的行为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n人的态度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刚出生的婴儿,无所谓态度,在其发育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周围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了各种印象、看法,获得了相应的情绪体验,就逐渐形成了对事物的态度。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n n1)阶段理论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1 1)服从阶段)服从阶段(2 2)同化阶段)同化阶段(3 3)内化阶段)内化阶段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n n2)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平衡理论用“P-O-X”模型来说明其原理。P是认知主体,O是认知客体,X是与P、O有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n n3)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他认为,每种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他将这种关系分为3种可能性: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一致;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互不牵连;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彼此矛盾。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n n4)角色扮演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它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当人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就会适应表现出符合“身份”的行为。n n5)得寸进尺现象研究表明,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帮一个小忙。这就是“得寸进尺”现象,即要想“进尺”,首先要“得寸”,“得了寸”,“进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遭到反对,成功就在眼前了。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n态度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态度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n n态度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方向的改变,另一种是强度的改变。例如,原来不喜欢某种交通工具,后来变得喜欢了,这是方向的变化。原来对到某饭店消费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则非常喜欢去或不去,这就是强度的变化。当然,方向与强度也有关系,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的改变,又是强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n影响人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需要)需要(2 2)性格特点)性格特点(3 3)智力水平)智力水平(4 4)自尊心)自尊心(5 5)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6 6)社会地位)社会地位(1 1)态度的强度)态度的强度(2 2)态度的三种成)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分之间的关系(3 3)态度的价值性)态度的价值性(4 4)原先的态度与)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距离的大小人的态度通常是与其人的态度通常是与其所属团体的要求和期所属团体的要求和期望相一致的。这是因望相一致的。这是因为团体的规范和习惯为团体的规范和习惯力量会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团体内成的压力影响团体内成员的态度。员的态度。(1 1)宣传者的权威)宣传者的权威(2 2)宣传内容及其组)宣传内容及其组织织(3 3)引起恐惧的宣传)引起恐惧的宣传(4 4)宣传效果与被宣)宣传效果与被宣传者的个性特点有关传者的个性特点有关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1 1)个人本身的因素)个人本身的因素2 2)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特点3 3)团体的影响)团体的影响4 4)宣传与态度改变)宣传与态度改变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3态度与价值观n n1)价值观的概念及特性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总的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及重要程度如何。第二,价值观具有个体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其意义和重要程度均有很大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 3.2 23.2.3态度与价值观第一,第一,价值观价值观是因人是因人而异的。而异的。第二,第二,价值观价值观是相对是相对稳定的。稳定的。第三,价第三,价值观在特值观在特定的环境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下又是可以改变的。以改变的。n n1)价值观的概念及特性价值观具有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