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荐信【可编辑版】.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荐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荐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荐信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信,我是一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 2003 届本科毕业生,希望您能予以审查,并以录用为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学四年间,我以勤勉进取的积极态度,全方位地充实锻炼自己,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运算、试验、测试的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电力系统和电气技术等方面的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此外,我还阅读了大量与电力系统有关的书籍,使我对电力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学习了企业战略、电力市场概论、国际经济法等课程。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较强的阅读翻译能力.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三级,初步掌握了局域网的组网技术.也通过了国家二级,XX 市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掌握、pasal 等语言并能熟练编程,熟悉单片机原理并能熟练编程。熟悉网页制作,能使用 photoshop、dreameaver、flash 等网页制作工具,以及熟练使用 ord、exel、poerpoint 等办公软件。在思想方面,我积极追求进步,早在高中时,我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四年中,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太阳雨文学社成员,这些活动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磨砺了我的意志品质,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假期的多种社会实践也给我积累了很多经验。稳重、勤奋、认真以及力求上进是我的个人特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第 1 页 共 8 页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无比的热情和勤奋的工作回报您的知遇之恩,并非常乐意与未来的同事合作,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奉献全部的真诚的才智!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此致敬礼!附送:电气工程学院工作总结电气工程学院工作总结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师生踏实工作,积极落实学校和学院“十二五规划,认真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学院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1、重视理论学习,思想建设取得成效。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利用周三开展党员职工学习,师生政治觉悟和精神面貌不断提升。2、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班子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3、发挥党支部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2 个党支部获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 人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举办了 2 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 1 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培训学员 487名;发展党员 114 名,审批预备党员转正 151 名。4、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明显进步.严格按照三个环节的步骤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和领导班子实际,聚焦四风,第 2 页 共 8 页进一步形成了面向师生、联系实际、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做法在省委巡视组来校座谈时专门作了汇报。5、积极组织、参与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工作,全面落实党代会精神。圆满完成了党代表的选举工作;积极参加党代会报告的征求意见和会议;会后认真落实党代会精神,把党代会的筹备、贯彻与学院提升计划、振兴计划的申报、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取得实效。6、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院政治生态不断优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学校党委的要求,全面贯彻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年会议精神,认真开展“清房、清卡、清商、清办”工作,参加小金库治理,全年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7、加强师德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3 名师生获得学校学雷锋先进个人,红色博客大赛获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实验中心获先进集体,2 名教师获校先进个人,3 名教师获校优秀管理人员,1 名辅导员获“安徽省十佳辅导员年度人物”并获全国十佳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8、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活动成果丰富。教工在学校第32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学院团体总分第一,并获优秀组织奖;在精彩瞬间摄影比赛中获第一名,并被授予优秀组织奖;获教工排球赛亚军,校教工“三人制”篮球赛第三名。9、切实做好安全维稳工作,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包保责任制,保证了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10、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博士 4 名,2 名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3 名教师考取博士.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大赛,60 位教师第 3 页 共 8 页上台展示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设想,选派 2 位教师参加学校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11、强化内部管理。财务、设备和资产管理有序,工作制度逐步规范化。二。教学工作1、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系主任和教师相互听课、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教考分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任务贯穿理论教学始终;在学期过程中增加了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和信息反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管理意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考风考纪,实行辅导员巡考制度。2、针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结合学校特色,制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方案,修订了教学大纲,构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着手实施.3、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事实就是、符合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室建设规划,仔细认真编制了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书,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并启迪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发挥综合潜在能力。4、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教风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学质量月”活动安排,举办新进教师专题报告和博士论坛,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完成了教学优秀奖评选,开展了公开示范课活第 4 页 共 8 页动,举行了校第一届电工电子学科竞赛和校第十届“瑞德杯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将教学质量月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实效。5、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申报、参与“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校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建设成果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批准立项建设;获批校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22 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1 项。其中省级教研项目 2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5 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6、进一步加强各专业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部分实验室设备;整合实验室资源,挖掘内部潜力。根据实验室覆盖课程、专业学生数等,重新进行实验室资源整合,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实验用房使用效率.201X 年提升计划投入 650 万元。7、教学工作量饱满,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19984。05 学时.1 名教师获校级教学优秀奖一等奖,12 名教师获三等奖;2 名教师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 名教师出版教材一部。三.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1、以“提升计划”、“振兴计划的申报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增强发展意识,继续带动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继续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重新进行了科研团队整合,围绕建设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积极引进人才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第 5 页 共 8 页2、1 个省级重点学科、1 个校级重点学科、1 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经过五年的建设顺利通过校级验收,1 个学科被学校列为博士立项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稳步推进。3、支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纵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三部委项目 1 项;省自然基金 1 项;省高校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项、一般项目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84 篇,其中 ei 收录 16 篇,2 人获得校级青年教师优秀论文奖;取得发明专利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70项,软件著作权 1 项。4、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本年度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 12 项,到账经费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与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等 11家企业签署了共建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协议。5、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生教育取得优异成绩。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60 名,在职工程硕士 12 名;28 名全日制研究生和 18 名第一届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中1位获省“双优生,4 位获得校优秀毕业研究生,4 位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 人获得毕业研究生优秀奖学金,3 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成功获批安徽省“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省级示范基地”。7、积极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北航、江南大学等大学多名教授等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学院各科研团队内分别组织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8、积极加大科研设备的投入与建设,“提升计划”设备采购268万元。与清华大学卢强院士合作共建的电能质量实验室正在施工,即将完成一期建设。第 6 页 共 8 页9、积极组织参加我校承办的第二届 XX 市专利发明与创新大赛,获得 XX 市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4 项。四.学生工作1、辅导员队伍建设。紧抓辅导员师德建设、素质培养和职业规划,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工作理论创新、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效。辅导员共发表学生工作学术论文 4 篇。2、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在第 32 届校运动会中学生获得甲组第一、乙组第二的好成绩。学院被评为学校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先进学院,并连续第二年获得学校设立的学生工作特色与创新奖.不断推进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服务管理、学风建设创新,成效突出,各项指标均走在全省高校前列.通过学院团委微博,全年共开展学生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6 次,被省教育厅、中安在线等省级媒体报道 5 次,其中“展望安徽美 唱响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获得团省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学院团委,在 201X 年度校团属微博表彰中获得校最具影响力微博称号,5 个团支部获最具活力团支部荣誉,占全校受表彰支部数的四分之一。3、学风建设。加强第一课堂管理,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学风,严肃考风,学风渐趋浓厚,201X 年我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 20,居学校前列.4、毕业生工作。组织了合肥英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场专场招聘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继续严格规范毕业生过程管理,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毕业生离校文明有序。第 7 页 共 8 页5、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效显著。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 项,安徽省一等奖 2项,二等奖 1 项;在“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获全国二等奖三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省二等奖1 项,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1 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安徽省数学竞赛荣获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在安徽省“双百”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 项。学生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 30 项。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