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街道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pdf
-
资源ID:77283504
资源大小:334.4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口岸街道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pdf
口岸街道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是国际疫情仍在高位运行,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近期国内仍有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方发生聚集性疫情,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仍十分繁重。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大。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多,为确保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订口岸街道节假日期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一、主要目的一、主要目的通过快速有效的组织,充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隔离对象集中管理、疫苗接种、物资保障等一系列疫情处置工作。二、组织保障二、组织保障街道在 2022 年初成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一办七组”的基础上,再次成立由街道主要负责人为组长,街道所有党政负责人为副组长,村(社区)、公安、两家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组、采样检测组、环境(物品)消杀组、集中隔离协调组、新冠疫苗接种组、疫情信息统计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三、及早发现三、及早发现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做好“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疫情防控工作,在梳理总结前期有效做法基础上坚持人、物、环境同查,科学精准防控,形成有效管理闭环。(一)根据区公安分局推送的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等重点人群信息进行人员排查,发现风险隐患立即采取规范防控措施,并协助使用公安技术手段锁定可疑人员,同时向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各村社区、社会防控组)(二)对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外来人员、返乡人员、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全面摸排登记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摸排情况每日向专项组牵头部门报告,汇总统计后定时报街道疫情防控信息组进行汇总上报。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核实并向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各村社区、各专项工作组)(三)充分发挥辖区内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哨点”作用,对购买退烧、止咳等药品人员进行登记、宣传、反馈和上报,并提醒人员及时做核酸检测。同时对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做好监测,由疫情防控信息组按要求进行上报,以便迅速发现、管控疫情风险隐患。(各村社区、疫情防控信息组)(四)加强对辖区内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排查登记工作,宣传贯彻进口冷链食品管理相关政策要求,配合做好物品和环境监测,按要求及时上报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贮存、加工、经营等信息,协助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各村(社区)、相关单位要做好对其他可能传播疫情的场所的监测筛查工作。(各村社区、食品卫生监管组)(五)加强对水上入高人员的防控。口岸、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场所必须开展体温监测,做好对口岸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国际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船舶引航员等登临外籍船舶作业人员和通过水路来高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定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各村社区、社会防控组)(六)每日固定时间向辖区内居民公布每日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疫情发展形势、疫情防护措施等知识,动员从中高风险地区来高人员主动报备、核酸检测、自我管理,社区及分片村医负责接待咨询、服务监测和上报等工作。(各村社区)四、应对处置四、应对处置(一)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要求,疑似病人及确诊病人送 XX 市人民医院集中隔离治疗。对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和排查到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14天的来高人员采取集中隔离措施。(负责人:)(二)街道在口岸实验初中操场_河老幼儿园设置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样点,按照采样计划安排,组织居民有序分批、分时段至集中采样点进行采样。集中采样点统一管理,安排公安、城管、引导员、志愿者、消杀人员(园区春港市政)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区级部门统一安排,做好采样工作。(负责人:)(三)根据各村(社区)实际范围,安排3-5 组(每组2 人)环境(物品)消杀队伍,落实消毒设备、含氯消毒液、防护用品等物资。各村(社区)负责本辖区内的消杀工作,高港中医院 _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公共区域的消杀任务。两家卫生医疗单位负责应急消杀物资的筹备和消杀队伍人员的培训。(负责人:)(四)建立2 个固定的流调小组。每个流调小组共4 人,由卫生(高港中医院_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经发、社区(支部副书记)组成,在区卫健委的统一指导下开展流调工作。流调小组在接到疫情信息通报后,按要求迅速开展流调,尽快对密切接触者及次密接人员进行判定并将人员送集中医学隔离点进行隔离。(负责人:)(五)新冠疫苗接种组负责疫苗接种的宣传发动、人员组织,确保“应种尽种”。(负责人:)(六)疫情信息统计组负责疫情防控、救治信息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负责人:)(七)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管理,配送工作,做好防控工作后勤保障,确保防控物资的保障供应。(负责人:)(八)综合协调组负责文件流转,做好防控政策的传达和发布,做好与各专项组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负责人:)五、强化管控五、强化管控(一)强化重点人员的管控(各村社区、社会防控组)1.规范做好入境人员健康管理(1)入境后 14 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对入境人员(外交人员和从事重要经贸、科研、技术合作的人员除外)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得随意延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在入境后的第 1 天和第 13 天开展两次核酸检测。特殊情况下,可实施“7+7”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完成远端核酸检测的入境人员,可向目的地县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申请,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入境后的第 1 天和第 7 天核酸检测阴性,有独立的房间和独立的卫生间,不与其他任何人员接触)、具备全程封闭转运管理条件(专车专人全程受控接驳),并能进行社区精准管控,经目的地县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现场综合评估同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7 天后,可转为 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入境航班上检测出阳性的,该航班所有人员一律实行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解除隔离后的居家健康监测街道(乡镇)、社区(村)应当主动摸排,提前掌握本省及外省入境返回人员信息,并在其回到住地前取得联系,提前建立健康档案。入境人员 14 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解除后,社区督促其进行 14 天居家健康监测,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监管,并及时掌握其每天体温检测和发热等异常症状情况,分别在解除隔离后第 3、7 和14 天为其免费开展核酸检测;督促入境人员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应向所在社区报告,告知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等事项,经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期间不得组织或参加线下会议,不得从事学校、培训机构组织的线下培训授课或其他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去密闭公共场所,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如有异常情况,引导其主动向社区报告,由社区派专人专车陪同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经“快捷通道”入境人员健康管理参照上述要求执行。2.规范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各村社区、社会防控组)(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由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要求,科学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范围。(2)对密切接触者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3、13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不得延长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期限。(3)密切接触者 14 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解除后,要做好 7 天健康监测,第7 天再免费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去密闭公共场所,避免参加教学活动。3.合理选择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采样方法(1)对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时,应当采集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不得采集肛拭子标本检测。(2)对“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群开展核酸检测时,首选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二)强化重点场所的管控1.各医疗机构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主动排查就诊人员来高前28 天的旅居史和接触史,对28 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且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的人员,即使其能提供近_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出示包括_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健康码),也应对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民服务中心)2.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要在入口处设置戴口罩、测体温等相关防护提示,并安排专人开展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人员应及时拨打 120 送医。各餐饮场所要严格做好进入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使用公筷公勺,严格餐具消毒,提醒顾客非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鼓励非接触式点餐、结账。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经济发展局)3.敬老院实行封闭管理。要严格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码”、行程卡核验,并提供 7 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按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民服务中心)(三)强化聚集性活动的管控1.聚餐聚会等活动疫情防控。节日期间尽量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 10 人,原则上封闭场所的聚集性活动人数不超过 50 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等不超过最大承载量,严格落实通凤消毒等防控措施。(各村社区、社会防控组、企业三产防控组)2.公园景区疫情防控。指导公园景区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旅游景区按照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有序接待游客量,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动旅游景区严格落实分时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错时错峰旅游。强化旅游景区和餐饮企业的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各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各村社区、各相关牵头工作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街道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各类隐患,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及时整改。一旦发生疫情,应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落实各项应对处置措施,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