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滑雪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分析.pdf
国外滑雪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分析国外滑雪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分析李松梅【摘【摘 要】要】由于滑雪产业发展可以极大地带动社会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复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作为全球滑雪热潮的先导,欧美发达国家的滑雪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期。本文对滑雪产业较发达国家滑雪场分布及滑雪装备与设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从管理、经营模式、科技手段、环保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旨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Becausetheskiindustrydevelopmentcangreat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relatedindustriesandsocialrecovery,havingimportantsocialvalue,Asaglobalcrazeforskiingforerunner,skiindustryexperiencedaperiodofrapidincreaseofthedevelopedcountriesinEuropeandAmerica.Thearticlesummarizesskiingareasdistributionandskiequipmentandfacilitiesofthedevelopedcountry,andanalyzesthemainsuccessfulexperiencefrommanagement,managementmode,themeansofscienceandtechnology,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thequalityofserviceandsoon.Hopetoprovidesomeusefulreferenceforthegovernmentandrelevantdepartments.【期刊名称】【期刊名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年【年(卷卷),),期】期】2012(000)004【总页数】【总页数】4 页(P6-9)【关键词】【关键词】滑雪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经验【作【作 者】者】李松梅【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8【正文语种】【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中图分类】G813滑雪产业即以滑雪经济活动为中心,根据滑雪者需求把多个企业行业集合起来,向滑雪者提供综合性滑雪产品和专门服务的新兴产业。随着滑雪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滑雪产业逐渐成为雪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或重要增长点。阿尔卑斯山得天独厚的雪资源使法国、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大受其益,各国的滑雪旅游收益都很可观。以法国为例:每个冬季接待 700 万人次的滑雪者,其中 140 万人次的外国人,总收入达 50 亿美元,其中 10 亿美元为外汇收入。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滑雪旅游最成熟的地区,10%以上的冬季旅游者参与滑雪运动。大众滑雪运动在日本和韩国已开展了 50 多年。在日本,滑雪爱好者有 1100万至 1500 万,占总人口的 10%,每年滑雪 3-4 次/人。20 世纪 60 年代是滑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开始,世界各国均看好滑雪旅游前景,大力开发和辟建滑雪场。70-80 年代,滑雪度假旅游业呈现大规模的市场营销、产品扩张、购并和加强产品管理的趋势。到了 80 年代中期,许多地区滑雪设备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一些知名度不大、规模较小而又经营不善的滑雪目的地遇到了财务危机,因此不得不寻求一种更为商业化的手段应对危机,更加强调旅游业在滑雪区发展中的作用,滑雪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中极具发展前景的冬季主题度假旅游项目。由于区位优势的差异性,滑雪产业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雪域,南半球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均在滑雪产业取得的不菲的成绩,建设了多处国际级别的滑雪场,如新西兰的北岛滑雪场和皇后镇滑雪场,每年都会吸引全球上千万人次的滑雪消费,成为国际旅游度假的新的经济增长点1。1.1.1 欧洲 欧洲滑雪强国林立,有 2000 多个滑雪场,最好的滑雪场集中在阿尔卑斯山一带和北欧国家,主要是阿尔卑斯山区的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国等五个国家,五个国家总的滑雪面积为 5800km2,如表 1 所示。1.12 北美 北美的滑雪场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落基山脉是滑雪场比较集中的地区。美国滑雪区分布集中,大部分滑雪场分布在落基山脉,据悉,美国大约有500 家滑雪场,著名的盐湖城冬奥会举办地,是美国的的滑雪产业中心区2。加拿大雪资源丰富,滑雪度假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靠近美国边境的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差不多占到加拿大全国滑雪中心的一半。1.13 亚洲东部 亚洲的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日本和韩国滑雪场开发程度较高。凭借良好的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日本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大力开发滑雪场,由于日本国土比较狭长,因此其滑雪场分布区域较广。到 70年代末,日本的滑雪场建设达到顶峰,据统计,数量最多时,日本有滑雪场接近900 家,全日本滑雪人数占全国人数的 15%之多3。韩国的滑雪产业起步比日本稍晚,伴随着新的山区建设计划,韩国滑雪度假胜地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世界滑雪品牌产品不但结构科学合理,还带有独特的设计特点,滑雪品牌产品带动了大众的滑雪激情,滑雪品牌产品的生产厂商拥有了巨大的盈利空间。在欧美国家,冬季滑雪是传统的活动,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踊跃参与,滑雪已成为大众化的冬季体育活动项目。世界各地滑雪旅游的蓬勃兴起推动了滑雪装备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瑞士、法国及日本等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滑雪产业体系,形成了装备品、雪具、雪鞋等完善的供给体系。欧洲是冬季运动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滑雪设施。奥地利滑雪板拥有量人均 2 副,多数家庭拥有自己的滑雪板。法国具有艺术气息的冰雪公园内的滑板运动设施在欧洲堪称一流。著名的滑雪胜地瑞士有 200 多个滑雪场,在冬季经营着滑雪、雪地滑板、雪地高尔夫、雪地汽车和狗拉雪橇等多种冰雪运动项目。在瑞士的各个滑雪场地,游客都可以方便地租到滑雪用具。在美国,喜爱滑雪旅游的人数有 800 万之众,其滑雪器材的年销售额高达 3.5 亿美元。在亚洲,日本已形成了独立的滑雪产业制造体系,Ogasaka、Yammaha、Idone、Swllowa、Nara、Spost、Mituno、Shinano 等品牌的滑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50%以上,在长野聚集了滑雪器材的生产商集散地,在奈良形成了滑雪鞋生产工业团地。此外,日本的索道制造与人工造雪技术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关数据显示,日本吸引了全世界 19%以上的滑雪者,滑雪装备的市场消费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4。此外,日本和韩国都选择了将滑雪旅游与自然景观观赏、名胜古迹观赏,参与地方民俗风情活动及温泉洗浴、蒸汽浴、美容、按摩、美食、购物等相结合,使这一产业的联动效应很大,并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国外滑雪产业发展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熟的经验对于滑雪产业后发国家来说不啻为有益的启示。2.1.2 政府扶持力度大 各国政府部门都积极组织制定滑雪产业规划、政策法规等,并且非常重视滑雪产业的教育、科研和推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第一届冬奥会后,欧州开始实施山区振兴计划,大规模开发山区滑雪场。此外,在瑞典和奥地利的一些山区滑雪也被视为主导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滑雪产业的政策,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观光公社、交通企业、工业团地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纷纷涉足滑雪产业,从事大型滑雪场的开发与建设。在政府支持下,日本滑雪产业飞快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模式。2.1.2 行业管理水平较高滑雪行业的国家或地区性协会和团体,如各国的滑雪协会、滑雪联合会和滑雪俱乐部等大量的民间组织也对滑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与政府部门相配合,从不同角度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滑雪行业协会在促进新滑雪者的开发、推动滑雪学校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滑雪场标准与安全、滑雪场环境管理及加强对外信息沟通与联系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瑞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典及加拿大等世界主要滑雪接待地和客源产出地均成立了数目不等的滑雪协会、滑雪联合会以及滑雪俱乐部。为了更好地经营管理滑雪目的地,北美和欧洲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即公司模式与社区模式。2.2.1 公司模式 公司模式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它通过控制大部分服务供应商使管理更专业化。在北美,滑雪目的地管理模式称为公司模式,主要是由一家商业公司来管理或代理,它以盈利为目的负责经营并根据所有权和/或合同安排选择服务供应商,工作主要围绕着度假区的索道经营、滑雪学校、雪具出租、食品饮料和零售业务经营权等,同时也经营度假区内大量的住宿设施。具体地讲,整个北美滑雪目的地的产权和管理权基本控制在四家主要公司手中,包括位于缅因州纽里的美国滑雪公司、总部位于科罗拉多韦尔的布斯克里克公司、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埃文的韦尔度假区公司以及总部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的西部内地公司。这四大滑雪企业占全北美滑雪市场份额的情况见表 2。2.2.2 社区模式与北美不同,欧洲的滑雪场模式则属于社区模式,传统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地的斜道是由许多个小农场的农场主共同所有,一个度假区内的缆车公司、滑雪学校、滑雪公共汽车以及其他服务都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滑雪场经营者、索道经营者、器材经营者、宾馆经营者都是分开经营、独立核算的。社区模式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每个独立公司与其它公司都具有紧密的联系;二是鼓励每一个独立的公司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不是在价格上竞争,而是在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上竞争。目前,欧洲一些度假区的重组和重新策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北美公司模式的影响,由社区模式向公司模式转变。从全球范围看,各国滑雪消费普遍依赖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很低,如法国 19%为国内滑雪者。因此,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显然成为增加经营收益的有效途径,国际滑雪产业正朝着多样化、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各滑雪目的地致力于强化其市场营销体系的过程中,产生一大批具备了足够的规模、各项设施非常齐备、综合运营功能强大的、可以与庞大的游乐场和度假地相媲美的滑雪目的地。在滑雪场经营中,各滑雪强国非常注重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除滑雪需要以外,各个滑雪场还会尽量提供其它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多种产品,具有超强的综合运营功能,从而极大地拉动了消费。由于滑雪市场的不断饱和,进一步细分市场成为挖掘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选择,非滑雪者市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满足非滑雪者的需求,很多滑雪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投入,以开发多种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包括温泉、健身馆、桑拿中心和日光浴场等。同时,“全球变暖”及滑雪期内降雪量和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使滑雪目的地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开发四季适宜的项目及全天候旅游,包括会议、教育活动、节日赛事、疗养和矿泉旅游、滑翔伞运动、骑马、登山、山地自行车、徒步旅行以及开发私人山区别墅等。目前,在一些雪资源丰富的国家,滑雪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一些大型滑雪场非常重视高科技的应用。例如,法国滑雪产业的领军者,阿尔克、梅里贝尔和普拉涅等大型滑雪场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国外滑雪产业具备了比较先进的人工造雪技术及生产滑雪器材和服装等用品的科技能力,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国际制造商们正积极采用高科技来装备滑雪设备。由于大多数公司只从事滑雪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业务或只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因此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如,滑雪板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法国“夜莺”公司、生产高压雪炮的法兰西约克公司、生产中高级滑雪服的瑞士奥索卡公司等都是以专业化而著称的。例如,美国犹他州阿尔塔滑雪场将 RFID技术用于门票管理,这种 RFID 滑雪门票提高了检票人员的工作效率,客户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美国一些度假地的运营商还推出“常滑雪者卡”,通过售票处的扫描后可以获得重复滑雪次数。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像滑雪地这类度假目的地不是只在投资或开业前递交合格的环保规划就可以的,而是要实施全程的动态管理,即进行环境审计(EA),其目的是对现有活动和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许多政府的规划管理部门广泛采用 EA 方法,对环境保护行为与环境政策、标准及管理要求的一致性提供一个系统的、客观的评价。例如,美国环境保护方面成绩突出的韦尔滑雪度假地推出了一个创新性的项目,名为 Ski-cology,滑雪教练在指导滑雪者滑雪的过程中会告诉滑雪者有关野生动植物的知识以及滑雪区如何根据自然条件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意大利很多滑雪场联合研发制造出效率更高的人工造雪机,在滑雪场建立了大型蓄水池,既用于造雪也用于卫生间等方面的清洁,尽可能回收旅游者留下的垃圾。考虑到环境,除草剂和杀虫剂都是禁止使用的。2.6.1 信息化程度高网络正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提供给滑雪度假地和消费者一个新的交流平台,特别是在年轻、富裕并受过教育的人群中更是如此。对于滑雪度假地来说,在网络上投资是有很大收益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媒介。网络技术特别是电子预订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滑雪消费者与经营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为滑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全世界己有 2000 多家滑雪场与 Internet 结缘,较著名的站点有 Go ski,ski map,ski to 等,在这些网站上都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各自的滑雪场。在北美和近期的欧洲,很多滑雪目的地都开设了自己的网页。2.6.2 安全措施完善 国外滑雪场非常重视游客的安全,完备的安全设施、预案及滑雪教练的培训是这些滑雪产业发达国家滑雪安全的有力保障。第一,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滑雪场的管理员随时与天文台保持联系,他们会通过网站、告示等方式及时通报最新的天气情况预报,并且会适时提醒滑雪人士留意天气的变化。第二,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了补救预案。在滑雪场地,有专业的巡逻队伍在四周巡视以防止发生意外,危险地段都设有醒目的提示牌。如果发生意外,伤者可及时得到附近医疗中心的救治,对于伤势较重者甚至可以动用救护车或直升机以最快速度送到附近的医疗中心。第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滑雪教练培养体系。在滑雪产业发达国家,对滑雪教练的培训非常正规的,不仅从数量上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而且在专业水准上要求严格,从而保证了滑雪教练的质量。总体上看,国外滑雪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滑雪目的地数量多、规模大、设施先进而完备,滑雪胜地综合运营能力十分强大。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协同管理、营销能力、经营模式、科技应用、环境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呈现出滑雪产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趋势。【相关文献】1谷化铮.我国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2.2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3Rowan,D.Bringing snowmaking to the public,Ski Area Management,1997,36(2):49.4Mintel.Skiing,Leisure Intelligence,London:Mintel International Group Ltd.1994:1-24.5张贵海.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6建元喜壽,中村徹.場自然環境問題,日本学会誌,1999,10(2):109-116.7李玉新,高学民.我国滑雪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2):57-59,85.8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Tourism Trends to the Year 2000 and Beyond,research report presented by Robert Clerverdon at EXPO Seville.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