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内容.pdf
-
资源ID:77285401
资源大小:254.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内容.pdf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内容是什么?一、目标任务到2022年,通过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20学时、校本实践应用30学时),构建以校为本、基于 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 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立足整校推进,形成整校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模式。组建校长领衔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定并落实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校本研修主题,指导教师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培训,组织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发展规划领导 力和信息化指导能力。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研修新机制,整校推进、全 员参与,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应 用信息技术解决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问题的能力,有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聚隹教育扶贫,建立提升“两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精准帮 扶体系。以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对口帮扶“两区乡村教师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面向革命老区,通过帮扶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开展乡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形成常态化信 息技术应用课堂的教学模式。面向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建立双师工作坊带动 形成双师教学”的有效模式,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 质量提升。(三)推进教学创新,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模式。以名校长和名师为培育 对象,引导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才是升名校长和名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领导力和教学创新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助力学校教学创新。(四)强化校本应用,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以中小 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引领,中小学校要对照能力标准找准方向,教师要对照能力标准找准问题,整校推进中要以方向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在校本研修中去应用,在校本应用中去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优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 教师选点、选学、应用、测评的工作机制,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常态 化机制的形成。二、主要措施(-)突出应用指导,打造各级培训团队。由高等学校专家、教师培训机构专职培训者、教研员、电教技术人员、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校长及学科骨干教师等专兼结合,组建省、市、县三级培训管理指导团队。由校长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Q0),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主任、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等构 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整合国培、省培、市、县培”等培训资源,采用分级负责、分批分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对培训管理指导团队和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校长信息化 领导力。市、县培训管理指导团队负责指导学校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及 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学校开展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 团队信息化领导力。(二)突出示范带动,建优建强试点学校。建立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 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省、市、县分级遴选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 校。试点校要涵盖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环境、不同发展水平的城、乡(镇)、村学校,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 等能力为目标,精心打造,生成经验,保证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有示范引领,实施有经验借鉴。构建”学校有规划方案、教研组有研修计划、教师有学习任务”的 整校推进机制,建立”应用驱动、成果导向、骨干引领、教师选学、组内互助、学校推动、整体提升的混合研修新模式,形成教师应用能力、教研组应用效果、学校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经验。(三)突出经验推广,分批推进全员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教师培训 机构,指导培训管理团队总结试点校经验,通过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分享成果,形 成示范带动、分批推进、分类指导、全员覆盖的有效机制。2019年试点先行,省教育厅遴选100所试点学校实施整校推进、全员参训I,打造试点学校信息化 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引领团队。2020年分批推进,继续扩大试点范 围,由试点校带动小规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培训。2021、2022年按照试点校带动与批次间结队滚动相结合方式,大规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培训。2023年兜底总结,力争完成全员培训任务。(四)突出问题解决,提升校本应用能力。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 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学校制定能力提升 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和教研组研修计划。教师个人自诊问题点、自定技术应 用点、自主选学课程,学科骨干指导,教研组同伴互助,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创新融合,推动信息技术校本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五展出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遴选一批优质学校依托研修平台,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的方式,对100所革命老区学校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培 训。根据老区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帮助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 划,帮扶老区学科骨干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指导能力,指导老区教师应用信息技 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推动老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形成常态化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的教学模式,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以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需求为导向,采取乡村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名 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通过市(县、区)优质学校与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结对子”的方式,建立100个双师工作坊”,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突出教育创新,探索智能教育模式。面向学校信息化基础好、校长信 息化领导力强、教师信息素养高的地区,遴选50位名校长和100位名师,开展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示范培训。采用项目驱动、深度体验、行动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及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问题。通过迭代开发、优化升级,形成100个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 范案例,完善研修课程,融入最新技术内容和应用成果,形成“产、学、研、培、用为一体的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引领我省 教育信息化发展。整合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校外科技活动中心、企业等多方资源,组建培训团队,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通过实施专项培训、组织多校协同的跨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 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培育100所跨学科教学示范校,建设一批优秀的本地教 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七)突出应用考核,促进校本应用实效。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统筹 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建立“省抽检市、市抽检县、县普查校、校测评教师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省、市重在抽检所属地区各级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应用研修方案和教研组计划落实情况,检查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研修成果。县区普查重在抓严进口、抓实出口,进口”采取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应用方案报备审核制度,严把质量关;出口依据 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对教师应用能力、教研组应用效果、学校应用水平 进行严格考核。抓实校本应用考核,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以评促提升,保障整 校提升实效。根据抽检和普查结果,及时调整和干预实施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确保全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度提升。(八)突出过程监测,构建监测评价体系。建立应用成果导向的能力评估模 型,通过测评系统,充分利用教师网络空间、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等开展测 评。重点考察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课堂 应用效果、自主学习与专业发展等能力,使发展测评成为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过 程性监测评价体系。(九)突出成果导向,实施十区百校千人万课”工程。培育10个示范县 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分类打造100所示范校,探索在不同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 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遴选1000名学科骨干 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培育信息化教育教学标杆,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依托一师一优课、一 课一名师”等活动成果,遴选10000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示范课,生成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促进在教育教学中 的应用。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成果,出版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通过开设专栏、召开现场会、举办优秀作品展览等方式进行成果推广。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负责过程管理和支持服务等工作,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专家指导团队,为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规划、评审、验收、评奖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提升工程2.0列入中小学 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项目的组织管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培训规划,做好与中小学教师其他专项培训的融合与衔接,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绩效考核体系范围。(二)明确主体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 体,负责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整合培训、教科研、电教等机构资源,建立县级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指导团队,制定信息化 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打造本地骨干培训者和项目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 射体系,示范带动、分批推进、分类指导,确保整校推进、全员参与;严格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规划和校本应用研修方案备案审核制度,严格普查学校信息技术 校本应用实施情况和培训实效推动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效提升。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建 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规划和信息技术校本应用研修 方案,指导教研组制定研修计划,指导教师自诊课堂教学问题、自选技术应用点、自主选学,组织全员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培训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支持。要严格检测评价过程,制定教师自评 教研组互评一学校总评”的工作实施细则和评价量规,确保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培训实效,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三)落实经费保障。省级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支持省级试 点校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依托省级财政资金保障省级能力 测评抽检和全省高中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市、县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安 排专项经费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确保开展全员培训I,为教师学习和应 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四)建立制度保障。省教育厅将各地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况纳入 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和教师教育工作簸考核重要内容,能力提升工程2.0学时 纳入继续教育学时范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训情况和运用水平纳入中小学 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 竞赛、评选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和命名整校推进示范校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训 的积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和项目实施需要,制定 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确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实施。(五)做好监管评估。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报 教育厅审核备案,省教育厅采取专家评估、参训教师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 式,对各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测、督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县级培训机构和信息化管理团队,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应用培训进 行过程性督导和质量评估。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承训单位项目实施进 度和效果,各市县参训学员选送率、报到率和结业率等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实施效果割乍为教师教育项目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