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pdf
-
资源ID:77307152
资源大小:496.7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pdf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1.1.编制相关文件(1 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三原县道路运输行业防范和 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工作方案。2.2.进行学习宣贯(1 1)展开宣传,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 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 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2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 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1.1.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 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2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 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 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 明确管控措施。(3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2.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领导小组”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 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领导小组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 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 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2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 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 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 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 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 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3 3)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查找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 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做好行 隐患登记和消除工作,实现每日一检查、每月一汇总,将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3 3.风险告知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风险告知牌,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进入该区域的 人员对该区域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三)总结完善1.1.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要认真总结体系为双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 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梳理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辨识、评价中存在的 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实 现生产活动各个环节与单位生产组织架构相适应,对各个风险点进行科学分级管控。(一)风险辨识分级小组在“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按全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各部门 成员开展风险辨识、分级活动,确定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方向。成 立由内审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组成 的风险辨识分级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有能力、资格组织各级员 工开展风险点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做到责任到位,险管控,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二)风险辨识1 1、辨识对象以生产区域、作业岗位及作业步骤为划分依据,辨识各类经 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 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包括:(1 1)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2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单位的员工、外来的参观访问人员等)的活动;(3 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单位或外部(包括顾客、供方、协议单位等)提供的设施,以及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4 4)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活动。2 2、风险因素的辨识的要求(1 1)在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 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2 2)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 素(生理、心理)。(3 3)应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3 3、作业活动信息的收集,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风险辨 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1 1)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试运行、操作;(2 2)常规情况下车辆、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3 3)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不当或结构失效及报废、废弃、拆除与处理;(4 4)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意识、健康状况及其违章操作行 为等;(5 5)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6 6)车辆本身特点或运营方式特点;(7 7)机动车在道路行驶可能遇到的人、路、车、气候等影响等;(8 8)运输运营过程中使用、运载或产生的易燃物、有毒气体等;(9 9)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及其地质现象,如雷击、暴雨、洪水等;(1010)环境因素,如连续坡道、涉水路段等;(1111)发生过和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件和事故的经过。4 4、辨识风险根源和性质(1 1)风险辨识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风险(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是怎样发生的。(2 2)风险辨识分级小组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 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辨识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风险 扩大的设计缺陷、工作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 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违章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 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作业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3 3)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充分考虑发生风险的根源及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坠落、冲击与撞击;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起火、爆炸;暴露于化学性风险因素和物理性风险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 性工作等);设备的腐蚀、失效、老化;有毒有害、易燃易炸物料、气体的泄露;(4 4)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和其它要 求;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施、设备毁坏;工作 环境破坏;/单位形象受到损害。5 5、风险辨识的实施和记录风险因素辨识以事故预防,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为指导思想,JHAJHA)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查阅记录、工作风险分析(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各部门应组织、鼓励各级员工对运行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 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调查,进行确认,制定削减措施,填写 本单位风险点排查清单,以此作为风险评价的基础,并定期进 行修订。(三)风险评价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风险复杂程 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针对被评价的具体作业条件,由相关人员组成小组,依据过去的经验、有关知识经充分讨论,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和一旦发生事故 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的分值。用打分法评估安全风险的危险程度 对风险进行分级。在选择辨识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作业性质;工作过程或 系统的发展阶段;所分析的系统和风险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是否 是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等。1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 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凭借经验和判断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 害性的方法(通常可采用调查表的形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可采用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危险、危害因 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2 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相关 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3 3、工作风险分析(JHA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 存在风险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辨识每一步 骤中的风险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风险。(1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 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 定检查表。(2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 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3 3)分析差异(风险),提出改正措施建议。(四)风险分级1 1、风险矩阵(LSLS)法风险矩阵法(简称 LSLS),R=LR=LXS S,其中 R R 是危险性(也称风 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 L 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 S 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 险大。表 D.1D.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在现场没有米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 的发生1 1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 生过任2 2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 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 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 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 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4 4,或在正常情况下3 3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 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 事件。表 D.2D.2 事件后果严重性(S 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潜在违反法 规和标准人员直接经 济损失100100 万元以上5050 万元丧失 劳动 能力以上停工部分装置(2 2套)或设备2 2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影响行业内、省内影响企业形象1 1死亡2 2不符合上级 公 截肢、3 3司或行业 的安 骨折、全方 针、制听力 丧性 病4 41 1 万元以上1 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度、规定等失、慢不符合企业 的轻微安全操作受伤、1 1 万元以下受影响不公司及周边大,几乎范围程序、规定间歇 不舒 服不停工表 D.3D.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 R 值)及控制措施风险 值20-2520-25风险等级A/A/1 1级B/B/15-1615-162 2级C/C/9-129-123 3级D/D/4-84-8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在米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 施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疋期 检查、测量及评估实施期限极其危险高度危险立刻立即或近期 整改显著 危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 作险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2 年内治理4 4级轻度 危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 业险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表 D.4D.4 风险矩阵表1 1后 2 2果等 3 3级4 4巨大重大中等巨大重大中等中等巨大重大重大重大2 2巨大巨大巨大巨大1 1可接 受4 43 3(五)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技术保证和服务。1 1、管理类措施:补充、修订现有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编制重大风险应急方案;定期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检验、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学习;制定制度,检验培训、教育成果。2 2、工程技术类措施:进行技术改造、隐患治理项目;对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更换、新增、购置;对设备维护检修;进行科研攻关。3 3、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护措施;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镜取防(六)风险管控根据公司要求,风险管控工作分为四层级,公司、单位、科室、岗位,各级按照风险等级对应管控层级开展管控工作。1 1、重度风险(1 1 级风险 红色风险):按照管理范围由安全机 务部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加以控制。2 2、高度风险(2 2 级风险橙色风险):由单位安全领导小组组 织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来加以控制。3 3、中度风险(3 3 级风险:黄色风险):由科室负责人组织制 定和实施预防措施来加以控制。4 4、轻度风险(4 4 级风险:蓝色风险):由各岗位操作人员按 照各自的运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将本单位风险分级情况和管控措施汇总整理形成安 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表,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 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和风险告 知牌,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每个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对该区域 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七)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的反馈和评审“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本单位的风险因素控制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风险辨识、风险 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方法、要求是否适宜;风险辨识、风险 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对方法的适宜性和过程实施 的有效性,辨识改进的需求;过程实施效果需完善时,相应的风 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应记录到相关的记录表中,对原记录更新。单位应根据公司、本单位制定的目标及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教育培训计划、应急方案与响应程序及控制等的 要求,组织实施危险控制措施;定期检查风险的管控工作是否有 效、到位,每月向“两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反馈风险管控情况。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责 任、标本兼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按 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强化安全 生产检查,狠抓隐患整改治理,建立“公司、单位、科室、岗位”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 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一)四级隐患排查管理体系1 1、单位成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督导小组,由分管副职、相关 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本单位的每月综合检查、季节性 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等。2 2、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成立组 织,参照“一法三卡”工作制度的要求,结合实际每月开展一次 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3 3、科室应结合工作实际,做好日常巡检,消除潜在的安全隐 患,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每月至少汇总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 在案。4 4、各岗位应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结合岗位实际,做好上 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和处理,保留检查记录。(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内容和要求1 1、各岗位、科室实行日检,具体检查内容:(1 1)现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 2)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3 3)作业环境涉及的安全隐患;(4 4)与岗位相关的其他安全隐患。(5 5)办公场所及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6 6)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7 7)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8 8)劳保用品发放及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9 9)制度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010)其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检查的内容。2 2、单位实行月检,具体检查内容:(1 1)各岗位、科室隐患排查过程记录;(2 2)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 规定持证上岗;(3 3)从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4 4)危险标志、标识、操作规程、危险告知及防范措施是否 按规定悬挂和张贴;(5 5)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执行落实情况;(6 6)办公场所及区域的场地安全情况;(7 7)劳保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8 8)其他法律法规要求检查的内容。(三)隐患治理四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和台帐管 理,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三定三不推”的原则进行处理。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责任人。推”:的问题岗位能整改的不推到科室;科室能整改的不推到单位:单 位能整改的不推到。)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能当场整改的 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严格制定整改措施 和方案,并组织整改到位。1 1、通过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单位领导及相关 部“三不(“三门,报告主要内容:(1 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 2)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 3)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2 2、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措施和应急方案。隐患治理方案包括内容:(1)(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