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
资源ID:77352821
资源大小:26.3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吉林一中21级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 本次考试共150分钟,分值150分。上传答案时请逐题拍照,传高清大图。 一、课内知识点(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的句子中,不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莫春者,春服既成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技盖至此乎 失其所与,不知 C.振之以威怒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暴霜露,斩荆棘 2.下列各项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为之踌躇满志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役聪明之耳目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思厥先祖父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居则曰(平日、平时);以俟君子(等待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里);语人曰,我不能(告诉);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 C.莫不中音(适中,适当);族庖月更刀(众,一般);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宽绰的样子) D.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唯君图之(考虑)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人君当神器之重(应当) 莫不殷忧而道著(深) B.而议事每不合(每次,每一)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为善(顾念、忧虑) C.高低冥迷(昏暗幽深)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骄横顽固) D.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失其所与,不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必固其根本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以乱易整,不武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夫晋,何厌之有 杳不知其所之也 B.吾其还也,亦去之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C.以其无礼于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貌恭而不心服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李牧连却之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D.素善留侯张良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按照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是(3分) 居则曰:不吾知也。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B./ C./ D./ 9.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我仲由也能做这件事,等到三年后,可以让百姓有勇气,而且知道行事准则。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我并非喜爱他的财物而要用羊跟他交换财物的,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理所当然的。 C.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穆公,晋文公说:“不可以。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译文: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几乎快要灭亡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孤单危险。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宗庙之事,如会同:“会同”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指办事的官员,在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体现出烛之武恭敬的态度。 C.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豫游”,文中泛指出游、游乐。帝王春天出巡称为“豫”,秋天出巡称为“游”。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指已去世的父亲,“先王”指已去世的帝王。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共14分)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 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 “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 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它日,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 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孰与诸葛亮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十七年,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征不能谢。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 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新唐书·魏征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诚可恶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B.非稷、蒐所以事尧 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C.征孰与诸葛亮贤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D.征不能谢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12.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浪线的文化常识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太子或世子,至秦始皇起,用来专指皇帝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 B.男:爵位的一等,为古代贵族爵位的倒数第二等,常用来赏赐有军功之人,有些封爵有封地,有些没有。 C.贞观:唐太宗的年号,最早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文”是其谥号。 D.薨:前秦时期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可指地位尊贵者之死,例如皇妃、皇子、公主、有爵位的贵族,或者高官卿臣。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魏征曾经侍奉过多名君主,甚至曾经辅佐过唐太宗的政治对手,但太宗即位后,并未怀恨惩罚他,反而是委之以重任。 B.魏征引用舜帝告诫臣子的话,是想向太宗解释自己与皇帝意见不同时,为什么先假意顺从,私下里坚持劝谏的原因。 C.评价魏征功绩的时候,臣子们从才华的角度认为魏征不能和诸葛亮相比,但太宗从功绩的角度认为孔明比不过魏征。 D.太宗给予了魏征非常高的尊崇,不仅亲自探病,还将公主嫁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征死后,还让太子给魏征主持丧礼。 14.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 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题。(共14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卿有文学,何辞为?”对曰:“臣不能为四六。”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 安石执事,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哲宗幼冲,太皇太后临政,遣使问所当先,光谓:“开言路。”诏榜朝堂。而大臣有不悦者,设六语云:“若阴有所怀;犯非其分;或扇摇机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以徼幸希进;下以眩惑流俗。如此者,罚无赦。”后复命示光,光曰:“此非求谏,乃拒谏也。人臣惟不言,言则入六事矣。”乃具论其情,改诏行之,于是上封者以千数。 (宋史·司马光传)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爱之,退为家人讲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B.卿有文学,何辞为 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C.使三代之君 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 D.如此者,罚无赦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6.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浪线的文化常识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其“春秋笔法”擅长用简洁的文字表达立场。 B.进士:宋代的进士是通过殿试的考生的称号,也就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称号,考中进士的人有资格参加闻喜宴。 C.翰林学士:首设于唐代,是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官员等重大事件的文告。 D.迩英:宋代禁苑宫殿名,义取亲近英才之意。是皇帝听大臣讲解典籍史书的地方,偶尔也作为临时议政的场所。 17.下列各项对文中画双线句断句正确的是(3分) A.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B.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C.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D.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18.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 安石执事,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 三、语言文字表达(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共9分) 2022农历虎年新春伊始,国家体育场“鸟巢”再度被奥林匹克圣火点亮。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其 _的设计、另辟蹊径的巧思,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充满_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画卷、_的“冰雪五环”、小雪花被橄榄枝连接成大雪花的独特创意、“一叶知秋”式的主火炬点燃方式开幕式中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体现着浸润在古典文化中的中国人诗意般的审美追求,以及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式浪漫”。 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中国以全世界共通的体育语言和奥林匹克精神,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团结向未来的舞台,为彰显和平、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契机。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奥林匹克全球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共创未来的 _,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书写出奥林匹克历史新的传奇!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具匠心 诗情画意 精雕细琢 坚韧之姿 B.独树一帜 意趣盎然 精雕细琢 坚忍之姿 C.独具匠心 意趣盎然 精益求精 坚韧之姿 D.独树一帜 诗情画意 精益求精 坚忍之姿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完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风”表现手法 B.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风”表现手法完美融合 C.将完美融合“中国风”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D“中国风”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完美融合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B.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C.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D.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小题。(共11分) 月亮之所以为诗人所钟情,是因为在天体中, 。它有新残也有朔望,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它有盈亏圆缺。满月如盘,它有时候又变成了如弓的弯月。浪漫多姿的月亮,引起诗人多少多情的思绪!在诗人的眼里,月亮总是最为钟情的题材,古代描写月亮的诗词数不胜数。 出于对月亮的喜爱,人们 ,比如玉兔、玉盘、素娥、冰轮、玉轮、玉蟾、蟾蜍、婵娟、玉桂、玉镜,等等。李白有一首古朗月行,就是将月亮称作白玉盘的。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后演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3.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将其改写成整句,要求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改后全句不超过35个字。(5分)四、名篇名句默写(共12分) 24.课内篇目背诵(12分) 侍坐一文中,冉有阐述自己的志向,中等国家,他去治理, , 。 侍坐中,孔子解释自己“哂由”的原因是: , 。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证明君王需要竭诚待下的两句: , 。 杜牧以 , 两句描写宫人打开梳妆镜的画面,进而写出阿房宫的宫人数量众多。(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中,作者以钉头和粮食比较,写出秦朝统治者的贪婪和奢侈的两句是: , 。 六国论中用李牧的例子证明“用武抗秦”未必失败的两句是: , 。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12月16日,求是第24期发表重要文章,强调广大优秀人才要矢志爱国、始终做到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泥。近几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会议上再次指出,青年一代必须深入实践,沉下身子,俯下耳朵,在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中提升自我,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底”。 请以“脚下有泥”为话题,完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吉林一中21级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D(A莫同暮,颁同斑;B盖同盍,知同智;C振同震,辨同辩。D暴同曝。)2.A(踌躇满志古今义同。) 3.C(“中”合乎) 4.D(A“当”主持、掌握;B“每”常常;C“冥迷”分辨不清。) 5.B(A施行;拿。B亲附、结交。C使稳固;本来。D替代;轻易。) 6.D(A宾语前置的助词;去到往。B祈使语气,还是;反问语气,难道,怎么。C因为;用。D这样。) 7.B(A形作名;名作状。B都是使动。C形作动;名作动。D形作动;意动用法。) 8.A(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 9.C(A我仲由治理这个国家(“也”是提顿助词,不翻译);B“爱”是吝惜的意思,“易之以羊”是用羊替换牛;D“革灭殆尽”指秦将六国几乎消灭尽。) 10.C(帝王秋天出巡称为“豫”,春天出巡称为“游”。) 11.C(A项,确实、如果;B项用来、的原因;C项,与相比,哪个更;D项,谢恩、辞谢) 12.B(“倒数第二等”表述有误,“男”是最低一等;“常用来赏赐有军功之人”也有错误,本文魏征就不是军人) 13.B(魏征是想解释,为什么自己不能假意顺从,然后在劝谏。) 14.秦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1分)我们兄弟,该怎么办(1分)?”魏征回答说:“太子早(1分)听从我的话,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句意2分) 15.C(A项,喜爱、吝惜;B项,语气词、为了;C项,假如;D项,如同、至于) 16.A(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17.A 18.王安石执政(1分),颁行新法(1分),司马光上书(1分)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句意2分) 【译文(一)】新唐书·卷二十二·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他伪职(窦建德当时称帝)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魏征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李建成,“隐”为其谥号)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该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太子早听从我的话,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 后来,太宗在丹霄楼宴享群臣,饮酒时对长孙无忌说:“魏征、王王圭侍奉隐太子、巢剌王(李元吉,爵位为巢王,谥号为剌)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才士,无愧于古人。但魏征每次进谏,如我不从,我下令时就不回应,这是为什么?”魏征说:“臣认为事情不对,就进谏;如不听从就直接回应,便怕就会这样照办。”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再找机会陈说,难道不行?”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又有话说。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再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过后又有话说,这不是稷、契侍奉尧、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却觉得他很可爱啊!”魏征再次叩头说“:陛下引导臣进言,所以敢如此;不然,臣怎敢屡次触犯陛下呢!” 有一天,太宗说:“贞观之前,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间关:崎岖艰险;草昧:混乱),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进献忠告,纠正我的过失,为国家求长久利益,仅魏征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比不过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赏赐给他们俩。太宗曾问群臣说:“魏征与诸葛亮哪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有将相之才,魏征不能和他相比。”太宗说:“魏征履行仁义,以辅佐本人,想使本人达到尧、舜地步,虽是诸葛亮也比不过他。” 贞观十七年(634),魏征病重。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太宗准备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当时公主也随同来到魏征家,太宗对魏征说:“您看一下新娘吧!”魏征已说说不出话来谢恩。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还像平日一样,天亮时,魏征逝世。太宗亲临哭吊,极为悲痛,为之罢朝五天。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天子下诏内外百官朝集使全都前去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 太宗后来临朝,感叹地说:“以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史为镜子,可以了解王朝兴废;以贤人做镜子,可以明白治政得失。我曾保有这样的三面镜子,对内防止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征逝世,亡失了一面镜子。” 【译文(二)】宋史·卷七十九·司马光传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像成年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一次,一群小孩在庭院中游戏玩耍,一个小孩登上瓮缸,失足落水被水淹没,大伙都逃弃而去,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瓮缸,缸水迸发流出,落水小孩因此得救。此后京城、洛阳间把这一故事画成图流传开来。宋仁宗宝元初年,考中进士甲科,时年刚满二十岁。他生性不爱华丽奢侈,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君主的赏赐是不可以违背的。”于是他才插上了一枝花。 神宗即皇帝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辞谢。神宗说:“古代的君子,有的有学问而没有文采,有的有文采而没有学问,只有董仲舒、扬雄二者兼而有之。你有学问有文采,为什么要推辞呢?”司马光回答说:“我不能作四六句式的骈文。”神宗说:“你就像两汉时那样以散文写制书诏令就可以了;况且你能够取得进士高第,却说不能作四六句,为什么呢?”终没有获准辞谢。 司马光常常担心由于历代史籍浩繁,皇帝不能全部阅览,于是写了通志八卷呈献英宗。英宗很高兴,命令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到这时,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让司马光每天进读。 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司马光在迩英殿进读,读到曹参代替萧何的事时,神宗说“:汉代永远遵守萧何的成法不变,可以吗?”司马光回答说:“不仅汉代,假使三代之君永远遵守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度,即使到今天存在仍然可以。汉武帝对汉高帝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动,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孝宣帝的政治,汉朝于是衰落。这样说来,祖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 神宗逝世,司马光赴朝临丧,卫士望见他,都用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司马相公。”所到之处,百姓阻遏道路聚首围观,以至于马不得行进。哲宗年幼,太皇太后临政,派遣使者问司马光什么事应该先行,司马光说:“广开言路。”诏令张榜于朝堂广求直言。但大臣有不高兴的,筹划了六句话说:“诸如私下里有奸谋;超越职责范围;或者扇摇鼓动机密的军国大事;或者迎合已经实行的法令;对上想凭侥幸升迁官职;对下想迷惑世俗。像这几种,罚无赦。”太后又命出示给司马光看,司马光说:“这不是求谏,而是拒绝上谏。这样为人臣者只有不说话,否则一说话就列入这六事的范围了。”就详细论述这种情况,改诏实行,于是上书奏事的人数以千计。 19.A(第一组,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独树一帜: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此处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设计巧妙,应用“独具匠心”。第二组,诗情画意: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意趣盎然:指趣味充溢,很有趣味的意思。此处指“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给人美感,应用“诗情画意”。第三组,精雕细琢:指对玉器详细地进行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此处形容“冰雪五环”,应用“精雕细琢”。第四组,坚韧: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坚忍:坚持而不动摇,长时间的痛苦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恪守正道的美德。根据“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可知,强调坚强的勇气,应用“坚韧之姿”。) 20.A(整个句子主体是“开幕式的环节”,排除B、D;开幕式已经结束,C项用“将”不合语境。) 21.B(画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句“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会”怎么样还没有交代,就另起一句,可在句首加上“让”。二是搭配不当,“实现任务”搭配不当,应为“实现目标”。三是语序错误,“全球”修饰“奥林匹克”,应放在其前面。) 22.月亮变化多端给月亮取了好多名字与“祭月”有关。 23.它有新残朔望,它有上弦下弦,它有盈亏圆缺。满月如盘,新月如弓。 24.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明星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