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
资源ID:77358146
资源大小:26.1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眼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璧残垣了。但不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敦敦实实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围堰断璧残垣 B前檐古风荡漾 C粗糙层层叠叠 D规整敦敦实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树立闪B以致竖立闪 C以致树立泛D以至竖立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B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C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D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日前,来自京津翼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D“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考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立身处世之道。气和节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 “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现代文文本阅读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现代文文本阅读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在野的士人纷纷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个人不一样现代文文本阅读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文章现代文文本阅读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出自http:/wwwKS5Ucom/article/wk-7850000117864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现代文文本阅读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阅读答案。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提高和责任的加重 (选自朱自清论气节,有删改)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在野的士人联合起来攻击宦官的贪污政治,反被宦官迫害而逃亡,人民对这些逃亡的党人持同情保护态度,尊其为气节之士。 B宋朝太学生集体请愿罢免奸臣、明朝东林党人攻击宦官等,是气节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它们依靠的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力量。 C一些在野的清高之士,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游离于现实之外,或逃避到山林之中,成为隐逸人士,这是他们的消极的表现。 D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臣与清高之士对统治天下都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共同卫护着统治阶级并且消纳了叛逆者。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节”中的“气”是敢作敢为,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也是相通的。 B专制时代,士人的立身处世偏向了“节”这个标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偏向于“气”的集体行动不容易表现。 C古代官员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冒犯君主尊严而直言进谏,或改朝换代后,不与新朝合作甚至以身殉国,这都是“节”的表现。 D到了宋代,个人地位提高了,责任加重了,其表现就是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评议士人的立身处世。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气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节是我国古代用来评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品行表现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仍然作为一个标准衡量人们的行为。 B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气就是人们所说的“士气”的“气”,就是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的“气”。 C气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敢作敢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气”是动的,让人有追求。 D“节”是静的,不变的,所以古人强调“守节”,而不是“失节”。节是表现为不合作的有所不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以为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以博财物耶今君乃亡赵走燕 B贤者多财损其志吾其还也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学于余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第卷 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4分) 14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 (清)朱彝尊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注】晋祠:位于山西太原。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2)词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6分) (1)旅夜书怀中的“,”与李白渡荆门山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样气魄宏大,境界开阔。 (2)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个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 五、(12分) 1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4分) 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重要行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各类网络安全人才70余万人,到这一数字将达140万人,还会以每年15万人的速度递增。但目前,中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发展院校较少的问题。仅有126所高校设立了143个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专业,仅占1200所理工院校的10。近3年,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全国年均招生数在1万人左右,距离140万人的需求仍存在巨大差距。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2字(4分) 许多时候,意义远比名次更重要。在自行车队中,有“破风手”和“冲线手”的角色区分:“破风手”在比赛中负责引领方向,冲破气流,减轻风阻,临近终点时,体力相对充沛的“冲线手”奋勇冲刺,为车队争取冠军。无论是“破风手”,还是“冲线手”,名次虽不同,但各担其责,贡献不分大小。,就没有“冲线手”的跟进,难以形成优势和冲力。我们不能再有那种“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河北“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是拒用剩油炸油条的“第一人”,但正是后来诸多“第二人”的跟进,“良心经营”才蔚然成风。无数事实表明,。 18请就“优势与成功”的话题,仿照下面的语句,另写一个比喻。(4分) 优势与成功 你是一颗树种, 占据优势落在肥沃的土壤中, 但你要想成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还必须积极吸收阳光雨露。 你是 占据优势 但你想成功 还必须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白菜玫瑰 陈麒凌 “阿嬷,我买菜回来啰!”莹下班回来,轻快地唤。 “乖孙回来啰,乖孙!”阿嬷含糊不清地应,在藤椅上前倾着身子,脸上透着喜。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莱?” “白菜,嗯,猪肉、白菜。” “好聪明,猜对了白菜,还有鱼和豆腐。”她用手摸摸阿嬷皱皱的脸。 “择白菜,择白菜。”阿嬷心急地要帮忙。 “阿嬷好乖,帮忙择白菜。”莹突然记起什么,回身从提包里擎出一枝红玫瑰。 “阿嬷,靓不靓?” “好靓啊。你摘公园的花呀。” “别人送我的,阿嬷。”莹微微润红了脸,找了一个空瓶子把花插上,左右看了几遍。 阿嬷用剪子去掉菜根,把白底青头的菜摆齐整。现在她干得最好就是这个。去年有一次她便秘出血,医生要她多吃白菜,用滚水煮得软软熟熟,阿嬷从此就认准白菜,日日都要莹买白菜。 莹盛好饭,想想又把那枝花拿过来在餐桌上摆好。 “阿嬷,你知道送人玫瑰花什么意思吗?” 没等阿嬷回答,自己先笑着答了:“就是说人家中意你啰。” 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叫阿峰,在隔壁上班,常常会来店里复印。莹会给他倒一杯茶,让他坐。有时他也会帮莹,装订啊,换墨啊。莹喜欢跟他说话,他资料印好了也不急着走,常常聊好久。然后,他就带来一枝玫瑰花,轻轻地插进她的笔筒。 第二天他又带来一枝,第三天还有,天天都有。 下次莹回家问:“阿嬷,你猜我买什么菜?”阿嬷就会应:“猪肉、白菜,嗯,还有玫瑰花。” 莹总是一笑,摸摸阿嬷的脸说:“好聪明哇,猜中。” 她每天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笑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想起阿峰。 阿峰要去珠海了,想让她一起去:“跟我去珠海吧,咱们结婚。” “可是阿嬷” “阿嬷是你一个人的吗?你有权利过自己的生活,不是吗?” 那些夜里,阿嬷睡熟后,她就坐着发呆,好久好久。 她曾打电话给大伯,大伯是个急性子,一听是她,马上就嚷:“阿嬷出了什么事?” “阿嬷很好啊。” “吓得我,你就辛苦些好好照顾阿嬷,也不枉她把你带大,需要钱就说,你伯母身体不是很好,我又忙,最近都没时间去看她,辛苦你啦。” “哦。” 三姑脾气好,莹愿意去跟她聊。还没坐下,三姑已经收拾好许多包包,要她带回去给阿嬷。 “你成哥要结婚了,现在房子这么贵,只好先回家住着,大家挤一挤算了。”三姑唠叨着,“对哦,你有没有男朋友啊?” “我啊”她不知该怎么说好。 康乐院是她最后考虑的地方。她去看过两次,看护小姐很温柔,老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很开心的样子。 她不是不要阿嬷,莹打算着,半年,最多一年,等在珠海安定下来,就接阿嬷过去。 她对阿嬷说:“阿嬷,我要出差了,要去好长时间。”叹口气,接着说下去,“我送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等我回来再去接你,好不好?” “好呀。”阿嬷应得很清楚。 有时阿嬷好像什么都明白。 “你放心去做事,我好乖的,你不用心急挂记我,我也不心急。”那天早晨阿嬷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忽地抬头笑笑。莹摸摸她皱皱的脸,轻轻地。 看得出来,阿嬷紧张,一路上手紧紧抓住布包。到了康乐院,要她在大堂长椅上等,莹去办手续,她忙举起手说:“拜拜,拜拜。” 莹笑道:“阿嬷,我还没走呢。” 关于白菜的问题,莹和司务主任有了争吵。 “我阿嬷只吃白菜,其它的瓜菜不吃的。” “她可以尝试一下其他品种嘛。” “不吃白菜,她很容易便血。” “那你想怎样?” “能不能给她开个小灶,每天煮一点白菜。” “这么金贵,干吗要送她来这里呢?” 莹生气,还没来态度就这样恶劣,怎么放心把人托付给他。走出前廊,远远看见阿嬷,孤零零地在椅子上打盹,佝偻着肩,下颌瘪瘪地垂在胸口,抓着布袋的枯手缀着暗斑。原来阿嬷已经那么老了。 别骗自己了,她还能活几年呢。把她放在这里,这半年里她没了怎么办?什么能够弥补?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她擦眼睛,躲在转角擦了一遍又一遍。 “阿嬷。”莹扶住老人的肩。 阿嬷醒觉,以为她要走,连忙举起手说:“拜拜。” 莹牵着她的手说:“这里不好玩,我们一同回家。” 阿峰还是走了。 莹也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但阿嬷只有一个。 可在回家的车上,却不禁一路地掉泪。 还好能在阿嬷面前装出笑来。“阿嬷,我回来啰!猜猜我买了什么菜?” “猪肉、白菜,嗯,玫瑰花。” “嘻嘻,对了一半。”她一副调皮轻松的样子,“没有玫瑰花啰!” 装得很辛苦啊,炒菜的时候,她忍很久才抽一下鼻子,装作擦汗去擦眼泪,一直不敢回头。 吃饭的时候,阿嬷从身边捧出一只碟子:“乖孙,不用流眼泪哦,阿嬷给好多个中意你,好多好多。” 莹低头看去,白色的瓷碟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那些齐齐切剪的白菜根,像一层层晶莹洁白的苞,瓣瓣曲折婉转,好生生地拥簇着一点翠绿的芯,看上去,竟像是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 (文字有删改) 19分析小说划线情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请简要概括莹的形象特点。 21小说为什么要以“白菜玫瑰”为题? 22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小说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试验几年下来,小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玉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A 2D 3C 5C 6D 7D 8略 9文言实词C检举、揭发 10略 11文言断句B“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做“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12信息筛选AB“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理解有误,该句强调“多财”对贤者、愚者均有害;C“深得太宗的称赞”“曾经触犯过法律”“最终赦免了他”有误;D“要像尧、舜、桓、灵一样”有误,“桓、灵”没有“见称千载”。 13(1) 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 得分点:“若”“备尽忠直”“立至”各1分,大意1分。 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 14(1)重游晋祠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思念家乡的孤独之情。 (4分。“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2分;其他两点任答一点2分。) (2)以月之“凉”衬托人的感伤悲凉;以月之“满”衬托(反衬)人的孤独。(4分) 1516略 17如果没有“破风手”的引领方向,冲破气流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众多“第二人”的跟进和奉献(每句2分。大意对即可) 18略 19 20温柔多情,孝顺善良,善解人意,有牺牲精神,有责任担当。 21白菜、玫瑰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小说分别以白菜、玫瑰设置亲情、爱情两条线索,展开故事,题目有提示概括小说情节的作用;莹为了阿嬷选择白菜、放弃玫瑰,阿嬷将平凡的白菜制作成宽慰失恋孙女的高雅玫瑰,白菜玫瑰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凝聚着感人的情感力量;白菜玫瑰将莹置于亲情爱情的两难选择中,内涵丰富,发人深思,有助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主题。 22莹放弃个人爱情而选择亲情,阿嬷选择面对孤寂而让莹追求爱情,小说塑造了祖孙二人坚守传统美德的鲜明形象,具有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意义;小说借赡养老人的故事,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生活和精神的关注,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大伯和三姑没有真正尽到赡养义务,文章借此委婉地批评了社会上子女逃避赡养责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每点2分。如有其他理解,只要能结合原文内容且自圆其说,亦可给分。) 【译文】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一个人(如果)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以之为贵重之物的,如果拿(它)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更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竟用它来换取财物?各位大臣如果能够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帝王也是这样,任性放纵逸乐,强迫百姓当差服役没有限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哪能不灭亡的?隋炀帝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却自认为贤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贞观四年,太宗对公卿说:“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仅仅只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长久以来小心谨慎地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九成宫去京城,他在驿站处违法取得几担麦麸。唐太宗知道后,就把这些麦麸赐给他,让他自己背出宫,以此来羞辱他。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现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说,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你不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之君。你这样做,是竟然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223.154.1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