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我们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docx
-
资源ID:77359929
资源大小:13.0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我们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docx
八年级我们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 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具: 教师: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 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 根据情况:电视机、影蝶机、VCD光盘(可视情况而定) 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学生: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 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激发兴趣。 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1、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 声情并茂 2、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 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 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 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 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4、引导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 二、声音的传播: 1、探究:桌子传声固体能够传声 2、空气传声:听到飞机和响声 3、“真空铃”演示: 实验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呢? 4、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 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 5、演示:液体传声 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 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 6、几种物质的声速: 认识理解,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三、测评与小结: 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 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四、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我们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