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咏物抒怀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
资源ID:77362043
资源大小:23.4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咏物抒怀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咏物抒怀诗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诗提升性训练 考点: 1. 刘禹锡始闻秋风 2. 王禹偁官舍竹 3. 杜甫秋风(其二) 4. 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5.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两首) 6. 柳宗元红蕉 【考点研究】 一、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 1.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2.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3.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4.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5.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 6.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 7.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 二、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 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答题分析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分析。 四、解答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题目的入手方面 1.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2.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3.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4.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5.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 6.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考题对接】 一、刘禹锡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飚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眄,斜视。 1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尾联中的“君”指诗人,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一、刘禹锡始闻秋风【答案】 1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寄托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渴望有一番作为。 【解析】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衰老自身的感慨; 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 2D【解析】D项,“君指诗人”错误。“为君扶病上高台”的意思是“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所以“君”指的是秋风。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赏析】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二、王禹偁官舍竹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释】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诗歌尾联与前三联写法不同,尾联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意思是官舍北窗边数百竿耸立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很相称。 B颈联对仗工稳,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下句借“侵”一字勾勒出物我为友的同趣意境。 C颔联把春天妖艳而冬天凋零的花枝与春不媚容而冬不易色的竹子进行对比,形象生动。 D尾联是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既具骚人的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 二、王禹偁官舍竹【答案】 1尾联直抒胸臆,前三联是记叙和描写,是借景抒情。尾联以想象作结。诗人想象明年被贬谪到更远、更荒僻的地方,可却为今年岁暮,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而高兴,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珍视,深化了诗歌主题。“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竹既表现了自己被贬后淡泊无争、贞洁不渝的孤傲清高,也流露出了不受重用的孤愤不平与自我宽解。 2B【解析】B.“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应该是比拟的修辞手法。竹声生雅趣竹影助清欢拟人化。诗人拂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 【注释】 官舍:即官府。 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声。 闲官:指当时诗人所任商州团练副使之职。 夭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 量(liàng)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译文】 那是谁种下了萧萧修篁一片?萧萧竹叶伴我吟诗,偏偏提醒我为闲官。 春天里你不随百花争芳斗艳,孤独地守贞操迎接腊尾岁寒。 声悠悠平添我琴弦上的雅韵,影森森铺出我棋局中的清欢。 到明年即使被贬到更远地方,我还能在今冬看你雪中傲寒。 【赏析1】 第一、二两句是对竹子的描写。第三、四两句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第五、六两句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前三联是记叙和描写,是借景抒情。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直抒胸臆,写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即使明年调往别处,今年冬天还能雪里看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而高兴,与竹结为岁寒之友,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珍视。第二年四月,诗人果真“量移”至解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 “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诗人以竹自喻,将竹子耐寒、有节等特点升华,从而赞美了竹子的高尚品格,诗人托物言志,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品位。 【赏析2】 这首诗采用了咏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 第一、二两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辣立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清冷的郡斋,难挨的时光,迁客的意绪,使诗人感到凄凉。他忽推北窗,一阵可餐的翠色迎面扑来。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是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 第五、六两句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拂”和“侵”两个传神动词,让竹叶萧萧的声音和青青的姿影介入诗人的生活。公退之暇,拂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 第七、八两句是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即使明年调往别处,今年冬天还能雪里看竹,结为岁寒之友。既具骚人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第二年四月,诗人果真“量移”至解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 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三、杜甫秋风(其二)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后四句中蕴含的悲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接着写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之情。 B第二联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C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壮阔悠远,心中豪迈。 三、杜甫秋风(其二)【答案】 1“不知明月为谁好”,明月牵动着游子的思归之情,这是第一层“悲”;“早晚孤帆他夜归”,总有一天会回归,但不是今夜,这是第二层“悲”;“会将白发倚庭树”早是满头白发,却只能独倚庭树,这是第三层“悲”;“故园池台今是非”,故园的池台如今是否还在,思乡之情溢于笔端,这是第四层“悲”。 【解析】颈联“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意思是不知道明月是为了谁照路,反正迟早他会乘坐小舟归来。“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自然生悲; 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种种想法,牵动了诗人无限的悲哀之情。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故而悲情是主调。 尾联“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头发慢慢白了依靠在庭树旁边,原来的庭院和水池已经和原来不一样。等到白首回家的那天,在庭中体味世事人生。“会将”意为着这只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然而到时候也已经白发萧然,独自倚靠庭树,何其悲伤? 故园池台如今是否还在?白发之时要回家,但有家可回吗?展现对故园的忧虑与思念,更可见其“悲”之主调。 2A【解析】B.“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不是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 C.“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理解有误。此句是诗入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 D.“壮阔悠远,心中豪迈”表述不当,从诗境来看,无豪迈意。 【注释】 淅淅:形容风声。 捣练:捣洗煮过的熟绢。 池台:池苑楼台。 【译文】 秋风淅淅吹拂着我的衣裳,河川外西沉的太阳日光逐渐微弱。 天气晴朗都急急忙忙的捣洗煮过的熟绢,石板小路上行人非常少。 不知道明月是在为谁照亮行路?反正迟早他会乘坐小舟归来。 头发已经慢慢变白,依靠在庭树旁边,才发现园中池苑楼台已经和原来不一样。 四、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释】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1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四、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答案】 1(1)描写白鹇洁白无瑕,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2)描写白鹇偏爱玉潭仙境,寓意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3)描写白鹇在月下花间留连,寓意诗人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 【解析】作答本题要先找出本诗中对白鹇描写的内容,然后根据白鹇的描写分析诗人的情感志趣。 三四句“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意思是“这白鹇毛白如锦,雪白的颜色令人自愧无容。”这是诗人对白鹇的赞美。由于诗人对白鹇的特别喜爱,所以,诗人就将白鹇身长着的雪白羽毛比喻为“白锦”(即雪白的丝绸)。而雪白羽毛的白鹇,使白雪都觉得不如白鹇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羞”字得恰到好处,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洁白的物质,诗人用“羞”字说明白雪都觉得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以衬托白鹇的洁白无瑕。这里白鹇的洁白无瑕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 第五六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是说白鹇在玉潭里照影,在瑶草玉树间刷毛。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花鸟山水画,主要是描绘白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白鹇悠闲地将玉潭里透亮的清水当作镜子,站在琪树的树枝中,梳理着自己雪白的羽毛。这里诗人用白鹇生活的玉潭仙境寓意自己渴望摆脱尘世束缚。 七八句“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是说晚上,白鹇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静地安睡;白天就在落叶与花丛中散步。这里诗人借白鹇在月下花间的闲适悠然,寓意自己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 2B【解析】B.“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胡公你如果能相赠,我就在这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诗人愿为了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 【注释】 胡公:名晖,黄山山民,家住碧山。白鹇:一种珍贵的禽鸟,形若山鸡,羽毛洁白。 玉潭:潭水晶莹,澄碧如玉。 琪树:树名。 寄:交托。 野人:山野之人。 【译文】 我想用一双珍贵的白璧,买你的这对白鹇。 这白鹇毛白如锦,雪白的颜色令人自愧无容。 白鹇在玉潭里照影,在瑶草玉树间刷毛。 夜晚在寒月下静栖,早上在落花间闲步。 我很希望得到这对白鹇,在碧山绿水间赏玩它们。 胡公你如果能相赠,我就在这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 【赏析】 诗人很喜欢禽鸟,在得到胡晖赠送白鹇后写下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中极力赞美白鹇高洁纯美,超脱不凡,以寄托诗人的志趣。同时也写出了诗人与胡公以诗鸟互赠的真挚友情。还寄托了诗人不凡的生活志趣和独特的审美观点。 此诗首句至第四句“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主要讲诗人对白鹇的“酷好”,并希望能得到它。同时不断地赞美着白鹇。如“双白璧”和“双白鹇”,都是特指“白鹇”。如“白璧”、“白锦”,这都是赞美白鹇的。由于诗人对白鹇的特别喜爱,所以,诗人就将混身长着雪白羽毛的白鹇,比喻为“白璧”(即洁白无瑕的美玉)、“白锦”(即雪白的丝绸)。而雪白羽毛的白鹇,使白雪都觉得不如白鹇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羞”字得恰到好处,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洁白的物质,诗人用“羞”字说明白雪都觉得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以衬托白鹇的羽毛之雪白。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愿得此鸟”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浓。 第五句至第八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花鸟山水画,主要是描绘白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白鹇悠闲地将玉潭里透亮的清水当作镜子,站在琪树的树枝中,梳理着自己雪白的羽毛。晚上,白鹇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静地安睡;白天就在落叶与花丛中散步。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这里诗人又转回来述说自己特别喜爱白鹇的心情:“如果胡晖能将白鹇赠送给我,而我得到了这双白鹇,我就住在碧山不走啦,当一个山野村夫,天天与白鹇作伴。”“笼寄野人还”诗人愿为了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 五、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两首)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 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释】箨(tuò)落:笋壳落掉。长竿:新竹。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此时李贺于奉礼郎任上因病辞归昌谷。 1“竹”是诗歌中常用来寄托诗人情志的意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和诗人寄托的情志有何不同。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写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老竹,诗人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五、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两首)【答案】 1其一中像碧玉一般的新竹挣脱束缚,一夜之间就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向上成长直插云霄。其间寄托着诗人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理想的情志。 其四中的古竹虽老,仍参天挺拔,梢可拂云,何等挺拔坚韧;大风吹来,千亩的竹子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何等雄浑豪迈;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可入酒樽之中,何等静谧安闲。寄托着诗人对自己虽失意家居,贫困潦倒仍甘守清贫,葆有雅趣的精神追求。 【解析】从题干的要求来看,题干问的是两首诗歌借助“竹”这一意象寄托的情志有什么不同。所以考生应该到两首诗歌中找到描写竹子的内容,把握两首诗歌中竹子的特点,再结合具体的情境来分析其中的不同情感。 第一首诗中描写的是新竹,“箨落长竿削玉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都是写新竹的内容,“箨落长竿削玉开”是说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壳箨的束缚,要向上生长;“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这两句承接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这里就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作者借助新竹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的情志。 第二首诗中描写的是老竹。“古竹老梢惹碧云”“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都是写老竹的内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