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南京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月考试题(人教版).docx
-
资源ID:77374496
资源大小:75.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南京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月考试题(人教版).docx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月考试题(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A48厘米 B48分米 C48000毫米 D0.48米2、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4、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的最小分度是毫米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末位数字是准确数 D未位数字也可以省去不写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其实就是错误。 D改进试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6、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8cm B. 8mm C. 8dm D. 8m7、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500米,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A.25分 B.2.5分 C.25秒 D.0.04秒8、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9、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如使用同学们手头常用的文具刻度尺,第一次从零刻度起测量,第二次从1cm的刻线起测量,这样做并求平均值的优点是( )。A可以防止测量的错误B可以减小因估读带来的误差C可以避免误差D可以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10、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小华在该公路边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小华(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1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放茶杯的小桌 B这列行驶的火车C在车厢过道上行走的列车员 D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13、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 )。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 B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C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变大 D甲车速度为零,乙车速度不变14、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5、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人们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 ;第二种是 ;物理学中采用 的方法。2、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8.24厘米、18.23厘米、18.25厘米、18.23厘米,则接近该物体真实长度的是_毫米3、在平静的湖面上的游船上坐的乘客,以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为参照他静止的4、小丽同学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记录结果为185.2mm,在这个测量数据中,准确值是_,估计值为_。5、在假期中,小华乘坐“和谐号”旅客列车外出旅游。列车行驶中遇到一列货车迎面驶来,当两车错车时,小华感觉到自己乘坐的列车好像在突然之间速度加大了。他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以_为参照物。6、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l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其物理意义大致可以表述为 。7、某同学5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记录是:(1)17.82cm、(2)17.79cm、(3)17.81cm、(4)17.28cm、(5)17.8cm,其中第 次测量的结果是错误的,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A.估读得不对 B看错了刻度8、唐朝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写下了望天门山 这首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9、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10、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月亮钻进云彩里是以 参照物;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 做参照物。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正从甲地进入“济青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济南?2、某旅客以1.5m/s的速度在火车车厢内行走。当车厢静止时,他从车厢的头走到尾需要20s;当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他从车厢的头走到尾需要多长时间?站在铁道边的人看见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h_min。(2)T3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T31车次T32北京杭州特快自北京起公里站名杭州北京特快15:500北京13:2020:20 30497济南 418:331:16 24979蚌埠 543:465:45 531458上海西 2423:167:301664杭州21:40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项目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cm6490时间/s26(1)该实验的原理是_; (2)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 (3)小车从甲运动至丙的平均速度为_。 (4)将表中遗漏的数据补充完整_; (5)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全程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如果让小车过了丙处才开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甲至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仅凭肉眼很难准确观察小车是否达到所需要测量的终点,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6分米长,所以大树的周长约:16分米×3=48分米2、答案:C3、答案:C4、答案:B【详解】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根据长度记录结果的要求知,其中最后一个0是估计值,且有效数字代表尺子的准确程度,0不能省去,故C、D错误;由结果知,准确值是1.65m,此结果精确到单位cm,即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故B正确,A错误5、答案:B6、答案:A7、答案:C8、答案:C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时间比路程2、答案:182.43、答案:河岸(水),船4、答案:185mm 0.2mm 5、答案:货车6、答案:250s l7 小彤在1s内运动的路程大约是17m7、答案:4,B 8、答案:帆船 河岸9、答案:变速;v=st;0.125 10、答案:地球、云、云 三、计算题1、答案:(1)已知:S1=260km S2=215km t1=8h t2=8.5h求:v解:v=S/t=( S1 - S2)/(t2-t1)=(260km-215km)/(8.5h-8h)=90km/h答:平均速度是90km/h(2)已知:v=100km/h S=215km求:t解:由v=s/t得t=S/v=215km/100km/h=2.15h=2h9min2h9min+8h30min=10h39min答:最快可于10h39min到达济南2、答案:分析:当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他从车厢的头走到尾仍需要20s;因为以车厢为参照物,人在车箱内行进的速度不随火车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行进的总路程也总等于车箱的总长,因而不管车箱是静止还是匀速行驶,人从车头走向车尾的时间相同的。站在铁道边的人看见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s=(v车-v人)t=(10-1.5)*20=170米3、答案:15小时40分钟110.4千米时四、实验探究1、答案:(1)v=s/t(2)减小斜面坡度(3)15cm/s(4)26;4(5)小于;变速(6)小;在所需测量的终点处放一块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