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月-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及部分答案.doc
全国2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02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下列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的模型是(A )A。瀑布模型B.增量模型C。喷泉模型 D。螺旋模型2需求分析结果的最重要的文档是( )A。需求规格说明书 B.修改完善的软件开发计划C.确认测试计划。初步用户使用手册。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 B。当前逻辑模型C。目标系统 D.新系统.下列选项中,一般不包括在数据字典条目中的是( )A。数据流 B。数据存储C。基本加工 D.源点与终点5.软件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A.功能 B。调用关系。算法和数据结构D。输入输出数据6.把模块的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测试C.维护D.编码7.软件概要设计结束后得到()A。初始的软件结构图B.优化的软件结构图C。模块详细的算法 D。程序编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判定覆盖包含了语句覆盖,但它可能会使一些条件得不到测试。B.条件覆盖的检错能力较判定覆盖强,但有时达不到判定覆盖的要求。C。判定/条件覆盖包含了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实际上不一定达到条件覆盖的标准.D。凡是满足条件组合覆盖标准的测试用例,也满足其他所有覆盖种类的覆盖标准9为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进行软件集成测试工作的人员最好是()该软件的设计人员B.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C.该软件的编程人员 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一个成功的测试可以( )A.表明程序没有错误 B。发现所有错误C.发现尚未发现的错误 D.提高软件可靠性1.在分层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的设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层的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图也应该是分层的。B。软件结构图的物理输入与输出部分应放在主图中。分层DFD的映射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主图是变换型,子图是事务型;主图是事务型,子图是变换型。D。变换型通常用于高层数据流图的转换,事务型通常用于低层数据流图的转换.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PO图可以描述软件总的模块层次结构-IP图。B。H图可以描述每个模块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功能及模块调用的详细情况H图.CHPO图是以模块分解的层次性和模块内部输入、处理、输出三大基本部分为基础建立的。D。H图说明了模块间的信息传递及模块内部的处理。1.软件维护工作过程中,第一步是先确认( )A.维护的环境 B。维护类型维护要求D.维护者14。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编码阶段应注意( )A。保存测试用例和数据 B。提高模块的独立性C。文档的副作用 .养成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5。演化型原型是用原型过程来代替( )A设计阶段 B.全部开发阶段。需求分析阶段D。维护阶段6.在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 )A。对象 B类C关联 D.属性17。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瞬间操作是()。处理 B.动作.活动 D。加工18。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有:对象唯一性、分类性、继承性以及()A.多态性 B.完整性。可移植性 D。兼容性19。程序能够满足规格说明和完成用户业务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 )A。可靠性 。适应性。正确性 .可移植性20。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开发,从经济上来说是否可行,归根结底是取决于( )A成本估算 B.项目计划C。工程管理D。工程网络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21。acson方法是一种面向_数据结构_的设计方法。22。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_投资回收期_。.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_软件开发管理_两个方面。24。描述加工逻辑一般用以下三种工具: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_判定树_.2。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_事务型_的数据流图.26.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_两部分组成。7.测试的模块往往不是独立程序,需要为被测试模块设计若干辅助模块,其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称为_驱动_模块.28.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容易进行维护工作,这是一种_结构化_维护。29。状态图反映了状态与_事件_的关系。0。规定功能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能从错误状态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软件称之为_容错_软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15分)31。结构化分析方法.黑盒测试33.维护的副作用4.软件配置管理35。软件质量保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36.简述软件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37.简述数据流图工具及其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的含义。38。简述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及其含义.3.简述原型的作用.五、应用题(本大题共小题,第4小题13分,第41小题1分,共5分)40.某公司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如下:(1)如果年龄不满30岁,学历是本科,男性要求报考研究生,女性则担任行政工作;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2)如果年龄满30岁不满50岁,学历本科,不分男女,任中层领导职务;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如果年龄满0岁,学历本科,男性任科研人员,女性则担任资料员;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下列步骤是根据以上加工逻辑,得出判定表,并进行化简的过程。请根据题意,在条件取值表的"取值"列填入相应内容,在初步判断表和简化后的判断表的"年龄"及”文化程度”这两行的空格中填入条件取值表中规定的符号.()条件取值表 取值符号取值数 性别 M M1=2 年龄 C 2=3 Y 文化程度 G M32 (2)计算组合数×3×2=12()初步判断表 2578910112性别MMMMMFFFFF年龄 文化程度 组长 中层领导 科研人员 行政人员 资料员 考研 ()简化后的判断表 23456性别FF年龄- 文化程度 组长 中层领导 科研人员 行政人员 资料员 考研 41。一个软件公司有许多开发部门,每个部门由部门名字唯一确定。每个开发部门开发多个软件产品.开发部门有许多员工,分为经理和开发人员每个开发人员可参加多个开发项目,每个开发项目需要多个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使用语言开发项目。每位经理可主持多个开发项目.请在该公司的对象模型中填入相应的对象名。全国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03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在软件开发领域中,“描述了实现概念模型的软件解决方案”的系统模型被称为( )设计模型软件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2一般来说,整个需求的主体是( )A.功能需求B。性能需求C。外部接口需求.设计约束3.总体设计的第二阶段是( )A初始设计B详细设计C.复审阶段D.精化设计在模块内聚类型中,常常通过研究流程图确定模块的划分,得到的是( )A.逻辑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D.过程内聚5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下层模块的数目称为模块的( )A扇入B.扇出C。深度D.宽度.UML术语中,限定符常被用在( )A依赖关系B泛化关系C。关联关系D.细化关系UM提供的3种图形化工具中,用于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静态结构的是( )A用况图B。状态图C。类图活动图.UP的迭代、增量式开发规定的个阶段不包括( )评审阶段构造阶段C.移交阶段D精化阶段9根据R实现的活动,输入为设计类,活动为实现类,则输出为( ).用况B.子系统。接口D。构件10.软件评估可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其中属于动态评估技术的是( )A评审B.走查C。形式化证明D。软件测试1.黑盒测试技术,又称为( )A功能测试B。结构测试C.系统测试D。集成测试2若有语句if(A1a0)teB=1/CleB=/,选用类似数据A=,1;=-2,C=;A=,C=1;A=2,C=-;得到不同B的值,这种测试策略为( )A.定义域测试B.等价类测试。路径测试D.事务流测试3.在两种模型的基础上,螺旋模型加入两者所忽略的风险分析,这两者是( )A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B.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喷泉模型和增量模型D。喷泉模型和演化模型4.在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主要用于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模型是( )A.演化模型B。增量模型。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15CMMI能力等级中的第一级为( )A已执行级B。已管理级C已定义级D。已定量管理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6在软件开发领域,系统模型分为两大类,其中之一的_描述了系统是什么.17任何软件工程项目的基础是_。18.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需求发现、需求分析和需求验证,最终形成系统的_。9.IPO图是由一组IP图和一张_图组成。0结构化设计分为_和详细设计,而详细设计要提供实现该模块功能的_.21耦合和内聚是衡量模块_的两个定性指标。22UML的图形化工具分为结构图和_.3在UML中,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交互的图是_.2.RU是基于_的一种软件开发过程框架,两者一起才称得上是一种_.5.在UP的每次迭代中都要经历一个核心工作流:即需求获取、分析、设计、实现和_。6.白盒测试技术,典型的是_技术,它依据的是程序的_.27单元测试主要检验软件设计的最小单元_,多采用_测试技术。28.在标准IO/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27199中,按过程主体把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分为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_。2.CMMI是针对系统/产品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了3个源模型:软件CM、集成产品开发MM和_。3CMMI的能力等级和成熟度等级在概念上互补,区别在于成熟度等级用于表征组织对_过程域的改进,而能力等级用于表组织对_过程域的改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什么是需求规约?简述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2.什么是模块耦合?简述常用的模块耦合类型及其设计原则。3.UML给出了哪些表达关系的术语?简述它们的概念.34简述RP的定义和特点。35简述软件测试步骤及关注的内容。3.简述瀑布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假设某大学要从学生中挑选男子篮球队队员。基本条件是:各门课程的平均分在70分以上;身高超过8米;体重超过75千克。需要从学生登记表中挑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男同学,以便进一步选拔。请根据要求画出判定树.38有一个学生选课系统:程序的输入条件为:每个学生可以选修1至3门课程,试用黑盒测试法完成测试。(1)按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要求列出设计过程); ()按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全国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23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对软件系统模型分层是为了控制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在需求层创建的是( C ) ru 过程 p166.软件模型B部署模型C概念模型.参考模型2要求软件的故障率为3次200小时,这属于( ) 24A质量属性B.性能需求C.设计约束D.功能需求3.需求规约文档的技术核心是( A ) p28A特定需求B.产品功能.用户特性D产品概述4结构化需求分析的基本术语中,标识采用动宾结构的是( B ) 6A.数据流B.加工C数据存储D数据源总体设计的第三阶段是( ) 0A初始设计B.详细设计C.复审阶段D精化设计6.某模块的输入数据为某班期末考试语文的成绩表,通过该模块计算该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并挑选出前十名同学的名单,从内聚度来看,该模块属于( ) 59A逻辑内聚B过程内聚C.通信内聚D.功能内聚7.共享该模块的上级模块数目越多可提高软件的复用性,指的是模块的( A ) 61A.扇入大B扇出大扇入小D扇出小8为了控制信息组织的复杂性,UML提供的组织信息的通用机制是( C )9A.类.关联C.包D注解UML用于创建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的图形化工具是( )0用况图B状态图C.顺序图D.类图0.RUP的迭代、增量式开发规定的4个阶段不包括( D ) 125A初始阶段B.构造阶段C.移交阶段D.评审阶段1根据UP测试的活动,输入中有测试用况,活动为实现测试,则输出为( B )1A.测试过程B测试构件C测试评价.测试计划2典型的白盒测试技术是( ) 17A.路径测试B.状态测试功能测试.定义域测试1.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包含风险分析活动的是( D ) 226A.演化模型B增量模型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14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体现了软件创建所固有的迭代和无间隙特征的是( D ) 227A瀑布模型B.增量模型C.演化模型D.喷泉模型15.CMM成熟度等级中的第二级为( ) 244A初始级B已管理级C持续优化级已定量管理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6.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日益严重的_软件危机_517.一般来说,需求分类中作为整个需求的主体是_功能需求_。218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_功能模型_,DFD是一种常用的表达工具.31.所谓模块化是指按照_高内聚低耦合_的设计原则,形成一个相互独立但又有较少联系的模块结构的过程.而模块通常由_接口_和模块体组成。 6,6920UML把状态分为了类,即初态、终态和_通常状态. 1.在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汽车和汽车引擎之间是_组合关系。组合和聚合的区别?22.RUP是一种软件开发的过程框架,它的突出特点是以_se cae_为驱动、以_体系结构_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1.在P的每次迭代中都要经历一个核心工作流:即需求获取、分析、设计、_实现_和测试。12524软件测试的首要目标是预防错误,但这几乎不可实现,所以测试的目标只能是_发现错误_。1755有效性测试通常采用黑盒_测试技术,验证需求_的可追溯性.12单元测试以_详细设计文档作为指导,多采用_白盒_测试技术。19127.集成测试的目标是发现与_接口_有关的错误。922.在标准(I/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79)中,按过程主体把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分为基本过程、_支持过程_和组织过程。199202.MMI是针对系统/产品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了3个源模型:_软件CMM_、系统工程CM和集成产品开发CMM 240CMMI提供了两种过程改善路径,一个称为_能力等级_,另一个称为成熟度等级,应用于一个组织过程改善的成熟度等级有5_个。244,58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简述软件需求的分类及其关系。P3-4; 答:软件需求可以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2大类;功能需求规定了系统及构件必须执行的功能;非功能需求又可以分为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设计约束和质量属性需求。功能需求是整个软件需求的主体,没有功能需求就没有性能、外部接口、设计约束和质量的需求;一个非功能需求可以作用于个或多个功能需求.3.什么是模块?什么是模块内聚?请列出从低到高的常见内聚类型。P、57、8、5 答:模块是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从低到高的内聚类型: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3什么是状态?什么是状态图?简述实际应用中使用状态图的作用。07、08、113 答:状态是类目的一个实例在其生存中的一种条件或情况;期间该实例满足这一条件,就执行某一活动或等待一个消息.状态图是现实状态机的图,强调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在实际使用中状态图的作用:创建一个系统的动态图和创建一个场景的模型。3简述RP中需求获取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制品。P3答:需求获取的步骤和相关制品:第步是列出候选的特征,相关制品是特征表;第2步是理解系统语境,相关制品是领域模型或业务模型;第3步是捕获系统功能需求,相关制品是用况模型(usecase模型);第4步是捕获非功能需求,相关制品是补充的需求或针对特殊需求的用况。35.简述黑盒测试技术的要点。P186答:黑盒测试技术的要点: ()支持测试工程模型的中间部分; (2)事务流测试技术是将路径测试技术用于功能测试的产物,是一种实用的功能测试技术,通过事务的操作逻辑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事务流测试技术是基于软件规约的,对错误的假定是软件通过了与预想不同的事务路径; (4)基于事务的基本操作;事务流测试技术的最大问题和最大代价是获取事务流程图及用例设计; (5)事务处理流程测试要达到基本的测试覆盖。36简述增量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4答:增量模型意指需求可以结构化分组,形成一个个增量,并形成一个结构,之后对每一个增量进行瀑布开发. 用增量模型开发的前提是需求的结构化,模型适合“技术驱动”的软件产品开发.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这是用PDL书写的一段程序。请根据你的理解,用NS图表示它。P65页einA;Whil()if(P);eseC;D;End8.设被测试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可供选择的测试用例为:编 号YA03B12C-l2D31请找出实现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路径覆盖至少所选择的测试用例及其对应的编号。语句覆盖: 用例选用A、C,预期输出K,J两个语句模块;条件覆盖: 用例选用: A,预期输出: =0为真,y>2为真; B,预期输出: x=0为假,y2为假;x<1为假,y1为假; C,预期输出: 为假,y 为假;x为真,y=1为假; D,预期输出: =0 为假,y2 为假;x<为假,y=1为真;分支覆盖: 用例选用:,预期输出:x=0nd 2为真; B,预期输出:x=0nd 2为假;x<1ory = 1 为假; C,预期输出:0andy2为假;x<1or y= 为真;路径覆盖: 用例选用:A,预期输出:K语句模块; B,预期输出:J语句模块; ,预期输出:不执行任何语句;聚合:指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常在定义一个整体类后,再去分析这个整体类的组成结构。从而找出一些组成类,该整体类和组成类之间就形成了聚合关系。例如一个航母编队包括海空母舰、驱护舰艇、舰载飞机及核动力攻击潜艇等。需求描述中“包含”、“组成”、“分为部分"等词常意味着聚合关系。组合:也表示类之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是组合关系中部分和整体具有统一的生存期。一旦整体对象不存在,部分对象也将不存在。部分对象与整体对象之间具有共生死的关系。聚合和组合的区别在于:聚合关系是“hasa”关系,组合关系是“conans-a”关系;聚合关系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比较弱,而组合比较强;聚合关系中代表部分事物的对象与代表聚合事物的对象的生存期无关,一旦删除了聚合对象不一定就删除了代表部分事物的对象。组合中一旦删除了组合对象,同时也就删除了代表部分事物的对象。简单的说就是一件事发生的来龙去脉要清楚,方便核查.比方说一瓶酒,从下料生产、包装、出厂、运输、销售等整个过程都应该有记录,万一消费者饮用时出了事,那就要进行调查,这时候所有记录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记录做好了就说明这瓶存在可追溯性。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年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023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在软件开发领域中,“描述了系统是什么”的系统模型被称为 A.设计模型B.概念模型C实现模型D部署模型2.下列选项不属于质量属性规约所期望的指标是DA可靠性B.可维护性C用户友好性D.保密性3.在常见的耦合类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的是A.内容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标记耦合4下列工具中,常用作总体设计的是AHIP图B.N-S图C.PD图DFD图5.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伴随限定符使用的关系是AA关联B依赖C泛化.细化6.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自行车和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是 D组合B关联C.依赖D泛化7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 AA静态结构B动态结构控制结构D.顺序结构8.UML用来表达系统交互建模的图形化工具是 CA.用况图B.状态图.顺序图D类图根据U实现活动,输入为设计类,活动为实现类,则输出为 BA用况B构件C接口D子系统10.黑盒测试技术依据的是C程序的逻辑结构B.程序的物理结构C.软件行为的描述D.软件功能的描述1从测试完成程度来看,下列选项中测试覆盖率最高的是.语句覆盖B.分支覆盖C条件组合覆盖D路径覆盖2.一个程序只有一个输入S,其取值范围是-0S0。现从输入的角度设计了一组测试数据:-200,0,20,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A条件覆盖B.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D因果图3.演化模型不具有的特性是 CA本质上是迭代的B容易适应变化的需求.有效风险控制机制D.常常弱化需求分析14.按照ISO/I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27-99中,可归于组织过程的是 DA文档过程B验证过程C维护过程D管理过程5在CM能力等级中,共用目标最强的是B.已执行级B持续优化级.已定义级D已定量管理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空,每空1分,共20分)1如何实现不同抽象层术语和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过程方向_和过程途径,前者为求解软件的开发逻辑。17.需求发现的常用技术中,无法验证所发现的需求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无法验证其正确性的是_自悟_和_提炼_。18数据流图是一种常用在_需求分析_阶段的图形工具。19.为了控制软件设计的复杂性,结构化设计进一步分为_总体设计_和_详细设计_,前者将系统分解成一个个“黑盒子",其细节描述是后者的任务。0模块的内聚类型中,最理想的内聚是_功能内聚_,而内聚程度最弱的是_偶然内聚_。21.对象实现了属性和操作的结合,它体现了面向对象技术的_封装_特性。2构件图和部署图的基础是_类图_。23.U利用UML提供的术语和工具定义了需求获取层、系统分析层、_设计层、实现层,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的指导。24R是基于_UML的一种过程框架。25.白盒测试技术,又称为_结构测试_技术,典型的是_路径测试_技术。2有效性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实现的功能与_需求规格说明书_不一致的错误。27螺旋模型是由_瀑布_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而建立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28.常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主要用于支持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模型是_喷泉模型_。9.CMI有6个共用目标,用于表征过程制度化的程度。目标编号越大,说明该过程的制度化程度就越_高_。30.CMMI提供了两种过程改善路径,一是称为_能力等级_的过程改善路径,该路径可使组织针对单一过程域,不断改善该过程域;二是称为_成熟度等级的过程改善路径,该路径可使组织通过一组过程域,不断改善一组相关的过程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31.简述需求的基本性质.32简述在进行软件系统/产品的需求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33什么是类?什么是对象?什么是类的构成成分?3.什么是UP?它有什么特点?5简述人们关于软件测试目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阶段。6简述喷泉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共2分)37一个简化的机票销售系统需求描述如下:售票员根据旅客需要的航班,首先查询有无该航班机票。若有,则负责录入旅客的基本信息,并将指定的机票标志设置为售出;售票部经理可随时查询每一个航班的售票情况,并在当日结算时能计算出日营业额。请画出该系统的层DF图和1层D图(注:1层分解为查询和录入、统计和计算两个处理).38.设被测试的程序段为:bgins;(x=1)ad(y3)en2;if(2)r(y=2)thens3;s4;e可供选择的测试用例为:编号xyAl4B23C3D42请分别找出实现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最少所需的测试用例及其对应的编号。全国3年月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抽象,给出该系统的结构,这就是A.系统建模。软件开发C。问题求解D。验证确认2根据软件需求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设计约束的是A。并发操作B。握手协议C质量属性D硬件限制3。在常见的耦合类型中,耦合程度最低的是.内容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标记耦合4。通过对大量软件系统研究,发现设计很好的软件结构图通常呈现的形状类似于A。三角形.长方形C。五角形D。正方形5.下列选项中,用作详细设计的工具是A。层次图B。数据流图C。模块结构图D盒图6.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表达“整体/部分”关系的是A。细化B。依赖C.继承D.聚合7L提供的图形化工具中,用于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的动态结构的是A.用况图B。部署图C。对象图构件图8.根据UP测试活动,输入为测试用况,活动为实现测试,则输出为A。测试计划B测试构件C。测试评价D。测试过程9.下列选项中,属于白盒测试技术的是A。因果图.等价类划分C边界值分析。路径测试1。假设月收入3元者免税,现用350元和350元作为测试数据,所采用的是A边界值分析B。等价类划分。条件覆盖.因果图11。一般来说,单元测试往往采用A。等价类测试B.因果图测试C白盒测试D。黑盒测试12。相对于螺旋模型,演化模型缺少。制定计划.客户评估C。实施工程风险分析13。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喷泉模型B螺旋模型C.增量模型D。瀑布模型14。按照ISO/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07195中,可归于基本过程的是A.文档过程B。验证过程C。维护过程。管理过程1.CMI成熟度等级中的第四级为A。已定义级B.已定量管理级C。持续优化级。已管理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6.软件开发的本质,即实现问题空间的概念和处理逻辑到解空间的概念和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实现这一映射的基本途径是_过程途径_。l7.需求发现的常用技术中,可能被用户抵触的是_观察_。18。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需求发现、需求分析和需求验证_,最终形成系统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19。实施精化设计的目标是基于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提高模块的独立性_。0.根据结构化设计的启发式规则,重用率高的模块在模块结构图中的特征是扇入数较_大_。21在结构化设计中,IP图应用在_总体设计_阶段,由PO图和_层次图_两部分组成。22。UML图形化工具分为_行为图和_结构图_两类,前者用于表达系统或系统成分的动态结构模型.23。UL建模工具中,_状态图_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给出生存期内的阶段信息。24.UP利用UML提供的术语和工具定义了需求获取层、系统分析层、设计层和_实现层_,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指导。2。RUP是一种以用况为驱动、以_体系结构_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从软件测试技术分类上看,基于事务流的测试被归于_黑盒测试_技术,它只通过外部输入、输出来发现问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变换设计_27。自顶向下的集成测试是一种递增组装软件的方法,从主模块_开始28。瀑布模型规定了各开发阶段的活动,并且自上而下具有相互衔接的固定_顺序,还规定了每一阶段的输入以及本阶段的工作成果作为_输出_传到下一阶段。9。CMMI模型基于过程路径_思想,通过过程把软件质量的3个支撑点:受训人员、规程和方法、_工具和设施进行集成_,以开发所期望的系统产品.30.MMI提供了两种过程改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