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 课件2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资源ID:77378301
资源大小:3.93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2《红烛》 课件2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语文部编版 高中必修1 红烛红烛作家作品 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于湖北浠水。1912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1923年年9 9月出版第一本新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诗集红烛红烛。19281928年年1 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死水。诗。诗集集红烛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既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了诗人希望献身献身艺术、艺术、报效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爱国思乡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歌颂和赞美,也,也有对前途感到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渺茫的感伤和哀怨。“三美三美”音乐美:音乐美:绘画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音节和旋律的美指的是词藻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画面感)指诗的对称对称和句的整齐整齐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诗的格律中,他中,他要求新诗具有要求新诗具有“三美三美。作家作品 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著有神话与诗神话与诗、楚辞补校楚辞补校等专著。等专著。1944 1944年加入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在日在悼念李公朴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先生大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闻一多拍案而起,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最后一次的讲演最后一次的讲演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这首诗写于1923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红烛,将它作,将它作为同名诗集为同名诗集红烛红烛的的“序诗序诗”。而而19231923年年9 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奠基性地位。闻一多正是从。闻一多正是从红烛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的创作道路。名家范读方法指导 解读诗歌的钥匙解读诗歌的钥匙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志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志向、抱负等,融入到诗歌形象(人、物、景)当中,借助某些向、抱负等,融入到诗歌形象(人、物、景)当中,借助某些诗歌形象诗歌形象含蓄含蓄地去表达。我们把寄托或承载诗人主观情感的诗地去表达。我们把寄托或承载诗人主观情感的诗歌形象称为歌形象称为意象意象,即有,即有“意意”之之“象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具体形象。品析把握意象是和诗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品析把握意象是和诗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解读诗歌、打开诗人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读诗歌、打开诗人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抓意象抓意象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扣住了引子中这首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诗人想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诗人想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什么感情?达什么感情?意象是意象是“红烛红烛”,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赤诚的心。“灰灰”与与“泪泪”2 2、3 3、4 4节节“灰灰”5 5、6 6、7 7、8“8“泪泪”表现了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要表现了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要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要有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要有献身祖国、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大声朗读诗歌大声朗读诗歌新知讲解诗歌起笔用李商隐的诗句有什么用意吗?诗歌起笔用李商隐的诗句有什么用意吗?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以物明志以物明志,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意象著称,诗人往往借助外物的状态来叙说着诗人自己的意象著称,诗人往往借助外物的状态来叙说着诗人自己的心境。受心境。受“五四五四”时期文化的影响,闻一多对中国时期文化的影响,闻一多对中国传统诗传统诗学学的感情非常深厚,而李商隐的名篇名句的感情非常深厚,而李商隐的名篇名句“蜡炬成灰泪始蜡炬成灰泪始干干”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红红烛烛”也成为也成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开头开头“红烛啊红烛啊”贯穿全诗,这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对全诗有什么作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新知讲解 红烛红烛一诗一诗,第第2 2节中说节中说“一误再误一误再误”,而第而第3 3节却说节却说“不误不误,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前后是否自相矛盾?新知讲解诵读诵读2-32-3节诗歌节诗歌 前后并不自相矛盾前后并不自相矛盾,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答。“一误再误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的意味;“不误不误,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一反一正两种回答反一正两种回答,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由顿悟而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神的可贵。新知讲解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在探索人生真谛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矛盾和获得的和获得的觉悟觉悟。诗人终于彻悟了,光是要诗人终于彻悟了,光是要“烧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种新的人生观。新知讲解怎样理解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破他们的监狱!”齐读第齐读第4 4节节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唤醒世人、救治世人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积极行动起来求得自身的解放。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出来,积极行动起来求得自身的解放。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表现诗人的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表现诗人的历史使命感历史使命感。新知讲解 表达诗人表达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的自勉自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重在奉献。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重在奉献。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新知讲解诗人面对诗人面对烛泪烛泪有哪些思考?有哪些思考?朗读诗歌朗读诗歌5-75-7诗人采用诗人采用拟人化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写红烛燃烧时,蜡液流淌这一的手法形象地描写红烛燃烧时,蜡液流淌这一现象。冷酷的现实就是现象。冷酷的现实就是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诗人仍在怀疑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真实性。仍在怀疑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真实性。“残风残风”这个意象表明,红烛在燃烧自我,释放光明时,受到这个意象表明,红烛在燃烧自我,释放光明时,受到外来力量阻止外来力量阻止。所以,那泪,是诗人在引导人民在反帝反封的过程。所以,那泪,是诗人在引导人民在反帝反封的过程中受到中受到邪恶势力的阻挡邪恶势力的阻挡,打击。诗人的理想与行动难以实现,故此,打击。诗人的理想与行动难以实现,故此着急流泪伤心。着急流泪伤心。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扎。第七节表明诗人再次觉醒,理解了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自我牺牲第七节表明诗人再次觉醒,理解了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自我牺牲是有价值的,它会是有价值的,它会“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苦难社,苦难社会需要光明、勇气、牺牲,终会驱除黑暗,带来一个会需要光明、勇气、牺牲,终会驱除黑暗,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世界。诗人诗人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用,用烛光喻指时代精神烛光喻指时代精神,借红烛表达自己的志向,借红烛表达自己的志向,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这表达了诗人对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这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时代乐观与干劲五四时代乐观与干劲。新知讲解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齐读诗歌齐读诗歌8-98-9节节结构上收束全诗,强劲有力,呼应了引诗。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是对红烛精神的总结,点明主题,也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扬起奋斗的精神大旗,勉励自己在“五四”时代的不怕恓性,乐观向上,扫除内心阴霾,向未来搏击,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采用采用拟人化、呼告拟人化、呼告、复沓的手法。、复沓的手法。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通过隐喻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快读诗歌快读诗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流一滴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泪,灰一分心”,但是即使是,但是即使是“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也在所不惜。红烛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体现了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体现了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课堂练习闻一多的闻一多的红烛红烛中的红烛指的是(中的红烛指的是()A.A.祖国祖国 B.B.人民人民C.C.家人家人 D.D.自己自己D D 闻一多先生在闻一多先生在红烛红烛一诗中写道:一诗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我们可以看出()A.A.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B.B.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 C.C.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必须对社会作出贡献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必须对社会作出贡献 D.D.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C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