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礼仪制.pptx

    • 资源ID:77384959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礼仪制.pptx

    周礼周礼 仪礼仪礼 礼记礼记周礼是三礼之首,周礼是三礼之首,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仪礼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仪.礼记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身作人的准则。第1页/共37页礼记礼记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大戴礼记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礼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为小戴礼记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十三经”之中,为士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者必读之书。第2页/共37页五礼五礼“礼礼”泛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泛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宾礼、嘉礼。第3页/共37页一、吉礼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为五礼之冠。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许慎的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则曰:则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履者,可履者,可行、可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行的巫术活动。行、可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行的巫术活动。第4页/共37页(1)祭天地、祭社稷祭天地、祭社稷 。祭祀天地的仪式叫“封禅”fng shn,祭天叫封,祭地叫禅。泰山、天坛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太牢、少牢、牺牲第5页/共37页(2)祭宗庙,也叫祭祖先。古代,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要在宗庙进行。古代皇帝即位时,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称之为“庙见”,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政权。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第6页/共37页坐如尸,立如齐。礼记齐:本义是禾苗吐穗时上面平齐,整齐;通于“斋”,表示肃敬。尸祭 神主 画像第7页/共37页(3)祭日月星辰 第8页/共37页二、凶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丧礼以及天灾人祸的哀吊。比如饥馑、战败、寇乱。丧礼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复、殓、殡、葬、服。人死后,活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为死者招魂,这叫“复”。第9页/共37页易易系辞下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第10页/共37页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论语先进篇先进篇第11页/共37页为死人守孝服丧叫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服”,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庐墓”或或“庐冢庐冢”。第12页/共37页三、军礼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等。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等。第13页/共37页四、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这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出现相当频繁。第14页/共37页五、嘉礼嘉礼嘉礼: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等。第15页/共37页周代乡饮习俗,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周代乡饮习俗,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豆,九十者六豆。”第16页/共37页()冠礼仪礼士冠礼男子到20岁要行“冠礼”,冠礼在宗庙举行,要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要用占卜的方法决定行礼的日期,并且决定哪一位宾为青年加冠。确定后报把日期通知宾家。程序是先加缁布帽,次加皮弁(音变,皮革做成的帽子),再加爵弁,俗称“三加”。加冠后由宾给他起字。第17页/共37页第18页/共37页迎亲拜堂第19页/共37页第20页/共37页媒人在两周时代就产生了。婚姻必须通过媒人。诗经卫风氓载:“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管子形势解中说:“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孟子滕文公下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父母国人皆贱之。”第21页/共37页月老的说法起于唐朝。月下老人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又称“月老”。据沈复浮生六记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开非烟非雾中。”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第22页/共37页婚姻,先秦是时写为“昏姻”。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这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据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婚礼()婚礼第23页/共37页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按礼书记载,周代结婚的年龄是男子三十,女子二十。春秋时期,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即可结婚。唐太宗下诏,凡男子二十、女子十五以上就必须嫁娶。第24页/共37页宋仁宗规定男子十五娶妻,女子十三宋仁宗规定男子十五娶妻,女子十三就嫁人。就嫁人。明太祖令男子十六岁就能娶老婆,女明太祖令男子十六岁就能娶老婆,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大清通礼大清通礼规定,男子十六岁娶亲,规定,男子十六岁娶亲,女子十四岁就嫁人。女子十四岁就嫁人。第25页/共37页 六礼(仪礼士昏礼)第一步:纳采(提亲)第26页/共37页第二步:问名第二步:问名(红帖)第27页/共37页第三步 纳吉 第28页/共37页第四步 纳征(“纳币”、“下财礼”)第29页/共37页第五步 请期第30页/共37页第第六六步步:亲亲迎迎第31页/共37页“五雁六礼”第一,取其顺阴阳往来,取妇人从夫的意思。第二,雁是候鸟不失时信,象征男女信守不渝,婚嫁以时,不需要女子久待。第三,雁阵成行,行止有序,以象征嫁娶之家长幼有序,互不越礼。第四,雁失偶后不再成双,互相忠贞,从一而终、誓不再醮。第32页/共37页这种婚姻习俗,在先秦、两汉、隋唐时比较盛行。不过以上所述是流行于士以这种婚姻习俗,在先秦、两汉、隋唐时比较盛行。不过以上所述是流行于士以上的婚仪,礼法要要求六礼齐备。通常对于老百姓的婚仪,是有说媒、下聘、上的婚仪,礼法要要求六礼齐备。通常对于老百姓的婚仪,是有说媒、下聘、亲迎三项而已。到南宋朱熹亲迎三项而已。到南宋朱熹家礼家礼,中,中“自议婚而下,首曰纳采,问名自议婚而下,首曰纳采,问名附焉;次曰纳币,请期附焉;次至亲迎。附焉;次曰纳币,请期附焉;次至亲迎。”至此,六礼简化为三礼。至此,六礼简化为三礼。第33页/共37页五不取五不取大戴礼记大戴礼记本命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第34页/共37页七出七出 七出的条件是;不顺父母、无子、淫(放纵)、嫉妒、恶疾、多言、盗窃。七出的条件是;不顺父母、无子、淫(放纵)、嫉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出三不出第35页/共37页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妇无礼,请去之。”母曰:母曰:“何也?何也?”曰:曰:“踞。踞。”其母曰:其母曰:“何知之?何知之?”孟子曰:孟子曰:“我亲见之。我亲见之。”母曰:母曰:“乃汝无礼也,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非妇无礼。礼礼不云乎?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第36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7页/共37页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礼仪制.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