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pptx

    • 资源ID:77386466       资源大小:2.68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pptx

    简介建筑背景艺术价值建筑装饰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城市建设 简述 平江府建筑 宋朝的都市规划宫殿建筑园林建筑书院建筑桥梁建筑王陵建筑宗教建筑建筑文献 简述 木经 营造法式影响意义教育意义第1页/共46页简介简介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朝代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更有很大进步,这使得宋代的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宋代的建筑也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注重装饰。宋代的城市形成了临街设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建筑都有了新发展。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完全呈现出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这一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了,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宋代砖石建筑的水平不断提高,这时的砖石建筑主要是佛塔和桥梁。浙江杭州灵隐寺塔、河南开封繁塔及河北赵县的永通桥等均是宋代砖石建筑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页/共46页木结构建筑采用了“材”为标准的模数制和工料定额制,使建筑设计施工达到了一定程序的规范化。宋代,中国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注重意境的园林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中国古典园林重在写意,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以建筑和人工建造的家用山水、岩壑、花木等一同表现某种艺术境界。较有代表性的宋代园林包括苏舜钦的沧浪亭和司马光的独乐园。宋代颁行了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这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着。此书的颁行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新的水平。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页/共46页建筑背景建筑背景清明上河图内所见的开封城楼,硕大雄厚的斗拱配以轻柔的屋脊 宋朝在经济活动、农业、文化、都市化与人口各方面都有高速的发展。盛唐时期中国人口最高达为5288万,而宋代人口却由初期的约4640万增加到的北宋末年的1.25亿。大部分的宋朝政治性城市都发展为经济中心,譬如汴京与临安。建筑方式突破了以前的里坊制,而转变为坊巷制,宋代建筑摆脱了里坊围墙的限制,容许商店直接面向街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时间约束。各地遍布驿站、商店和中国戏曲舞台勾栏。社会开始出现官商合流,经济活动空前蓬勃,商业建筑盛极一时。农业方面,土地开垦面积(高达7.0亿亩)与亩产量皆为唐代最高值的两倍。华北地区的铁产量在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曾高达12.7万吨左右。造船业方面,能够制造运载千吨货物的船只。人民生活富庶,追求享受的风气蔓延,皇室、官员、文人、富商争相建造园林。文化方面,理学、文学和艺术都有较大的发展。自北宋起,儒学与佛教复兴,道教盛行,三者相互融合。佛塔、寺院大量兴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标志了史学的发展。教育方面,除了朝廷筹办官学,地方民间也大量举办学校,城乡书院林立。当时著名的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4页/共46页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宋代建筑虽然没有了唐代建筑的雄伟和大气,但是他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到现在仍被人称颂。奇特的建筑布局:例如河北正定隆兴寺其布局和结构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整个寺院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院落空间时宽时窄,随建筑错落而变幻。佛香阁与周围的转轮藏、慈氏阁所形成的空间,成为整组寺院建筑群的高潮,具极强的感染力。寺中的摩尼殿为隆兴寺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摩尼殿。大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殿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榴歇山顶。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扇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 宋代建筑体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隆兴寺摩尼殿第5页/共46页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创造的成熟期。以北宋东京为例,有关文献所登录的私家、皇家园林名字就有一百五十余个,此可见宋代园林建筑之盛。宋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仅数量超过前代,而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诗情画意更为浓郁,意境创造更加自觉。通过借景、补景等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较有代表性的宋代宫殿园林有山西太原的“晋祠”。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其主殿圣母殿和“鱼沼飞梁”是北宋遗物。其标志性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晋祠内圣母殿的宋塑侍女(泥塑)、老枝纵横的周柏(齐年柏)、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并称“晋祠三绝”。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在中国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6页/共46页建筑装饰建筑装饰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宋代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 宋代建筑代有显著不同,在建筑技巧娴熟的基础上,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不仅一梁一柱都要进行艺术加工,而且对于装修和装饰更要着力细致处理。格子门的一条门框可以有七八种断面形式,毯文窗格的棱条表面要加上凸起的线脚。在彩画中一朵花的每一花瓣都要经过由浅到深、四层晕染才算完成。雕一朵花,花瓣造形极尽变化,生动活泼。一些宗教建筑中,室内作神灵居住的“天宫楼阁”,把虚幻中的佛国净土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墓葬建筑中,望想将生活中美的感受永远保存下来,于是出现了墓主观戏、墓主夫妻饮宴、墓主出行和回归之类题材的壁画或雕刻。工匠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刀功绘笔掌握熟练。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塑造上,力图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理想。这些壁画和雕刻对后来的民间图案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7页/共46页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建筑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中的,宋代的文化正如王振复老师在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中所描述的“宋代是一个文弱而文雅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有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犹如从崇拜旭日而转为崇拜明月,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明寂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沉滤。”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深深的烙上了宋型文化的痕迹。首先,是建筑的尺度缩小。不管是北宋首都东京,还是南宋首都临安,其城池和宫殿的规模都远远小于唐代长安。中国建筑史指出:“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廓。”4比如东京宫城“因为他的宫城是在州级子城的基础上扩张而成。仅2.5公里周长,这些都是气局不大之处。”至于陵墓建筑尺度趋小,也很明显。以北宋的七帝八陵为例,他们比较拥挤地集中在河南巩县,分布在相 宋代建筑距不过10公里的地域范围内。这种建筑布局虽然与当时的国力贫弱有关,但主要还是受到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此当时的中国文人学子及其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有“向内转”、“内敛”、“内倾”的特性,在物质层面上一般不求其宏大,而在精神象征意义上具有深广的蕴意。正如宋代理学家邵雍言“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气吐胸中,充塞宇宙”。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8页/共46页宋辽金建筑技艺 其次,是建筑布局随意。完全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住家和商业贸易、手工业作坊等直接面对街道,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平面布局,并且取消夜禁制度。体现了城市市民意识和实用观念的苏醒。也体现了宋代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再次,是建筑风格改变。宋代的宫殿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是清雅柔逸之风采,尤其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宋代的园林建筑更是纤巧秀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建筑的这种风格和宋代的绘画、雕塑都有相似之处,如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的山水画,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起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5。我想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吧。另外,宋代还产生了大量的书院建筑,如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这是与宋代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扩大科举取士名额的政策使大量寒门学子奔求功名有望,极大地刺激了各类书院的发展,也促进了书院建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9页/共46页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科技水平发展较高的一个朝代,同样宋代的建筑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技术水平,对后世及至当代的建筑界都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砖石建筑上,如海清寺阿育王塔。海清寺阿育王塔,坐落在花果山风景区大村水库之滨,这里峰峦合抱,碧波千顷,是一处著名的游览区。塔原建在海清寺正殿前,因而称海清寺塔。此塔地处大村,当地老百姓传称大 宋代建筑村塔。塔内有瘗入的阿育王“灵牙”,所以又称海清寺阿育王塔。明隆庆海州志描述它说:“浮屠九级,矗兀层霄”6,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古刹浮屠的规模和气概。旧日的海清寺已荡然无存,但阿育王塔依旧耸立在风景秀丽的花果山景区。历代相传说此塔乃唐朝尉迟恭所修。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嵌的碑文记载“天圣元年起塔至九年镌名于阿育王塔第五级内安放佛像并碑文天圣九年二月三日碑记”,说明此塔始建于天圣元年(1023年),竣工于天圣九年,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它是江苏省北部现存的历史最悠久、塔体最高的一座浮屠。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1972年9月曾来连考察,认为此塔和河北定县料敌塔时代相当,建筑形制相似,誉称为“南北二巨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0页/共46页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 海清寺塔置于山门内殿前,平面布置如洛阳伽兰记所载的永宁寺,与唐宋以后佛寺以殿为主的配置方法不同,而海清寺塔建于北宋,其位置虽不在山门殿前,仍对正中的轴线,不失为中国古寺建筑史上佛寺嬗变中的一例。塔为八边形,九级八面高40.58米,正门向南,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券门。塔身纯砖结构,塔身心柱、内廊梯级、腰檐、卷刹均为砖砌而成。塔二层以上各层的其余四面均隐出直棂窗形。塔的底层是迭式腰檐,二至九层均是平座迭涩式腰檐。二至八层,外壁内绕以走廊,中砌八边形塔心柱,内设梯级。第一层入口在西南首,第二层在南首,第三层在西北首,第四层在东北首。再上梯形各级形成十字交叉形至第九层无砖柱,无走廊,内部易为八边形室。上置八角形藻顶。海清寺塔继承了宋营造法式中的优良传统,巧作精构。塔址和塔基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处理,虽经近千年的风风雨雨和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大小小的十八次地震考验,至今仍未见不均匀的下沉和倾斜现象,岿然屹立,正应了塔门楣上的碑文:“根深固蒂”。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1页/共46页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简述宋东京汴梁,今之河南开封,是一个因大运河而繁荣的古都。五代开始成为政 宋代建筑经中心,后周正式定都于此,北宋更形富饶,人口近百万。城三重相套第二重内城即唐时州城,史载“周二十里五十步”,内城中心偏北为州衙改建成的宫城,最外的郭城为后周显德二年(955)扩建,周40余里。由宫城正门宣德门向南,通过汴河上的州桥及内城正门朱雀门到达郭城正门南薰门,是全城纵轴,州桥附近有东西向的干道与纵轴相交,为全城横轴。这些都和汉魏邺城以来都城的布局相似。在宫城外东北有皇家园林艮岳,城内有寺观70余处,城外有大型园林金明池和琼林苑,这些都丰富了城市景观。汴梁首次在宫城正门和内城正门间设置了丁字形纵向广场。这些都对以后直至明清的都城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发达,晚唐五代时已开始临街设店,宋代的城市正式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制,准许邻街设店。这使此后的都市面貌多样化,丰富了市民生活,也改变了都市规划的结构。可以从宋画清明上河图清楚地看到这些。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2页/共46页平江府建筑平江府建筑平江,即今苏州,是江南平原上手工业和商业汇集的水运城市。南宋临安,即今之杭州,是早期海运贸易中心和江南的文化古城。北京当时为辽南京,后为金中都,以至后来的元大都,成为全国新的政治中心乃告确定,又经过明清两代的经营,终成为世界不朽名城之一。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3页/共46页宋朝的都市规划宋朝的都市规划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建筑结构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减弱,且拱高与柱高之比越来越小。原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此时期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 宋代建筑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公元916年,北方的“蛮族”契丹人建立了辽朝,侵占了山西、河北的北部,吸收汉文化,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北方从唐末就成为藩镇割据状态,建筑风格很少受后期中原和南方的影响,因此辽代建筑保持了很多五代及唐的风格,再加上游牧民族豪放的性格,建筑物显得庄严而稳重。辽代有些殿宇东向,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随后兴起的金朝在建筑领域由于工匠都是汉人,建筑兼具宋、辽风格,但更接近柔丽的宋朝建筑,且不少作品流于烦琐堆砌。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4页/共46页唐朝以来的封闭的里坊制度瓦解,各类市集遍布大街小巷与桥头路口。早市、夜市、庙市与各类节日市集非常常见。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娱乐繁盛,开封内外都有瓦市。瓦市,又名瓦舍、瓦肆、瓦子,是宋朝商品贸易的市集,也是杂剧艺人的集中地。吴自牧在梦梁录解释:“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在梦梁录卷十九瓦舍中记载:“杭城、绍兴间驻跸于此,殿岩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设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士暇日娱戏之地。”根据东京梦华录卷二记录了汴京其中一个瓦市的情形:“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馀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自丁先现、王团子、张七圣辈,后来可有人于此做场。”由此可知,表演戏剧的艺人多会利用栏杆搭建勾栏,作为临时表演场地。一个大的瓦市能够容纳十多个勾栏。根据元代杜仁杰的散曲庄家不识勾栏:“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是人旋涡。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寨社,不住的擂鼓筛锣。”可见勾栏是以木材兴建,设有门口,进门后上坡,观众分层一排一排坐。根据宋朝西湖老人繁胜录:“临安有名的瓦肆应有清冷桥畔的南瓦、三元楼的中瓦、众安桥的北瓦、三桥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内有勾栏十三座。”可见当时的有很多瓦市,并且吸引了大量固定的观众,也吸引了不能够进入官场的文人投入创作事业,促使宋朝杂剧的兴盛。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5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建筑宫殿建筑宋朝时期的宫殿建筑体量较唐时较小,细部装饰增加,注重彩画,雕刻,总体呈绚烂,柔丽的形象。女真人攻破繁华的宋东京城后,按照宋金东京宫城的样式在中都建造了金朝的皇宫 宋代建筑。皇宫的宫城在城中而稍偏西南,从丰宜门至通玄门的南北线上,南为宣阳门,北有拱辰门,东置宣华门、西设玉华门,前为官衙,后为宫殿。正殿为大安殿,北为仁政殿,东北为东宫,共有殿三十六座。此外还有众多的楼阁和园池名胜。当时人记载金中都“宫阙壮丽”、“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城的东北的琼华岛(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建有离宫,供皇帝游幸。现存的山西繁峙岩山寺的壁画所绘的仙界的宫殿反映了当时宫殿建筑的形象,是不可多得的资料。第16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开封的皇宫前身是唐代汴州宣武军节度使的使衙署。到了后梁,才开始兴建宫殿。宋太祖登基后,马上大力扩建,超越原有建筑的规模。宫城周界长大约五里,南面建有三门,分别为宣德门、左掖门和右掖门。宫城东西各有东华门与西华门,北有拱宸门。宫城从南至北,分有外朝区、内庭区西部、内庭区东部与后院。外朝区位于城南,有大庆殿群组、文德殿群组、紫宸殿群组、政事堂枢密院建筑群、西南区与东南区。内庭区西部是皇帝生活的地方,而内庭区东部则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城北的后院是皇家的园林,除了布置假山水池、奇花异木,还建有亭台楼阁、宴会场所、藏书楼等等。虽然皇宫划分为多个建筑群,但布局模式多采用工字殿型制度。一般都沿着一条中轴线安排,建筑群核心的大殿有凸字形台基,殿后有阁,两旁有挟殿,挟殿通往四周的走廊。宫内设立钟楼鼓楼,作报时之用。第17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园林建筑园林建筑宋朝的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别,供帝王休息享乐的皇家园林与宗室外戚、高官富商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园林都有自己要表现的内容与主旨,配以假山、人造池、廊、亭、堂、榭、阁、花木与动物。虽然宋朝国力不比唐朝强,园林规模也比较小,但园林内的设计更见精巧。宋代园林中的个体建筑与群体形象都是千变万化,从现存的宋画中可以看得出来。宋代建筑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见到一字形、折带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异,如架空、覆道、两坡顶、九脊顶、五脊顶、平顶、平桥、廊桥、亭桥、十字桥、拱桥、九曲桥等等。倚山临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衬托风景的效用。北宋的皇家园林艮岳是中国著名的宫苑。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下令在开封的东北部兴建,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完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根据八卦,艮代表东北方,又代表山。艮岳位于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占地大约750亩。艮岳以一山三峰的形状设计,突破了汉朝以来的传统营造模式,不再强调模仿真实山水。由于宋徽宗是一位具有高深艺术文化修养的皇帝、天才艺术家。他对诗画艺术迷恋,对奇石着迷,对美的追求近乎苛刻。为了寿山艮岳的假山,搜集苏州盛产具有“皱、透、瘦、漏”四大特色的太湖石,并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他又深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建造艮岳的主旨是追求意境,不拘泥细节或者强调神似,把诗情画意加入园林之中,典型山水成了主题。他对置石、挖池、叠山等技术非常 讲究。园内山峦起伏,众山环列,东有艮岳,南有寿山,西有万松岭。园林中央只有小小的平地,但山峡之间却有池水与瀑布。除了自然景观,还添置不少建筑物,譬如药寮、田圃筑室、栈道、介亭、书馆和八仙馆屋。因此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巧妙、以石为主的假山所组成的皇家园林。最后,金人灭了北宋,把这个皇家园林拆毁。第18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琼林苑,建于干德2年(公元964年),位于河南开封外城顺天门西南。苑内满种长松古柏、石榴、樱桃等,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一带,并且建有很多亭榭,以茱莉、山丹、瑞香、含笑点缀。苑内东南角落,有高约数十米的华嘴冈,冈上的横观层楼辉煌华丽。山下池塘有画船,名叫凤炯,水面建有拱桥,称作若虹,杨柳布满堤岸。金明池,北宋著名别苑,又名西池,始建于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位于开封市以西郑门口村附近。原本周世宗为了征服南唐,所以训练水军,让水军在金明池演习,故又名教池。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曾在金明池检阅水军演练。政和年间,宋徽宗下诏兴建许多 宋代建筑亭台、楼阁、花木、假山作为春游和观赏龙舟比赛之用。金明池呈方形,四周有围墙,北接汴河西水门,南临琼林苑的宝津楼,池中建有仙桥。桥尽处建有五殿,对岸的龙奥停放大龙舟。沿岸种植杨柳,东岸搭盖临时观众棚,让百姓观看龙舟比赛。金明池的殿宇一般采用黄色、蓝色、绿色琉璃瓦,线条十分工整,庄严瑰丽。北宋诗人梅尧臣、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赞赏金明池风光明媚,建筑瑰丽。可是,到了明崇祯15年(公元1642年),金明池被洪水摧毁了。第19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除了皇家园林,开封也有不少私家园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宋仁宗的宰相富弼所建的富郑公园,宣徽南院使王拱辰的环溪,前身为唐代宰相裴度的湖园。这些圆林的特点就是娇小、简约、雅致、天然。富弼的富郑公园位于他的宅院的东侧,入口设有探春亭。园中挖了一个大水池,水从东北方引入,经过方流亭,从西南方流出。水池北岸建造假山,假山之北有竹林,假山内有水洞,利用大竹引水出洞。假山之南建有四景堂,隔着水池,遥望南岸的卧云堂。卧云堂之南堆土成山,种有梅与竹,山顶建有天光台与梅台。两者高于丛林,能够观看园内景色。竹林内建有五个亭,名为从玉、披风、漪岚、夹竹与兼山。北宋李格非所写的洛阳名园记曾经对这些竹子景观作专门描述。整体布局分南北两区,北区以山为主,比较幽静,南区以平地为主,比较开朗。北宋金明池争标图描绘了金明池当时的景况 环溪布局比较别致,南北各有水池一个,东西各有小桥连接中央的大洲,因此而得名。主要建筑物都集中在岛上,南池北岸建有法华亭,北池南岸建有凉榭。岛上山丘之上则有多景楼,能欣赏远方景物。园林各处种植松树、桧树。树林间空地模仿岛屿。这种水景与借景的处理手法成为环溪的特色。宋朝寺院多集中在临安,因为当时临安是江南的佛教中心,寺院园林遍布各处,以环溪最甚。第20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书院建筑书院建筑宋朝的教育制度可分为三类,一是朝廷办的官学,譬如国子学、四门学、太学、武 宋代建筑学(古代军事学院)、广文馆、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二是地方办的府学与县学,三是民间办的书院。太学开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国子学则始于西晋武帝时,宋朝的国子学只取录七品以上官员的儿子。四门学始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到了庆历3年,凡是八品以下官员及百姓的儿子都可以入读。可见,当时的教育规模非常大。第21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唐代以来,各地学院都设立孔子庙。宋朝的学院则增建了东庑、西庑、光贤祠等祭祀建筑。庑是指走廊、廊屋。一般的都建有大成殿,殿内设孔子像,东西庑则设有孟子像等等。“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也”,意指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学问,是集大成的学者。以此为建筑命名,来突显孔子庙的特质。另外,如果曾经得到皇帝的诏书,学院会兴建御书阁。譬如平江府学的御书阁,前身为六经阁,邻近池水,是一座两层重檐式建筑。后来被毁,重建为三层高的御书阁。辟支塔,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县泰山西北麓的灵岩寺内,高54米,建于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除了御书阁,一般学院内设有讲堂,为教学之用;斋舍,为学生宿舍;射圃,为体育训练场地。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三大类别,前庙后学,即孔子庙、讲堂、藏书楼为一条中轴线,斋舍分布于左右两旁。典型例子有建康府学。第二类,右庙左学,典型例子有临安太学,而第三类的左庙右学,代表则有平江府学。第22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书院的布局却比府学的自由很多。好像程明道创办的明道书院以两组工字排列房屋,前一组设两层高春风堂楼,楼下是占了七开间的讲堂,中间设立讲座,二楼设有五开间的御书阁,陈列古代典籍。后一组设主敬堂,占三开间,是会茶场地。往后的地方就是程明道的祠堂与安放孔孟肖像的燕居堂。祠堂东西两侧有十五个廊子。然而书院山长与堂长的办公室在主敬堂两侧。其他附属建筑物都坐落书院的两侧。重建于宋朝的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全院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达到3800平方米,院内由五个院落并列组成,分别为礼圣殿、先贤书院(礼圣殿之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其他建筑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朱子祠、礼圣门和礼对殿。礼圣殿,又名大成殿,是建筑群的核心,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第23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桥梁建筑于隋世祖大业六年(610年)落成的安济桥,又名赵州桥、大石桥。该桥属节 宋代建筑段性拱桥,它启发后来朝代的桥梁工程,如建于宋朝类似结构的永通桥。宋朝桥梁建筑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更出现了高架桥,譬如1256年落成的绍兴越城区八字桥,是保存至今的石桥。它南临东双桥,北接广宁桥。根据宋嘉泰会稽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而根据主桥孔下的第五根石柱上的记载:“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大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于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重建,由4.85米长的石条砌成。桥东西长27米,桥高5米,跨度达4.5米,桥面宽3.2米。第24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桥梁的装饰手法有如亭台楼阁,在梁柱之间加入山水画,譬如宋代杰出画家夏珪。夏珪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是南宋宋宁宗时期的画院待诏。他跟从范宽与李唐学习画画。早年主力人物画,后来专攻山水画,并且以此著称。他与同时代的马远齐名,号称“马一角、夏半边”或者“马夏”。著名作品有溪山清远图和西湖柳艇图。在江西省婺源,一座建于12世纪的彩虹桥非常著名。该桥是廊桥结构,即建有屋顶的桥,让途人感到舒适。彩虹桥的名字取自李白所写的唐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桥设计独特,不但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桥墩外型像船只。除了彩虹桥,位于杭州西湖的苏堤也十分著名。因为它是诗画家苏轼在杭州当官的时候为了治理西湖而兴建的人行堤道。由于两旁种植很多观赏花木,风景优美,被誉为西湖十景之首。第25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1221年,长春真人到撒马尔罕探访成吉思汗,告诉他在伊宁东面的天山旅游中所见的大大小小的中式桥梁。根据历史学家李约瑟所引述:这条路上的)“木桥不少于48座,每座木桥皆能够让两架马车并行通过”。这条路就是由Zhang Rong(译音:张戎)与察合台其他的工程师所建造的。公元前3世纪以降,中式桥梁无疑与凯撒大帝在莱茵河于公元前55年所建的桥、达芬奇所绘画的桥甚至非洲所用的桥都是十分类似。但在公元13世纪的欧洲哪里找得到像张戎所兴建、有如双线高速公路一般的桥?宋代的福建省兴建了许多大型桥梁。某些桥全长1219.2米,跨度达到22.33米,耗用石材重达20万3200公斤。可惜,建造这些桥梁的工程师没有留下名字,只有资助兴建和负责监督兴建维修官员的名字。可是,历史学家李约瑟指出福建很有可能有一所工程学院,由蔡襄所主持。蔡襄是著名的政治 宋代建筑家和书法家,对茶甚有研究,曾经着有茶录和荔枝谱并且曾出任福建郡守。在泉州附近,蔡襄计划并监督兴建万安桥,(后来被称呼为洛阳桥)。根据泉州府志的记载,万安桥坐落于泉州市东北的洛阳江上,是北宋庆历初年郡人李宠所建的浮桥万安渡的旧址,后来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四月(公元1053年),于嘉佑四年十二月(公元1059年)完成。万安桥原本全长1200米,现在长731米,宽5米,桥高7米,桥墩共46座,扶栏500个,石狮子28只、石亭 七所、石塔九座,是中国著名梁架式古石桥。技术工人利用船只来运送石材,利用潮水涨退来安置石材。船形的桥墩更有助减低水流冲击。第26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王陵建筑王陵建筑北宋皇陵位于河南巩义市一带的高原上,覆盖了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东西横跨7公里,南北达到8公里,内有超过1000个陵墓,包括了皇帝陵墓、皇后陵墓、太子公主的陵墓、配偶的陵墓与其他亲属的陵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陵墓群。当中的帝陵区有21座陪葬皇后陵,15座亲王墓,7座大臣墓,杨六郎、赵普、高怀德、蔡齐、寇准和包拯都安葬这里。陵墓群始建于干德元年(公元963年),当时是宋太祖为安葬父亲而兴建。由于金人在公元1127年入侵,北宋只有两位皇帝宋徽宗与宋钦宗死于流离颠沛之中。每个皇陵的规模与建制都大致相同,都根据风水布局坐北面南,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四部分组成。上宫又称帝陵,中心是由夯 土的三层方截锥形坟山,称为陵台。陵台之下为墓室,又称皇堂。自南向北由鹊台、乳台、神道及两侧的仪仗石刻、陵园和地宫组成。第27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沿着皇陵的通道两侧有大量仪 仗石刻与石像,题材包括老虎、公羊、狮子、瑞禽、角端、马匹、马夫、文武臣、武士、内侍等等。北宋帝陵一反历代帝陵居高临下的传统,受到当时堪舆学说的影响,让诸陵地面皆为南高北低,由南端的鹊台逐渐斜降,把中心建筑属陵台置于皇陵的最低处,成为宋代陵建筑的特色。党项羌族西夏皇陵与北宋皇陵相似。陵墓群中央是个截断塔顶金字塔式的陵墓,由四堵墙壁,四个置中的大门和四座角楼包围着。距离巩义市大约100公里,位于河南禹县,有一个被妥善地发掘出来的白沙宋墓,是宋朝地下古墓建筑的佼佼者,其古墓内的石雕从门窗、梁柱、斗拱到内墙都是模仿木构建筑。白沙宋墓内有两个墓室,其锥形天花板与指引着地下墓室入口的大。第28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建筑宗教建筑六和塔,于公元1156年重建,于1165年完工。随着宋太祖复兴佛教,很多破旧的佛寺被修复、重建与扩建。譬如河北正定隆兴寺、德清云岫寺、义县奉国寺。它们都秉承了唐代佛寺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布局,宋朝的佛寺仍然以对称和 宋代建筑谐为主,并且加强了纵深发展的布局。河北正定隆兴寺,在隋开皇六年(586年)开始兴建,本来叫做龙藏寺,唐改名为隆兴寺。北宋开宝4年(公元971年),宋太祖下令兴建大悲宝阁以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像。此后,把寺院不断扩建,隆兴寺慢慢形成以大悲阁为核心的宋代建筑群。整个群体从南到北依次序为山门,在山门后长方形院子分列左右两侧的钟楼和鼓楼,佛寺中央的大觉六师殿,北面的摩尼殿与左右配殿,组成了另一个院子,而整体则构成一个依着中轴线作纵深发展的布局,由外而内,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加强殿宇层次,已经摆脱了以往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的风格。这种建筑群的布局被称为伽蓝七堂。第29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0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宁波的保国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现存最好的木结构古建筑。保国寺以大殿为中心,整个木构建筑全靠巧妙的斗拱和精确的榫卯来支持庞大的屋顶。大殿的柱子采用多根小圆木拼成。虽然在潮湿的南方,但能历经900多年的风雨,仍然坚固如初,成为罕见的建筑物。第31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山西太原市郊西南晋祠的主殿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重修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殿高约19米,宽七间,进深六间,小坡度重檐九脊顶,斗拱硕大雄厚,为典型宋代风格。大殿四周有围廊,是中国寺庙中少见。殿前的十字形鱼沼飞梁桥,也是独一无二的。第32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苏州市玄妙观的主殿三清殿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重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南宋木构建筑。殿宇保留了不少宋代遗物,如梁架、斗拱等,规模宏大(面阔9间),雕刻华丽,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负责重建三清殿的设计师就是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的弟弟赵伯肃。殿顶是重檐歇山式,屋脊高10多米,两旁有一对高约3.5米的南宋砖刻螭。大殿屋面坡度平缓,屋檐非常深,四个角落更为突出,斗拱间距阔体型壮大,内部还有月亮式梁架上檐内槽斗栱的上昂做法。第33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苏州市的文庙,又名苏州府学,是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兴建的,当时范仲淹在苏州担任郡守。文庙这个庞大建筑群占地甚广。由于当时范仲淹提倡改革制度,便在这个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故地建立一所结合祭祀孔子与官学的文庙,形成“左庙右学”的建筑布局。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十三檩,重檐庑殿顶,由五十根楠木立柱支撑,重建于明代成化十年(1474年),经过多次维修,仍保存明代风格。尽管如此,但是大成殿的梁架结构、斗栱、鸱尾仍有宋代建筑的风格。譬如下檐采用了五踩重昂,栌斗后方出翘一跳,跳头上的三伏云斗栱与上昂相交,昂的上方末端设有挑杆。这个挑杆联系外侧的第二层昂之后尾,用来结合下昂上昂。第34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佛塔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虽然唐末佛教一度式微,但宋朝复兴佛教,因此仍然有不少佛塔的兴建。由于佛塔来自印度,为避免与皇帝城内的鼓楼与城楼作比较,大部分高的佛塔常见于郊外。宋朝的佛塔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和花塔。楼阁式塔可细分为“砖外璧、木檐、木平座式塔”,其代表为六和塔与虎丘塔;“砖外璧、砖檐、砖平座式塔”则以砖仿木,其代表就是开封佑国寺的铁塔;然而无平座的楼阁式塔在模仿过程中进行简化,譬如山西阳城龙泉寺塔;无柱额楼阁式塔摆脱模仿木构的约束,按照砖的特性来建造,例如料敌塔。密檐式塔方面,现存只有几个方形密檐塔,分布于四川境内,譬如释迦如来真身宝塔,特色为重层须弥座与设有副阶的塔身。花塔则以高筒形覆钵式花束,配上花瓣作装饰。开封佑国寺的“铁塔”也是宋朝著名建筑。佑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初名独居寺。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为供奉佛舍利,所以增建木塔。庆历四年(1044年)塔被雷电击毁,皇佑元年(1049年)宋仁宗下令重建,根据原来木塔的式样,改用铁灰色的琉璃砖瓦,所以被俗称铁塔。铁塔塔身呈八角形,高56.88米,共13层。琉璃砖瓦上刻划的装饰以舞蹈和佛教为主题。第35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其实中国有真正的铁塔,就在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山的东麓的玉泉寺。玉泉寺建于南梁时期,隋开皇年间才改名为玉泉寺,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了供奉舍利子兴建铁塔。铁塔的铁重53848公斤,塔身高21.28米。在宋代以木石砖为主的建筑时期,铁塔的檐坡和八角形基座成了新的模范。六和塔也是宋朝另一著名佛塔。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被毁后重建于公元1156年,于1165年完工。塔高60米,木檐13层,塔的中心有壁龛,内部镶嵌有四十二章经的石刻。塔内砖雕的题材丰富,有石榴、荷花、宝相、凤凰、孔雀、鹦鹉、狮子、麒麟,还有飞仙等等。其做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分吻合,成了历史学家考据的重要资料。1961年3月4日,六和塔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泉州开元寺内的双子塔也是非常著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名兴致寺,再改名为龙兴寺。唐代开元26年(公元738年),改名为开元寺。两个佛塔分别名为镇国塔和仁寿塔。镇国塔高48.24米,建于公元860年至873年,而仁寿塔,初名无量寿塔,高44.6米,建于公元916年。经过多次火灾毁坏后,仁寿塔和镇国塔分别在1228年和1238年由自证法师改用石材重建。1982年2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36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正觉寺的佛塔,俗称白塔,是一个砖砌的密檐式佛塔,位于四川彭县红岩乡红塔村,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塔高27.54米,共13层。佛塔设有砖砌须弥座式基座,高8.2米。塔外檐与唐代长安大雁塔的风格相似,由菱角牙子和叠涩砖构成,檐口特别圆润,内设三层塔室,圆柱配以精良斗拱。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辟支塔,建于北宋嘉佑八年(1063年),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县泰山西北麓的灵岩寺内。辟支塔高54米,八角九层,砖砌楼阁式塔,塔身上下大小不一。塔身纤巧,配以仿木斗拱,须弥座塔基浮雕刻有轮回故事,其中地狱中的莲花和最后的半庵摩勒罘都反映了阿育王的传说。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佛宫寺释迦塔是最高的木构佛塔,但是最高的佛塔却是料敌塔。料敌塔,原名定县开元寺塔,位于河北省定县城内,因为开元寺僧人会能往印度取经,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下令兴建佛塔,到1055年才落成。八角形的塔身高69米,比大理崇圣寺三塔还要高。料敌塔每层均设置佛龛,龛内彩绘壁画。由于定州地处边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故又名料敌塔(或了敌塔)。除了监视敌人外,料敌塔也可作观天之用。第37页/共46页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文献建筑文献简述宋代的建筑标准守则对施工方面已经有很详细的描述。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