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参考范文.docx
-
资源ID:77458407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镇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参考范文.docx
乡镇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参考范文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全镇上下要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大力弘扬“奋力赶超、干在今朝”的实干之风,与时俱进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区乡村振兴大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发展,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二、目标任务大力推进“12345”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启动“xx羊肉”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地标申报;培育国家、省、市三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保护村、“两社”联动示范村先行村4个乡村建设;实施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振兴、和谐乡村构建、德育乡村建树、人居环境提升、绿色河湖建设”5大行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三、重点工作聚焦两条底线,涵养鱼米乡村。1.稳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土地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力度,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对缪埭等村大面积旱地进行水田化改造,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2022年流转率再增加x个百分点,达x%。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总产量x万斤以上。建设x个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放大全镇水稻创成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强产业链联合,加快推行“种粮一体化”新模式,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开展“双推一促”(推动创业就业,推动发展扶贫产业,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行动。加强扶贫资产监督与管理,完善扶贫产业带贫减贫机制,持续推进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围绕因病、因学、因灾三大因素,开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认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继续推进“防贫保”工作,有效防范“边脱贫、边返贫、边减贫、边增贫”问题。聚焦产业兴旺,打造品质乡村。3.推动“两社”联动项目实施。选准“两社”联动方向。紧扣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鼓励各村综合自身资源禀赋,谋划符合自身实际的“两社”联动项目。镇级层面组建专班,适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效。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对各村通过准入清单的“两社”联动项目进行全程绩效跟踪,刚性要求季度上报财务数据,年度公开决算,根据运行情况,分批分类处置,对绩效良好的,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绩效较差的,开展回头看,找症结,开药方。4.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和盈黄羽鸡,xx粮油、上首饮料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实施龙头企业提升计划。2022年新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年增长x%以上。5.发展壮大镇域特色产业。推进“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2022年新申报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实施乡村休闲农业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整合土山、朱宣等村现有资源,大力培育省级主题创意农园、乡村休闲旅游研学基地、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等品牌。不断放大“xx羊肉”品牌效应,启动“xx羊肉”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工作,筹备举办好第二届福羊美食节,深化羊经济内涵,扩大羊经济影响。6.实施重大项目提升工程。聚焦主导产业、聚力精深加工项目,加快上首生物高档茶饮料、永发产业配套项目、和盈公司技改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积极申报上争省、市各类财政资金项目,2022年建成固定资产投资x万元以上项目x个,x万元项目x个。聚焦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7.提升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22年建设绿色防控示范方x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方x个,化肥总用量比上年削减x、农药使用量削x%;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x%以上;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x%,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x%以上;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分别达x%、x%以上。深入推进朱宣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开展好耕地地力提升、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尾水处理等工作,为取得农产品绿色生态标准夯实基础。8.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突出系统整治、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户厕改造、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污水治理等工作,2022年实现聚集提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持续开展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9.深入推进绿色河湖建设。落实“河长制”、“塘长制”建设目标,2022年重点建设xx河、xx河2条镇级河道,xx河、xx河等6条村级河道。按照水岸同治、同美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连片治理,高标准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022年生态河道覆盖率达x%以上。继续推进农村河道系统治理,组织实施“美丽闸站”改造45座,做好重点水利工程运粮河整治协调服务工作。10.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化乡村水系、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着眼各村自然禀赋,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探索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培大育强特色产业,放大典型引领效应。2022年,朱宣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兴驰村争创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土山村申报传统村落保护村。聚焦乡风文明,建树德育乡村。11.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整合、共享使用各类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加快推进万维养老中心、工业园区、集镇核心区志愿服务站建设,打造志愿服务阵地“新地标”。12.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夯实好人文化建设,持续放大文化品牌效应。依托马如松工作室、青少年之家等阵地,深化“益汇xx 聚力攻坚”“书香xx 筑梦人生”“牵手护航 相伴成长”等品牌建设,以特色化、品牌化推动文明实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13.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实施xx、运粮集镇秩序规范提升长效管理机制,实行集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两手抓”,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持续开展散坟平整和土地庙整治行动,不断深化“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xx文明新形象。聚焦治理有效,构建和谐乡村。14.探索“1+4+1”乡村治理体系。丰富完善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网格化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全面推进“红色网格”建设和政务服务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2022年创成率达x%。15.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学习借鉴“柳堡模式”,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加强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整合防汛抗旱、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资源力量,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16.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防控作用,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警网格融合,健全农村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农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安全感保持在x%以上。聚焦生活富裕,造就绿色乡村。17.开展人才招引培育。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农民职业培育,2022年培育高素质农民x人以上。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与用人单位积极联系,帮助就业、创业。围绕乡村特色和产业发展要求,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2022年新培育乡土人才x名,有序推进乡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18.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持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1x%、续缴率达x%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投率达x%。19.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运粮影剧院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和阳光宴会厅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实施一事一议等项目,逐步实施村级道路提档升级,切实提高群众绿色感和满意度。20.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路径。研究制定xx镇关于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激励实施方案,从资金、技术、项目、市场方面给予庭院经济项目帮助和支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农户个人参与庭院经济发展;出台示范评比相关文件,分类别组织开展“整洁庭院”“美丽庭院”“红色庭院”创建评比,表彰在示范评比中的优胜者,激发更多群众在发展庭院经济中争先锋、做示范、树样子;实施“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鼓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庭院经济发展合作社,农户以资金及劳动力作价入股合作社,参与合作社务工。通过党委牵头、群众自发、多元共治为农村闲置土地利用和闲置劳动力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风民风淳朴的双赢局面。四、组织保障1.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通过党建引领,压实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推动村“放样子 亮群像”项目和“两社”联动项目取得实效。完善项目实绩考核制度,对考核排名靠前的村按规定给予奖励激励,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定期组织镇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乡村振兴业务培训。2.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五年规划,构建“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抓管带”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村“两委”监督和运转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六个规范化”建设。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3.强化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村“两委”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单项奖评比,全面营造乡村振兴工作“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