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77527683       资源大小:38.33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指对规划与建立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展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展跟踪监测的方法及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几级?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单。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目的?确定评价工作的深度5、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3项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气、水、噪声、生态及土壤等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气、水、噪声、生态及土壤、固废等评价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6、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体系组成有哪些?7个组成局部1. 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2. 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1979.9.13试行;1989公布,现行)3.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公布,2003.9.1实施4. 环境保护单行法5.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公布6.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7.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7、环境标准体系组成有哪些?三级五类两种执行规定。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 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根底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两种执行规定:强制性、推荐性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综合性排放标准及行业性排放标准不穿插执行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项9、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原那么及要求有哪些?4条符合法律、法规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与环保法律法规 符合各类规划:污染防治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开展总体规划、区域流域开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规划、行业开展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 及规划环评相符:如未开展规划环评,需进展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符合“一控双达标 的要求:总量控制达标、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环境功能区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管理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组成及其特点7个特点1. 规定对建立工程及规划进展环境影响评价2. 具有法律强制性3. 纳入工程根本建立程序与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过程4. 分类管理评价5. 资质审查与持证评价制度6. 公众参及制度7. 跟踪评价(规划)与后评价建立工程2、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3、环境敏感区的具体范畴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根本农田保护区、根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与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4、建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程: 在工程建立、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目的:1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展验证;2对工程建立中或运行后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进展分析,提出补救或改良方案 组织者:建立单位。可在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要求下组织,也可自主组织。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综合性规划与10个专项规划,各自的具体内容 一地三域(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立、开发利用规划):篇章或说明。十个专项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立、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指导性专项规划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专项规划报告书6、各规划类别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与说明及评价要求二条、三条篇章或说明: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与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工程: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目的:1有助于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后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 2有利于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制订的环保措施得到更好的实施。 3有利于总结与积累经历,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及制度。组织者:规划编制机关8、 对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个等级评价范围:取得甲级评价资质的环评机构,可承当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与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取得乙级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可承当省级以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但是都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之内开展工作,不允许超出评价范围承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乙级评价资质中,有一类评价范围限定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资质10、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类别 登记类别第三章 工程分析1、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三种 1 物料平衡法 物料投入量T,等于产品中所含这种物料的量P及物料流失量Q之与。T=P+Q 2 排污系数法 Q=KW 3 实测法 Q=kCL Q废气或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废水mg/L或废气mg/m3,现场测定; 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 ,现场测定; k单位换算系数,对于废气为10-9;对于废水为10-6。2、 燃煤、燃油SO2排放量的计算,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燃煤SO2排放量 G=B×S×80%×2×(1-= 1.6BS(1- kg/h B燃煤量,kg/h;S煤的含硫量,%; 脱硫设施的SO2去除率 燃油SO2排放量 G2BS1- (kg/h)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Y=B×A×D×(1- Y烟尘排放量,kg/h;B燃煤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百分数,%;其值及燃烧方式有关 3、工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建立工程的生产工艺,查清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数量、处理或处置方法、排放方式与排放种类,定量地给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估计其环境影响,提出减少其环境污染的措施。分类:污染型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生态影响型建立工程工程分析作用:工程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根底数据,为生产工艺与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与科学数据。4、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方法5种。采用类比分析法时,注意分析对象及类比对象之间的三个相似性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法,查阅资料法类比分析法: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5、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重点:以工艺过程为重点生态影响型工程工程分析的重点:主要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作为重点分析对象6、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内容9项1工程根本数据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3生态影响因素分析4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5交通运输6公用工程7非正常工况分析 8环境保护措施与设施9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7、清楚“三本帐: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掌握“三本帐之间的关系: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技改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工程排放量8、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时段三个:建立期,生产运营期,效劳期满后生态影响型工程工程分析的时段四个:选址线期、设计方案期、建立期、运营期与运营后期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污染源调查及评价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与主要污染源2、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3、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一级评价工程调查内容:(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2点源调查内容重点(3线源调查内容(4面源调查内容(5体源调查内容(6其他须调查内容:建筑物下洗7颗粒物的分布。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二级评价工程调查内容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工程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情况。(2) 现状监测:监测因子筛选6条 拟建工程排放的特征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 拟建工程排放的特征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对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及出处 选择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 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监测制度:一级评价工程应进展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二级评价工程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展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三级评价工程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监测布点:一级评价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可布置2-4个,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或有近3年监测资料可不再布点监测。监测点位:极坐标布点法(3) 所依据的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与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将GB 3095-1996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PM10、二氧化氮、铅、苯并a芘等的浓度限值。 包含常规污染物6种(SO2、NO2、CO、O3、PM10、PM2.5), 其他污染物4种(TSP、NOx、Pb、BaP)。4评价方法有哪几种?环境质量指数法单因子指数,综合指数4、如何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确定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及类别日报、实时报,首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如何确定?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评价因子筛选类别常规因子、特征因子、其他因子2评价因子筛选原那么:按等标污染负荷值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苯并a芘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受工程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3) 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93。同时掌握: 排放到GB3838-2002类水体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放到GB3838-2002、类水体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排放到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4不同评价等级一般情况现状调查的时期5现状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93分为5类,含有39项指标2根据建立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建立工程分为哪三类?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立工程;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立工程;类:同时具备I类与类建立工程环境影响特征的建立工程。 3评价方法: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5、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评价1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 内容:影响声传播的环境要素:主要气象特征、地形、地貌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 现状;敏感目标;现状声源: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边界噪声超标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与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工程,应说明现有厂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监测布点原那么:布点应覆盖整个范围,包括厂界与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三层建筑时, 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源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点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立工程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布点原那么。(2) 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GB3096-20210 类标准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 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标准适用于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 类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 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与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第五章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1、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一般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综合指数法、专家评价法2、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糊数学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3、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4、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2、3、4方法至少掌握一种。5、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如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方根法、与积法至少掌握一种方法第六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选用的一般步骤: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确定污染源参数,列出污染源计算清单 落实污染气象参数 确定地形复杂程度 设定预测情景2预测因子: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建立工程的特征污染物与预测区域内污染严重的因子;数量不要太多,35个,但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种类较多的工程,可适当增加。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考虑排放源高度,主导风向,地形,环境敏感区 计算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地形复杂程度简单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的地形与复杂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地形。 、预测情形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预测计算点、常规预测内容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及评价等级有关,包括预测计算点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地面日浓度、最大地面年浓度、非正常排放、施工期:对于一、二级评价,应当包括: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长期气象条件:长期气象条件一级评价工程为近五年内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工程为近三年内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3、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重点是点源扩散模式无界高斯烟羽扩散模式:4、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适用范围与确定方法,当二者涵盖范围不一致时,如何确定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为保护人群安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工程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名称、标准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大气环境?HJ2.2-2021(2) 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多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其评价级别最高者;高耗能行业的多源工程,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建成后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工程,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主要评价因子的浓度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工程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安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工程,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对于公路、铁路等工程,应分别按工程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效劳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3) 评价等级确定的方法及等级的调整: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确定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确定评价工作等级。4评价范围确实定包括点源与线源评价范围,以及最大评价范围与最小评价范围的限定根据工程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点源: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 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最小不应小于5km。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工程,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5环境空气敏感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对工程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6) 评价因子结合预测因子综合考虑应选择该工程地面浓度占标率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作为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如纲铁企业,其污染因子数可适当增加 4、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建立期对策、运行期对策、环境规划及管理措施1防治施工场地及辅助设施扬尘常用对策 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并使单位时间内施工场地最小化; 场地施工面适当喷水保持湿润; 及时在裸土上进展覆盖,常采用植被、砂、石等,小面积的可用毡布等覆材遮盖; 采用建材合理放置或移种树木、设人工围栏等措施减小施工场地风速 对于大面积的施工场地,还可以采用化学稳定剂固化表土;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与燃料废气排放防治对策施工前做好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使用规划,减少施工机械使用时间与运输车次;合理安排运输车辆频次、密度,降低单位时间燃料废气排放量污染源头控制。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能源。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节约能源、余热利用。调整能源构造与用能方式。使用高热值、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燃料将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不提倡厂内自备的小锅炉。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的选煤、型煤、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燃烧中的循环流化床脱硫、低氮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与热电联产等技术;燃烧后的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与其他各种废气净化技术。利用工程技术控制废气排放。主要的工程治理技术有:提出设备设计标准。安装除尘净化装置。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较常采用的是高烟囱排放与集束烟囱排放。评价区污染物控制规划调整区域产业政策,淘汰高污染、低产值企业。合理规划区域工业布局,减小对局域的污染影响。提出评价区内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共同削减方案。提出厂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化建议。拟建工程尽量避开在敏感目标上风向选址。拟建工程的生活区不应设置在生产区主导风向、次主导风向下风向区域。根据当地污染现状与环境容量,对拟建工程提出合理的开展规模要求。加强环境管理。提出对拟建工程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的要求,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提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的具体要求。提出拟建工程大气污染监测机构的设置、设备要求,以及对监测工程、频次、布点、监测数据保管、提交等的要求。提出后评估的阶段要求。对一些敏感区域还应当提出工程建成投产后的大气环境监测规划。进展总量控制 第七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环节1污染物分类: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输移、衰减特点,分为四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2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降解各自的作用大小:推流迁移与分散稀释的作用,前者的作用比后者大得多3预测条件:预测范围预测河段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与上游河段、预测点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环境现状监测点;水文特征突然变化与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及水文站附近等;对于虽在预测范围以外,但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用水地点,也应设立预测点、预测时期一、二级评价工程应分别预测建立工程在水体自净能力最小通常在枯水期与一般通常在平水期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时,还应预测此时段的环境影响;三级评价工程或评价时间较短时的二级评价工程可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 .及地表水体有直接补给关系的地下水预测可分为丰水、枯水两个时期。、预测阶段建立过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4河流的简化: 矩形平直河流 矩形弯曲河流 非矩形河流 污染源的简化: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与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与非连续恒定排放。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常用的水质模型1重点是河流零维稳态模型完全混合模型、一维稳态模型、S-P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2一维稳态模型,分为考虑弥散与忽略弥散两种情况,C0用完全混合模型求解。 3氧垂曲线根据S-P氧垂公式绘制的溶解氧沿程变化曲线称为氧垂曲线 ,溶解氧及氧亏氧垂曲线的最低点C称为临界氧亏点;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值 4利用S-P模型对河流水质BOD进展模拟 5水质模型有哪些参数,如何估值?尤其是k1的估值。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名称、标准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地面水环境(HJ/T2.3-93 (2) 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划分依据是拟建工程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其水质要求3评价等级确定的方法4评价方法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有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与自净利用指数法5水平衡6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对第一类污染物的监测要求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名称、标准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地下水环境(HJ 610-2021) (2) 各类建立工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立工程;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立工程;类:同时具备I类与类建立工程环境影响特征的建立工程。5、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可结合本课程及?环境规划及管理?制定。第八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噪声的衰减项有哪些?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障碍物的反射与阻挡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产生衰减2、声源随传播距离的衰减计算侧重点声源 3、 不同评价等级预测范围及预测点侧重固定声源 固定声源建立工程:(1一般工程边界向外200m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2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立工程所在区域与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如依据建立工程声源计算得到的奉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3大型工程评价范围附近有敏感点的,应扩展至达标范围。4固定声源预测点建立工程厂界或场界、边界;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 4、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3个建立工程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工程建立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立工程影响人口的数量 5、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一级评价: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工程建立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 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二级评价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3096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工程建立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 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三级评价处在适用GB3096规定的3类、4类区;工程建立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 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立工程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那么,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2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3、从受声敏感目标自身降低噪声第九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评价:污染源:渗滤液:可生化性差 填埋气体:CH4、CO2、CO、H2、H2S、NH3等 主要环境影响: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安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平安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与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造成环境污染与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2、垃圾填埋场选址: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立总体规划要求;应选在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满足承载力要求,防止地基下沉;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制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与洪泛区;制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对类场的其他要求:对类场应优先选择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对××10-7cm/s与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对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有机固体废物堆肥技术;第十章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 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分析时段、工程分析重点: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与退役期,以施工期与运营期为分析的重点 2、特殊生态敏感区: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效劳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有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与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效劳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与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与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依据 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价依据:生态敏感区、评价工程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列表清单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形叠置法景观生态学方法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生物多样性评价法5、生态影响的防护及恢复遵守的原那么:1) 按照避让、减缓、补偿与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及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与增强区域生态功能。(2) 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3) 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那么,应制定恢复、修复与补偿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主要从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与开发建立工程的特点两方面考虑,主要采取的保护途径有5个方面:保护、恢复、补偿、建立、替代方案。6、 防治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 1 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 2 加强建立工程环境管理 3 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与管理 第十一章 环境风险评价1、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不期望事件对环境或人类安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示。环境风险评价:是评估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2、 环境风险评价ERA及环境影响评价EIA的区别3、 建立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事故引起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4、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与物质风险识别与风险识别方法 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5、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实定依据与评价范围6、 环境风险评价的根本内容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与评价、风险管理7、 风险值事故的发生概率与事故的危害后果的乘积8、 风险评价:从各功能单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i中,选取危害最大的作为本工程的最大可信灾害事故Rmax,将Rmax及同行业可承受风险水平RL比拟。当RmaxRL时,那么认为风险水平可承受, 否那么不可承受。9、风险防范措施:(1)选址、总图布置与建筑平安防范措施 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平安防护距离与防火间距。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2)危险化学品贮运平安防范措施 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与贮存量提出要求,及环境保护目标与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工艺技术设计平安防范措施 自动监测、报警、紧急迫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4)自动控制设计平安防范措施 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在线分析系统设计方案。(5)电气、电讯平安防范措施爆炸危险区域、腐蚀区域划分及防爆、防腐方案。(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第十二章 公众参及1、 公众参及的目的:让公众了解建立工程与规划,通过公众参及如实地反映出公众的意见。为拟建工程与规划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与解决公众所关心的问题。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展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以到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完善与公正。把那些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的、不合法与不适合建立的工程通过公众参及予以否认。 2、公众参及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分别建立工程与规划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立工程,建立单位应当在报批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与公众的意见。建立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与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与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况除外。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与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3、 公众参及的组织者分别建立工程与规划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及组织者:建立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及组织者为规划编制机关4、公众参及的内容公众参及的内容包括公开环境信息与征求公众意见公开环境信息:知情权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之一,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环境信息公开方法(试行)?自2021年5月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美****子)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