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掘设备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采掘设备)目 录.采掘设备1.通用部分-12.滚筒式采煤机-33.液压支架-44.液压泵站-55.单体液压支柱-56.回柱绞车-57.掘进机-68.装煤机-69.铲斗式装岩机-78.耙斗装岩机-79.局部扇风机-812.煤电钻-813.风钻-8 采掘设备1 通用部分1.1 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1.1.2 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1.1.3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背冒)或其它防松装置。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母旋转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1.1.4 螺栓不得弯曲,螺栓螺纹的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得少于两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高出连接件的表面。1.1.5 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1.2 轴和轴承1.2.1 轴无裂纹、损伤或锈蚀,运行时无异常振动。1.2.2 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不超过表1-2-1的规定:1.2.3 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无异响。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 表1-2-1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 mm轴径或轴承内径滑动轴承(顶间隙)滚动轴承圆锥滚动轴承调整值允许值>30-500.250.200.05-0.120.20>50-800.300.250.06-0.140.25>80-1200.350.300.07-0.170.30>120-1800.400.35 >180-2500.50 1.3 齿轮1.3.1 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1.3.2 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 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 b、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 c、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70%,长度占齿长的10%.1.3.3 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得超过齿高的1/3,齿长的1/2.1.3.4 齿厚磨损不超过下列规定:a、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80%b、软齿面齿轮,齿厚磨损为愿齿厚的15%c、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25%1.3.5 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b、圆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50%c、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30%-50%d、蜗轮,沿齿长不小于35%;沿齿高不小于50%e、圆柱齿轮副、蜗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在齿面中部,圆锥齿轮副应在齿面的中部并偏向小端。1.3.6 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及接触斑点面积可以检修记录为依据进行检查,记录的有效期不超过规定的检修间隔期。1.4 减速器1.4.1 箱体无裂纹或变形,结合面配合紧密,不漏油。1.4.2 运转平稳,无异响。1.4.3 油脂清洁,油量合适。润滑油面超过大齿轮直径约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1.5 联轴器1.5.1 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和同轴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 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 mm型式端面间隙两轴同轴度径向位移倾斜%齿轮式250470.201.2>2505007120.25>50090012180.30弹性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51.2链式0.5木销1.0胶带20-603.01.51.5.2 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5%,键和螺栓不松动.1.5.3 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圈外径磨损后与孔径差不大于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1.5.4 链式联轴器链轮无裂纹或严重咬伤,链轮齿厚磨损不超过3-5mm。1.5.5 木销联轴器木销齐全,有防脱落装置。1.6 “四不漏”的规定1.6.1 不漏油:固定设备的静止结合部位无油迹,转动及滑动部位允许有有油迹,在擦干后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移动设备的固定结合部位允许有油迹,擦干后30s不见油;转动部位15min不成滴,非密闭转动部位不甩油。1.6.2 不漏风:距压风管路、风包和风动工具1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1.6.3 不漏水:静止的固定结合面不见水,转动部位允许滴水,但不成线。1.6.4 不漏电:绝缘电阻符合下列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1140V 不低于60K 660V 不低于30K 380V 不低于15K 127V 不低于10K1.7 电气设备1.7.1 电动机、开关箱、电控设备、接地装置、电缆、电器及配线,符合标号“电气设备”分册完好标准的规定。1.7.2 照明灯符合安全要求。1.8 安全防护装置1.8.1 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电器设备和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以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或场所,都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1.8.2 机房峒室应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1.9 涂饰1.9.1 机壳及外露金属表面(有镀层者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涂漆要与原出厂颜色一致。1.9.2 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油塞等,其外表应涂红色油漆,以引起注意。1.9.3 压风管、水管、油(或工作液)管外表应分别涂色,以示区别。1.10 记录资料1.10.1 各种设备应分别备有下列记录资料:a、交接班记录; b、运转记录; c、检查、修理、试验记录; d、事故记录。1.10.2 设备有铭牌、编号牌,并固定牢靠,保持清晰。1.11 设备环境1.11.1 工具、备件、材料整齐存放在专用箱(柜、架)内。1.11.2 设备及机房峒室整洁,设备附近无积水、无积煤(矸)、无杂物、巷道支护无缺梁断柱。2 滚筒式采煤机2.1 机体2.1.1 机壳、盖板无裂纹,固定牢靠,结合面严密,不漏油。2.1.2 操作手把、按钮、旋钮完整,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正确;2.1.3 仪表齐全,灵敏准确。2.1.4 水管接头牢固,截止阀灵活,过滤器不堵塞,水路畅通,不漏水。2.2 牵引部2.2.1 牵引部运转去异响,调速均匀准确。2.2.2 牵引链伸长量不大于设计长度得%。2.2.3 牵引链轮与牵引链传动灵活,无咬伤现象。2.2.4 无链牵引链轮与齿条或链轮的啮合灵活可靠。2.2.5 牵引链张紧装置齐全可靠,弹簧完整。紧链液压缸完整,不漏油。2.2.6 导链装置齐全,磨损量不大于10mm。2.2.7 液压油质量符合(80)煤机综52号综采、普采设备油脂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草案)。2.3 截割部2.3.1 齿轮传动无异响,油位适当,在倾斜工作位置,齿轮能带油,轴头不漏油。2.3.2 离合器动作灵活可靠。2.3.3 摇臂升降灵活,不自动下降2.3.4 摇臂千斤顶无损伤,不漏油。2.4 截割滚筒2.4.1 滚筒无裂纹或开焊。2.4.2 喷雾装置齐全,水路畅通,喷嘴不堵塞,水成雾状喷出。2.4.3 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内喷雾的螺纹。无内喷雾的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原厚的1/3。2.4.4 截齿缺少或截齿无合金的数量不超过10%,齿座损坏或短缺的数量不超过2个。2.4.5 挡煤板无严重变形,翻转装置动作灵活。2.5 电气部分2.5.1 电动机冷却水路畅通,不漏水。电动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2.5.2 电缆夹齐全牢固,不出槽,电缆不受拉力。2.6 安全保护装置2.6.1 采煤机原有安全保护装置(如与刮板输送机的闭锁装置,制动装置、机械摩擦过载保护装置、电动机恒功率装置及个种电气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整定合格。2.6.2 有链牵引采煤机在倾斜15°以上工作面使用时,应有可靠的防滑装置。2.7 底托架、破碎机2.7.1 底托架无严重变形,螺栓齐全紧固,与牵引部及截割部接触平稳,挡铁严密。2.7.2 滑靴磨损均匀,磨损量不大于10mm。2.7.3 支撑架固定牢靠,滚轮转动灵活。2.7.4 破碎机动作灵活可靠,无严重变形及磨损,不缺破碎齿。3 液压支架3.1 架体3.1.1 零部件齐全,安装正确,柱靴及柱冒的轴销、管接头的U形销、螺栓、穿销等不缺少。3.1.2 各结构件、平衡千斤顶座无开焊或裂纹。3.1.3 侧护板变形不超过10mm,推拉杆弯曲每米不超过20 mm。3.2 立柱、千斤顶3.2.1 活柱不得炮崩或砸伤,镀层无脱落,局部轻微锈斑面积不大于50 mm2;划痕深度不大于0.5 mm,长度不大于50 mm,单件上不多于3处。3.2.2 活柱和活塞杆无严重变形,用500 mm钢尺靠严,其间隙不大于1 mm。3.2.3 伸缩不漏液,内腔不窜油。3.2.4 双伸缩立柱的活柱动作正确。3.2.5 推拉千斤顶与挡煤板、防倒千斤顶与座连接可靠。3.3 阀3.3.1 密封性能良好,不窜液,不漏油,动作灵活可靠。3.3.2 截止阀、过滤器齐全,性能良好。3.3.3 安全阀定期抽查试验,开启压力不小于0.9PH(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1.1PH;关闭压力不小于0.85PH.3.4 胶管3.4.1 排列整齐合理,不漏液。3.4.2 接头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U形销。3.5 记录资料 支架有编号、有检查、修理记录,填写及时,数据准确。3.6 设备环境 架内无杂物,浮矸不埋压管路和液压件。4 液压泵站4.1 泵体4.1.1 密封性能良好,不漏油。4.1.2 运转时无异常振动。4.1.3 油质符合规定,保持清洁。4.2 乳化液箱4.2.1 乳化液清洁,无析皂现象,配制浓度3-5%。4.2.2 高低压过滤器性能良好。4.2.3 蓄能器充氮压力符合要求,误差不大于0.5MP。4.3 安全保护装置、仪表4.3.1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4.3.2 压力表指示准确,每年校验一次。5 单体液压支柱5.1 柱体5.1.1 零件齐全完整,手把体无开裂。5.1.2 缸体化划痕深度不大于1 mm,且不影响活柱升降。5.1.3 所有焊缝无裂纹。5.1.4 柱顶盖不缺爪,无严重变形。回撤的支柱应竖放,不得倒放在底版上。5.2 活柱5.2.1 镀层表面缺陷不超过下列规定:a、.锈蚀斑点总面积为5cm2b、每50cm2内镀层脱落点为5个,总面积为1cm2,最大的点为0.5cm2;c、伤痕面积为20 mm2,深度为0.5 mm.5.2.2 活柱伸缩灵活,无漏液现象。5.3 三用阀5.3.1 单向阀、卸载阀性能良好,试验时保压2min不渗漏。内柱式支柱平放时,出气孔不漏油。5.3.2 安全阀定期抽查试验,开启压力不小于0.9PH(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1.1PH关闭压力不小于0.85PH。5.3.3 注液嘴无硬伤。5.3.4 支柱卸载有专用工具。5.4 记录资料 支柱有编号,检修有记录。6 回柱绞车6.1 机体 底座无开裂或明显变形,安装牢固,压柱合格,运转平稳。6.2 滚筒、钢丝绳6.2.1 滚筒无裂纹、破损或变形。6.2.2 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排绳整齐,无咬伤,不打结。7 掘进机7.1 机体7.1.1 操纵手把动作灵活,位置准确。7.1.2 蜂鸣器、紧急开关工作可靠。7.1.3 千斤顶活塞杆镀层无脱落,局部轻微锈斑面积不大于50cm2;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长度不大于50 mm,单件上不多于3处.7.1.4 注油嘴齐全,油路畅通。7.1.5 照明灯齐全明亮,符合安全要求。7.1.6 喷雾装置保持良好。7.2 截割部7.2.1 截割头无裂纹、开焊,截齿完整,短缺数不超过总数的5%。7.2.2 截割臂伸缩、上下摆动,均匀灵活。7.3 回转部 左右回转摆动均匀灵活。7.4 行走部7.4.1 履带板无裂纹,不碰其它机件,松紧适宜,松弛度为30-50mm。7.4.2 前进、后退、左右拐弯,灵活可靠。7.5 装运部7.5.1 耙爪转动灵活,伸出时能超出铲煤板。7.5.2 刮板齐全,弯曲不超过15mm。7.5.3 链条松紧适宜,链轮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5%,运转时不跳压。7.6 液压系统7.6.1 胶管及接头不漏油。7.6.2 油泵、马达运转无异响,压力正常。7.6.3 压力表齐全,指示正确。7.7 安全保护7.7.1 掘进机有开、闭电器控制回路的专用工具,由专职司机掌握和保管。7.7.2 在机器的非司机侧,停止掘进机运转的紧急停止按扭应可靠。8 装煤机8.1 行走部8.1.1 履带架无裂纹,弹簧完整齐全。8.1.2 履带板无破裂,松紧适宜,松弛度为3050mm。8.1.3 前进、后退、左右拐弯,动作灵活。8.1.4 闸带无裂纹,磨损余厚不小于3mm。8.1.5 照明灯齐全完整,符合安全要求。8.2 装煤部8.2.1 装煤粑紧固灵活,伸出长度能超过铲煤板。圆盘无变形及裂纹。8.2.2 铲煤板升降灵活。8.2.3 传动链抻长量不大于设计长度的3%。8.3 运煤部8.3.1 刮板齐全,弯曲不大于15mm。8.3.2 套筒链或圆环链的抻长量不大于设计长度的3%。8.3.3 溜槽升降、左右回转灵活可靠,无漏洞,机尾弹簧完整。8.3.4 链轮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5%,链子不跳牙。8.4 油压系统8.4.1 油缸动作灵活可靠,镀层轻微锈斑面积不大于50mm;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长度不大于50mm,单件上不多于3处。8.4.2 油管及接头牢固可靠,油路畅通,不漏油。8.4.3 油压分配阀手把动作正确灵活。8.4.4 压力表齐全,动作灵敏正确。9 铲斗装岩机9.1 机体、行走部9.1.1 行走部前进、后退,转动灵活。9.1.2 车轮踏面磨损深度不大于10mm,但铲斗不得接触轨道。9.1.3 操纵箱、按钮动作灵活,正确可靠。9.1.4 装岩机前后照明灯齐全完整,符合安全要求。9.1.5 机体应有脚踏板。9.2 提升部9.2.1 铲斗无严重开焊及裂纹,裂纹长度不大于50mm。9.2.2 铲斗提升时,左右支臂不碰回转台两侧立板。铲斗落地时不接触轨道。9.2.3 铲斗提升时,能自动正确复位。9.2.4 铲斗缓冲弹簧完整无损,弹簧座箱开焊长度不大于20mm。9.2.5 钢丝绳每捻距断丝数不超过25%。钢丝绳拉力弹簧完整无损。9.2.6 提升链无断裂。9.2.7 链轮不松动,导轮及托轮转动灵活。9.3 回转部9.3.1 回转台动作灵活,在极限位置不碰撞凹轮。9.3.2 回转台中心轴垫圈、销子齐全,花螺母松紧适宜。9.3.3 回转台两侧板内侧距离不大于10mm。10 耙斗装岩机10.1 机体10.1.1 行走灵活,卡轨器牢固可靠。10.1.2 工作中机架不晃动,无异响。10.2 牵引绞车10.2.1 滚筒无裂纹,钢丝绳固定牢靠,留在滚筒上至少有3圈10.2.2 制动闸动作灵活可靠。10.2.3 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10.2.4 导绳滚完整齐全,转动灵活,磨损深度不超过导绳滚壁厚的2/3。10.3 耙斗、钢丝绳10.3.1 耙斗无裂纹,无掉齿,齿长磨损不超过50%。10.3.2 钢丝绳每捻距断丝不超过25%。10.3.3 钢丝绳与耙斗固定牢靠,工作中不磨导料槽。10.4 导料槽10.4.1 导料槽升降灵活,侧板及连接销齐全。10.4.2 导料槽无严重变形,磨损不漏矸。10.4.3 支撑杆伸缩灵活,支撑可靠。10.4.4 防护栏齐全。10.5 导绳轮(尾轮)10.5.1 导绳轮无破损,转动灵活,固定可靠,不晃动。10.5.2 有防止钢丝绳出槽的可靠装置。11 局部扇风机11.1 机体11.1.1 机壳无严重变形,变形面积最大处不超过200cm2,深度不大于10mm。11.1.2 机壳上有转动方向标志,检查孔插板严密。11.1.3 运转无异响,无异常振动。11.1.4 吊挂牢靠,无淋水,进风口2m范围内无杂物。11.1.5 局部扇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器设备应装有风电闭锁装置。11.2 叶轮11.2.1 叶轮无裂纹,无破损,转动灵活,防松装置可靠。11.2.2 叶轮与机壳的间隙为1-3mm。12 煤电钻12.1 机体12.1.1 转动无异响,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60摄氏度。12.1.2 操作手把和后盖有良好的绝缘。12.1.3 有合格的综合保护装置。12.1.4 机壳无裂纹,风翅完整,风罩合格。12.1.5 湿式电钻水路系统畅通,密封良好,不漏水。12.2 开关12.2.1 完整,固定牢靠。12.2.2 操作灵活,接触良好。12.2.3 绝缘无烧痕,不漏电。12.3 接线12.3.1 接线及密封合格。12.3.2 电缆护套无破损。12.3.3 接地良好。13 风钻13.1 机体13.1.1 风、水管接头严密,不漏气,不漏水。13.1.2 钎卡及弹簧完整可靠。13.1.3 开关灵活可靠。13.1.4 水针水路畅通,弯曲不超过0.5mm。13.2 注油 注油器完整,油液清洁。13.3 钻架 完整,动作灵活,不漏气。第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