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下.pptx
2023/3/141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第三节第三节 损益表的结构及功能损益表的结构及功能 一、结构原理一、结构原理 二、功能二、功能 三、编制方法三、编制方法 四、每股收益四、每股收益第四节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 一、概念一、概念 二、结构原理二、结构原理 三、编制方法三、编制方法 三、功能三、功能 第1页/共49页2023/3/142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第五节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概念一、概念 二、结构原理二、结构原理 三、编制方法三、编制方法 三、功能三、功能 第六节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 一、财务报附注的性质一、财务报附注的性质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三、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有关规定三、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有关规定第2页/共49页2023/3/143第九章 财务报告第一节 财务报告理论概述一、财务报告理论的相关概念 (一)概念:定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适应性的信息载体。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表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致股东的信财务分析报告经营情况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狭义)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主表:资、利、现附表:权益变动表第3页/共49页2023/3/144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二、财务报告的目标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1 1、反映财务状况;、反映财务状况;2 2、反映经营成果;、反映经营成果;3 3、反映财务弹性;、反映财务弹性;4 4、反映成长能力。、反映成长能力。第4页/共49页2023/3/145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三、基本要求三、基本要求1 1、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企业管理层应当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企业管理层应当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1 1)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的: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的: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不确定因素。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不确定因素。(2 2)判断非持续经营:企业在当期已经决定或正式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判断非持续经营:企业在当期已经决定或正式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 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为基础的原因、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第5页/共49页2023/3/146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2 2、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3 3、重要性要求、重要性要求 性质或功能不同且具有重要性的项目性质或功能不同且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表中单独列报;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可以合并列可以合并列报报 项目重要性的判断项目重要性的判断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等项目金额大小: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项目金额大小: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第6页/共49页2023/3/147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4 4、可比性要求、可比性要求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法采用某项规定。第7页/共49页2023/3/148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5 5、完整性要求、完整性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1 1)编报企业的名称。)编报企业的名称。(2 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 3)人民币金额单位。)人民币金额单位。(4 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第8页/共49页2023/3/149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6 6、时间性要求、时间性要求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告的,还应遵循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告的,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3232号号中期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的规定。第9页/共49页2023/3/1410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第二节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功能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功能 一、结构原理一、结构原理 1 1、基本结构:左右平衡、基本结构:左右平衡 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2 2、纵向结构:按流动性大小排列、纵向结构:按流动性大小排列 区分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区分流动性与非流动性 3 3、横向结构:比较资产负债表、横向结构:比较资产负债表 年初数与期末数比较年初数与期末数比较第10页/共49页2023/3/1411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二、功能二、功能 1 1、投入资金及资金使用情况;、投入资金及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及资产分布(与分类结合)资金来源及资产分布(与分类结合)2 2、反映企业实力;、反映企业实力;(总资产、净资产)(总资产、净资产)3 3、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综合偿债能力综合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 即时偿债能力即时偿债能力 4 4、财务状况变动;、财务状况变动;(比较资产负债表)(比较资产负债表)5 5、财务弹性;、财务弹性;(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变现能力、筹资能力、经营方向调整,变现能力、筹资能力、经营方向调整能力。能力。6 6、其他、其他(周转能力:与收入比;盈利能力:与利润比)(周转能力:与收入比;盈利能力:与利润比)第11页/共49页2023/3/1412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三、资产负债表列示三、资产负债表列示 (一)列示原则(一)列示原则 按照流动和非流动分别列示,金融企业如按流动按照流动和非流动分别列示,金融企业如按流动性列示能提供更可靠相关信息性列示能提供更可靠相关信息,可以按流动性顺序列可以按流动性顺序列示示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的分类标准非流动资产的分类标准 1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2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 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现。变现。4 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第12页/共49页2023/3/1413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 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2 2)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3 3)交易性投资;)交易性投资;(4 4)存货;)存货;(5 5)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6 6)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7 7)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8 8)固定资产;)固定资产;(9 9)生物资产;)生物资产;(1010)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1111)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第13页/共49页2023/3/1414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分类标准非流动负债的分类标准 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1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2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 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4 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年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第14页/共49页2023/3/1415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 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2 2)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3 3)应交税金;)应交税金;(4 4)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5 5)预计负债;)预计负债;(6 6)长期借款;)长期借款;(7 7)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8 8)应付债券;)应付债券;(9 9)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负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负债的合计项目债的合计项目。四、编制方法四、编制方法 1 1、直接填列;、直接填列;2 2、汇总填列;、汇总填列;3 3、分析填列。、分析填列。第15页/共49页2023/3/1416 例20-1 科目余额表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库存现金库存现金2000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5000银行存款银行存款786135材料采购材料采购275000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7300原材料原材料45000应收票据应收票据66000周转材料周转材料3805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160000库存商品库存商品200000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2320000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425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3120000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2240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480000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9000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580000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250 000坏账准备坏账准备180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2401000预付帐款预付帐款100000累计折旧累计折旧170000第16页/共49页2023/3/1417 科目余额表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科目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00预收账款预收账款-260000在建工程在建工程578000预收账款预收账款-340000工程物资工程物资150000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50000无形资产无形资产60000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180000累计摊销累计摊销60000应交税费应交税费226731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9900应付利息应付利息0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200000应付股利应付股利32215.85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5000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债0应付票据应付票据100000实收资本实收资本5000000应付账款应付账款95380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124770.4预收账款预收账款-1140000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190717.75第17页/共49页2023/3/1418 资产负债表-1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货币资金货币资金7954351406300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50000300000银行存款银行存款015000交易性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00应收票据应收票据66000246000应付票据应付票据10000020000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598200299100应付账款应付账款953800953800预付款项预付款项100000100000预收账款预收账款00应收股利应收股利0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180000110000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50005000应交税费应交税费22673136600存货存货24847002580000应付利息应付利息0100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产00应付股利应付股利32215.850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90000100000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5000050000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4139335475140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债01000000第18页/共49页2023/3/1419 资产负债表-2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00流动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592746.852651400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00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00长期借款长期借款1160000600000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250 000250000应付债券应付债券00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00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0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22010001100000专向应付款专向应付款00在建工程在建工程5780001500000预计负债预计负债00工程物资工程物资150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00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00其他非流动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00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00非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1160000600000第19页/共49页2023/3/1420 资产负债表-3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油气资产油气资产00负债合计负债合计2752746.853251400无形资产无形资产540000600000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开发支出开发支出00实收资本实收资本5000000500000商誉商誉00资本公积资本公积0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00减:库存股减:库存股0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9900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124770.4100000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200000200000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190717.7550000非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39289003650000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5315488.155150000资产总计资产总计806823584014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计80682358401400第20页/共49页2023/3/1421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第三节第三节 利润表利润表一、结构原理一、结构原理 1 1、单步式、单步式:利润:利润=(收入(收入+利得)利得)-(费用(费用+损失)损失)2 2、两步式、两步式:营业收益;总括收益。:营业收益;总括收益。3 3、三步式、三步式: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全面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全面收益)4 4、四步式、四步式: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全面收益)(全面收益)第21页/共49页2023/3/1422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现实选择:四步式(一)(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二)(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三)(三)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四)(四)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发行在外股数发行在外股数第22页/共49页2023/3/1423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准则规定: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营业收入;(二)营业成本;(一)营业收入;(二)营业成本;(三)营业税金;(四)管理费用;(三)营业税金;(四)管理费用;(五)销售费用;(六)财务费用;(五)销售费用;(六)财务费用;(七)投资收益;(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七)投资收益;(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九)资产减值损失;(九)资产减值损失;(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十一)所得税费用;(十一)所得税费用;(十二)净利润。(十二)净利润。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列示利润表项目。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列示利润表项目。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损益和归属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损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于少数股东的损益。第23页/共49页2023/3/1424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二、功能 1 1、营业利润(经营活动创利能力)2 2、利润总额(创税能力)3 3、净利润(经营总成果)4 4、盈利增长变动情况三、编制方法 1 1、直接填列:根据发生额;2 2、汇总填列。第24页/共49页2023/3/1425项项 目目本期金额本期金额上其金额上其金额一、营业收入一、营业收入1250000 减:营业成本减:营业成本75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2000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157100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41500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3090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31500 其中其中:对联营集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对联营集合营企业投资收益0二、营业利润二、营业利润280000 加:营业外收入加:营业外收入50000 减:营业外指出减:营业外指出19700 其中:非流动资产损失其中:非流动资产损失三、利润总额三、利润总额310300 减:所得税费用减:所得税费用112596四、净利润四、净利润197704五、每股收益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 利润表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年年度 单位:元第25页/共49页2023/3/1426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四、每股收益四、每股收益(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 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二)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二)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第26页/共49页2023/3/1427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分子:分子: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净亏损;净亏损;合并净利润合并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东损益。分母:分母: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已回购时间间报告期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第27页/共49页2023/3/1428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例例1 1:ABCABC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725027250元,期初发行在元,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外的普通股1000010000股,股,3 3月月2 2日新发行日新发行45004500股,股,1212月月1 1日回购日回购15001500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则: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则: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0012/12+450010/12-15001/121000012/12+450010/12-15001/12 =13625 =13625股股 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2725013625=0.2=2725013625=0.2(三)稀释每股收益(三)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于当期期初(或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于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发行日)已经全部转换为普通股。第28页/共49页2023/3/1429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1 1、可转换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可转换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子的调整:分子的调整: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相关所得税的影响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分母的调整:分母的调整: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第29页/共49页2023/3/1430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例例2 2:某公司:某公司20052005年年1 1月月2 2日发行日发行4%4%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面值面值800800万元,每万元,每100100元债券可转换为元债券可转换为1 1元面值元面值普通股普通股9090股。股。20052005年净利润年净利润45004500万元万元 20052005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年发行在外普通股40004000万股万股 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33%33%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4500/40004500/40001.1251.125元元 净利润的增加净利润的增加800 4%800 4%(1-33%1-33%)21.4421.44万万元元 普通股股数的增加普通股股数的增加800/100 90800/100 90720720万股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稀释的每股收益(4500450021.4421.44)/(40004000720720)0.960.96元元第30页/共49页2023/3/1431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2、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行权时发行的普通股包括两部分:行权时发行的普通股包括两部分:v按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不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按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不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不必考虑时不必考虑v未取得对价而发行的普通股,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应当加未取得对价而发行的普通股,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应当加到普通股股数中到普通股股数中v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第31页/共49页2023/3/1432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例例3 3:某公司:某公司20052005年初对外发行年初对外发行1001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万份认股权证,行权价格3.53.5元,元,20052005年度净利润年度净利润2002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0500万股万股 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4 4元。元。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200/500200/5000.40.4元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01003.541003.54 12.512.5万股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稀释的每股收益200/200/(50050012.512.5)0.390.39元元第32页/共49页2023/3/1433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3 3、同时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 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稀释程度:以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增量每股收益稀释程度:以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增量每股收益越小,稀释性越强越小,稀释性越强。例:某公司例:某公司20052005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润为37500375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5000125000万股。年初已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万股。年初已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1 1)股份期权)股份期权1200012000万份,每份股份期权拥有在授权万份,每份股份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五年内的可行权日以日起五年内的可行权日以8 8元的行权价格购买元的行权价格购买1 1股本公股本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司新发股票的权利;第33页/共49页2023/3/1434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2 2)按面值发行的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按面值发行的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630000630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100元,票面年利元,票面年利率为率为2.6%2.6%,转股价格为每股,转股价格为每股12.512.5元。元。(3 3)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1000001100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100元,票面年元,票面年利率为利率为1.4%1.4%,转股价格为每股,转股价格为每股1010元。元。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12元,年度元,年度内没有期权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内没有期权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33%33%。假设不考虑。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第34页/共49页2023/3/1435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37500/125000=0.3=37500/125000=0.3元元确定稀释每股收益的相关影响因素:确定稀释每股收益的相关影响因素:期权:期权:对分子的影响:对分子的影响:0 0 对分母的影响:对分母的影响:12000-12000812=400012000-12000812=4000万股万股2.6%2.6%债券:债券:对分子的影响对分子的影响:6300002.6%(1-33%)=10974.66300002.6%(1-33%)=10974.6万元万元 对分母的影响:对分母的影响:630000/12.5=50400630000/12.5=50400万股万股 2.6%2.6%债券:债券:对分子的影响对分子的影响:11000001.4%(1-33%)=1031811000001.4%(1-33%)=10318万元万元 对分母的影响:对分母的影响:1100000/10=1100001100000/10=110000万股万股第35页/共49页2023/3/1436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确定潜在普通股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的顺序:净利润净利润增加增加股数增股数增加加增量股增量股的每股的每股收益收益顺序顺序期权期权0 0400040000 01 12.6%2.6%债券债券10974.610974.650400504000.2180.2183 31.4%1.4%债券债券10318103181100001100000.0940.0942 2第36页/共49页2023/3/1437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分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分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 净净利利润润 股股数数 每每股股收收益益 稀释性稀释性 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 37500 125000 0.3 期权期权 0 4000 37500 129000 0.291 稀释稀释 1.4%债券 10318 110000 47818 239000 0.200 稀释 2.6%债券 10974.6 50400 58792.6 289400 0.203 反稀释 因此,稀释每股收益为因此,稀释每股收益为0.2元。元。第37页/共49页2023/3/1438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4 4、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例:例:A A公司公司20052005年度净利润为年度净利润为480480万元(不包括子万元(不包括子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400400万股,持有子公司万股,持有子公司B B公司公司80%80%的普通股股权。的普通股股权。B B公司公司20052005年度净利润为年度净利润为216216万元,发行在外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普通股404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 8元。年初,元。年初,B B公司对外发行公司对外发行6 6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证,行权价格为4 4元,元,A A公司持有公司持有12001200份认股权证。份认股权证。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销的内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销的内部交易。部交易。第38页/共49页2023/3/1439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B B公司:基本每股收益=216/40=5.4=216/40=5.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648=3=6-648=3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216/=216/(40+340+3)=5.02=5.02元 A A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480+5.44080%480+5.44080%)/400=1.63/400=1.63元 稀释的每股收益=(480+5.024080%+480+5.024080%+5.020.123/6 5.020.123/6)/400=1.60/400=1.60元 第39页/共49页2023/3/1440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四)每股收益的列报(四)每股收益的列报1 1、重新计算、重新计算 发发生生不不改改变变企企业业资资源源但但将将引引起起当当期期发发行行在在外外普普通通股股股股数数发发生生变变动动的的情情况况,需需重重新新计计算算所所有有列列报报期期间间的的股股份份数数,并据以调整每股收益,并据以调整每股收益派发股票股利(赠股或送股)派发股票股利(赠股或送股)公积金转增股本(转股或增股)公积金转增股本(转股或增股)拆股、并股拆股、并股第40页/共49页2023/3/1441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例例5 5:某公司:某公司20042004年和年和2005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年净利润分别为190190万万元和元和220220万元万元 20042004年年1 1月月1 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 0001000 000股股 20042004年年4 4月月1 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200 000200 000股股 20052005年年7 7月月1 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042004年年1212月月3131日总股本日总股本12000001200000股为基数每股为基数每1010股送股送3 3股股 第41页/共49页2023/3/1442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20052005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0000+200000+360000)12/121000000+200000+360000)12/12 =1560000 =1560000股股 2005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00000/1560000 =2200000/1560000 =1.41 =1.41元元 20042004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000001.312/12+2000001.39/12=10000001.312/12+2000001.39/12 =1495000 =1495000股股 2004200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900000/1495000=1900000/1495000 =1.27 =1.27元元 第42页/共49页2023/3/1443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2、配股、配股 配股在计算每股收益时比较特殊,因为配股是向全部现有股东配股在计算每股收益时比较特殊,因为配股是向全部现有股东以低于当前股票市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以低于当前股票市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按市价可以理解为按市价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也就是说,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也就是说,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导致了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资源的素导致了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资源的流入。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这部分送股因素,据以调整流入。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这部分送股因素,据以调整各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各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第43页/共49页2023/3/1444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每每股股理理论论除除权权价价格格(行行权权前前发发行行在在外外普普通通股股的的公公允允价价值值配配股股收收到的款项)到的款项)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行权前每股公允价值行权前每股公允价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因因配配股股重重新新计计算算的的上上年年度度基基本本每每股股收收益益=上上年年度度基基本本每每股股收收益益调调整整系数系数本本年年度度基基本本每每股股收收益益=归归属属于于普普通通股股股股东东的的当当期期净净利利润润(配配股股前前发发行行在在外外普普通通股股股股数数调调整整系系数数配配股股前前普普通通股股发发行行在在外外的的时时间间权权重重配股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配股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第44页/共49页2023/3/1445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例例6 6:某企业:某企业20052005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6009600万元,万元,20052005年年1 1月月1 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40004000万股。万股。20052005年年6 6月月1010日日,该企业,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到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到20052005年年6 6月月3030日日(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1010股配股配2 2股,配股价格为每股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