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点《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真题.docx
-
资源ID:77575814
资源大小:159.07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点《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真题.docx
. 2017 年一级建造师重点、考点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l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l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lK411011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一、城镇道路分类(1) 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道路在城镇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 干路及支路(参见表 1K411011);根据道路对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分为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 放射路、过境道路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分为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根据道路 所处环境划分为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 览区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技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在以 匕各种分类方法中,主要是满足道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二)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 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 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 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lK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二)路基与填料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路基(2)性能主要指标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控制(二)基层1)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载荷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2)不透水性好。(三)面层(2)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 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3)路面使用指标:1)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2)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覆,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3)温度稳定性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4)抗滑能力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 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5)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6)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会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也会使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音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lK411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一、构造特点(一)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 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湿度较大时,宜设置 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二)基层(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 300mm(小型机具 施工时)或 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 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三)面层(2)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 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 设置胀缝。(5)抗滑构造: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应具备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因此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二、主要原材料选择(3)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应用于城 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6)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lK411014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一、结构组成与分类(一)材料组成(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 木纤维素拌合而成;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一)普通沥青混凝土(即 AC 型沥青混合料) 适用于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二)改性沥青混合料(1)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 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2)改性沥青混合料与 AC 型混合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良好的 路面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3)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混合料面层适用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3)SMA 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市 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lK411016 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表1K411016) 重点是:衡重式、钢筋混凝土扶壁式、锚杆式和加筋土的结构特点。 二、挡土墙结构受力静止土压力: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 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若刚性的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 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并产生连续滑动面,使土体下滑。这时土 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见上图 C):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 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 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lK411020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lK411023 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三、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1)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黏土统称为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 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软土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数十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 具体可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处理措 施(4)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而发生变形破坏,在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3)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 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规定。lK411030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lK411031 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一)定义 目前大量采用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施工基层。二、常用基层材料(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1)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 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 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二)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 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2)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4)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lK411032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一)材料与拌合(1)石灰、水泥、土、集料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按照规范要求 进行材料配比设计。(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 工要求。(二)运输与摊铺(1)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2)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 5。(4)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三)压实与养护(1)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2)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水泥稳定 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曲线的内侧向外 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4)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6)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一)材料与拌合(3)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5)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二)运输与摊铺(1)运输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2)应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 5。(3)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三)压实与养护(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且不宜小于 100mm。(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 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 7d。1K411040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lK411041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一、施工准备(一)透层、粘层、封层(1) 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 类材料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人基层后方可铺筑。根据 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透层油。(2) 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粘层油 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3)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 乳化沥青,封层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且粒径与级配应符合要求。(4) 透层、粘层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应呈雾状,洒布均勻,用量与渗透 深度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试洒确定。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二)运输与布料(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 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2)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 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则不得使用。(3)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等候的运料 车宜在 5 辆以上。(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300mm 外空档等候,摊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 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二、摊铺作业(一)机械施工(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其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 施工接缝。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宜小于 6m。通常采用 2 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 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60m 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 以上。(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 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m/min 的范围内。当发现沥青混合料面层出现明显的离析、 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予以消除。(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 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6)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等,按规范要求执行。 三、压实成型与接缝(一)压实成型(1)压实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 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100mm, 各层压实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3)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4)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 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 80m。(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实性,其总质量不宜小 于 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轮宽。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 大于 30mm),振动频率宜为 3550Hz,振幅宜为 0.30.8mm。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 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相邻碾压带宜重叠 100200mm。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 不小于 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 1/2 轮宽,并不应小于 200mm。(6)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 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7)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轮喷 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 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二)接缝(1)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或 300400mm(冷接缝) 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匀错位 1m 以上。应采用 3m 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2)采用梯度作业方式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0200m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 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 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跨缝摊铺与已铺层重叠 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重叠部分,再跨缝压密挤 紧。(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 斜接缝。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 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槎软化后,先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三)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lK411042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一、生产和运输(一)生产(1) 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常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可 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 1K411042 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 1020。(5) 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匀。拌合机应配备同步添加投 料装置,松散的絮状纤维可在喷人沥青的同时或稍后采用风送装置喷入拌合锅,拌合时间宜延长 5s 以上。 颗粒纤维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 510s 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二、施工(一)摊铺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除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1) 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改 性沥青 SMA 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2) 摊铺速度宜放慢至 13m/min。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 3)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二) 压实与成型 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1)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 90120。(4) 振动压实应遵循“ 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这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如发现改性沥青 SMA 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 现象,应复查其级配,且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 油。1K411044 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要点、微表处理(Micro-Surfacing Technique ) 工艺(一) 适用条件(1) 城镇道路进行维护时,原有路面结构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原路面的强度满足要求、路面基本无 损坏,经微表处理后可恢复面层的使用功能。(2) 微表处理技术应用于城镇道路维护,可达到延长道路用期目的,且工程投资少,工期短。(二) 施工流程与要求(1) 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2) 可采用半幅施工,施工期间不中断行车。(3) 采用专用摊铺机具,摊铺速度 1.53.0km/ h。(4) 橡胶耙人工找平,清除超大粒料。(5) 不需碾压成型,摊铺找平后必须立即进行初期养护,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6) 通常,气温 2530时养护 30min 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7) 微表处理施工前应安排试验段,长度不小于 200m,以便确定施工参数。1K412000 城市桥梁工程1K412010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1K412011 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一、桥梁基本组成与常用术语(二)桥梁的基本组成 桥梁由“五大部件”与“五小部件”组成。(1) 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运输车辆和(或) 其他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它们必须通 过承受荷载的计算与分析,是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保证。1) 桥跨结构。2) 支座系统。3) 桥墩。4) 桥台:。5) 墩台基础。( 2) 五小部件是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总称为桥面构造。1) 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2) 排水防水系统。3) 栏杆(或防撞栏杆)。4) 伸缩缝。5) 灯光照明。 二、桥梁的主要类型(一)按受力特点分:1、梁式桥;2、拱石桥;3、刚架桥;4、悬索桥;5、组合体系桥。(二) 其他分类方式(1) 按桥梁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具体分类见表 1K412011。(2) 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 及其他专 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3) 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分,有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混 凝土结合梁桥和木桥等。(4) 按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有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5)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 中承式桥。(6)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1) 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2) 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 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 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lK412012 模板、支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三、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 混凝土强度宜为 2.5MPa 及以上。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 方可拆除。(2) 采用整体模板时,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 拆除;其他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表 1K414021 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P170)(3)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 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应从 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lK412013 钢筋施工技术二、钢筋加工(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300 钢筋冷 拉率不得大于 2%; HRB335、HRB400 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 1%。三、钢筋连接1. 热轧钢筋接头 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 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焊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的有关规定。(3) 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 HRB335 和 HRB400 带肋钢筋的连接。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的有关规定。(4) 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 22mm,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 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5)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6) 钢筋与钢板的 T 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2. 钢筋接头设置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2) 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3) 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 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4)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5)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6) 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 25mm。 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4.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 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2。(2) 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 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 6mm、间距不 大于 100mm 的钢筋网。(3)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20mm。(4) 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 布置。1K412014 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3) 对 C60 及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 10 组的试件,采用标准差 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二、混凝土原材料(3)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 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 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胶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 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2)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3) 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4) 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施工(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 3. 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 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 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 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2)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 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三)混凝土养护(2) 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 14d。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 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定操作工艺。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3) 当气温低于 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1K41201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一、预应力筋及管道(一) 预应力筋(3)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 60t ; 对每批钢丝逐盘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 3 盘,在每盘钢丝的任一端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 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 格,应逐盘检验,合格者接收。2) 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 60t ; 逐盘检验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再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 3 盘, 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任一端截取一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如每批少于 3 盘,应全数检 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 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冇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应实施逐盘检验,合格者接收。3) 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 60t ; 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 每批中任选 2 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 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5) 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 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二)管道与孔道(1)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孔道一般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 构成。一般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 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2) 常用管道为金属螺旋管或塑料(化学建材)波纹管。管道应内壁光滑,可弯曲成适当的形状而 不出现卷曲或被压扁。(3) 管道的检验:1) 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应对外观、 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 准进行。2) 管道按批进行检验。金属螺旋管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产品组成,累计半年 或 50000m 生产量为一批。塑料管每批由同配方、同工艺、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组成,每批数量不 应超过 10000m。二、锚具和连接器(一)基本要求(1) 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 、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锥塞式(钢制锥形锚具) 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二) 验收规定(1) 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 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2) 验收应分批进行,批次划分时,同一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列为同一批量。 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 1000 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 500 套。1) 外观检查从每批锚具(夹片或连接器) 中抽取 10%且不少于 10 套,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所抽全部 样品表面均不得有裂纹,尺寸偏差不能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允许偏差。当有一套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时,则逐套检査,合格者方可使用。 2) 硬度检验从每批锚具(夹片或连接器)中抽取 5%且不少于 5 套进行硬度检验。对硬度有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 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 5 片,每个零件测试 3 点,其硬度应在产品设计要求范围 内。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对该批产品逐个 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3)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特大桥等重要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 的锚具,在通过外观和硬度检验的同批中抽取 6 套锚具(夹片或连接器),组成 3 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 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 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批产品视为不合格品。三、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一) 配制(1) 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 525mm。(2)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kg/m³。(3) 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4) 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0.06%。超过 0.06%时,宜采 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诱措施。(二) 浇筑(1) 浇筑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2) 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对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 四、预应力张拉施工(一) 基本规定(1)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2)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 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 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二)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1) 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2) 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 裹严密。3) 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4) 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査,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将其端面封堵, 防止杂物进人。5) 管道安装后,需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2) 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 转动预应力筋。2) 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3) 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4) 穿束后至孔道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 空气湿度大于 70%或盐分过大时,7d ;空气湿度 40%70%时,15d; 空气湿度小于 40时,20d。5) 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 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 板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2)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地设置在结构的两端。3) 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 的理论伸长值。4)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 间,后上、下或两侧。6)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表 1K412015-4 的规定。1K412016 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一、基层要求(1) 基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2) 当采用防水卷材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 1.52.0mm; 当采用防水涂料时,基层混凝 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 0.51.0mm。对局部粗糙度大于上限值的部位,可在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为 0.2 0.7mm 的石英砂进行处理,同时应将环氧树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净。(3) 混凝土的基层平整度应小于或等于 1. 67mm/m。(4) 当防水材料为卷材及聚氨酯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 4% ( 质量比)。当防水材料 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 10% ( 质量比)。(二) 混凝土基层(1) 混凝土基层检测主控项目是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2) 混凝土基层检测一般项目是外观质量。(三) 防水层(3) 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主控项目为粘结强度和涂料厚度。(4) 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一般项目为外观质量。(四)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温度应高于卷材防水层的耐热度 1020,低于 170;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