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3(可编辑).ppt
-
资源ID:77602290
资源大小:8.61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3(可编辑).ppt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32022/11/6【可编辑】【提示】(1)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能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2)不便直接测量的一些特殊测量方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替代法、反射测距法等。(3)长度通常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提示】时间通常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提示】(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假定是静止的。(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作参照物。(3)当研究的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提示】(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3)平均速度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在哪段时间内。【例1】(1)(2016枣庄)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cm。(2)(2015泰安)乙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点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出起始位置、末端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两端点刻度尺示数之差。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min,分度值是0.5 min,外面大圆代表s,其分度值是0.1 s,测量的时间分针位置读数秒针位置读数。【答案】(1)B1.40(2)5 min 37.5 s【方法归纳】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进行读数时,应按以下三步进行:看分度值;看起始位置;读出精确值,再读出估计值,即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物体的末端正好处在整数刻度上,此时的估计数字为0。【例2】(2016淮安)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一号”【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后,“神舟十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有变化,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变化。【答案】D【方法归纳】(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如果说物体是静止的,则选取参照物的关键是要使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未发生变化;如果说物体是运动的,则选取参照物的关键是要使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例3】(2016泸州)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点拨】如下图所示:【答案】D【方法归纳】在st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在vt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倾斜向上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倾斜向下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1将平均速度误认为速度的平均值。2测长度时,被测物体对齐整数刻度时,不记录估读值;误认为估读数位越多越好。【例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C只要求出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点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因此,在不同路程段或不同时间段,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可能不同,所以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答案】D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命题点1实验原理:_;2实验器材:用_测量时间,用_测量路程:会正确操作和读数;3平均速度的计算;4斜面放置时应该注意倾角_,小车速度变化慢,小车运动时间长,便于时间的测量;5实验数据的处理。vs/t停表刻度尺小【例】(2016鄂州)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_。(2)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m/s。(3)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点拨】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可知动能、重力势能的转化情况;根据图示读出小车从乙位置到丙位置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该实验中,要计时准确,因此为了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答案】(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0.1625(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4)实验中斜面的倾角角度不宜太大,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5)实 验 中 斜 面 的 末 端 放 有 金 属 片 的 目 的 是_。(6)实验中测量时间容易产生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是_。时间确保小车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下表是一同学按例题图示测量后的记录表格。请指出该同学记录错误的数据是_。(8)木块沿斜面自由下滑时,它的速度会越来越_(填“快”或“慢”);若将斜面分为AB、BC两段,则这两段的平均速度(vAB、vBC)与全程的平均速度(vAC)的大小关系为_。40快vBCvACv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