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一章诗经(可编辑.ppt
-
资源ID:77620200
资源大小:594.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一章诗经(可编辑.ppt
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一章 诗经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参考书目: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一节风诗第一节风诗 汉广(周南)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3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此外,旧有咏汉水女神、刺不能求贤诸说。今人多以为是民间情歌。游女:姿态婀娜之女。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求思:求也。思,语助词。下同。方:并竹、木为筏以渡水。翘翘:众多貌。错薪:杂乱之柴草。错,杂也。言:语助词。楚:木名,荆属。4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载驰(鄘风)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门必。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5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黍离(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8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今人多以为是流浪者抒写忧愁之诗。王:王畿之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在今河南北部一带。离离:行列貌。行迈:迈,行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靡靡:犹迟迟。摇摇:无所定也。悠悠:遥远貌。此何人:此,指“不知我者”。或以为此言苍天不仁;此指苍天,人,通“仁”。噎:咽喉蔽塞。9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东山(豳风)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10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11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诗中“于今三年”之语,正与尚书大传所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东征,三年践奄”相符。今人多以为是戍卒还乡途中思家之作。东山:在鲁国东境,即今之山东费县蒙山。滔滔,底本原作“慆慆”,据太平御览卷三二所引改。曰:语助词。行枚:衔枚。古时行军,士卒口中衔枚(筷状物)以防止喧哗。蜎蜎:蠕动貌。蠋:野蚕。烝:久也。敦:瓜圆状,此处指团身貌。12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果臝:蔓生葫芦科植物。施:蔓延。伊威:虫名,常活动于潮湿之处。蟏蛸:喜蜘。町疃:房舍旁之空地。熠耀:闪耀貌。宵行:一种能发光的虫,夜行。从朱熹说。13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二节雅诗第二节雅诗 鹿鸣(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俲。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14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承:捧也。将:献也。周行:至美之道。毛传:“周,至;行,道也。”德音:郑玄:“先王道德之教也。”孔:很也。视:通“示”。恌:通“佻”,轻佻。式:应也。劝令之辞。燕:通“宴”。敖:通“遨”,游玩。湛:通“耽”,尽情欢乐。15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采薇(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牧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16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毛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世说新语文学:“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薇:野豌豆苗,可食。作:初生。止:语助词。下同。莫:同“暮”。靡:通“无”。17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猃狁: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或以为即匈奴之先人。遑:闲暇也。启居:安居。启,跪也,周人跪坐。烈烈:犹言忧心如焚。定:止也。聘:问候。刚:坚硬。阳:天暖。俗称农历十月为“小阳春”。盬:休止。疚:病痛。来:犹归也。尔:通“薾”,花盛貌。常:木名,即常棣。华:同“花”。路:通“辂”,车之高大者。斯:语助词,犹“维”。君子:将帅。戎车:兵车。牡:驾车之雄马。业业:高大貌。捷:通“接”,接战。18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公刘(大雅)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19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湿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遡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20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莅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今人多以为是一首英雄史诗。据传说,公刘(公为称号,刘为名)是夏末时的周族酋长。当时,居住在有邰的周族,受到东方部落的不断侵扰,不能再安居,于是在公刘的带领下,全族北迁到豳地(今陕西旬邑和邠一带),从事农耕。周族从此富强。笃:忠厚。匪:通“非”。康:宁也。埸、疆:修整田界。积:露天堆积粮食。仓:在仓中堆积粮食。糇粮:干粮。橐:无底之囊,盛物时以绳扎束两端。21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思辑用光:辑,和;用,而。朱熹:“思以辑和其民人而光显其国家。”干:盾。戚:斧。扬:钺。胥:相察。顺:适意。宣:通畅。马瑞辰:“宣之言通也,畅也。言民心既顺,其情乃宣畅也。”舟:通“周”,环绕。鞞:刀鞘上端之饰物。琫:刀鞘下端之饰物。容刀:佩刀。佩刀以为容饰,故曰容刀。溥原:广大之平原。觏:见也。京:邑名。京师:京邑。师,邑之通称。于时:于是。处处:居也。此处为动词复说,下文之“言言”、“语语”类此。庐旅:等于“庐庐”或“旅旅”,居也。22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三节颂诗第三节颂诗 玄鸟(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23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注释】毛序:“祭高祖也。”此外,旧有祭成汤、祭中宗等诸说。今人多以为是商民族的一首祭歌,具有史诗的意味。首章追述商之起源,次章歌颂英雄祖先成汤的功绩,末章赞美商之强大。据先秦文献所载,殷商灭亡后,殷商之颂歌保存于宋国,西周末,宋大夫正考父曾请周太师校正殷商著名颂歌十二篇,以那为首。今本诗经中殷商颂歌只有五首。24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天命玄鸟”二句:相传,有娀氏女简狄行浴水边,有玄鸟(黑色燕子)衔卵飞过而坠之,简狄得而含之,误吞而孕,生商祖契。参见楚辞天问、吕氏春秋音初、史记殷本纪。这一神异传说,既表现出商人对于其氏族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朦胧记忆,也是在追溯商族久远神圣的图腾根谱。宅:居也。殷土:商地。殷人在盘庚迁都前国号称商,盘庚迁都以后国号称殷,其后人因称商地为殷地。芒芒:通“茫茫”,广大貌。古帝:天帝。武汤:即商王朝建立者汤,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因有武功而称武汤或武王。正:通“征”。域:有也。25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厥:其,指武汤。后:君王,指武汤之后的历代商王。奄有:覆盖,包括。九有:即九域,指九州岛。先后:先君。殆:通“怠”。武丁:汤第九代孙盘庚之弟小乙的儿子,在位近六十年,复兴中衰之商朝。武王靡不胜:犹言“武王之事业没有不能胜任者”。胜,任也。龙旗:画有龙形图案之旗帜。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糦:黍稷也。邦畿:天子之直辖区。止:居也。肇:开辟。假:至也。26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祁祁:众多貌。景员维河:景,山名,在商都亳(今河南偃师)附近(用朱熹诗集传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景员维河者,当谓景山绵亘四周于河。员与下篇幅陨义同,盖言周也。景山四面皆大河。”何:通“荷”,承受。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