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备课讲稿.ppt
-
资源ID:77633186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备课讲稿.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一、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卷帙浩繁的思想海洋里的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处处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开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的“钥匙”,而且在历史必修三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2、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通过概括二人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思想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设计合理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说重点、难点、说重点、难点重点: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孔子与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二、说学生情况二、说学生情况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对于高中历史教材年多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结构、学习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初步具备的结构、学习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理性思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理性思维,但是也应当看到,高二的学生不爱思考,维,但是也应当看到,高二的学生不爱思考,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实际问题的意识,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的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三、说教法、学法三、说教法、学法基于上述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相结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讲点拨与及时反馈,也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师的主导作用。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材料、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相结合,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因此在课因此在课前应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前应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播放电影孔子的片段(大约两分钟),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入课堂,从而开始本课的学习。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其思想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其人(一)孔子其人 由小组成员简洁汇报孔子的生平,其小组成员配合其汇由小组成员简洁汇报孔子的生平,其小组成员配合其汇报内容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报内容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二)孔子的思想(二)孔子的思想 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学说包括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学说包括“仁仁”学、学、“礼礼”学和学和“为为政以德政以德”三个方面,是孔子学说的重点之一。三个方面,是孔子学说的重点之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和和“礼礼”,通过幻灯展示,通过幻灯展示三则与三则与“仁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对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对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2、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1“仁仁”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子曰: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仁乎?”子曰: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仁”的本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爱人爱人”?“在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仁仁”?孔子是在什么样?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仁”的学说的?统治者心存的学说的?统治者心存“仁仁”的话会怎么做?孔子的话会怎么做?孔子“仁仁”的思想的表现的思想的表现有哪些?有哪些?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2 2“礼礼礼礼”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天下归仁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君君,臣臣,君君,臣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父,子子。父父,子子。父父,子子。”公曰:公曰:公曰: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礼”是什么是什么意思?意思?“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通过分析讨论通过分析讨论“仁仁”和和“礼礼”的内在关系,说明的内在关系,说明“仁仁”是良好道德,是良好道德,“礼礼”是社会规范;是社会规范;“仁仁”是内在自觉,是内在自觉,“礼礼”外在约束;内外在约束;内“仁仁”方能外方能外“礼礼”,外,外“礼礼”有有助内助内“仁仁”,进而设疑:孔子关于,进而设疑:孔子关于“礼礼”的主张值得肯的主张值得肯定吗?为什么说它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定吗?为什么说它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进而明确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对他的影响。从而增强进而明确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对他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 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的能力。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的能力。同时过渡:仁与礼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那还同时过渡:仁与礼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那还得有个方法,即中庸之道。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得有个方法,即中庸之道。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 未涉及,在处理上增加这一内容:未涉及,在处理上增加这一内容:3.中庸中庸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君子中庸,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进而教师引导:中庸,即掌握分寸,不偏进而教师引导:中庸,即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养的最高境界。学生讨论活动:以何报怨?学生讨论活动:以何报怨?可能有以下几种结果:以德报怨,以怨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结果: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但是按照儒家中庸思想应该是以直报怨,但是按照儒家中庸思想应该是以直报怨(怨(“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何如?”子曰:子曰:“何以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通过讨论进)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一步理解中庸之道。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孔子的鬼神观仍然通过材料分析孔子的鬼神观仍然通过材料分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事鬼。”樊迟问知。子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说明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说明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4、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不重复。教师引导: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在讨论中明确孔子思想的历史否还有指导意义?在讨论中明确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地位。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事情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进而过渡到第二目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进而过渡到第二目二、老聃与道德经二、老聃与道德经(一)老子其人(一)老子其人由小组汇报老子的生平(情境创设,由小由小组汇报老子的生平(情境创设,由小组成员展示图片)组成员展示图片)老师归纳总结: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老师归纳总结: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二)老子的思想(二)老子的思想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成果,归纳老子的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成果,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基本思想。1、“道道”的哲学概念的哲学概念2、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教师重点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教师重点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政治上政治上“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警告统治者不要过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分威逼百姓。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无事取天下下”。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3、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第1课课 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 生平生平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一、孔子一、孔子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入世入世 思想学说思想学说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对比对比 生平生平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二、老子二、老子 思想学说思想学说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出世出世面对奴隶制度衰落的两种不同态度人人物物学学派派政治政治思想思想哲学思哲学思想想教育思教育思想想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孔孔子子老老子子4、课堂总结、课堂总结讲授完新课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并且带领讲授完新课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并且带领学生从头回顾一遍,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下面这个表格,经过学生从头回顾一遍,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下面这个表格,经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对比,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对比,加深对本课的理解5、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课内探究案上的当堂训练,然后由教师订正答案,当堂练习的题目应该以刚刚讲过的基础知识为主,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6、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课后发给学生“课后拓展案”,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布置的作业分为客观选择题与主观材料题,难度也是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效果分析五、效果分析 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成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成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创设情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也有效难点问题,创设情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应该看到,本课的知识点多,内容较为抽同时也应该看到,本课的知识点多,内容较为抽象深奥,情景教学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可能华而不实,象深奥,情景教学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可能华而不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课前充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内集中注意力,课后及时复习。预习,课内集中注意力,课后及时复习。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