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必学.ppt
心理咨询师必学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概 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对个体个体的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和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研究的研究(F.H.奥尔波特,奥尔波特,1924)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他人存在的影响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发生变化(G.W.奥尔波特奥尔波特,1954)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响;隐含存在的影响响;隐含存在的影响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勒温Bf(P,E)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R:反应0:中介S:刺激S O R理论理论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主义的理论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社会会心心理理学学定定义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社会会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的的对对象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见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勒温Bf(P,E)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社会心理学范围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专栏专栏21内容内容四个层面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A、拉扎鲁斯主编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术语;C、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出版民族心理学麦独孤:十二种本能弗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无意识);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实证分析阶段:三、实证分析阶段:时间:如于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实证方法的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勒温与奥尔波特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格式塔运动早期成员,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最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冲突的问题。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是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的第三本.、把实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价值中立原则: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咨询中也很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3、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 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1、观察法2、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要求不仅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调查法3、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资料的调查1、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1、访谈法2、问卷法2、直接与间接访谈1、结构与非结构式访谈1、特点2、分类3、构成4、设计原则1、优点2、缺点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非暗示性、适度规模原则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的形成和变化(起源于行为主义)二、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基本观点即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问题。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与满足命题: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四、精神分析论(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2、3、1、学习的机制:学习过程三种机制1、联想;2、强化;3、模仿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3、社会学习论的不足:1、2、3、(二)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 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精神分析论四、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2“力必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三个层次: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与超我(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精神分析论(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尹德的精神分析即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二、基本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三、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15年;有变长的趋势)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以人脑的智能为基础,个体社会化方可顺利完成)四、个体社 会化载体1、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2、学校:是早期社会化中不可替代的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4、参照群体:作用机制是规范(参照框架)和比较(自我判断标准)五、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包括语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1、性:生物学概念2、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与生理特征无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道德规范内化;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成分);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连续阶段:1、国家形式阶段:国歌国旗领袖是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国的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概念: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分类先赋角色(先天因素为基础,如父母)和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如老师):按角色的获得方式分规定型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警察)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低而自由度大,如朋友);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如商人)表现型角色(如教授)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意识,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在对角色期待与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2、角色不清:个体.公众.;个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4、角色失败:个体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詹姆斯的自我概念:主我与客我(自我的认识);镜我(他人对自我的判断、米德)自我结构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理想中我该是怎么样的人;反思自我:如何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中的反馈层面。自我概念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个体以自己身体的认知,始于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3岁到13、4岁,此期社会自我是自我的中心3、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青年期由于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自我概念的测量:我是谁身份与自尊身份:实际上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概念: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地位身份,稳定)及处境地位(处境身份,易变)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自尊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需要: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同样的抱负,成功可以提高自尊;同样的成功,小的抱负可以提高自尊。咨询技巧:鼓励成功,减小抱负)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表扬、鼓励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更多的取得成功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减小抱负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认知者过去的经验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图式: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图式不是图。图式的作用: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一、几个概念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最初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1、加法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2、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4、中心品质模式: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说来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四、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区别:形成是信息输入,是对他人的感觉,管理是信息输出,是让他人对自己如何感觉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社交的技巧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大多数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面具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概念: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是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二、行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和外因:行为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行为外因: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综合归因: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内因稳定,外因易变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可控因素的归因,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较可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三、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控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外控者:生活中多数事情的不是个人能控制的,相信命运、机遇,个人努力无济于事,倾向于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责任。第三单元 归因四、归因的原则1、不变性原则:人们归因时,通常会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创始人:海德;2、折扣原则:如果同时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研究者:凯利3、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人们归因时涉及的因素:归因的三维理论: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考虑的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2、共同性信息: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五、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角色与处境不同,对行为原因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领导与被领导)2、自我价值保护: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狡辩)成败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对失败的责任竞争条件下:他人的成功处归因,减小对他人成功对自己的压力;他人失败内归因动机性归因偏差: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称之。3、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英雄的作用4、时间因素: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一、几个概念(社会动机是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引起、推动、维持、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走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自然动机: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二、动机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基础心理学马斯洛基础心理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三、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与调节功能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合: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 亲合动机 亲合行为1、亲合的起源: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2、亲合的作用:A、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B、获得信息;C、减轻心理压力;D、避免窘境3、影响亲合的因素A、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残情境能加强亲合动机;B、情绪因素:恐惧情绪可增加亲合倾向,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C、出生顺序:长子、女恐惧时亲合倾向较高,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A、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B、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中、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2、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动机强抱负水平高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A、目标的吸引力;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或没有把握的事情,成就动机激励作用也小;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越多,动机越强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A、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主张指导、劝告式引导,反对过度管束和限制;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选好的学校读书,一方面好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三、权力动机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温特的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利)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侵犯行为3、侵犯的影响因素:A、情绪唤起水平(高的非特异性情绪唤起,直接导致侵犯增加,特异性情绪唤起,也可增加侵犯);B、道德发展水平(发展水平越高,难发生给他人造成痛苦的侵犯);C、自我控制能力;D、社会角色与群体(被容忍的角色易发生侵犯);E、大众传媒的影响(暴力和色情会增加公众特别是儿童的侵犯性)四、侵犯行为:简称为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1、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侵犯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广义侵犯包括:亲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反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被认可的伤害行为2、侵犯的原因A、本能论的解释:a、弗洛伊德: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b、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其生存意义很重要。同类之间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可能以失败者让步为目的。B、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社会心理学的含义),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观点: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要点:a、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b、抵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c、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C、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提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利他行为五、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不期待回报的行为1、利他行为的性质:A、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B、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C、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2、利他行为的原因:A、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B、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的价值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利他技能:有技能的利他多自然环境:天晴,心晴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去个性化,导致丧失责任意识,榜样作用会增加利他时间压力:时间紧,利他少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相似的人、未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心境:好时易利他内疚:强时易利他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力与利他正相关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概念: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1、社交焦虑: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常伴随的生理症状:出汗、脸红、心慌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强化之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人类心理健康问题。2、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特点:A、针对性;B、持续性;C、对抗性;D、普遍性。3、羞耻与内疚羞耻: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状态。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过多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不利于身心健康。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的形成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是沿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2、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没有无目标的态度。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3、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的认知;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3、行为倾向成分:态度的ABC模型: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CAB通常是协调的,当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认为有价值,就肯定,认为无价值就否定;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态度对象的主观价值。价值观与态度的不同点:1、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2、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具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不具备此特点3、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专栏专栏210价值观的类型:价值观的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二、态度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1、工具性功能:态度是个体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4、认知功能: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1、方向:态度的指向;2、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性: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三、态度的属性四、态度的形成1、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2、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认同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为基础的,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概念: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一、态度转变模型:态度转变涉及的四个方面的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的传递者,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众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沟通信息: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接收者:态度转变的主体;情境因素:不同的情境以及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A、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A、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A、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几种不易转变的情况;B、人格因素:依赖性强的易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高不易说服;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说服;C、个体的心理倾向: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而拒绝说服A、预先警告:双重作用:接受者态度不坚定,可促进说服;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抵制态度转变;B、分心:具有双重性;C、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好(广告)4、情境态度转变的理论态度转变的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费力最小原则(POX模型)二、认知失调论:三、社会交换论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都是肯定,或者两种否定是平衡状态都是肯定,或者两种否定是平衡状态*关键是关键是PO关系:肯定时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否关系:肯定时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否定时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定时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认知因素协调;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的因素;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压力,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平衡状态。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个体决定采取何种态度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专栏专栏211: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三种典型的逆反心理:1、超限逆反;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3、禁果逆反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目前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测量。常用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进行态度测量。主要测量的是态度的方向(质)、态度强度(量)两个属性。投向测验的基本假设: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它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TAT,主要测量成就动机或我们关心的态度评价)、罗夏的墨迹测验(主要用于精神疾病诊断)行为反应测量的理论依据: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他的外在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身体距离、生理指标来推测他的内在态度。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沟通形式;大众沟通:又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间接的沟通形式。沟通的结构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通道: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原信息与“转译”后的信息会有差异,沟通质量取决于差异大小;反馈: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的过程;障碍: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沟通的功能1、是获得信息的手段;2、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人际沟通的分类: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速度快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汇报、请求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把握对方身份和角色是现实沟通五、沟通的网络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信息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Y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沟通网络的质量指标: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满意度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易出现失真和歪曲专栏专栏213: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概念、特点及种类的概念、特点及种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体语即身体语言。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一、目光与面部表情:1、目光: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放大;看厌恶的刺激物,瞳孔缩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2、面部表情: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可表达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愉悦:嘴、颊、眉、额,厌恶:鼻、颊、嘴,哀伤:眉、额、眼睛、眼睑,恐惧:眼睛和眼睑个体目光和面部表情分离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公众距离:1215英尺3.65767.7628米社交距离:412英尺1.21923.6576米个人距离:1.54英尺0.45721.2192米(咨询距离)亲密距离:018英寸0 0.4572米三、姿势与装饰: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关系二、身体运动和触摸:摆手、双手外摊、双臂外展、搔头或搔颈、搓手拽衣领、拍头、耸肩的意义四、人际距离人际距离的影响因素: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1、个体性;2、直接性;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二、人际关系是人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1、感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三、自然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指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的4个水平:1、情趣爱好方面;2、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