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复习课程.ppt
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 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一、植物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一、植物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目的:目的: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采挖,继续利用,必须首先对全国、各省、乃至不同的区域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的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了解植物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状况作出科学评价,进而在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指导下,制定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植物资源的总体生产计划。意义:意义:对摸清区域植物资源家底,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并为医药、食品及其他工业生产部门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供应,以及对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高人民经济收入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级别:植物资源调查级别:分国家、省(市)和局部区域不同级别。植物资源调查性质:植物资源调查性质:分为普查性、专业性和生产性不同性质。普查性:普查性:包括所有重要植物资源 专业性:专业性:如仅调查药用植物资源 生产性:生产性:对一两个重要种,以生产地建设为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二、植物资源调查应注意的事项二、植物资源调查应注意的事项(1)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辩证唯物注意原则,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善于分析矛盾,具有时间动态观念,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要熟悉熟悉国家有有关政策关政策和有关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从调查地区的全局出发。(2)掌握植物资源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明确植物资源调查的科学方法,制定周密的调查工作计划,在对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的自然状况,利用状况和市场状况作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调查重点内容。(3)植物资源调查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以制定植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总体生产规划为最终目标,因此,植物资源调查应与资源评价紧密结合,应与生产和保护的需要紧密结合,要注意防止脱离生产实际的单纯资源调查。防止脱离生产实际的单纯资源调查。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三、植物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三、植物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一)准备阶段的工作(一)准备阶段的工作1.资料的搜集分析资料的搜集分析(1)搜集调查地区有关植物资源调查、利用和生产企业等现状和历史资料。分析了解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以及以前的调查结果。(2)搜集调查地区的有关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分析了解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3)搜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分析了解植物资源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2.调查工作的筹备调查工作的筹备(1)仪器设备的筹备(2)交通工具(3)野外医药保健用品3.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组成专业调查队,按照调查内容分组,明确责任和任务。学科专业人员与具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4.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计划 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资源调查概述植物资源调查概述(二)调查工作阶段(二)调查工作阶段 是通过对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等实际调查,掌握植物资源自然状况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是调查工作的基本阶段(本章第二、三节)。(三)总结工作阶段(三)总结工作阶段 内业工作内业工作,主要工作内容系统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按照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目录,数字统计,绘制成果图件,对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开发利用潜力和保护管理等做出科学评价,剔除建议和意见。编写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本章第四、五节)。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现场调查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 路线调查 访问调查 野外取样技术概括起来就是点、线、面、访问点、线、面、访问相结合的综合调查发。一、现场调查分为踏查踏查和详查详查(一)踏查 也称概查,是对调查地区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从全局来讲是认识整个调查地区,选择重点取样区域的过程;从局部来讲是认识取样区域,选择具体调查样地的过程。(二)详查 是在踏查的基础上,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二、线路调查二、线路调查(一)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一)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 能够垂直穿插所有的地形和植被类型,不能穿插的特殊地区应给予补查。踏查、访问和各种参考图件资料踏查、访问和各种参考图件资料是正确确定调查路线的必要保证。(二)路线的布局方法(二)路线的布局方法 分为路线间隔法与区域控制法两种1.路线间隔法路线间隔法 是植物资源路线调查的基本方法,是在调查区域内按路线选择的原则,布置若干条基本平行的调查路线。调查路线间的距离,因调查地形和植被的复杂程度,植物资源分布的均匀程度,以及调查精度要求而决定。2.区域控制法区域控制法 当调查区域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分布不均时,可按照地形划分区域,分别按选择调查路线的原则,采用路线间隔法进行调查。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三)在调查路线上的主要工作(三)在调查路线上的主要工作在调查路线上在调查路线上应按照一定的距离,随时记录植物资源种类的分布情况和多度情况并采集植物标本和需要做实验分析的样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样地,并作一定数量的样方,记录植物资源种类的各种数量要素,主要包括密度、盖度、高度、生物量、利用部位生物量、植被类型、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三、访问调查三、访问调查 是向调查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或者书面的调查。植物资源访问调查记录表访问日期:被访问者姓名:年龄:职业(职务、单位)植物学名:俗名:科名:证据标本号:采集人: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省 县 乡生境条件:海拔高度:习性:体高:胸径:发育阶段:多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用途:利用部位:利用方法:市场销售情况:加工处理方法备注: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一)取样原则(一)取样原则1.二个步骤:二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2.三个一致:三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3.五个接近:五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二)取样技术1.主观取样主观取样:主关判断选取“典型”样地。迅速快捷,但是无法对其估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因而,无法确定其置信区间,应用的可靠性无法事先预测。2.客观取样:客观取样:概率取样,可计算估量的置信区间和进行样本间的显著性检验,可明确知道样本代表性的可靠程度。尽可能的采用客观取样。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客观取样有以下一般客观取样有以下3种:种:(1)随机取样 (2)规则取样 (3)分层取样(三)取样方法(三)取样方法 无样地取样:无样地取样:是指没有规定面积的取样,如点四分法。有样地采样:有样地采样: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如样方法、样带法。样方法: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草本:1-4m2,灌木16-40m2,乔木和大型灌木100-200m2,取样数目一般不能少于20-30个。由于森林植被调查时典型抽样技术的主观性较强,为避免这种主观性,常应用无样地抽样技术进行森林群落特征的调查。其中用的最多的是中心点-四分法和随机点法。首先在抽样地段内设置一系列随机点。大多数情况下,沿通过整个群落的基线上确定随机样点即可。一般样点数为20个。用罗盘仪沿基线及其垂线的方向把围绕各点的面积划分为四等份即4个象限,于每个象限中找到离中心随机点(原点)最近的个体,记载其植物名称、点树间距离、树冠面积、胸径每个象限内只测一株,每个样点共测4株在一片森林地上设若干定距垂直线(借助地质罗盘用测绳拉好)。在此垂直线上定距(比如15m或30m)设点。各点再设短平行线形成四个象限。在各象限范围测1株距离中心点最近的,胸径大于11.5cm的乔木,要记下此树的植物学名,量其胸径和圆周,用皮尺测量此树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时在此象限内再测1株距中心点最近的幼树(胸径2.511.5cm),同样量胸径和圆周,量此幼树到中心点的距离。有时不测幼树,每个中心点都要作4个象限,在中心点(或其附近)选作1个1m2或4m2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灌木、草本及幼苗的种名、数量及高度。草本群落一般采用1m1m的正方形样方,10个重复。一个样方就是一个取样单位。样方在样地内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S”形、“N”形、沿对角线排列等,或者随即排列。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四)取样面积(四)取样面积是指调查中样方的面积大小,一般根据植物群落最小面积原则确定。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面积。巢式样方法:巢式样方法:是确定最小面积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追究按扩大样地面积,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类增加缓慢,通常把种通常把种面积曲线陡度转折点面积曲线陡度转折点作为取样最小面积作为取样最小面积。1234567巢式样方法模式图巢式样方法模式图植物种植物种-面积曲线参考图面积曲线参考图 法国的生态学工作者提出巢式样方法。即在研究草本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特征时,所用样方面积最初为1/64m2,之后依次为1/32,1/16,1/8,1/4,1/2,1,2,4,8,16,32,64,128,256,512m2,依次记录相应面积中物种的数量。把含样地总和数84%的面积作为群落最小面积。针对不同的群落类型,巢式样方起始面积和面积扩大的级数有所不同,但可参考下表的形式进行设计。巢式样方法记录表顺序面积/m2种类11/6421/3231/1641/851/46、将以上获得的结果,在坐标纸上以面积作为将以上获得的结果,在坐标纸上以面积作为横坐标、种类数目为纵坐标作图,可以获得横坐标、种类数目为纵坐标作图,可以获得群落的最小面积群落的最小面积 一般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越多,相应地最小面,相应地最小面积就越大积就越大。例如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最小面积至少为2500m2,其中包括的主要高等植物高达130种;在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中,最小面积约400m2,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有40余种;在荒漠草原,最小面积只要1m2左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可能在10种以内。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四)取样数目(四)取样数目 它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所预期的数据的种类。一般来说,取样数目越多,代表性越好。取样误差和取样数目的平方成反比。取样误差和取样数目的平方成反比。取样数目可在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的基础上,用取样数目与野生植物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确定。具体做法:具体做法:是用最小面积取样方测定野生植物资源储量,换算成相对量,即占取样单位所有植物生物量百分比,并不断累加样方计算累加后平均相对量,以以取样数目为横坐标,相对贮量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取样数目与野取样数目为横坐标,相对贮量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取样数目与野生植物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生植物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详查详查)内容:内容:主要有种类及其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同区域植物资源的贮量和更新能力等。一、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 采集标本记录了解资源情况编名录 腊叶标本 植物资源名录 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二、植物资源贮量调查主要调查一些重要、有开发潜力、供应紧缺或已受威胁的资源种。主要调查一些重要、有开发潜力、供应紧缺或已受威胁的资源种。(一)植物资源贮量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样方法一般采用样方法,按照调查表记录有关内容,主要包括样地地理坐标、样地与样方号、样方面积、调查地点、时间、群落类型、以及样方内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利用部位生物量、物候期、生活力、生活型、胸径、冠径等。1.调查样地总记录表(1)样地号:人为拟定代号(2)地理坐标:经、纬度位置(3)所在行政区:省、市、县、乡、林场等名称(4)群落类型:组成群落各层的优势种命名(5)主要层优势种:指群落的建群种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6)调查者:调查主要人员(7)外貌特征:群落外貌整齐否,层次清楚否,层片清楚否,色调一致否(8)群落动态:群落初生还是次生等不同演替阶段(9)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10)土壤及地被层特点(11)突出生态现象(12)人为活动影响2.样方调查记录表(1)样地编号(2)样方面积(3)总盖度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4)物候期(5)生活力(6)高度(7)盖度(8)密度(9)生物量(10)利用部位生物量(11)冠径(幅)(12)胸径(13)基径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二)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株产量:单株产量:一株植物利用部位的平均产量(g/株)。随机调查株不得少于30株。2.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植物资源种单位面积或样方面积利用部位生物量。3.贮藏量:贮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野生植物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2)用单株产量计算(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4.经济量:经济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5.年允许量:年允许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三、植物资源更新能力调查三、植物资源更新能力调查一般采用设置固定样方跟踪调查的方法(一)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一)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 首先考虑采挖强度。主要调查其根及地下茎的每年增长量。采用定期采挖法和间接观察法。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二)地上器官的更新能力调查(二)地上器官的更新能力调查 首先调查它的生活型、生长发育规律,然后调查它的投影盖度和伴生植物。调查逐渐连续进行,一般包括单位面积植物资源产量、单位面积的苗数及苗的高度等。并分析各种生态因子对野生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四、植物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四、植物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 植物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数据资料主要是通过对收购企业、收购者、集市和采集者等的访问调查访问调查获得。主要调查内容: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表序号植物名称用途利用方法产品性质销售去向市场价格栽培情况收购量需求量生产企业保护情况12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五、植物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绘制五、植物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绘制成果图成果图主要包括:植物资源分布图、贮量图和利用现状图植物资源分布图、贮量图和利用现状图等。地理底图:地理底图:是指用来转绘专题内容的底图,可是是地形图、行政地图或者植物分布图等。专题内容:植物资源的分布、贮量和利用现状。(一)植物资源分布图的绘制 是表达调查地区植物资源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植物资源分布图通常用范围法来表达,范围法:是指用来表示地面间断而成片分布面状现象的一种表示方法。并用各种符号、着色、绘晕线和文字注记等形式表示不同现象的区别。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范围法表示现象的分布规律有精确范围和概略范围之分。精确范围:要求尽可能地表示现象的分布界线概略范围:只用一些零散的符号或者文字注记来表示。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二)植物资源贮量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贮量图植物资源贮量图是表达调查地区植物资源贮量特点及区域变化规律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贮量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在地里底图上制成的,地理底图可与范围法相同。一般用分区统计图法来表达。分区统计图法:是把制图区域分成若干 小区,根据各区统计资料,绘制统计图,以表达并比较各区现象的数量差异的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三)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图:是表达调查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及区域差异的地图。是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可与范围法相同。一般可用分区统计图法和定位图表法来表达。定位图表法:是将固定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画在地图的相应的地点上,以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常见的定位图有柱状图和曲线图等。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利用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制定植物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一、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和生态效率生态效率(一)生产效率(一)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允收量生产效率是作为评价植物资源生产合理性的指标。也可作为控制年采收量的指标 生产效率 (理想值=1)=1 利用的资源可全部采收,充分开发1 实际采收量超过每年的允许采收的限度,是不合理的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二)经济效率(二)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总消耗量经济效率=1 最佳值,采收的植物全部销售而没有压力1 采收量超过实际需要量,造成浪费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三)生态效率(三)生态效率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者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生态效率的比值有两类情况:生态效率的比值有两类情况:第一类为通过计算确定资源恢复量的大小,以便保证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得到保护。第二类是用资源恢复量来调节年允收量,愈是资源恢复工作做的好,年允收量将能扩大。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二、植物资源利用潜力综合评价评价方法:经验判断法、极限判断法和定量评价法(董世林)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二、植物资源利用潜力综合评价评价方法:累加体系即指数和法累加体系即指数和法。该方法是在分析植物资源自然和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选择评价项目,并对第一个被评价植物资源进行指标评价,分成等级,把等级分相加的和作为每种被评价植物资源可利用潜力的估计值。确定生境、再生能力、频度、多度、利用程度5项为评价因素,各因素分成3个等级分。每个植物在5个项目中的等级分相加,作为野生药用植物利用前景的估算值。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三、植物资源受威胁状况评价如何判断和评价各种植物资源的稀有濒危稀有濒危程度和保护价值?(一)利用价值根据利用程度分级打分:一级:常用种类(3分)二级:较常用种类(2分)三级:少常用种类,地方标准收载的种类,但已形成商品(1分)四级:一般民间利用(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二)分类学意义评分标准如下:一级:单种科型 科内仅1属1种植物(3分)二级:单种属型 属内仅1种植物(2分)三级:少种属型 属内有2-10种植物,国产仅1-5种或属内种属虽多,但国产种类仅为1-3种(1分)四级:多种属型 属内种数多,国产种数也多(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三)分布及生境要求评分标准如下:一级:一级:区域性种类 分布在一个或相邻的两个省某山地局部区域内,生境特殊(3分)二级:二级:地区性种类 分布于3-6个省或某一大区内,生境有一定的特殊性(2分)三级:三级:地带性种类 几个大区内分布,但所占省份数不到全国的一半(1分)四级:四级:广布性种类 分布省区数查过全国的一半(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四)野生资源量 野生资源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某种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活体数量。即使是那些主要依靠家种植物资源,也应注意野生种质的存在与否。凭借综合估算分为四级:极少、少、尚多、多,依次打分为3、2、1、0。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五)野生资源减少速率 一级:市场紧缺,常年供不应求,可供应量不足需求量的1/4,资源消失快(2分);二级:时有供不应求现象出现,相当于上述比例为1/4-4/5,资源趋于减少、消失(1分);三级: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现象,相当于上述比例4/5资源减少不明显(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六)栽培状况 一级:尚无栽培品,使用的全部是野生资源(2分);二级:有栽培品,但仅占使用量的少部分(1分);三级:栽培品占使用量的大部分或者全部(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七)保护现状(七)保护现状 一级:未受保护(2分);二级:已受到一定保护(自然保护区内有分布或有一定的迁地保存数量)(1分);三级:已重点保护(已有专题保护区或在保护区内已作重点保护)(0分)。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8)综合性开发现状)综合性开发现状 一级:已被综合开发利用(1分);二级:尚未被综合开发利用(0分)。综合以上8项标准计算每种被评价植物资源的总得分,即可比较出各种植物资源稀有濒危程度和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分越高,其保护价值就越高。拟分为3类:第1类:总分为各项满分之和的约2/3以上,为濒危种类,丞待加以保护;第2类:总分在各项满分之和的1/3-2/3间,为渐危种类,应积极加以保护;第3类:总分少于各项满分之和的1/3,为受威胁或渐稀种类,应注意保护。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植物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四、植物资源价值重要性评价四、植物资源价值重要性评价 联合植物保护研究计划所属植物专家组制定初步评价方法草案,野生经济植物价值重要性评价方法如下:(一)判断植物经济价值重要程度的标准和评分问题(一)判断植物经济价值重要程度的标准和评分问题1.分布和利用地区范围大小2.时间上的利用情况3.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重要性4.商业贸易或实物交换情况5发展成为一种世界商品的现实性和潜在的可能性6.应用范围(二)关于评分和资料综合整理问题(二)关于评分和资料综合整理问题第五节第五节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格式:一、前言一、前言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调查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总面积等)3.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工作过程4.调查内容和完成结果的简要概述5.调查方法二、调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二、调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人口、劳动力、生活水平、植物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关生产单位等第五节第五节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三、调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三、调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植被四、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现状分析四、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主要包括植物资源种类、贮量、数量、用途、地理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引种栽培生产现状、保护管理现状。附各种数据表格及分析结果。五、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综合评价五、调查地区植物资源综合评价1.种类情况评价 2.生产效率评价 3.开发利用潜力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植物资源的意见或建议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植物资源的意见或建议七、调查工作的总结与展望七、调查工作的总结与展望八、各种附件资料八、各种附件资料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