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拉动经济增长word版本.ppt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二、宏观把握本单元知识结构二、宏观把握本单元知识结构1、阅读目录,寻找本单元中心词。2、理清中心词与其他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生产生产第四课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劳动者第六课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投资理财的选择生产的制度背景生产的制度背景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的资金筹集生产的资金筹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第一,生产决定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对象;第二,生产决定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方式;第三,生产决定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第四、生产为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第一,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第二,第二,消费调节生产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起着导向作用。第三,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第四,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新的劳动力。二、微观把握高考考点二、微观把握高考考点考点考点1 1、生产与消费、生产与消费1 1、结合、结合现实材料现实材料准确准确理解区分理解区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四方面。的四方面。2 2、结合、结合现实材料现实材料准确准确理解区分理解区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四方面。的四方面。3 3、结合、结合现实材料现实材料准确准确理解区分理解区分“生产的决定作用生产的决定作用”与与“消费反作用消费反作用”。4 4、正确理解、正确理解“消费对生产反作用具有消费对生产反作用具有双重作用双重作用”。5 5、正确、正确区分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动力”和和“消费是生产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动力”。6 6、运用、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分析时政热点时政热点:“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和和 “扩大内需扩大内需”。考查目标和学习要求考查目标和学习要求11、“海外产品从入库到出库只需24小时,配送给消费者不超过3天。”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发展,激发了中国消费者跨境购物的热情,而消费者近乎疯狂地“买遍世界”,又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暴发式增长。这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A B C.DB4、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拉动着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这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信息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B.C.D.A12(2013年高考江苏卷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走进高考走进高考走进高考走进高考15(2011高考天津卷10)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 B.C.D.1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走进高考走进高考进了月饼多样化的生产。A错误,不符合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B月饼的消费结构由月饼的生产结构决定;D与题目无关。本题答案选C。(2016.课标2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14分)分)走进高考走进高考(2 2)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共(共8 8分)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共展。(共6 6分)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就是:用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供给结构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供给结构升级,供给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升级,供给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07 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1515年以来央行年以来央行5 5 次降息降准、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政热点时政热点2015年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指出,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的经济依据是是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A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A.BC.D.C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这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A.B.C.D.A(2016年3月山西质检)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居民境外消费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已经达到1万亿元。备受关注的奢侈品,则是消费外流最严重的领域,2015年中国消费者境外奢侈品消费达到91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2%。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双十一”活动当天海外购物者超过3000万人次。(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提出我国企业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14分)(1 1)海外购物)海外购物“疯涨疯涨”,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射出国内有效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消费需求已经升级射出国内有效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了,但产业升级没有跟上。(了,但产业升级没有跟上。(4 4分)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我国企业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我国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发展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消费品质量。(道路,不断提升消费品质量。(5 5分)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我国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消费需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我国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创新供给,提供包括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求升级趋势,创新供给,提供包括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等更多层次的消费来满足民众需要。(费等更多层次的消费来满足民众需要。(5 5分)分)(20162016吉林三调)吉林三调)38.38.(2626分)阅读下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材料,分)阅读下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海淘、代购非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海淘、代购非常流行,新西兰奶粉、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日本马桶盖等受到消费者常流行,新西兰奶粉、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日本马桶盖等受到消费者追捧,而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产量都较大,但品质跟不上。在消费需求倒追捧,而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产量都较大,但品质跟不上。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势在必行。材料二:材料二:20152015年年1111月月10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给结构。材料三:现阶段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任务艰巨,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材料三:现阶段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任务艰巨,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迎难而上、敢涉险滩、啃硬骨头,未来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有效性、迎难而上、敢涉险滩、啃硬骨头,未来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有效性、前瞻性,是我们在供给侧改革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上前瞻性,是我们在供给侧改革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上下一致,各方配合,方向、制度、管理、智库的作用均不可或缺。下一致,各方配合,方向、制度、管理、智库的作用均不可或缺。(1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1414分)分)(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3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还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3分)(可合为一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原理4分,说明2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发挥价格对供给的调节;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创新;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改善供给结构。(4分)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供给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