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姻制度(2009).ppt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婚姻形态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婚姻形态二、中国古代婚姻嫁娶的仪式二、中国古代婚姻嫁娶的仪式三、中国古代离婚的制度三、中国古代离婚的制度 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婚姻形态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婚姻形态 原始群婚、血族婚、亚血族原始群婚、血族婚、亚血族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转房制、入赘婚、买卖婚、转房制、入赘婚、买卖婚、典妻婚、媵妾制、聘娶婚、典妻婚、媵妾制、聘娶婚、指腹婚、童养媳、鬼婚、交指腹婚、童养媳、鬼婚、交换婚换婚原始群婚:原始群婚:一切男子属于一切女子,一切女一切男子属于一切女子,一切女子属于一切男子,是一种血亲杂交的状态。子属于一切男子,是一种血亲杂交的状态。这种婚姻模式大约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的这种婚姻模式大约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后期。血族婚:血族婚:也称族内婚,禁止不同辈份之间的也称族内婚,禁止不同辈份之间的男女通婚,只允许本族内同辈男女的婚姻关男女通婚,只允许本族内同辈男女的婚姻关系。这一时期约在新石器时代初期。系。这一时期约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亚血族婚:亚血族婚:又称族外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又称族外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已经不能通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必须在相已经不能通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必须在相互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互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这一时期约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先民进这一时期约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先民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对偶婚:对偶婚:产生在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当族产生在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当族外婚的配偶范围逐渐缩小,异性的同辈男女外婚的配偶范围逐渐缩小,异性的同辈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对偶同居,便成为对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对偶同居,便成为对偶婚。在这种形式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婚。在这种形式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仍然存在,女子处于支配阶段,世系按母况仍然存在,女子处于支配阶段,世系按母系计算。系计算。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自父系氏族开始实行并延续至自父系氏族开始实行并延续至今的主要婚制。这时女子脱离自己氏族嫁到今的主要婚制。这时女子脱离自己氏族嫁到男方,女从夫居。所生的子女改依父系计算男方,女从夫居。所生的子女改依父系计算世系。世系。关于关于“转房制转房制”:左传左传闽公二年记载:闽公二年记载:“初,(卫)初,(卫)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蒸于宣姜。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蒸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齐桓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齐桓夫人、秦穆夫人。夫人、秦穆夫人。”左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泣曰: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侧,不亦异乎?”据统计,左传中记载了据统计,左传中记载了6 6条有关条有关“蒸蒸”“报报”婚的材料,包括东方的齐婚的材料,包括东方的齐国,中原的晋、郑、卫、以及南方的楚国,中原的晋、郑、卫、以及南方的楚国,可见它具有普遍性。国,可见它具有普遍性。金史称:女真旧俗,妇女寡居,金史称: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故无论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贵贱,人有数妻。(汉)细君公主(汉)细君公主细君公主婚嫁场景细君公主婚嫁场景(汉汉)王王昭昭君君 关于入赘婚关于入赘婚 入赘婚是母系社会从妻居婚姻形态的古风遗留和入赘婚是母系社会从妻居婚姻形态的古风遗留和发展。形式上为女子不出嫁,男子出嫁为婿。发展。形式上为女子不出嫁,男子出嫁为婿。秦汉时,赘婿的地位极低,为人轻视。秦代将赘秦汉时,赘婿的地位极低,为人轻视。秦代将赘婿与逃亡之人同列。从秦简魏户律看,赘婿是不婿与逃亡之人同列。从秦简魏户律看,赘婿是不能立户、不得做官的贱民。到汉代,赘婿的地位依然能立户、不得做官的贱民。到汉代,赘婿的地位依然如故,后来,赘婿的处境要稍好一些。如故,后来,赘婿的处境要稍好一些。男子入赘主要是因为家贫,没有聘礼,故以身为男子入赘主要是因为家贫,没有聘礼,故以身为质来与女家姑娘结婚。这就是古书中说的质来与女家姑娘结婚。这就是古书中说的“家贫无有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聘财,以身为质”的意思。的意思。诗经诗经小雅小雅我行其野便描写了一个我行其野便描写了一个“尔不尔不我蓄,复我邦家我蓄,复我邦家”的赘婿,被女家驱逐后在野外奔波的赘婿,被女家驱逐后在野外奔波的心情。的心情。关于买卖婚关于买卖婚 买卖婚是男子用钱财把女子买来作买卖婚是男子用钱财把女子买来作为自己妻妾的一种婚姻形式。为自己妻妾的一种婚姻形式。自周代以后,妻为聘娶,妾为买卖。自周代以后,妻为聘娶,妾为买卖。汉代之后,妾的买卖在禁止之列。自唐汉代之后,妾的买卖在禁止之列。自唐以后,朝廷明文规定,买卖妻妾者当受以后,朝廷明文规定,买卖妻妾者当受到法律制裁,甚至被处以极刑。但实际到法律制裁,甚至被处以极刑。但实际上是禁而不止,买卖婚长期存在着。上是禁而不止,买卖婚长期存在着。关于典妻婚:关于典妻婚:典妻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妻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般有以下几种:11、典妻双方当事人必须订立典妻双方当事人必须订立典婚典婚书书,双方签字画押生效。一式两份,原夫和典,双方签字画押生效。一式两份,原夫和典夫各一份,内容包括典妻原因、期限、典价、夫各一份,内容包括典妻原因、期限、典价、子女抚养、归属等。子女抚养、归属等。2 2、典妻同样需典妻同样需媒人媒人做证,媒人名字也必须做证,媒人名字也必须签在典婚书上,以备日后查询。签在典婚书上,以备日后查询。3 3、典妻所生子女跟从典夫之姓,典妻所生子女跟从典夫之姓,归典夫家归典夫家所有所有,典子拥有典夫的财产继承权,亦可列入,典子拥有典夫的财产继承权,亦可列入典夫家谱。典夫家谱。4 4、典妻的婚礼多在、典妻的婚礼多在夜间举行夜间举行,摆宴请客,洞,摆宴请客,洞房礼俗一如其他,但并不张挂彩灯。房礼俗一如其他,但并不张挂彩灯。5 5、在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方面,典在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方面,典妻婚与其他类型的婚姻形式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妻婚与其他类型的婚姻形式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它的临时性决定了它的特殊性。首先,它是征,它的临时性决定了它的特殊性。首先,它是特殊的夫妻关系,典妻一般住典夫家中,但也可特殊的夫妻关系,典妻一般住典夫家中,但也可以住原夫家,每个月到典夫家同居若干天,同居以住原夫家,每个月到典夫家同居若干天,同居时原夫要回避,不能像亲戚那样,去典夫家串门时原夫要回避,不能像亲戚那样,去典夫家串门唠磕什么的。其次,典妻的主要功能是生子,唠磕什么的。其次,典妻的主要功能是生子,原原则是留子不留娘,子只能承认典夫之妻为娘则是留子不留娘,子只能承认典夫之妻为娘,浙,浙江某些地区,典子称自己的生母为婶婶。有鉴于江某些地区,典子称自己的生母为婶婶。有鉴于此,典妻又称租肚皮。此,典妻又称租肚皮。元典章载:元典章载:“其妻既入典雇之其妻既入典雇之家,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家,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期满之日,虽曰归还本主,出,三年五年期满之日,虽曰归还本主,或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或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贪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久则相恋,人贪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久则相恋,其势不得不然也。轻则添财起典,甚则其势不得不然也。轻则添财起典,甚则偕以逃亡,或有情不能相合,因而杀伤偕以逃亡,或有情不能相合,因而杀伤人命者有之。人命者有之。”文章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浙东农村的一个典妻的悲文章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浙东农村的一个典妻的悲剧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温厚的妇人,贫病交加剧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温厚的妇人,贫病交加的丈夫为了还债和活命,不惜动用最后的资源,把他的丈夫为了还债和活命,不惜动用最后的资源,把他的妻子出典给一个家道殷实的老秀才,替秀才家生儿的妻子出典给一个家道殷实的老秀才,替秀才家生儿子。她依依不舍地抛下幼小的儿子春宝,来到秀才家,子。她依依不舍地抛下幼小的儿子春宝,来到秀才家,在秀才家生活了三年,忍受着秀才夫人的冷嘲热讽以在秀才家生活了三年,忍受着秀才夫人的冷嘲热讽以及对春宝的牵挂,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秋宝,在秋宝一及对春宝的牵挂,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秋宝,在秋宝一岁多的时候,又不得不抛下活泼可爱的秋宝,在身心岁多的时候,又不得不抛下活泼可爱的秋宝,在身心备受折磨后回到自己贫困的家中,丈夫快要病死了,备受折磨后回到自己贫困的家中,丈夫快要病死了,春宝也不认娘了,因为生活的困顿以及对秋宝的思念,春宝也不认娘了,因为生活的困顿以及对秋宝的思念,她的悲剧还将延续。她的悲剧还将延续。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关于关于“媵妾制媵妾制”公羊传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庄公十九年:“媵者何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从。”诗经诗经大雅大雅韩奕:韩奕:“韩侯取妻,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注:朱熹诗集传:盈门。(注:朱熹诗集传:“諸侯諸侯一娶九女,二國媵之,諸娣諸媵也。)一娶九女,二國媵之,諸娣諸媵也。)关于聘娶婚关于聘娶婚 周礼周礼地官地官媒氏说的媒氏说的“掌万民之掌万民之判判”的的“媒氏媒氏”和管子和管子入国篇中入国篇中“凡国都皆有掌媒凡国都皆有掌媒”,这种主管,这种主管“合独合独”的的媒妁都是官媒。媒妁都是官媒。战国策战国策燕策说的燕策说的“周地贱媒周地贱媒”,当属私媒。当属私媒。据史料记载,宋代已有媒人行会据史料记载,宋代已有媒人行会组织,元代媒人由乡社推选出来后在组织,元代媒人由乡社推选出来后在官方注册,政府给他们颁发至元新官方注册,政府给他们颁发至元新格(类似婚姻法之类的文书),使格(类似婚姻法之类的文书),使他们熟悉法律条文。他们熟悉法律条文。官媒用官媒用“斧斧”“秤秤”作为行业标作为行业标志。志。关于关于“指腹婚指腹婚”司马光在家范中揭露它司马光在家范中揭露它的弊端说:的弊端说:“及其既长,或不孝及其既长,或不孝无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无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仍,或从官远乡,遂致或丧服相仍,或从官远乡,遂致弃信负约,违狱致讼者多矣。弃信负约,违狱致讼者多矣。”关于童养媳关于童养媳 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亲,俗称他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圆房。由于这种媳妇来。由于这种媳妇来时年少,需要长大成人后才可成亲,所以又时年少,需要长大成人后才可成亲,所以又叫叫待郎媳待郎媳。当然,还有叫。当然,还有叫等郎媳等郎媳的,乃是男的,乃是男方还没有在娘胎里酝酿,父母就为其领养媳方还没有在娘胎里酝酿,父母就为其领养媳妇的,叫做妇的,叫做“插朵花儿待儿生插朵花儿待儿生”,其功能约,其功能约相当于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相当于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招弟招弟,一切尽在,一切尽在不言中。不言中。三国志载:三国志载:“该诅国女,至十岁,婚家即该诅国女,至十岁,婚家即迎之长养为媳。迎之长养为媳。”宋代之后,这一风俗便开始宋代之后,这一风俗便开始盛行。盛行。民间歌谣:民间歌谣:“十八岁大姐九岁郎,晚上睡觉抱十八岁大姐九岁郎,晚上睡觉抱上床,不是公婆还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上床,不是公婆还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十八岁大姐周岁郎,高矮个子一般长,白天十八岁大姐周岁郎,高矮个子一般长,白天喂吃又喂喝,晚上帮他脱衣裳,来尿糊屎我侍喂吃又喂喝,晚上帮他脱衣裳,来尿糊屎我侍候,说是老婆像他娘。候,说是老婆像他娘。”黄遵宪在一首诗中说:黄遵宪在一首诗中说:“嫁郎已嫁十三年,今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里眠。”关于鬼婚关于鬼婚 周礼有关于冥婚的记载:周礼有关于冥婚的记载:“禁禁迁葬者与嫁殇者。迁葬者与嫁殇者。”“迁葬迁葬”,郑玄注:,郑玄注:“谓生时非谓生时非夫妇,死者葬同穴,迁之使相从也。夫妇,死者葬同穴,迁之使相从也。”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迁葬,谓成迁葬,谓成人鳏寡,生时非夫妇,死乃嫁之人鳏寡,生时非夫妇,死乃嫁之”。意思是说,人成年后还没有结婚就死意思是说,人成年后还没有结婚就死亡的,往往施行迁葬,即冥婚仪式。亡的,往往施行迁葬,即冥婚仪式。明代菽园杂记记述说:明代菽园杂记记述说:“山西石州风俗,凡男子末娶而死,山西石州风俗,凡男子末娶而死,其父母俟乡人有女死,必求之以亡,其父母俟乡人有女死,必求之以亡,议婚定礼纳币,率如生者,葬日亦议婚定礼纳币,率如生者,葬日亦复宴会亲戚,女死,父母欲为赘婿,复宴会亲戚,女死,父母欲为赘婿,礼亦如之。礼亦如之。”关于交换婚关于交换婚 中国古代,从上到下,交换婚中国古代,从上到下,交换婚广为流行。比如西周时姬、姜两姓广为流行。比如西周时姬、姜两姓世代为婚。汉武帝娶卫青之姐卫子世代为婚。汉武帝娶卫青之姐卫子夫为皇后,卫青则娶武帝姐平阳公夫为皇后,卫青则娶武帝姐平阳公主为妻,汉梁荒王刘嘉娶任宝姐,主为妻,汉梁荒王刘嘉娶任宝姐,而任宝则以刘嘉之妹刘园子为妻。而任宝则以刘嘉之妹刘园子为妻。二、中国古代婚姻嫁娶的仪式二、中国古代婚姻嫁娶的仪式 尚书尚书大传引大传引“孔子曰:孔子曰:男三十而娶,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通于织纤纺绩之事,黼黻文章之女二十而嫁,通于织纤纺绩之事,黼黻文章之美。不若是,则上不足以事舅姑,而下不足以美。不若是,则上不足以事舅姑,而下不足以事夫养子。事夫养子。”这是从男女具有成家理事能力立这是从男女具有成家理事能力立论的。论的。班固在白虎通中说:班固在白虎通中说:“男三十筋骨坚强,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这这是从男女生理学立论的。是从男女生理学立论的。古代婚制有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周公六礼”:一、纳采:一、纳采:相当于后世的提亲。男相当于后世的提亲。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答应议婚以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答应议婚以后,男方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后,男方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女家若同意议婚,就收纳其礼去求婚,女家若同意议婚,就收纳其礼物。物。用雁做礼品:用雁做礼品:班固白虎通:班固白虎通:“取其随时而南北,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意也。又取飞成行,止成之鸟,妻从夫之意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也。”“雁侯阴阳,待时而举,冬南夏北,贵雁侯阴阳,待时而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有其所。”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天则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纳彩用雁,天则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纳彩用雁,实际上是告诉大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实际上是告诉大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二、问问名名:问问名名相相当当于于后后世世的的“请请八八字字”。媒媒人人向向女女方方问问清清女女方方姓姓名名和和生生辰辰八八字字,以便占卜婚姻的吉凶。以便占卜婚姻的吉凶。三三、纳纳吉吉:男男家家在在得得到到女女子子之之名名后后在在祖祖庙庙占占卜卜,如如果果是是吉吉兆兆,就就再再请请媒媒人人到到女女家家去去报报喜喜。纳纳吉吉之之后后,婚婚约约就就算算正正式式确确立立了了。如如果果男男家家在在祖祖庙庙卜卜得得凶凶兆兆,预预示示婚婚事事不不成成,就就不不需需要要再再行行纳纳吉吉之之礼礼了了。纳纳吉吉后后世世称称为为“批八字批八字”。四四、纳纳征征:男男方方送送上上聘聘礼礼,正正式订婚。即后来的订婚礼。式订婚。即后来的订婚礼。五五、请请期期:男男方方择择定定吉吉日日后后,由由媒媒人人去去争争取取女女方方同同意意。相相当当于于后后世的世的“告期告期”,“下日子下日子”。六、亲迎:六、亲迎:到了婚期,男子前到了婚期,男子前往女家迎娶。往女家迎娶。唐代婚俗,除传统六礼之外,还吸唐代婚俗,除传统六礼之外,还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婚俗,增加了一些礼俗,收了少数民族的婚俗,增加了一些礼俗,仪式更多,场面也更热闹:仪式更多,场面也更热闹:“下婿下婿”:新郎一行到女家门前,要受女方家新郎一行到女家门前,要受女方家属的戏弄,称属的戏弄,称“下婿下婿”,这是受少数民族,这是受少数民族“栏门栏门”的影响。的影响。催妆:催妆:新娘出门之前,要梳妆打扮,迟迟不出,新娘出门之前,要梳妆打扮,迟迟不出,男方则咏诗催妆。男方则咏诗催妆。障车:障车:新娘的车或轿子启程后,还有新娘的车或轿子启程后,还有“障车障车”节目,阻止新娘动身,这起源于女家对新娘的惜别。节目,阻止新娘动身,这起源于女家对新娘的惜别。系指头:系指头:拜堂之后,新婚夫妻牵着拜堂之后,新婚夫妻牵着“同心结同心结”入洞房,唐代称入洞房,唐代称“系指头系指头”,表示一对新人,表示一对新人同心协力,永不分开。同心协力,永不分开。“坐床坐床”“撒帐撒帐”:入洞房后,有入洞房后,有“坐床坐床”“撒帐撒帐”仪式,女向左坐,男向右坐。然后,仪式,女向左坐,男向右坐。然后,由家属中长辈妇女一边将托盘中的枣、花生、由家属中长辈妇女一边将托盘中的枣、花生、钱等撒到帐子里,一边说一些吉祥话。然后,钱等撒到帐子里,一边说一些吉祥话。然后,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用彩线系在一起,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用彩线系在一起,当作信物。当作信物。拜见公婆:拜见公婆:第二天,新婚夫妇拜见公婆后,第二天,新婚夫妇拜见公婆后,整个婚礼便告结束。(唐代诗人朱庆余闺意整个婚礼便告结束。(唐代诗人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姑”)宋代:宋代:政府提出简化六礼。宋史政府提出简化六礼。宋史礼志记载:礼志记载:“士庶人婚礼,并士庶人婚礼,并问名问名于于纳采纳采,并,并请期请期于于纳成纳成”,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也就是说只保留了“纳采纳采”“纳纳吉吉”“纳成纳成”“亲迎亲迎”四个程序。四个程序。元代:元代:婚礼多按照朱熹朱子家礼婚礼多按照朱熹朱子家礼中规定的仪式行事,有中规定的仪式行事,有“纳采纳采”“纳成纳成”“亲迎亲迎”三个程序。后来,元代统治三个程序。后来,元代统治者为了强调家长主婚的权利,在者为了强调家长主婚的权利,在“纳采纳采”前增加了前增加了“议婚议婚”一项,一项,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贵族婚嫁仪式仍然按照竹朱熹贵族婚嫁仪式仍然按照竹朱熹规定的仪式去办,但民间婚俗却很有时代特色。规定的仪式去办,但民间婚俗却很有时代特色。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婚嫁就日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婚嫁就日趋奢靡,逐渐发展成为趋奢靡,逐渐发展成为重彩礼而轻礼仪重彩礼而轻礼仪。当时。当时有人感叹:有人感叹:“吴俗风气日下,男计奁资,女索吴俗风气日下,男计奁资,女索聘财,甚有写定草帖,然后缔姻者。于是礼书聘财,甚有写定草帖,然后缔姻者。于是礼书竟同文契,亵甚矣。且一重利,则良贱不及计,竟同文契,亵甚矣。且一重利,则良贱不及计,配偶不及择。配偶不及择。”另外,禁欲主义、包办婚姻等旧观念也受另外,禁欲主义、包办婚姻等旧观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了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了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新趋向。的新趋向。明清婚俗中有以茶为礼的习俗,为什么用茶呢明清婚俗中有以茶为礼的习俗,为什么用茶呢?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的象征。“茶不移本,植必生子。茶不移本,植必生子。”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茶”视为视为“至性不移至性不移”的象征。的象征。因因“茶性最洁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可示爱情“冰清玉洁冰清玉洁”;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坚贞不移坚贞不移”,又寓意爱,又寓意爱情情“永世常青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称“下茶下茶”、“定茶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茶受茶”、“吃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为世俗所不齿。三、中国古代离婚制度三、中国古代离婚制度 七七出出(去去):周周礼礼规规定定,丈丈夫夫可可以以以以七七种种理理由由休休弃弃妻妻子子,即即所所谓谓的的“七七去去”,也也叫叫“七七出出”。所所谓谓七七去去,“不不顺顺父父母母去去,无无子子去去,淫淫去去,妒妒去去,有有恶恶疾疾去去,多多言去,窃盗去。言去,窃盗去。”七七出出制制度度实实际际上上反反映映了了包包办办买买卖卖婚婚姻姻把把妇妇女女当当作作私私有有物物,是是片片面面的的强强加加给给妇妇女女的的枷枷锁锁。七七出出与与其其说说是是解解决决男男女女双双方方之之间间的的对对抗抗,不不如如说说是是靠靠牺牺牲牲妇妇女女的的利利益益来来维维护护宗宗法法等等级级制制度度、保全宗法孝道、保证男方传宗接代。保全宗法孝道、保证男方传宗接代。三不出(去)三不出(去):在特殊情况下,不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去。能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余更三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余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故称故称“三不去三不去”,也叫,也叫“三不出三不出”。(如果妻子无处可去,如果妻子为公婆(如果妻子无处可去,如果妻子为公婆守孝三年,如果娶妻时夫家贫苦,后来守孝三年,如果娶妻时夫家贫苦,后来富裕了,在这三种情况下,丈夫不能休富裕了,在这三种情况下,丈夫不能休弃妻子。)但是,对于七出的淫、恶疾,弃妻子。)但是,对于七出的淫、恶疾,不适用三不去。不适用三不去。附录:婚礼中的相关礼俗附录:婚礼中的相关礼俗婚中礼俗(婚礼当天)婚中礼俗(婚礼当天)新娘新郎准备工作新娘新郎准备工作新郎到新娘家里后新郎到新娘家里后新娘出门上轿新娘出门上轿新娘到新郎家里后新娘到新郎家里后婚宴开始婚宴开始婚宴结束,新郎回新房婚宴结束,新郎回新房 新娘新郎准备工作:(主要是新娘的准备)新娘新郎准备工作:(主要是新娘的准备)洗澡 梳头 开脸 戴绒花 吃和合饭 穿凤衣戴凤冠 障面洗澡洗澡水水里要溶入柚子气味,或花草的芳香。关于洗澡的说法洗走邪气,还意味着幸运、长寿以及繁荣 梳头梳头的人选必须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梳头时说的吉祥话梳头的意义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开脸:用丝线绞去脸上的茸毛,化好妆,谓之“开脸”戴绒花:当女子出嫁时,头上多戴一朵绒花 绒花材料和形状由编草制作成为人的形象,如麒麟送子之类。绒花的象征意义绒花因绒花与荣华谐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关于绒花的传说相传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小痣,常插鲜花以掩饰,因鲜花易枯,便以民间制作之绒花代之。从此,民间便仿效成为一种风俗。吃和合饭:吃和合饭:新娘上轿之前,男女双新娘上轿之前,男女双方家里分别备好酒席,由平方家里分别备好酒席,由平辈或晚辈陪新郎新娘吃饭,辈或晚辈陪新郎新娘吃饭,这就称为吃和合饭。这就称为吃和合饭。时间时间在结婚当在结婚当天,新娘上轿之前;有的地天,新娘上轿之前;有的地区是女嫁前一晚区是女嫁前一晚 别称别称“别亲酒别亲酒”、“辞家宴辞家宴”食物食物汤圆,饺子。汤圆,饺子。(汤圆,(汤圆,表示离别;表示离别;饺子有饺子有3 3枚饺子,一个预示枚饺子,一个预示着爱情,一个预示着多子多着爱情,一个预示着多子多福,还有一个意味着幸福)福,还有一个意味着幸福)穿凤衣戴凤冠:新娘出嫁时的穿着习俗凤衣凤冠绣有凤龙图案和彩饰的衣冠,象征吉祥富贵 障面:新娘上花轿前要用红巾蒙盖,在花轿内也不能揭去,此即为障面,又称为盖头。男方:装扮较简单,吃和合饭,穿好新郎服,出发迎娶新娘。新郎到新娘家里出发迎宾介绍纳征早宴开始(早宴之后,新娘出场)奉甜茶压茶杯戴戒指改称呼祭祖回礼出发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迎宾媒人先下车(轿),其余的人接着下,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介绍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一般都先介绍男方給女家。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紅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將大小聘、金飾、礼单点交女方家長,女方亲友將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早宴之后,新娘出(早宴之后,新娘出场场)奉甜茶 男方亲戚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新娘由一好命富人引出堂,捧甜 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 新娘收茶杯,男方亲友以红包压茶杯。戴戒指 新娘面向屋外,坐正厅中央的高椅上新郎新娘相互将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新娘出门上轿新娘出门上轿出门搬谷豆哭嫁敬扇不说再见掷扇燃炮起轿发亲出门出门扶新娘人选福份高的女性长辈(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出门礼节搀扶人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搬谷豆搬谷豆:新娘上花轿之前,往花轿的里外撒播东西。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新娘下轿以前也要撒播,此谓撒谷豆。搬谷豆人选德高望重的老妇所撒的东西谷子和豆子,有的地方则是撒草。【关于搬谷豆的说法关于搬谷豆的说法】一是认为谷豆可以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种子预祝新娘早生贵子。汉代已有这个民间风俗。还有的地方撒花生、红枣,意为早生子,而且男孩女孩要花搭着生。哭嫁哭嫁 古时候,新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连母亲,亲属都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关于哭嫁的传说】希望越哭越发 敬扇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不说再见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掷扇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燃炮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奏乐鸣炮,起轿发亲奏乐鸣炮,起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坐轿离开娘家后)撒清水白米撒清水白米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不走回不走回头头路路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因此有时候要绕着路走,俗称“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娶亲轿子遮起来,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亲的,轿夫们要比拭技艺,尽量使轿子抬得平稳一些,有的地区新郎双方要换胸花。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都要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啦!”新娘到男方家里后新娘下轿新娘进门拜堂仪式新人进房婚宴开始新娘下新娘下轿轿鸣炮动乐相迎伴娘掀轿帘,搀下新娘傧相上前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新娘新娘进门进门新郎抱着新娘跨过门槛民间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拜堂拜堂仪仪式式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开始拜堂传统的拜堂仪式程序如下: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通赞:启轿新人起。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引赞:新郎新娘至花堂前。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奏乐鸣炮。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储伏,兴,平身复位。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至此结束。新人新人进进房房 男女双方在拜堂之后新娘就在新房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婚宴开始婚宴开始 喜宴排座原则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新郎敬酒。婚宴结束,新郎回新房婚宴结束,新郎回新房交杯喜酒花烛之夜闹洞房交杯喜酒交杯喜酒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代。又叫“合卺”。花花烛烛之夜之夜在古代,婚礼中使用的蜡烛上多半绘有龙凤彩饰。后世以花烛喻为结婚。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谓之“守花烛”。闹洞房 婚礼中的高潮环节“三天不分大小”【闹闹洞房的意洞房的意义义】逗乐 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人不闹鬼闹”让新人去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作揖 认亲”,“作揖包封”显示家族的团结【洞房由来的洞房由来的传说传说】黄帝改“群婚”为“一夫一妻制”,黄帝发明“洞房”来维持婚配秩序。【闹闹洞房的由来洞房的由来】源于驱邪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