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形态构成要素讲座.ppt
第二章第二章 景观设计形态构成要素景观设计形态构成要素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形态及概念要素自然形态及概念要素 对于一个景观设计师而言,在对形态的理解上,其形态的创造与使用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师而言,在基础课程训练中,形态构成要素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一、认识自然形态一、认识自然形态 景观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建造景观就是在大地上建造人间的天堂。那么需要我们利用自然中的一切去改造自然。在自然中,实际上美与真是一体的。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互相渗透的情景,但是在当前艺术与科学及其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割裂,造成各自表现生机的缺乏。因此,对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有必要跨越知识界限,将科学的认识与艺术的审美结合起来。不论是景观设计师,还是与景观设计行业相关的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环境艺术设计师等都需要增强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才能够发现形态、了解形态以及到后面的创造形态。自然形态是普遍可见的现实,是创造性设计活动的源泉之一,是灵感激发的动机之一,是形成设计的形态风格和语言形式的文本之一,因此在设计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图2-1)通过对自然形态的研究与分析,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提炼视觉中的基本形态要素,丰富视觉的创造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研究自然形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然的本质形态元素,从而设计出新的形态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尽管已经存在构图、造型、对称、比例、平衡、协调等各种要素,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面对自然加以领悟,发展出更加丰富的形式构成法则,运用到设计之中,避免只运用简单的形式构成原理来进行设计。(图2-2)图2-1 自然形态云南红土地 唐贤巩 摄图2-2 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住宅设计二、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二、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 通常所理解的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本身具有的形态,即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如日、月、山、川、植物、动物等,现实中存在的形态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源。这些有形的自然元素无论在形状、质感、色彩上都会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成为设计创作的原体,景观设计师在从事具体创作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中受到非常有益的启发。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高度升华和概括,是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抽象形态中的几何学形态和非几何学形态又称为冷抽象和热抽象。抽象形态的点、线、面、形、色等的变化能够体现出人的情感,如中国的书法艺术,简练的抽象线条能勾勒出人的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视觉艺术的历史,是一个从自然形态认识演化、装饰表现、写实艺术,最后达到对自然形态的抽象要素的提取与剥离的过程。现代的设计、视觉艺术乃至绘画,伴随着种种的形态表现,不外乎是具象与抽象的表达,而且二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自然形态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的视觉艺术中(图2-3)。现代设计是现代经济和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无疑会时刻影响着设计的形态表现,并且形成不同的设计范围和领域(图2-4)。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等行业设计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倡导的国际主义风格,开始将抽象的几何形态引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自然装饰曲线被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现代艺术运动的纯粹抽象几何直线取代,纯粹的抽象形态与表现理论开始产生,并且在20世纪上半叶影响了世界范围的设计与艺术。图2-3 Masayo Ave 来源于自然的作品图2-4 玛萨斯克孜 1996 美国得克萨斯州私人花园图2-5 故宫园林中的地面景观设计三、自然形态与设计三、自然形态与设计 对于自然形态的分析,最终要落实到设计与艺术创造上来。自然形态对设计物象外表的影响,体现着一种对生态设计的态度。从大自然的一些生物基本形态乃至在宇宙的宏观和自然的微观构造里,设计师们都可以发现自然的构成秩序、和谐之美(图2-5)。自然的一切构成动态与静态的和谐,而和谐对人类产生了美的意味,从而形成美的形式法则。在一件优秀设计作品中,涉及对“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谐调”、“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的运用(图2-6),最终的目的是和谐。人类的设计行为应当是表现出对这种和谐的尊重,而不是对和谐的轻视与破坏。中国传统的“和合”观也应成为设计的要旨。图2-6 克里斯托(保加利亚)1984伞美国(左)克里斯托(保加利亚)1991伞日本(右)第二节 平面构成与景观一、构成的概念、发展和分类一、构成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自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出现,构成学这一概念就慢慢兴起,而且作为基础教学课程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所谓构成是指将各种形态和材料进行分解,作为素材重新赋予秩序的组织,从而得到新的形态的方法。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强调“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思想,研究如何创造形态,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等。实际上,人类所有的创造即是对已知要素进行重构,大到宏观宇宙世界,小到微观原子世界,任何形态虽然都有自己不同的组合形式和结构关系,但是它们都可以看作是由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于是,人们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然后研究这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组成关系,再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组合,就可得到新的形态。构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德国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它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摒弃了传统的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分界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除了受到艺术家的教育外,还聘请工厂里的技师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和材料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设计不脱离社会。这一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他们认为艺术和科学一样,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然后再将这些基本元素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式。包豪斯的这种教学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当时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设计的教育逐渐被重视,包豪斯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开始被采用,受其影响产生的构成理论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原则,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并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构成从形式上分,有平面构成、想象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和色彩构成,而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平面构成、空间构成显得更为重要。平面构成是最基本的造型活动之一,它具有造型领域共有的基本内容,作为现代技术美学应用于设计领域。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形象、形式。平面构成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绘方法,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训练形态抽象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创造观念,开拓设计思路。在这种创造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设计活动,是一种偏重理性、逻辑性的思维活动。综上所述,可以把平面构成定义为: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形成和变化依靠各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些基本元素主要有以下几大类。(一)概念元素(一)概念元素点、线、面点、线、面 所谓概念元素是指那些并非实际存在的,但可以通过意念感觉到的东西,如物体棱角上的点、物体边缘上的轮廓线、物体的表现等等。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重要的元素。景观的审美感受是通过视觉形象来实现的,视觉形象又是由造型的元素,即点、线、面、色组成。造景离不开造型,因此学习和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是学习景观艺术设计,塑造理想景观形象的基础。(二)点的形象(二)点的形象1.点的概念、种类和作用点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点,一般用来表示相对的空间位置,它没有指向性和具体的尺度,是相对周围环境所定义的一个相对概念。它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其意义较为丰富。在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中,点具有可视特征,一般是把物象进行浓缩或简化而成。在构图布局中,点具有很强的调节和修饰作用。在几何学上点只表示位置,没有长度和宽度及面积。但是在实际构成中,至于面积多大才能定义为点,要靠与其周围的形象比较而定,如一个广场本身是巨大的,但在广阔的城市中却成为一个小点。在视觉形态上,点的形态不是单一的。自然界中存在的任何形态与周围的形象比较,只要在空间中具有视觉的凝聚性,而成为最小的视觉单位时,都可以形成点的形态。从点的外形上看,点有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种,规则式点是指那些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形点等,不规则式点则指外形通过随意变化产生的点。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中心,在画面上具有集中和吸引视线的作用。当画面上有两个点或者几个点时,它们之间的视觉张力就会介于其间的空间,产生视觉的连续性,从而有线的感觉(图2-7);点的连续可以产生虚线,而当画面上有较多的点时,点的集合就会产生虚面的感觉(图2-8);点的大小不同时,视觉感应是不一样的,大的点首先被视觉注意到,然后视线会逐渐由大的点到小的点转移,最后集中在小的点上,并且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图2-7图2-82.点的情态特征点的情态特征 点有一种跳跃感,能使人产生各种生动的联想,如联想到球体、植物的种子等;点的排列还能造成一种动感,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和韵律,如点的排列能产生动感;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点排列可以产生膨胀或收缩、前进或后退的运动感(图2-9)点的排列产生动感图2-9大小疏密不同的点产生的动感3.点在景观设计中的造景手法点在景观设计中的造景手法 景观艺术中的植物、亭塔、雕塑、小品、水景等有一定位置的均可以视为点。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点的特性来对景物进行设计和创造,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运用点的积聚性及焦点特性,创造景观的空间美感和主题意境。点,具有高度积聚的特性,且很容易形成视觉的焦点和中心。点既是景的焦点,又是景的聚点,小小的一点可以成为景观中的主景。在构思设计时,要极其重视点的这一特性,要画龙“点睛”。这种手法的表现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在轴线的节点上或者轴线的终点位置,往往设置主要的景观要素,形成景观的重点,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例如烈士公园在轴线上布置主题建筑(图2-10)。在西方古典园林轴线也会将大的雕塑和喷泉作为视觉点。图2-10 长沙烈士公园主题形态形成焦点利用地形的变化,在地形的最突出部分设置景观要素,例如在山顶上布置亭子(图2-11),塔等在构图的几何中心,如广场中心、植坛中心等布置景观要素,使之成为视觉焦点。(2)运用点的排列组合,形成节奏感和秩序美。点的运动、分散与密集,可以构成线和面,同一空间不同位置的两个点,点与点之间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同感觉:疏密相同,高低起伏,排列有序,具有明显的节奏韵律感。在景观中将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样能构成有规律有节奏的造型,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意境(图2-12、图2-13)。建筑形成景观焦点。图2-11 昆明“世博会”两宜亭图2-12 日本京库拉达尼庙 永恒的玫瑰园图2-13 点在广场上绿化与座椅装置的应用(3)散点构成在园林中的视觉美感 散点构成如同风格多样的散文、旋律优美的轻音乐,在景观环境中布置一些散点,可以增强环境自由、轻松、活泼的特性,有时由于散点所具有的聚集和离散感,往往可以给景观带来如诗的意境。散点往往采用石头、雕塑、喷泉和植物的形式出现在景观环境当中(图2-14)。图2-14 点在广场上水景涌泉的应用点具有活泼、动感的特征,视觉效果较强,可以营造出活跃的空间氛围,但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景观设计中要谨慎使用,否则可能造成凌乱和繁杂的感觉,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造成不舒服的影响。(三)线的形象(三)线的形象1.线的概念、种类及特点线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面与面相交也能形成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体,可以把它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与点强调位置与聚集不同,线更强调方向与外形。几何学上,线只有长度和方向而没有宽度。但是在平面构成中,线在画面上是有粗细之分的。线的种类很多,一般从线的形态上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基本形式,并且不同形式的线又有粗细之分。直线又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几种常用的形式;曲线中常用的形式有自由曲线和规则曲线两种形式(图2-15)。线是平面构成中最重要的元素。首先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两条线相交可以产生点的形态,线是面的边界,一系列的线排列又可以产生虚面的形态,因此线可以表现任何形体的轮廓、质感和明暗;其次,不同形式的线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态特征,如轻重缓急、纤细流畅、稳重有力等等。2.线的情态特征线的情态特征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对稳定。水平的直线容易使人联想到地平线。直线的适当运用对于作品来说,有标准、现代、稳定的感觉,我们常常会运用直线来对不够标准的设计进行纠正。适当的直线还可以分割平面。而水平线则有平和、安宁、寂静之感,使人联想到风平浪静的水面和远处的地平线;垂直线则有庄重、崇高、上升之感,使人联想到广场的旗杆、垂直的柱子等;粗直线表现力强,显得有力、厚重、粗笨;相反,细直线则显得秀气、锐利。曲线富有女性特征,具有柔软、优美和弹力的感觉,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到自然河流、地形等,有强烈的心里暗示作用,而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秩序以及自由;自由曲线则具有自然延伸、流畅及富有弹性的美。在实际应用中,徒手绘制的线能给人以自然流畅之感,借助工具绘制的线则显得理性和生硬,所以我们往往在做景观设计方案之前会进行手绘草图的练习。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弧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类。在景观设计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园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曲桥等均为线。3.线造景手法线造景手法(1)直线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直线在造型中常以三种形式出现,即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直线本身具有某种平衡性,虽然是中性的,但很容易适应环境。由于直线是人抽象的产物,所以具有表现的纯粹性。在景观中,会具有重要的视觉冲击力,但直线过分明显则会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常用折线的对景对它进行调整和补充(图2-16)。图2-16 直线分割的景观空间 水平线平静、稳定、统一、庄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水平线在景观中应用非常广泛,直线形道路、直线形铺装、直线形绿篱、水池、台阶等都体现了水平线的美。垂直线给人以庄重、严肃、坚固、挺拔向上的感觉,景观设计中,常用垂直线的有序排列造成节奏、律动美,或加强垂直线以取得形体挺拔有力、高大庄重的艺术效果。如用垂直线造型的疏密相间的园林栏杆及围栏、护栏等,有序排列的图案能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法国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公共艺术公文框装置在日本东京的临海副都心的大型综合住宅区内,随着地形高低的变化,公文框也在跳跃地伸向远方,无论是形式感还是节奏感都很强烈。另外,在公文框走向的尽头还装有一面镜子,利用反射加强了视觉上的错视效应,将重复性艺术表现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图2-17)图2-17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公共艺术装置品 倾斜线动感较强,具有奔放、上升等特性,但运用不当会有不安定的散漫之感。景观中的雕塑造型常常用到斜线,斜线具有生命力,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动势,另外也常用于打破呆板沉闷而形成变化,达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意境。但由于斜线的个性特别突出,一旦使用,往往处于视觉中心,同时对于水平和垂直线条组成的空间有强烈的冲击作用,因此要考虑好与斜线相配合的景观要素设计,使之与整个环境相协调。(2)曲线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曲线的基本属性是柔和,具有变化性、虚幻性、流动感和丰富性。曲线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何曲线;另一类是自由曲线。几何曲线的种类很多,如椭圆曲线、抛物曲线、双曲线。几何曲线能给人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形,能表达丰满、圆润、柔和、富有人情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图2-18、图2-19)。图2-18 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鸟瞰图2-19 公共空间景观装置艺术 为了模仿和体现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所有的线都顺应成自然的曲线山峰起伏、河岸湖岸弯曲、道路蜿蜒,植物配置也避免形成规则的直线,总要高低错落、左右参差,形成自然起伏的林冠竖向线(林冠线)和自然弯曲的林冠投影线(林缘线),即使是亭台楼阁等人工的建筑,也会把其屋顶起翘形成自由的曲线。另外,古典园林道路的线形也是自然弯曲的园路,曲线在有限的园林中能最大限度地扩展空间与时间,在园路和长廊中处处展现其美姿。曲线在古典园林中运用最广泛,古典园林中的桥廊、墙,以及驳岸、建筑、花坛等处处都有曲线(图2-20)。图2-20 拙政园沧浪水院 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都想缓和一下生活节奏,希望从紧张的节奏中解放出来,而曲线能带给人们自由、轻松的感觉,并能使人们联想到自然的美景,但是曲线的弯度要适度,有张力、弹力,才能显现出曲线的美感。因此,在运用曲线的时要注意曲线曲度与弯度的设计。(四)面的形象(四)面的形象1.面的概念、种类和特点面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面是线运动的轨迹,面也可以是体的外表,面一般由线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几何学上,面有长度、宽度但没有厚度。面的种类非常丰富,运动的线的形式不同或相同的线运动规律不同,所形成的面的形式也不同。在应用中,通常可以把面按形状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然形等。几何形面是指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面,典型的几何形面是圆形和正方形以及他们的组合;有机形面是指不具有严谨的几何秩序,形状较自然的面,这类面多由曲线界定;偶然形面是指形成于偶然之中,如在图纸上随意泼墨形成的图形即属于偶然形的面(图2-21)。面还可以分成实面和虚面两种情况,实面是指由线界定的具有明确的形状并能看到的面;虚面则是指没有线的界定,不实际存在但是可以感觉到的面,如由点、线的密集而成的面则为虚面。图2-21 面的形状分类2.面的情态特征面的情态特征 几何形的面呈现一种严谨的数理性的秩序,给人一种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但有时又由于其过于严谨和有理性,而有呆板、缺少变化的弊端;有机形的面一般具有柔软、活泼、生动的感觉,并且在应用中由于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须考虑其本身与其他外在要素的相互关系;偶然形的面形成于偶然之中,外形难以预料,给人以朦胧、模糊、非秩序的美感,而我们在设计中往往也追求偶然形所形成的意想不到的特殊艺术效果。3.面造景手法面造景手法(1)几何形面在景观中的应用 几何曲线形平面体现了严谨性和理性,是人工的产物,因此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体现同样精神的规则式景观。如规则式景观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封闭型的草坪、广场空间均为几何形,常用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等。在景观中,整形水池,即几何形水景设计,在西方景观中较普遍,水体的外形轮廓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的驳岸,常见的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等(图2-22)。图2-22 几何形平面中的特例是对称规则形。对称规则形平面大都应用于纪念性质的广场。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南京的中山陵广场,湘潭的东方红广场等,由于直线形的组合造成一种肃穆、秩序、宽广的庄严气氛,使人们产生一种肃穆感,实现了广场的政治功能和集散功能。另外,在现代公园的出入口等景观集散地大多也是几何形平面的广场,这种广场的功能是供游人休憩、集散、通行之用。几何形平面广场最忌空旷、单调,而这却是几何形平面景观中最易出现的毛病,故在景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我们可用曲线造型的喷泉、花坛、雕塑小品等来美化装点广场,打破单调、空旷,使游人在规矩方圆之中产生安全、依赖的秩序感和亲切感。(2)自由曲线形平面在景观中的应用 自由曲线形平面是曲线和面结合的产物,突出了自然、随和、自由生动的特性,一般应用于自然式景观中。如以顺应自然、仿效自然、利用自然为主导思想的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从自然中总结出山水植物的规律,使布局顺理成章。而自然的面都是自由的曲线形平面,因此,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园林中的空旷地、广场的轮廓,还是水体的轮廓都应为自然形的,才能形成园林中开朗明净的空间。草地植物的种植形成立面效果和地形平面也是自由曲线形的(图2-23)。图2-23 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临摹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上,设计师所追求的形态元素要求高,而人们对自然生态性和休闲性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在很多景观中的草地、水面、树林等形成的面都采用自由的曲线平面,但现代的组合更为灵活,在很多地方可以和几何形平面结合使用,甚至有的自由线形平面在某个边结合几何形来设计,将人工和自然完整地结合起来。综观上述,在平面布局中面与点和线共同构成了合理的具有现代艺术的景观。总之,景观设计要想有所突破、创新,就应该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合理设置各景观组成要素形成的点、线、面在平面上的位置,立体中的构成,空间中的组合,以取得最佳的“构成”。三、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和形成规律三、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和形成规律(一)形式法则(一)形式法则 构成艺术离不开形式美和形式法则,以基本要素为素材进行的分解和组合等操作构成的平面构成形态,在视觉效果中一定要具有美感。这种视觉的美感主要是通过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来体现的,特别是对于景观中的构成应用,离开了形式美法则,也就失去了魅力,本书在第三章中具体介绍了形式美的法则及在景观中的体现,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谈构成的形成规律。(二)形成规律(二)形成规律平面形态的形成和变化主要依靠各种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综合构成了平面形态中的骨格系统和基本形的形式,故平面形态的形成规律主要通过骨格的形成规律和基本形的形成规律体现。1.基本形基本形(1)基本形是构成图形元素的基本单位。基本形由概念性的元素点、线、面进行组合而成。设计中,以一些彼此相关联的基本要素构成一个基本形,再以这个基本形为单位进行各种组合和变化,即可形成丰富多彩的图形。这样,借助于基本形的概念就可以把众多而繁杂的基本要素和最终构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基本形设计一般应以简单为宜,复杂的基本形由于过于突出而有自成一体的感觉,使形态的整体效果欠佳。(2)基本形的组合关系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对形态的基本组合方式必须了解,在对基本形进行组合中,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归纳起来通常有以下几种(图2-24)。分离:形与形之间产生的距离。接触:两个完整的形之间无距离,彼此进行接触。复叠:一个形态覆盖在另一个形态之上,产生前后关系,形成空间感。透叠:两个形交叉的部分形成一个透明的形。联合:两个形相交,彼此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形。减缺:两个形相交,其中一个被另一个减掉后剩下的部分。差叠:与透叠相反,两形相交,中间共有的部分。复合:两个形完全重叠一起成为新的形。(3)基本形的变化规律。基本形的变化可以使我们在专业设计中丰富形态,组成基本形的各个要素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或采取不同程度的变化过程,按照要素的变化规律不同可以分为重复、渐变、近似和对比(图2-25)。图2-252.骨格(1)骨格的概念和分类。简单地说,骨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如,小学生写字一般都要在方格里写,如果是一张白纸,往往为了把字写得整齐,都会用铅笔在上面打上格子,至少要画上线。基本形在平面内进行的排列是依靠骨格的组织来完成的,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它决定了基本形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关系。骨格在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由概念性的线要素组成,包括骨格线、交点和框内空间。在设计构成中,将一系列的基本形安放在骨格的交点或框内空间中,就形成了简单的构成设计。(图2-26)图2-26 在平面构成中,骨格按照其结构可以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作用性骨格和非作用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方式进行有序的排列形成的骨格,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形式(图2-27)。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图2-27)。(2)骨格的变化规律,骨格是关系元素,在构成中起重大作用,同样的基本形,由于骨格的变化,构成的形态就不同。骨格可以变化的要素主要是骨格的间距、方向和线型,如图2-28所示。四、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四、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非常多,按照所应用的要素不同可以分为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以及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按照构成的规律和形式特点可以分为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近似构成、对比构成、特异构成、密集构成等。下面按照构成的规律,结合各种不同的要素进行介绍。(一)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1.重复构成的概念重复构成的概念 相同或相似的形态连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叫做重复。重复构成以一个基本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重复构成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它能够加强给人的视觉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和谐统一并富有整体感和秩序美。2.重复构成的形成重复构成的形成(1)重复是景观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的相同,此外还有色彩、大小、方向、肌理等方面相同。基本形的重复,用来重复的形状,可称之为基本形。主要是指基本形的形状的重复,其他要素如大小、色彩、肌理、方向等在形态重复的前提下,可以有一些变化。(2)骨格的重复。设计骨格的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都相等,就形成了骨格的重复。3.重复构成的形式 以一个基本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图2-29)图2-29 重复构成的形式(二)渐变构成(二)渐变构成1.渐变构成的概念渐变构成的概念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变化。渐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如城市中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自然山体的起伏渐变,听见的声音的大小、强弱渐变等。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秩序、有节奏的变化。如果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过快,就容易失去渐变特有的规律性,给人以不连贯的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过程太慢,则会产生重复感。2.渐变构成的形成渐变构成的形成基本形的渐变。组成基本形的各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都可以进行渐变。(1)形状的渐变:由一个基本形的形状逐渐变成另一个形状。可以采取加、减、移位等手段,形成由完整到残缺,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等的渐变。(2)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渐变,会产生系列感和强烈的动感。(3)方向的渐变:将基本形在骨格框架内作有规律的方向的渐变,可以使画面产生动感和空间感。(4)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位置渐变时须用到骨架,可以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5)色彩的渐变:基本形的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做有规律的渐变,产生有层次的美感。(6)骨格的渐变: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地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同时骨格线的间距、线型、方向等的渐变,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3.渐变构成的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图2-30)。(三)发射构成(三)发射构成1.发射构成的概念发射构成的概念发射构成目前在景观设计中也运用广泛,发射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形状,如鲜花的结构、太阳四射的光芒等。发射都是由发射中心和具有方向的发射线两个要素构成。发射构成具有重复和渐变构成的特点,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产生光学的动感或爆炸性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2.发射构成的形成发射构成的形成发射的构成主要是通过骨格的发射得到的。这种发射的骨格有发射点(一个或几个并成为画面的焦点)和发射线(具有方向性并与发射中心有机结合)两个重要因素。根据它们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图2-31):(1)中心点的发射。分离心式发射和向心式发射。离心式发射基本形由发射中心向外扩散,有较强的向外运动感,是常用的一种发射构成形式,一般发射中心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向心式发射与离心式发射形式相反,向心式发射是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集中,其发射点在画面外部。(2)同心式发射。是基本形依照骨格线的形状,以一个中心点层层环绕,形成逐渐扩大的发射形式。(3)多心式发射。画面中有多个发射中心,基本形基于多个中心进行排列形成的发射构成形式。图2-31(四)对比构成(四)对比构成1.对比构成的概念对比构成的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明确、肯定、清晰的感觉。强烈的对此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比构成是将性质相反的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构成形式。因此,对比就是一种比较,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产生的大小、疏密、虚实、冷暖、方圆、强弱等不同印象。在构成中对比训练应注意统一的整体感,在对比的同时,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个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能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对比也有程度强弱之分,强烈的对比比较刺激,而轻微对比则比较柔和。构成设计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应用对比的手段,强调某一个因素的存在,使设计产生独特的个性。2.对比构成的形成对比的构成以基本形的对比方式为主,主要通过基本形的以下方面进行对比:(1)形状的对比。不同的形状一定可以产生对比,但是应注意统一感。(2)方向的对比。在基本形整体有明确的方向的前提下,少数基本形的方向发生改变。(3)大小的对比。基本形的形状面积或线的长短不同产生的对比。(4)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5)疏密的对比。基本形的排列的聚与散产生的对比。(6)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偏侧、中央、前后感觉的不同所产生的对比。(7)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凹凸等不同产生的对比。(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为底。3.对比构成的形式(图对比构成的形式(图2-32)(五)特异构成(五)特异构成1.特异构成的概念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构成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在这里所的规律性,是指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有规律的构成。特异构成可以使某些要素强烈鲜明,形成视觉焦点,产生跳跃的效果。特异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其中一点红就是一种色彩的特异现象。特异是通过小部分的差异与整体的秩序进行对比得到的。在特异构成中,特异的程度在整个构图中的比例应适度,如果特异的程度太小,效果不明显,不足以引起视觉刺激;反之,过分强调特异的程度,又会破坏图面的统一感。2.特异构成的形成特异构成的形成(1)基本形的特异: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形成画面上的视觉焦点。这种形状的特异,能增加图面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一般形成特异的基本形数量应很少,甚至只有一个。方向的特异。在大多数基本形方向重复的秩序里,有一个出现变化而产生特异。大小的特异。相同的基本形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应注意对比不要太悬殊或太相近,只有少部分在大小上的特异形成对比。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入对比色彩成分,以打破单调的画面,基本形和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色彩的特异变化会有新的视觉效果。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可以造成不一样的肌理变化。(2)骨格的特异。骨格的特异多指在规律性的骨格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方面发生了变异。3.特异构成的形式(图2-33)(六)近似构成(六)近似构成1.近似构成的概念近似构成的概念近似构成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的构成形式,表现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能给人强烈的系列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河边的卵石、树上的叶子等的形状都是近似的。在近似的构成中,要把握好近似程度的大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太大,就产生重复之感;反之,近似的程度太小,就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2.近似构成的形成近似构成的形成(1)基本形的近似。主要是应用基本形形状的近似。一般两个形态如属于同族则它们的形状就是近似的,如人类的形象、同一种植物叶子形状等等。在近似的设计中,可以首先找到一个原形,然后在这个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变形、方向、色彩等的操作变化,即可得到一系列近似的形态,将这些近似的形态进行组织即可形成近似构成。(2)骨格的近似。骨格的近似一般是指骨格单位的形状或大小的近似。3.近似构成的形式(图近似构成的形式(图2-34)图2-34(七)密集构成1.密集构成的概念 密集在景观设计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态元素的表现手法,基本形在构图中自由分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就成为整个图面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并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的排列,产生疏密、虚实的对比效果。2.密集构成的形成密集的构成设计是依靠基本形的排列完成的,实际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组成基本形的数量要多,个体要小,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近似。(2)基本形的排列虽不受骨格的限制,但要合理地组织,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动感,不能涣散。3.密集构成的形式(1)趋于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置于画面中,基本形的排列都趋于这个点进行密集,越靠近这个点越密,越远离该点则越稀疏,这个概念性的点往往成为画面的焦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概念性的点有时不止一个,基本形的排列也不要过于规律。(2)趋于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条概念性的线,基本形的组织趋于该线进行,越趋于该线越密集,越远离该线则越稀疏。(3)自由密集。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不受概念性的点和线的约束,完全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形成疏密变化的图面效果。(图2-35)图2-35第三节第三节 色彩与景观色彩与景观 随着现代色彩学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现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环境目的的明确和对生活的需要,而慢慢地注重于感性上的需求。色彩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景观设计也因此受到其极大的影响。色彩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十分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重视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他们利用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受,来创造富有个性、层次与情调的环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间环境的创造和氛围的营造上。同质量、结构等硬性指标相比,色彩在软环境的塑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整个景观环境的统一规划,合理地运用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同时,运用得当的色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图2-36)图2-36 自然界中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橘子是橙色的,但是最基本的色彩只有三种,即红、黄、蓝,其他色彩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我们称这三种色彩为“三原色”(图2-37)。图2-37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与彩色两大类。其中黑白灰属于非彩色系列。其他的色彩则属于彩色。任何一种彩色都具备三个特征:色相、明度和纯度。其中非彩色只有明度属性。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这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比如紫色、绿色、黄色等等都代表了不同的色相。同一色相的色彩,调整亮度或纯度就很容易搭配,比如深绿、暗绿、草绿、亮绿。明度也叫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大,色彩越亮。明度指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另外在同一色相的明度中还存在深浅的变化。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等明度变化。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高的色彩纯,鲜亮。纯度低的色彩暗淡,含灰色。一、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一、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一)色彩的生理作用(一)色彩的生理作用 色彩是设计的重要视觉媒介。研究证实,色彩具有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多方面特征,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以及色彩,色彩处理不仅影响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