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pptx
-
资源ID:77733587
资源大小:3.15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pptx
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斜截面受剪基本概念A.斜截面受剪破坏的特点a.裂缝为斜裂缝b.带有脆性破坏的性质,无明显征兆,工程中应防止第1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斜截面受剪基本概念B.抗剪钢筋a.箍筋b.弯起钢筋两者统称为腹筋。有箍筋或(和)弯起钢筋的梁称为有复筋梁,否则称为无腹筋梁。第2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斜截面受剪基本概念C.斜截面受剪与斜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通过计算来保证,斜截面受弯一般通过构造来保证。Mu斜VcCcTsTvTbZsvZsbZMu正CcTsZ一般情况下斜截面受弯承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力总能能满足足支座支座处纵筋筋锚固固不足不足纵筋弯起、切筋弯起、切断不当断不当异常情况需采取构造措施6310受弯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当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第835条、第922条第924条、第927条第929条规定的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3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A.斜裂缝出现前的应力状态a.截面任一点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剪弯跨剪弯跨纯弯跨a称为剪跨h0a/h0称为剪跨比由材料力学知,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第4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A.斜裂缝出现前的应力状态b.剪弯段内混凝土各点的主应力主拉应力:主压应力:主应力与梁纵轴夹角:1点:=0,=max,=45 2点:cpct,(ct)45 3点:cpct,(ct)3时。竖向裂缝一出现,迅速向梁顶发展,形成临界裂缝,接着梁被斜向拉断。裂缝出现的荷载与破坏时的荷载很接近,为脆性破坏。斜拉破坏第24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4)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B.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b.剪压破坏集中荷载下的简支梁,当剪跨比1 3时。竖向裂缝沿竖向延伸一小段后,斜向延伸为斜裂缝,然后逐渐形成一条主裂缝,向梁顶发展。梁破坏时,斜裂缝上端混凝土在正应力、剪应力和竖向局部压应力共同作用下被压碎。承载力高于斜拉破坏。剪压破坏第25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4)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B.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c.斜压破坏集中荷载下的简支梁,当剪跨比 剪压斜拉延性:剪压斜压斜拉防止破坏的措施:斜压、斜拉: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剪压:通过计算来保证。第27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A.剪跨比当剪跨比由小增大时,在3以后,剪跨比对梁的抗剪强度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梁在抗剪过程中同时存在“梁作用”和“拱作用”3以后“拱作用”逐渐减弱造成的。第28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B.纵向配筋率纵向钢筋除了直接提供销栓力以外,还使梁的中和轴降低,从而加大了斜裂缝顶部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间接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由图可见,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梁的抗剪强度增大,但是数据离散性很大。对于小剪跨比的梁,纵筋配筋率对抗剪强度影响较大;剪跨比 3时,增大纵筋率对梁的抗剪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通常在大于1.5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对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才较为明显,所以,在公式中未纳入系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条文说明633-3:第29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C.混凝土强度等级vtest与ft和fc有大致的线性关系,但是数据的离散性很大;3时,抗剪强度取决于抗拉强度,抗剪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较少。第30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D.梁截面高度随着梁的有效截面高度增加,抗剪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尺寸效应的原因可以解释为:随着截面高度的增加,在斜裂缝的宽度增大,骨料之间的咬合作用削弱,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图中还表明尺寸效应的大小与剪跨比密切相关,对于3的梁,有效高度对抗剪强度几乎没有影响。我国规范规定的截面高度影响系数的起点是800mm。式中: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小于800mm时,取800mm;当h0大于2000mm时,取2000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31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E.截面形状受压区翼缘的存在对提高斜截面承载力有一定的作用(高1030%),斜压破坏除外。第32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F.结构类型连续梁的受剪承载力与相同条件下的简支梁相比,仅在受集中荷载时低于简支梁,而在受均布荷载时则是相当的。即使是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情况下,也只有中间支座附近的梁段因受异号弯矩的影响,抗剪承载力有所降低;边支座附近梁段的抗剪承载力与简支梁相同。简支梁受剪破坏连续梁受剪破坏第33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A.基本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33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小于800mm时,取800mm;当h0大于2000mm时,取2000mm。637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符合下式要求时,可不进行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其箍筋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929条的有关规定。Vcvftbh00.05Np0(637)式中:cv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按本规范第634条的规定采用。634cv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的75以上的情况)的独立梁,取cv为1.75/(+1),为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等于ah0,当小于1.5时,取1.5,当大于3时,取3,a取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Np0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按本规范第10113条计算;当Np0大于0.3fcA0时,取0.3fcA0,此处,A0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第34页/共87页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B.无腹筋梁的构造配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9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不需计算第35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箍筋的作用A.抗剪第36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箍筋的作用B.控制斜裂缝宽度第37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箍筋的作用C.与纵筋形成骨架,起施工固定及使用中约束混凝土的作用第38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箍筋的作用D.提高粘结性能、延缓粘结裂缝出现第39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破坏形态A.裂缝出现前的应力状态腹筋应力很小,作用不明显,对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影响不大,受力性能与无腹筋梁基本相近。第40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破坏形态B.裂缝出现后的应力状态箍筋或弯筋可通过悬吊作用直接承接部份剪力,限制裂缝开展和延伸,增大剪压区面积,提高剪压区的抗剪能力。第41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破坏形态a.斜压破坏箍筋配置过多时的破坏。箍筋屈服前斜裂缝间的混凝土即被压碎。有脆性性质。C.有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第42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破坏形态b.剪压破坏箍筋配置适量时的破坏。箍筋屈服后剪压区的混凝土才被压碎。有明显征兆。C.有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第43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破坏形态c.斜拉破坏箍筋配置过少时的破坏。箍筋屈服后不能承受由于混凝土开裂传来的拉力。无明显征兆的突然破坏。(3)有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第44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3)仅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A.基本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34当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注意此项与课本不同cv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或 75%)作用下的独立梁,取cv为1.75/(+1)。V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p0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第45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3)仅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B.适用条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a.最小截面尺寸631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hwb4时V0.25cfcbh0 (6311)当hwb6时V0.2cfcbh0 (6312)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式中: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c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尺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0截面的有效高度;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注:1对T形或I形截面的简支受弯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公式(6311)中的系数可改用0.3;2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其受剪截面的控制条件可适当放宽。体现出截面高抗剪低体现出T形、工形截面抗剪高于矩形截面第46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3)仅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B.适用条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最小配箍率9210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sv不应小于0.28ftfyv929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当V 大于0.7 ft bh0+0.05Np0 时,箍筋的配筋率sv(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 ft/fyv;需要计算第47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3)仅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C.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步骤及应用基本步骤:确定计算截面位置,计算剪力设计值截面校核:V0.25(或0.2)cfcbh0?加大截面否Vcvftbh00.05Np0?是构造配箍是否确定箍筋支数n和直径d,计算间距s第48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4)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A.基本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35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VcsVP0.8fyvAsbsins0.8fpyApbsinp(635)式中:V配置弯起钢筋处的剪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636条的规定取用;V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6343)计算,但计算预加力Npo时不考虑弯起预应力筋的作用;Asb、Apb分别为同一平面内的弯起普通钢筋、弯起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s、p分别为斜截面上弯起普通钢筋、弯起预应力筋的切线与构件纵轴线的夹角。634当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虑弯起钢筋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的折减第49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4)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B.适用条件-同仅配箍筋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31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hwb4时V0.25cfcbh0 (6311)当hwb6时V0.2cfcbh0 (6312)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9210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sv不应小于0.28ftfyv929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当V 大于0.7 ft bh0+0.05Np0 时,箍筋的配筋率sv(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 ft/fyv;需要计算第50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4)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C.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步骤及应用基本步骤:确定计算截面位置,计算剪力设计值截面校核:V0.25(或0.2)cfcbh0?加大截面否Vcvftbh00.05Np0?是构造配箍是否第51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计算截面位置的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32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图632a、b截面11);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图632a截面22、33);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632b截面44);4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注:1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尚应包括梁的高度开始变化处、集中荷载作用处和其他不利的截面;2箍筋的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928条和第929条的构造要求。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第52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5)计算截面位置的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8在混凝土梁的受拉区中,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图928);同时弯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h02。当按计算需要设置弯起钢筋时,从支座起前一排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规范表929中“V0.7ftbh00.05Np0”时的箍筋最大间距。弯起钢筋不得采用浮筋。第53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计算例题A.例5.1已知:240厚墙上的简支梁bh=200500,gk=25kN/m,qk=50kN/m,ln=3960,C30,箍筋HPB235,纵筋HRB400,425。求:抗剪箍筋和弯起钢筋。2402403960500600ABCg+qVVV50第54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计算例题A.例5.1解:(1)基本参数C30,查得fc=14.3,ft=1.43;HPB235,fyv=210;HRB400,fy=360;设纵筋单排布置,取as=35,算得h0=500-35=465。(2)剪力设计值a.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b.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V=198kN(3)截面尺寸验算属于一般梁。C30,c=1,截面尺寸满足要求。第55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计算例题A.例5.1(4)配置箍筋与弯起钢筋h=50075%,剪力系数t应按剪跨比计算。第59页/共87页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6)计算例题B.例5.2(4)配置箍筋h=5503,取=3。t=1.75/(+1)=1.75/(3+1)=0.4375应计算配箍。选双肢8,n=2,Asv1=50.3s=250.3/0.26=387,取s=2000.7ftbh0区第64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2)截断钢筋的锚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3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截面负弯矩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当需要截断时,应符合以下规定:3若按本条第l、2款确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对应的受拉区内,则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1.3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与1.7h0之和。第65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3)弯起钢筋A.纵筋弯起应满足的3个条件a.抵抗弯矩图包在设计弯矩图外面,即MuM第66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3)弯起钢筋A.纵筋弯起应满足的3个条件b.弯起筋间及第1排弯起筋与简支边支座间的距离C60时取C60。第70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A.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3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2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根据具体锚固条件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200mm:式中:la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832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取1.10;2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取1.25;3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取1.10;4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修正系数取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不应考虑此项修正;5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d时修正系数可取0.80,保护层厚度为5d时修正系数可取0.70,中间按内插取值,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第71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B.纵向钢筋在简支支座处的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2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从支座边缘算起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V不大于0.7ftbh0时,不小于5d;当V大于0.7ftbh0时,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圆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本条第1款要求时,可采取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并应满足本规范第833条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锚固措施;3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2个箍筋,其直径不宜小于d4,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间距不宜大于10d,当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时箍筋间距尚不宜大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及以下的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简支端,当距支座边1.5h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且V大于0.7ftbh0时,对带肋钢筋宜采取有效的锚固措施,或取锚固长度不小于15d,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第72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B.纵向钢筋在简支支座处的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33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lab的60。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图833)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33的规定。第73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B.纵向钢筋在简支支座处的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33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lab的60。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图833)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33的规定。第74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C.纵向钢筋在连续梁和框架梁中间支座处的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35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面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钢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la(图935a);4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宜按本规范第934条第1款的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第75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4)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D.纵向钢筋在梁柱节点的锚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34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1)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2)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83,3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梁上部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ab(图934a)。3)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弧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图934b)。第76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5)钢筋的搭接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44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00mm。84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互相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图84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第77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5)钢筋的搭接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45构件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844条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70,且不应小于200mm。935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5钢筋可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起始点至节点或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h0(图935b)。第78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5)钢筋的搭接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37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b(图937a)。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钢筋伸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图937a),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00mm时,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2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且宜分两批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位置截断。图937(a)第79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5)钢筋的搭接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37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3纵向钢筋搭接接头也可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图937b),此时,搭接长度自柱顶算起不应小于1.7lab。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4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梁、柱纵向钢筋相对较小,从梁底算起的直线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顶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应将搭接长度延伸至柱顶并满足搭接长度1.7lab的要求;或者从梁底算起的弯折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内侧边缘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其弯折后包括弯弧在内的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图937(b)第80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5)钢筋的搭接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46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横向构造钢筋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要求;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83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3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对梁、柱、斜撑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第81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6)箍筋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9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3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当V 大于0.7 ft bh0+0.05Np0 时,箍筋的配筋率sv(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 ft/fyv;第82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6)箍筋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9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第83页/共87页4.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7)架立钢筋及纵向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6梁的上部纵向构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2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9213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此处,腹板高度hw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9214薄腹梁或需作疲劳验算的钢筋混凝土梁,应在下部12梁高的腹板内沿两侧配置直径8mm14mm的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为100mm150mm并按下密上疏的方式布置。在上部12梁高的腹板内,纵向构造钢筋可按本规范第9213条的规定配置。第84页/共87页作业P91:第12题。第85页/共87页本章结束本章结束!第86页/共8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7页/共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