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研究教学提纲.ppt
-
资源ID:77734773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研究教学提纲.ppt
课课堂堂观观察察:走向:走向专业专业的听的听评评课课(长长沙沙)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报告内容n n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简单处理简单处理简单处理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任务取向任务取向任务取向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n n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 一个框架一个框架一个框架一个框架 一套程序一套程序一套程序一套程序n n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 基于个体的实践基于个体的实践基于个体的实践基于个体的实践 基于教研组的实践基于教研组的实践基于教研组的实践基于教研组的实践问题问题建构建构行动行动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n n任务取向任务取向任务取向任务取向s s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s s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多做就会多做就会多做就会多做就会”A A A A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B B B B老师:老师:老师:老师:“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领导)(领导)(领导)(领导)“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熟能生巧嘛熟能生巧嘛熟能生巧嘛熟能生巧嘛”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90909090分。分。分。分。”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n n简单处理简单处理简单处理简单处理 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 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 谁都可以评课谁都可以评课谁都可以评课谁都可以评课“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下星期(下星期(下星期(下星期A A A A老师要开公开课)老师要开公开课)老师要开公开课)老师要开公开课)B B B B老师说:老师说:老师说:老师说:“啊,我去听什么啊,我去听什么啊,我去听什么啊,我去听什么呢?呢?呢?呢?”CCCC老师说:老师说:老师说:老师说:“去了再说吧。去了再说吧。去了再说吧。去了再说吧。”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n n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 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 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 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小小小小老师,你说说吧老师,你说说吧老师,你说说吧老师,你说说吧”,“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听评课结束后)(听评课结束后)(听评课结束后)(听评课结束后)“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是啊,都是些套话,是啊,都是些套话,是啊,都是些套话,是啊,都是些套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评课活动的目的,是一群听评课活动的目的,是一群听评课活动的目的,是一群听评课活动的目的,是一群专业专业专业专业人员通过人员通过人员通过人员通过合作合作合作合作的方的方的方的方式,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式,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式,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式,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研究研究研究研究,以支持教学的,以支持教学的,以支持教学的,以支持教学的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听评课研究需要详实的听评课研究需要详实的听评课研究需要详实的听评课研究需要详实的证据证据证据证据,如何获取、分析、利,如何获取、分析、利,如何获取、分析、利,如何获取、分析、利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科学的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科学的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科学的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科学的理解理解理解理解,并遵循,并遵循,并遵循,并遵循专业的研究专业的研究专业的研究专业的研究程序与规则程序与规则程序与规则程序与规则。研究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这就要求听评课人员进入研究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这就要求听评课人员进入研究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这就要求听评课人员进入研究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这就要求听评课人员进入课堂前必需明确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堂前必需明确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堂前必需明确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堂前必需明确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切入课堂(切入课堂(切入课堂(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研究的角度),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研究的角度),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研究的角度),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维维维框架框架框架框架,最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提出适切的,最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提出适切的,最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提出适切的,最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提出适切的结结结结论与建议论与建议论与建议论与建议。听评课应具备怎样的专业品质?听评课应具备怎样的专业品质?二、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二、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听评课改革的愿景:听评课改革的愿景:听评课改革的愿景:听评课改革的愿景: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 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的平台。的平台。的平台。的平台。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是什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要观察课堂则必须理解课堂,要观察课堂则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要理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例如,我会问:例如,我会问:v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v教师教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v是一节生物课吗?是一节生物课吗?v体现怎样的课堂?体现怎样的课堂?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一)课堂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一)课堂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听完课后,你会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听完课后,你会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vv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学生学习vv教师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教学vv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性质vv课堂文化课堂文化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深入研究,我们还要搞清楚哪些问题?深入研究,我们还要搞清楚哪些问题?课堂观察理论框架课堂观察理论框架(部分部分):4 4维度维度2020视角视角6868观察点观察点维度维度维度维度视角视角视角视角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习学习学习学习(1 1)准备;()准备;()准备;()准备;(2 2)倾听;)倾听;)倾听;)倾听;(3 3)互动;()互动;()互动;()互动;(4 4)自主;)自主;)自主;)自主;(5 5)达成)达成)达成)达成如如如如“达成达成达成达成”中的中的中的中的“课中有哪些课中有哪些课中有哪些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证据(观点证据(观点证据(观点/作业作业作业作业/表情表情表情表情/板演板演板演板演/演演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示)证明目标的达成?示)证明目标的达成?示)证明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学教学教学教学(1 1)环节;()环节;()环节;()环节;(2 2)呈示;)呈示;)呈示;)呈示;(3 3)对话;()对话;()对话;()对话;(4 4)指导;)指导;)指导;)指导;(5 5)机智)机智)机智)机智如如如如“环节环节环节环节”中的中的中的中的“有哪些证据有哪些证据有哪些证据有哪些证据(活动(活动(活动(活动/衔接衔接衔接衔接/步骤步骤步骤步骤/创意)证明创意)证明创意)证明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课程课程课程课程性质性质性质性质(1 1)目标;()目标;()目标;()目标;(2 2)内容;)内容;)内容;)内容;(3 3)实施;()实施;()实施;()实施;(4 4)评价;)评价;)评价;)评价;(5 5)资源)资源)资源)资源如如如如“目标目标目标目标”中的中的中的中的“预设的学习预设的学习预设的学习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体现了哪些规范?体现了哪些规范?体现了哪些规范?”课堂课堂课堂课堂文化文化文化文化(1 1)思考;()思考;()思考;()思考;(2 2)民主;)民主;)民主;)民主;(3 3)创新;()创新;()创新;()创新;(4 4)关爱;)关爱;)关爱;)关爱;(5 5)特质)特质)特质)特质如如如如”思考思考思考思考”中的中的中的中的“学习目标怎学习目标怎学习目标怎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解解解决决决决/迁移迁移迁移迁移/综合综合综合综合/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课堂观察课堂观察LICCLICC模式的理论框架有什么作用?模式的理论框架有什么作用?该理论框架回答了课堂由哪些要素构成,该理论框架回答了课堂由哪些要素构成,回答了课堂是什么的问题,帮助研究者全回答了课堂是什么的问题,帮助研究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课堂。面而深入地理解课堂。该理论框架为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许多不该理论框架为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观察同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观察思路,指出了设计观察指标的方向,为教思路,指出了设计观察指标的方向,为教师设计观察量表提供支持。师设计观察量表提供支持。观察内容观察内容观察内容观察内容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核心知识1 1 1 1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核心知识2 2 2 21.1.1.1.用自己的话去用自己的话去用自己的话去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表达表达表达表达所学的知识所学的知识所学的知识所学的知识2.2.2.2.基于这一知识作出基于这一知识作出基于这一知识作出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推论推论推论和和和和预测预测预测预测,从而,从而,从而,从而解解解解释释释释相关的现象相关的现象相关的现象相关的现象3.3.3.3.运用这一知识运用这一知识运用这一知识运用这一知识解决解决解决解决变式问题变式问题变式问题变式问题4.4.4.4.综合综合综合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几方面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几方面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几方面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5.5.5.5.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迁移迁移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到实际问题中去到实际问题中去到实际问题中去量表开发:吴江林量表开发:吴江林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达成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研究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如何?研究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如何?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n n课前课前课前课前 研究什么研究什么研究什么研究什么确定听课的切入点确定听课的切入点确定听课的切入点确定听课的切入点 怎么研究怎么研究怎么研究怎么研究设计研究思路与工具设计研究思路与工具设计研究思路与工具设计研究思路与工具 同伴研究什么同伴研究什么同伴研究什么同伴研究什么形成研究网络形成研究网络形成研究网络形成研究网络n n课中课中课中课中 聚焦什么聚焦什么聚焦什么聚焦什么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 记录什么记录什么记录什么记录什么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n n课后课后课后课后 依据什么依据什么依据什么依据什么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 建议什么建议什么建议什么建议什么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二)专业的听评课程序与规则如何建立?(二)专业的听评课程序与规则如何建立?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后会议课后会议课后会议听评课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听评课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程序程序程序程序 确定观察点 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上课教师陈述1.1.1.1.学生特点和座位安排。学生特点和座位安排。学生特点和座位安排。学生特点和座位安排。2.2.2.2.内容主题及该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内容主题及该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内容主题及该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内容主题及该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3.3.3.3.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4.4.4.4.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学流程。5.5.5.5.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时间 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举行,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举行,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举行,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举行,15-2015-2015-2015-20分钟。分钟。分钟。分钟。课前会议课前会议提前进入现场;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提前进入现场;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过过道道讲讲 台台过过道道注:注:为学困生;为学困生;为学优生为学优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 时间 上课结束后,共上课结束后,共上课结束后,共上课结束后,共4545454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分钟左右。分钟左右。上课老师陈述(35min)1.1.1.1.教案的执行情况。教案的执行情况。教案的执行情况。教案的执行情况。2.2.2.2.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3.3.3.3.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报告交流(每人35min左右)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合作体形成结论 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 (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课后会议课后会议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关于课堂观察的性质关于课堂观察的性质关于课堂观察的性质关于课堂观察的性质 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种合作研究活动。种合作研究活动。种合作研究活动。关于课堂观察的目的关于课堂观察的目的关于课堂观察的目的关于课堂观察的目的 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关于评课关于评课关于评课关于评课 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生的学习;生的学习;生的学习;评课时一定要体现评课时一定要体现评课时一定要体现评课时一定要体现“对话对话对话对话”理念,反对理念,反对理念,反对理念,反对“话语霸权话语霸权话语霸权话语霸权”、“即兴即兴即兴即兴点评点评点评点评”。你认同吗?你认同吗?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一)从主题到推论:(一)从主题到推论:(一)从主题到推论:(一)从主题到推论: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确立确立观察主题观察主题开发开发观察工具观察工具作出作出推论建议推论建议进入进入课中观察课中观察撰写撰写观察报告观察报告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一)(一)(一)(一)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环节环节1 1:如何确定观察任务: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点/主题?主题?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说课说课说课说课”确定确定确定确定“我观察什我观察什我观察什我观察什么么么么”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讲解讲解讲解讲解/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情情情情景创设景创设景创设景创设/教师理答教师理答教师理答教师理答/例题等)例题等)例题等)例题等)基于基于基于基于“我我我我”/“/“上课人上课人上课人上课人”的个人兴趣的个人兴趣的个人兴趣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发展需要 基于基于基于基于“我我我我”/“/“上课人上课人上课人上课人”/“/“合作体合作体合作体合作体”的工作任务的工作任务的工作任务的工作任务“我我我我”擅长擅长擅长擅长/不擅长观察什么不擅长观察什么不擅长观察什么不擅长观察什么 观察点应观察点应观察点应观察点应“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例:课前会议例:课前会议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观察者:郑超、钟慧)(观察者:郑超、钟慧)(观察者:郑超、钟慧)(观察者:郑超、钟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 (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 (观察者:吴江林)(观察者:吴江林)(观察者:吴江林)(观察者:吴江林)便于便于推论推论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点分析观察分析观察点的要素点的要素观察教师观察教师设计初稿设计初稿合作体研合作体研讨和修订讨和修订观察观察条件条件观察者观察者特征特征便于便于记录记录正式观察工具正式观察工具观察观察目的目的环节环节2 2:如何开发观察工具:如何开发观察工具例:观察量表例:观察量表 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 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环节环节3 3:课中观察应注意什么问题?:课中观察应注意什么问题?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设备工具设备工具设备工具设备工具/心心心心理预演理预演理预演理预演/意外情况)意外情况)意外情况)意外情况)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不需要完整的实录?不需要完整的实录?不需要完整的实录?不需要完整的实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次要数据?次要数据?次要数据?次要数据?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的思路?的思路?的思路?外外校校观观摩摩老老师师过过道道讲台讲台过过道道过道过道吴江林吴江林钟慧钟慧屠飞燕屠飞燕姜平姜平郑超郑超彭小妹彭小妹路雅琴路雅琴曹晓卫曹晓卫外外校校观观摩摩老老师师 外校观摩老师外校观摩老师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环节环节4 4:如何依据证据作出推论建议?:如何依据证据作出推论建议?析取关键证据(事件析取关键证据(事件/特征特征/数量)数量)量化统计(次数量化统计(次数/人数人数/频率)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相关性 因果链(一因一果因果链(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其它相关链(线性其它相关链(线性/非线性非线性/种属种属/并列)并列)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行为效度行为效度/成功成功/缺陷)缺陷)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适当推论适当推论适当推论适当推论学生参与度、教师评价记录表(依据座位表)学生参与度、教师评价记录表(依据座位表)后门 说明:表示学困生;表示学优生 6A8A1A1A2A2A4A4A5A5A 3A7A7A前门我的位置讲 台8T8T评评7T7T评评4T4T评评1T1T2T2T评评3T3T5T5T6T6T观察结果说明:观察结果说明:1.1.本节课共问题本节课共问题8 8个,无主动回答,无主动提问;没有学生插话。个,无主动回答,无主动提问;没有学生插话。2.82.8个问题中,个问题中,44:44;回答问题的学生中,;回答问题的学生中,6 6中:中:2 2优。优。3.3.师生问答时,近距面师生问答时,近距面-面面1 1次,远距面次,远距面-面面4 4,面,面-背背3 3次。次。4.4.学生回答正确后,没有评价(追问学生回答正确后,没有评价(追问/赞赏等);回答错误时,赞赏等);回答错误时,全部由教师做出评价。全部由教师做出评价。5.5.师生互动主要集中在两组。师生互动主要集中在两组。例:诊断型观察例:诊断型观察记录说明:记录说明:1点名回答记为点名回答记为A,主动回答记为,主动回答记为B,主动问问题的记为,主动问问题的记为C,插话记为,插话记为D。2.了解水平的问题记为了解水平的问题记为,理解和运用水平的问题记为理解和运用水平的问题记为;学生回答正确与错误用;学生回答正确与错误用“与与“”表示。表示。3问题链中的问题记录为问题链中的问题记录为1N,4理答时,老师直接给出答案理答时,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记为记为“T答答”,追问记为,追问记为“T追追”,学生互评记为,学生互评记为“S评评”。改进建议:改进建议:1.1.增加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加提问的层次性增加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加提问的层次性2.2.增加生生互动和教师追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学情增加生生互动和教师追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学情3.3.师生互动时,应保持适当的正面距离,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互动时,应保持适当的正面距离,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4.4.注意问题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匹配性,注意被问学生分布的均匀性注意问题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匹配性,注意被问学生分布的均匀性5.5.增加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的机会,培育自由交流的课堂文化增加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的机会,培育自由交流的课堂文化教学教学环节环节教学时间学生倾听记录表学生倾听记录表座次表座次表排序排序探究思考11min阅读书写10min讨论 8min思考 4min汇报汇报交流交流10min10min课堂课堂总结总结2min2minB BA A B BBBAA BB A ABBBBA A AABBAABBBBAA BB AAAA例:诊断型观察例:诊断型观察学困生观察结果:学困生观察结果:1.1.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慢,后半节课基本不在学习状态。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慢,后半节课基本不在学习状态。2.2.笔记、回应、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很少。笔记、回应、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很少。3.3.讨论、交流汇报的学习活动中,基本游离于学习之外。讨论、交流汇报的学习活动中,基本游离于学习之外。学优生观察结果:学优生观察结果:1.1.始终能保持倾听的学习状态始终能保持倾听的学习状态,但在最后的课堂总结阶段不好。但在最后的课堂总结阶段不好。2.2.有较多的笔记、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有较多的笔记、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3.3.极少有回应的辅助学习行为。极少有回应的辅助学习行为。记录说明:记录说明:1 1每隔每隔5min5min记录一次倾听状态,听打记录一次倾听状态,听打“”“”,不听打,不听打“”。2 2倾听的辅助行为:记笔记为倾听的辅助行为:记笔记为A A,查阅课本或资料为,查阅课本或资料为B B,回应为,回应为C C学困生学习改进建议:学困生学习改进建议:1.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预习和课堂笔记的指导与督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预习和课堂笔记的指导与督查。2.2.帮助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学习的规范制度,培养合作习惯帮助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学习的规范制度,培养合作习惯3.3.增加问题链的层次性,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增加问题链的层次性,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提升兴趣信心。提升兴趣信心。4.4.加强新课导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增加对他们的关注加强新课导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增加对他们的关注学优生学习改进建议:学优生学习改进建议:1.1.充分利用他们的龙头作用(如生生互动、学业帮助等)充分利用他们的龙头作用(如生生互动、学业帮助等)2.2.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目的目的深度反思深度反思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写作技能写作技能交流积累交流积累 报告体例报告体例选点说明选点说明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结果呈现结果呈现分析建议分析建议课例体例课例体例背景说明背景说明课前会议课前会议 (说课(说课/讨论讨论/商定)商定)课中观察课中观察 (工具(工具/位置位置/过程)过程)课后会议课后会议 (反思(反思/交流交流/结论)结论)附件(教案附件(教案/报告)报告)环节环节5 5:如何撰写观察报告:如何撰写观察报告/课例?课例?n n背景:背景:背景:背景: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 n n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2008200820082008年年年年4 4 4 4月月月月17171717日日日日(一)喻融老师说课(一)喻融老师说课(一)喻融老师说课(一)喻融老师说课 (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n n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2008200820082008年年年年4 4 4 4月月月月17171717日,上午第日,上午第日,上午第日,上午第3 3 3 3节课节课节课节课(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n n课后会议:课后会议:课后会议:课后会议: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4 4 4 4月月月月17171717日,上午第日,上午第日,上午第日,上午第4 4 4 4节课节课节课节课(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n n附件附件附件附件(一)学案(一)学案(一)学案(一)学案 (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郑超、钟慧:郑超、钟慧:郑超、钟慧:郑超、钟慧: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彭小妹、屠飞燕:彭小妹、屠飞燕:彭小妹、屠飞燕:彭小妹、屠飞燕: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 吴江林吴江林吴江林吴江林 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n n课堂观察背景课堂观察背景课堂观察背景课堂观察背景:(一)主题说明(一)主题说明(一)主题说明(一)主题说明 (二)教案(二)教案(二)教案(二)教案/学案(简案)学案(简案)学案(简案)学案(简案)n n课堂观察过程课堂观察过程课堂观察过程课堂观察过程: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课前会议:(一)上课老师说课(一)上课老师说课(一)上课老师说课(一)上课老师说课 (二)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上课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上课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上课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上课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 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课中观察:(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二)观察位置(二)观察位置(二)观察位置(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