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产业组织理论策略性行为.pptx

    • 资源ID:77752885       资源大小:1,000.59KB        全文页数:14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产业组织理论策略性行为.pptx

    策略性行为是一家企业为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市场环境指所有影响市场结果(价格、数量、利润和福利)的要素。策略性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合作策略性行为和非合作策略性行为。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可以影响和操纵市场环境,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策略性行为模型的均衡点关键取决于企业对其对手在某一特定情形下会如何判断,不同的判断将引出不同的市场结果。第1页/共141页第一节 进入遏制第2页/共141页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假设市场中有一个在位垄断企业1和潜在进入者企业2。第一阶段:企业1选择不可逆转的生产能力y1,且假定他在第二阶段的产量恰好是y1。第二阶段:企业2根据企业1的生产能力决策选择自己的生产能力或产量y2。如果 ,则表示企业2进入了市场,此时他需要支付固定进入成本f。如果企业2进入市场,则和企业1进行同质产品的古诺竞争。第3页/共141页 逆向归纳求解:第二阶段:由于企业2决策时把企业1在第一阶段制定的生产能力决策y1视为既定,那么他就根据y1求出自己的最优决策。当进入利润小于零的时候,企业2不进入就是最优的选择;当企业2进入的利润大于零的时候才会进入。第一阶段:企业1知道其每制定一个生产能力决策,企业2就会根据其最优反应函数确定自己最优的产量。第4页/共141页 进入遏制如图9-1,钟形曲线 表示企业1在垄断条件下获得的利润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它是个凹函数。钟形的利润曲线 表示在企业2进入的条件下,企业1的利润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表示企业2在进入的条件下的利润,企业2的利润函数是向下倾斜的。企业1的最优决策取决于企业2的利润函数的形状。第5页/共141页第6页/共141页 遏制进入的最优的条件为:当 时,企业1遏制企业2进入会得到比容纳进入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1会选择遏制战略,即把产量定在 水平。第7页/共141页 进入封锁如图9-2所示,。此时企业1即使选择垄断生产能力,也不担心企业2的进入,因为此时企业2的进入利润小于零,企业2不会进入。那么企业1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垄断生产能力,而不需要制定一个限制性的产量,其也获得了一个可能的最大利润。第8页/共141页标题第9页/共141页 进入容纳如图9-3所示,。此时企业1如果阻止企业2进入,那么他的生产能力必须大于y1D。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1虽然可以有效阻止企业2进入,但是自己得到垄断条件下的利润却小于在容纳条件下的最高利润,即领导者利润,企业1如果是理性的,其最优选择不是阻止企业2的进入,而是设定一个领导者的生产能力y1S,从而获得一个领导者利润。第10页/共141页第11页/共141页企业2的利润曲线不但取决于企业1设定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进入成本f:如果f非常高,那么在位企业将制定垄断产量,不理会进入威胁。如果f很低,在位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时将考虑进入者的反应曲线,制定一个容纳进入的最优生产能力。如果f居中,那么在位企业会选择足够大的生产能力以赶走进入者。第12页/共141页 数学推导:假定市场具有线性需求函数:P=1-Y,每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为零。两个企业在第二个阶段结束时的利润为:如果进入发生其他第13页/共141页标题标题 逆向归纳法求解:首先,企业2的最优反应函数为:由企业2的利润曲线与横轴的交点 再考虑企业1:(如果企业2进入市场)(如果企业2不进入市场)解得:其他 第14页/共141页标题标题 结论:进入遏制的条件为:f的范围是:进入封锁的条件为:f的范围是:进入容纳的条件为:f的范围是:,第15页/共141页迪克西特模型迪克西特模型 假定企业1是在位者,企业2为潜在进入者。第一阶段:企业1建立生产能力k1,如果产量小于这个生产能力,边际成本为c,如果产量大于这个生产能力,边际成本为c+r。所以,企业1有两条间断的反应函数曲线,间断点为k1。第二阶段:企业2如果进入市场,将和企业1进行古诺竞争,企业1要进入市场必须支付生产能力扩展成本。其边际成本恒为c+r,所以企业2只有一条反应函数曲线。假设两个企业都有固定成本f,且市场需求函数设为线性形式P=a-bY。如图9-4。第16页/共141页标题 第17页/共141页如果k1v1,古诺竞争的均衡点为V,即企业2进入后,企业1不会生产比v1更大的产量,事前的生产能力投资就会有一部分空置,对企业2来讲是不利的。所以,理性的企业2会选择t1和v1之间的某一点。第18页/共141页 进入遏制如果企业2在T点的利润大于零,而在V点的利润小于零。则根据连续性,在T-V线段上必然存在一点,使得企业2的利润等于零。如果企业1在第一阶段选择的生产能力大于这一点,企业2的利润就会小于零,企业2不进入,从而企业1就达到了遏制进入的目的。第19页/共141页 进入封锁如果T点所代表的企业2的利润小于零,那么企业1就可以不理会企业2进入威胁,从而制定一个垄断产量。根据企业2等利润曲线的特征,如果企业2在T点的利润小于零,那么在T-V线段的任一点上利润都小于零,企业2不会选择进入。由于企业1的等利润曲线距离横轴越近代表的利润越高,那么企业会选择一个其等利润曲线和横轴相切的点上生产。第20页/共141页 进入容纳如果企业2在V点的利润大于零,那么企业2在T-V线段上每一点利润都是大于零的,因为企业1设定生产能力不可能大于v1,这样企业2必然选择进入市场。这时企业1既然不能阻止进入,那么其可以通过选择事先的投资,尽量获得最大的利润。第21页/共141页 结论:每个企业的利润都会受到固定成本的影响。固定成本很大,在位企业会制定垄断产量,不理会进入威胁;固定成本很小,在位企业会选择容纳,从而获得领导者利润;如果进入成本居中,在位企业可能会选择足够的生产能力以赶走进入者。第22页/共141页产品扩散产品扩散 模型:假设一个行业生产的产品可以用一个长度为1的产品空间来代表,每个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在产品空间有一个位置。在位企业1先采取行动,潜在进入者企业2后采取行动。假设企业之间没有价格竞争,且 两 个 企 业 设 定 的 价 格 是 相 等,即:。新产品开发成本为f。第23页/共141页 如果企业1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假设 ,则有一半顾客对该产品给予认可,利润为 ;进入企业据此也会开发新的产品,获得另外一半的市场份额,利润与企业1相同。如果企业1开发出两种以上的新产品,那么企业1会把其产品一个定位在1/4处,另一个定位在3/4处。这样无论企业2选择于何种位置,他可获得的最大市场份额只是1/4。如果开发一种新产品的成本大于 ,企业2无论位于那么位置,其都将是亏损的,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进入市场。这时市场会全部为企业1所拥有,企业1的总利润为 。第24页/共141页 结论:开发多品种产品在遏制进入时是最优的。推广:增加链锁店也可以遏制进入,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空间销售机会。新问题:MP3太多,不好决定买什么。第25页/共141页长期合同长期合同假设市场中有一个在位企业1和唯一的客户,以及一个潜在进入者企业2。企业1的成本为1/2,而客户对这个产品的评价为1,且具有单位需求。第一阶段,企业1和客户决定是否签订一个合同,第二阶段潜在进入者决定时候进入。如果企业2决定进入,他将和企业1进行价格竞争。假设进入者的成本是私人信息,且假定企业2的成本在0,1之间均匀分布。第26页/共141页 企业1愿意签订合同:企业1和客户签订某个合同,从而遏制企业2的进入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如果这个合同为(3/4,1/2),其中3/4表示产品的价格,1/2表示违约的罚金。因为只有在进入者的成本小于1/4时,他才能进入市场。因为客户要从企业2处购买产品,他必须支付罚金,考虑到他从企业1处购买的价格为3/4,客户从企业2处购买的价格最高为1/4。如果客户违约,企业1的利润会增加。而在客户不违约的情况下,企业1可以获得1/4的利润。第27页/共141页 客户也愿意签订合同:考虑客户不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如果企业2进入市场,他将和企业1进行价格竞争。考虑到企业1的成本为1/2,只有企业2的成本小于1/2,他才会进入市场。如果潜在进入者的成本大于1/2,他预期到进入后和企业1进行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企业1进行生产和销售,故进入利润小于零,从而不进入市场。客户考虑到企业2的成本为0,1之间均匀分布的,所以客户预期的市场价格就为3/4,这个预期价格与合同提供的价格相同。结论:长期合同的签订起到了遏制进入的目的。第28页/共141页第二节 掠夺性定价第29页/共141页掠夺性定价的含义掠夺性定价的含义 掠夺:市场中企业的以迫使竞争对手退出为主要目标的做法。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原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损害对手,迫使他们退出市场,待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行提价的的一种策略性行为。第30页/共141页掠夺性定价的特征:价格低于成本一观点认为,如果一家企业定价低于其短期边际成本,则该定价就是掠夺性的。如果因数据短缺难以确定短期边际成本,则可用平均可变成本来代表。有的认为应该以长期边际成本为标准,也有的则建议用平均成本,还有一些建议应考察某企业的长期定价模式或者其长时期的产出量来确定掠夺是不是真的发生。第31页/共141页 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用来确定短期边际成本或平均可变生产成本的数据常常难以获取。其他与价格掠夺无关的因素对检验标准产生干扰。1、价格促销很有可能使得价格低于其短期边际成本 2、学习效应的存在 3、竞争行为 第32页/共141页 该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迫使竞争对手退出行业 暂时性的短期亏损 价格在一段时期低于成本,而在竞争对手退出该行业后,价格又提高的行为,为一个掠夺性定价的完整描述。第33页/共141页掠夺性定价的原因掠夺性定价的原因 鼓鼓钱袋理论由于资金充裕的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支撑足够长的时间,而相对弱小的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而难以为继,从而他能够把弱小的企业赶出市场。缺陷:假定大企业承受损失的能力优于小企业是不可信的。第34页/共141页 在位者如果宁愿亏损也要把进入者赶出去,这种行为在很多看来根本不可信,因为进入者如果确知在位者采取这样的行动会在市场中坚持,最后结果也可能是进入者获胜。所以,有些学者不相信存在着掠夺性定价。第35页/共141页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假设:进入者没有财务约束模型:设有两个阶段,形成二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在位企业决定是不是制定低价。如果制定低价,在位企业和新进入者都会在第一阶段损失L。如果在位企业不制定低价,那么在位企业和新进入者将获得双寡头利润。(它是合谋下垄断利润的一半)第二阶段:如果进入者退出,那么在位企业就获得垄断利润;如果进入者没有退出,则重复第一阶段的情况。第36页/共141页 逆向归纳法求解:第二阶段:如果进入者决定在第二阶段留在市场中,那么在位企业的最优战略显然不是制定低于成本的价格。因为进入者认为在位者坚持亏损是不可信的,同时进入者可以在亏损难以维持的条件下向银行贷款,银行看到在位者的动机,认为在位者不会迫使进入者退出。由于没有下一阶段,故理性的在位企业最优选择就是制定一个正常的价格,从而获得一个双寡头利润。第一阶段:进入者可以看到在位者具有理性,同时自己又有坚持下去的能力,故进入者不会退出该行业。理性的在位者在第一阶段的最优选择也是不制定低价,而是采取相安无事的策略。第37页/共141页 结论:在位者在第一阶段以低价迫使对手出局没有意义。最后,以在位者容忍进入者进入为结束。现实中不存在掠夺性定价,如果有降价的现象,那只是降低集中度的竞争效应,会增进福利。第38页/共141页 更一般化的模型:芝加哥大学观点过于依赖理性和完全信息假设。如果第一阶段进入者没有足够钱的来弥补亏损,在位者采取低于成本的定价,进入者只能向银行贷款。可是银行是否愿意贷款则要看银行对进入者还款能力的判断。设银行拒绝的概率为,进入者能够留在市场之中必须满足:进入者(第二阶段)的预期收益大于最初损失L,即(1-)DL。第39页/共141页从在位企业角度看,如果采取进入容纳态度,两个阶段均得到垄断利润D,而如果制定低于成本的定价,在位企业在第一阶段损失L;在第二阶段进入者退出的在位可以获得垄断利润M,进入者没有退出时在位者得到利润(1-)D,所以在位企业在第一阶段采取低于成本的定价策略的条件应是:M-L(1-)D 第40页/共141页 结论:实际上可以观察到掠夺行为,原因在于进入企业 存在财务约束;对在位企业来说,掠夺是合乎理性的,对于被掠夺企业来说,抵抗掠夺行为也是合理的;通过掠夺,成功的把竞争者赶出市场的概率为。第41页/共141页兼兼 并并 假定有两个阶段,两个企业:第一阶段,在位企业是一个垄断者,他选择第一阶段的价格。第二阶段,进入企业选择是否进入。第42页/共141页 假定在位企业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成本,进入企业在进入之前不知道在位企业的成本,而在进入之后可以了解到在位企业的成本信息。假定进入企业认为在位企业成本有两种可能:高的或低的。不管在位企业成本高还是低,进入企业进入市场的利润总大于零。第43页/共141页如果在位企业是高成本的,那么进入企业得到寡头利润要高一些;如果在位企业是低成本的,那么进入企业的寡头利润要小一些。如果在位企业收购价格低于进入企业将得到的利润,他就会拒绝被收购。此时,高成本的在位企业会在第一阶段选择垄断价格,从而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收购进入企业;低成本的在位企业会在第一阶段制定一个限制性的价格,从而使得进入企业认为其低成本的,从而在位企业可以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收购进入者。第44页/共141页 结论:企业实施掠夺措施的动机在于其通过掠夺性定价使得竞争对手对利润前景更加不乐观,从而在位者在收购进入者时变得更有利可图。第45页/共141页强硬的名声强硬的名声 采用富有攻击性的定价战略,目的是为了阻止进入行为。两阶段两市场模型:第一阶段,第一个市场进入者决定是否进入;如果进入发生的话,在位者决定是否进行掠夺性定价。第二阶段,另一个进入者观察到第一个市场的结果后,决定是否进入第二个市场;如果他进入后,在位者就决定是否进行掠夺性定价。第46页/共141页 如果在位企业在第一阶段进行掠夺性定价,那么这种行为的所显示的信息是在位者是强硬的;因此,在进行掠夺性定价之后,第二个市场的进入就不会发生。如果在第二个市场的垄断收益超过了第一个市场上的掠夺性定价成本,那么进行这种掠夺性定价就是值得的。第47页/共141页 结论:为了获得强硬的名声,从而阻止未来的或者其他市场上的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也是企业采用掠夺性定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第48页/共141页第三节 广 告第49页/共141页信息型广告和劝导型广告信息型广告和劝导型广告 信息型广告:那些描述产品的存在、特征(例如重量、尺寸、速度等)和销售条件(例如价格、融资利率等)的广告。劝导型广告:被设计为试图改变消费者偏好(“我们的味道更好”等)的广告。第50页/共141页商品按照能不能在购买之前确定质量,可以分为:搜寻商品:那些在购买之前质量就可以检验的商品。经验商品:那些在购买之前非常难以确定质量的商品。第51页/共141页 搜寻商品行业和经验商品行业对广告的需求量会有所不同。就广告支出对销售的比率来说,经验商品的广告强度比搜寻品要高。商品的类型对生产企业的广告类型也有影响。搜寻商品的生产企业通常使用信息型广告,而经验商品的生产企业更可能使用劝导型广告。总之,信息型广告和劝导型广告的区别对于评价广告的社会价值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52页/共141页广告强度广告强度 多夫曼-斯泰纳条件 假设企业的需求量不但与商品的价格有关,还与企业提供的广告量有关,且需求量与广告量呈正相关关系。第53页/共141页假定有两个行业,且每个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如图9-5所示,其中(a)图中的里面的一条曲线表示在某个特定的广告水平条件下某行业的需求曲线。外面的一条曲线表示广告水平提高后的行业的需求曲线;(b)图中的两条曲线则表示了另外一个行业广告费用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假定这两个行业都增加了相同的广告费用。第54页/共141页(b)广告-高弹性需求曲线(a)广告-低弹性需求曲线YYPP图9-5 广告弹性和广告收益第55页/共141页两个行业增加相同的广告支出量时,(a)情况下,广告费用对需求的影响很小。而(b)情况下,需求曲线对广告费用非常敏感,需求量增加的幅度非常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广告的边际收益。(b)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要大于(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论:当需求曲线对广告费用越敏感,行业的广告就越多。第56页/共141页如图9-6所示,在(a)和(b)情况下,需求曲线对广告费用的敏感度是相同的。图(a)广告的边际收益要大于图(b)。(b)图中产品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要大于(a)图,从而需求弹性要更大。弹性越大,价格和成本之间的盈余越小。价格和成本的盈余越大,广告的边际收益越大,从而导致行业的广告越多。第57页/共141页(b)弹性需求曲线(a)无弹性需求曲线YYPP图9-6 需求弹性和广告收益第58页/共141页多夫曼-斯泰纳条件:其中,、分别为价格需求弹性和广告需求弹性。广告获利最大化原则:额外一元广告费所促成的额外总利润=额外一元广告费。第59页/共141页 市场结构与广告强度 两极端情况:假定广告可以等量地增加每个企业的需求。该极端情况下,每家企业的广告弹性随着集中度的降低而降低。假定总需求是固定的并与广告无关,企业广告的唯一作用就是改变竞争企业的需求。可以预期,从高集中度开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广告弹性增加。第60页/共141页 决定广告强度的变化的因素:每家企业边际收益减少;尽管广告会带来需求增加,但是每家企业因此而增加的市场的份额在下降;每家企业从广告导致的需求转变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第61页/共141页实证规律:当市场集中度从一个很高的水平下降时,广告的强度将随着集中度的降低而增加;当市场集中度从一个较低的水平下降时,广告的强度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降低而降低。(倒U型)广告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广告是重要的且有效的差别化手段;广告会给新企业进入市场造成进入壁垒;不同产业的广告费用;广告的规模经济问题。第62页/共141页广告与质量广告与质量 假定企业花费高昂的广告费用推出某种产品,这种“烧钱”行为背后潜在信息可能就是产品是高质量的:对于高质量产品而言,初始购买是非常重要的。斥巨资做广告引导消费者初始购买,对于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有很大的价值;由于产品是高质量的,企业会认为消费者在初始购买之后将会重复购买,以后的利润是有保证的。第63页/共141页 销售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将获得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而销售低质量的企业则不会。所以存在一种广告水平,在该水平上,销售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愿意承担该广告费用,而销售低质量产品的企业由于没有重复购买的利润,不愿意去承担该广告费用。结论:在均衡状态下,广告确实是高质量产品的信号。第64页/共141页 通常,人们对广告的批评是,它只是构成了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将广告作为一种信号加以解释意味着对“浪费”广告这一概念的修正。在均衡状态下,从广告没有提供有关产品特征的直接信息这个意义上讲,实际广告费用是一种浪费。但是,有广告下的市场均衡可能要比无广告下的市场均衡要有效,因为广告间接信息的价值要大于它的成本。第65页/共141页广告竞争与价格竞争广告竞争与价格竞争 广告竞争假定广告的唯一作用就是改变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做广告最多的企业可以获得整个市场份额。在两家企业联合的情况下,在广告上的花费为零。然而,在竞争的条件下,理性的企业都会使用比竞争对手的广告费用稍多的费用。这说明,竞争导致了企业的广告费用超出他们的支付意愿。第66页/共141页 广告和定价稍有不同:制定广告决策的频率通常低于制定价格决策的频率。价格决定的影响通常是短期的,而广告费用通常意味着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这两种不同与低折现系数相对应。第67页/共141页 广告与价格竞争 广告削弱了价格竞争线性城市模型:假定存在两家企业,每家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假定消费者知道存在两家企业和两种不同的产品,然而,消费者并不知道每种产品的特征。假定每种产品都可以用一个长度为1的产品空间来代表。假设消费者是均匀分布的。这样,消费者将这两种产品看作是同质的。第68页/共141页假定两家企业为其产品定位做广告,每个企业都将其产品在产品空间上确定一个位置,消费者知道这一点后,我们将得到一个标准的线性城市的区位模型。因此,为产品定位做广告将伯特兰模型变成了线性城市模型。结论:一般来说,有关产品特征广告能够增加产品差异化和削弱竞争,从而有可能将市场价格提高。第69页/共141页 广告加剧了价格竞争考虑双寡头垄断下的一种同质产品。每个消费者愿意为该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是u。两家企业最优的决策是制定价格p=u。假定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以致于所有消费者均获悉了价格。由于产品是同质的,我们得到了一个与伯特兰模型相似的情况,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结论:价格广告加剧了价格竞争。第70页/共141页 企业为什么愿意做广告?广告可能存在囚徒困境的情况。并不是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是一致的。在零售价格维持和维持高价协议之类的情况下,企业会做一定的广告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选择。第71页/共141页第四节 兼 并 第72页/共141页兼并的类型及动机兼并的类型及动机 兼并的主要类型:横向兼并:同一市场区域内,同一生产经营阶段上,从事同样经济活动的企业间的兼并。纵向兼并:生产同一产品、不同阶段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间的兼并。混合兼并:跨行业或跨市场的兼并。混合兼并可分为:产品延伸型;市场延伸型;纯混合型。第73页/共141页 兼并的动机:1、兼并会减少在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从而增强市场支配能力和竞争能力。2、谋求规模经济3、增大经理人员的声望4、低价购买5、股价效应6、避税第74页/共141页横向兼并横向兼并 极端情况:市场中N个企业的成本均相同,边际成本为c,固定成本为f;兼并后,新的企业与其余企业没有差别(这相当于有一个企业完全退出市场),在企业调整产量后,就能获得新的均衡,与原有古诺均衡一致只是企业数量减少一个。在古诺模型条件下,企业数量减少,集中度提高,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和消费者福利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兼并企业并没得到更多的利润,只有价格效应。第75页/共141页 兼并产生的效果:1、协同效应:提高效率。2、成本效应:降低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可能导致兼并企业比兼并前获得更多的利润。3、价格效应:企业数量减少,价格提高。除非兼并能明显的减少兼并后企业的边际成本,否则兼并企业的总产出将下降。第76页/共141页 兼并的外部性:兼并导致非兼并企业的产量提高。这些企业成为兼并的主要得益者:(1)不付出成本却减少了竞争对手;(2)可以在价格上升中获益。所以,这些企业经常会成为兼并的鼓动者。但是,如果兼并后企业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边际成本明显降低,则没有参与兼并的企业可能会遭受利润损失。第77页/共141页兼并浪潮兼并浪潮 现象:兼并具有波动性,在特定行业,兼并活动的高发期与平衡期交替出现。为什么?内部原因-合并效应最初有两家企业合并,合并前的总利润为336,合并后利润330,出现利润减少,但仍然有合并,原因可能是协同效应或者管理层有其他考虑。但新的合并将有利可图,合并前总利润660,合并后总利润为680。可见,当出现兼并时,会产生外部效益,使进一步兼并利益增加,兼并动力提高。企业数目每个企业的利润268033304168第78页/共141页 外部原因-规制放松在放松规制的一定时间以后,兼并比率大大高于其他时间(这可以用放松规制后一定时间长度内的兼并数量除以时间与其他时间的兼并数除以时间对比来说明)。混合原因:现实中,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都可能存在。第79页/共141页兼并的福利兼并的福利 如果兼并企业的产量减小将导致总产量减小,从而导致价格上升,消费者福利会受到损失;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幅度足够大,导致兼并企业增加产量,此时,市场总产量也会随着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消费者福利增加。结论:消费者福利或者社会总福利受到兼并后企业效率的影响。如果效率提高幅度足够大,那么消费者福利会增加;如果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兼并就会损害消费者福利。第80页/共141页 第十章第十章 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结构和研究与开发动机市场结构和研究与开发动机 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模型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模型 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与开发竞争的动态性研究与开发竞争的动态性第81页/共141页研究与开发是社会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工艺创新,即通过实验室的投入,探寻生产产品的成本较低的技术。产品创新,即探寻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在本章中,我们重点在于产业的变化源于新产品和新流程的采用,以及新产品和新流程主要产生于研究与开发这一事实。第82页/共141页第一节 市场结构和研究与开发动机第83页/共141页 两种观点: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机。大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其进一步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上并非一个完美的模型。第84页/共141页 第一种观点 如图10-1,对于一个垄断者而言:在垄断者创新之前,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矩形 AE 的面积。在 创 新 之 后,企 业 获 得 的 利 润 为 图 中 矩 形 p2MBF 的面积。创新的收益为正。垄断者创新的收益为梯形 EF 的面积。第85页/共141页第86页/共141页 完全竞争市场中创新的收益问题:如果创新把成本降低的幅度比较小,从而相应的垄断价格高于竞争对手的单位生产成本,我们称这样的创新为小幅创新。创新把成本降低到这样一个水平,以至相应的完全垄断价格低于竞争对手的单位生产成本,我们称这样的创新为剧烈创新。第87页/共141页 小幅创新如图10-2,由于 ,那么创新企业无法制定最优的垄断价格。在此情况下,创新 企 业 最 优 的 定 价 策 略 是 把 价 格 定 在 稍 低 于 的水平。此时市场均衡价格p=。即均衡产量 ,此时只有创新企业提供产品,其他企业的生产量为零且获得零利润。此时创新企业获得的利润便为图中 IJ 的面积。第88页/共141页第89页/共141页 剧烈创新如图10-3,在剧烈创新条件下,创新企业就成为一个垄断者,此时市场价格P=PM,产量Y=YM,获得利润为图中 BF 的面积。第90页/共141页第91页/共141页 比较:在小幅创新情况下,垄断者获得的创新收益要小于完全竞争企业获得的创新收益。在剧烈创新情况下,垄断者获得的创新收益要小于完全竞争企业获得的创新收益。结论:垄断企业的创新收益要小于完全竞争企业,竞争性企业的创新激励要大于垄断企业的创新激励。第92页/共141页 数学推导:如果创新者是垄断者,其创新收益表示为:如果创新者为完全竞争企业,那么在小幅创新时,其创新收益为:在剧烈创新条件下,其所获得的创新收益为:对于小幅创新:,即:对于剧烈创新:第93页/共141页 结论:垄断企业的创新收益小于完全竞争企业。市场势力降低了创新的动机。原因:垄断市场需要某种因素来解决垄断者的惰性,而这种惰性是由创新之前的垄断利润引起的;而在竞争市场中,这种创新前的利润是不存在的,这被称为更新效应(或替代效应)。第94页/共141页 第二种观点 熊彼特认为,技术变动需要大企业的存在,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是最优的,不是一个完美效率模型。他相信大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技术创新。竞争并不因引进大企业而消除,相反,企业追求技术变动的努力增加了竞争。第95页/共141页加尔布雷思效法熊彼特,也论述了大企业是引致技术变动的最完整的工具,并且是技术变动最有效率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研究与开发支出对小企业来说太昂贵了。研究与开发工作可能有规模经济。大企业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或许只有大企业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研究与开发成果。第96页/共141页 上述两观点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大型企业是研究与开发和技术进步主要投入者的观点主要基于这样的前提:大公司相对于小公司而言,拥有更多的投入资源。竞争产业更能激励研究与开发的观点来自于投机,而不是投入的能力。第97页/共141页 注意:完全竞争与完全竞争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假设创新会降低成本,允许创新者降价与其对手竞争,并占领整个市场。其前提是该创新者没有被模仿,实际上是个垄断者。第98页/共141页 结论:完全竞争在研究与开发问题上,在某种程度上和熊彼特关于完全竞争模型观点一致。熊彼特认为,最优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涉及一定垄断力量的动态竞争的形式。竞争并非来自于在位企业,而是来自于新产品或新流程,即创造性毁灭。第99页/共141页第二节 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模型第100页/共141页创新竞赛创新竞赛 发现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企业获得对竞争对 手的优势:企业有资格获取专利保护,从而能防止其他企业模仿,导致他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赚取垄断利润;消费者会把创新者同高质量生产企业联系起来,并由此愿意为创新者支付较高的价格。第101页/共141页 假定有关的发现可以转化为一种奖励。考虑一个有两个企业组成的行业,该行业寻求生产新产品的新技术。假定是否能够发现是不确定的。每个企业可通过向实验室投资I美元从事研发活动,每个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支付如下:一旦一个企业向某个实验室支付I美元,他就有的概率发现一种新技术,如果该企业是该技术的唯一发现者,该技术带来的利润为V美元;如果两个企业都发现了该技术,它带来的利润为V/2美元;如果该企业没有发现这项技术,它带来的利润为0美元。第102页/共141页 竞赛中均衡研发水平 只有一个企业投资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企业1进行研究与开发投入的预期利润为:企业1的研发投资决策为:同理,企业2的投资决策为:00第103页/共141页 两个企业都进行研发的情况:企业的收益取决于: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 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企业1获得的期望利润为:同理,企业2获得的预期利润为:第104页/共141页 只有当企业获得的预期利润大于零时,企业才会投资,化简得:在上式满足的情况下,企业1和企业2投资于研究与开发预期利润是大于零的,企业1和企业2都会进行研发的投资,即i1=i2=I。第105页/共141页如图10-4所示,表示只有一个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预期利润等于零的与I的组合,它是一条直线。其上面的点表示 ,即研发利润小于零,故没有企业从事研发。其下面的点表示 ,所以在只有一家企业研发的情况下,企业都愿意进行研发投资。而曲线 表示两个企业同时投资研发预期利润等于零的情况,两个企业不会同时研发。而位于该曲线之下的点表示预期利润大于零,两个企业都会进行研发。第106页/共141页第107页/共141页 两条曲线将图10-4划分为三个区域:部分表示没有研发的概率和投资I的组合,即在低概率和高研发成本条件下没有企业愿意研发。部分表示只有一个企业进行研发的情况。部分和部分为两个企业都进行研发的情况。第108页/共141页 社会的最优研发水平 表示当n个企业从事研发时行业的期望利润,把行业的期望利润与社会福利联系起来。行业中只有一个企业从事研发时:此时,社会所期望的研发值与企业从承担研发中获得的期望利润时是相同的。行业中有两家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时,每个企业获得的期望利润为:,此时,行业的预期利润为:第109页/共141页 如果 ,表示只有一家企业进行研发时行业利润要大于两家同时研发,即两家企业研发对社会不利。如果 ,表示两家企业同时研发创造更多的利润,因而两家研发是最优的。当且仅当 时,第110页/共141页 图10-4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区域:为高研发成本与低发现概率组合,没有企业进行创新。从社会福利角度看,不研发是最优的。区域:该区域内为只有一个企业承担研发成本留下了空间,此时该企业仍然可以维持非负的利润。从社会福利角度看,使第二个企业参与研发也不会给社会带来收益。区域:相对较低的研发成本使得第二个企业参与研发有利可图,从社会福利角度看,重复性研发的成本大于促使第二个企业从事研发并由此提高发现概率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这是一种市场失灵的情形。区域:这些组合包含了一个低创新成本,使得两个企业和社会都能从研发竞赛中受益。第111页/共141页 从社会福利角度看,区域、和是社会合意的,即概率和投资成本I如果落在以上三个区域,则市场提供了合意的研发水平。而如果落在区域内,此时属于市场失灵情况,市场提供了过多的研发投入。区域的具体表示为:当 时,且第112页/共141页 发现的预计日期 只有一个企业进行研发:发现的预计日期就可以表示为:结论:发现概率 的提高,可缩短发现的预计日期。第113页/共141页 两个企业都进行研发:发现的预计日期为:结论:ET(2)EY(1),这意味着开办更多的研究实验室可缩短发现的预计日期。第114页/共141页研发合作研发合作假设一个行业中有两家企业:企业1和企业 2。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企业决定(首先是非合作的,然后是合作的)在节省成本方面的研发投入是多少。第二阶段:企业在一个同质产品市场中,参与古诺数量竞争。第115页/共141页 溢出效应以 表示企业i承担的研发量(i=1,2),并且以表示企业i的单位生产成本,设:其中参数 衡量企业j的研发水平对企业i的单位生产成本的影响。若 ,研发技术表现出(正向的)溢出效应。即每个企业的研发会使得两个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第116页/共141页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某个企业的研发涉及对竞争对手的恶意损害活动,比如雷达干扰,或者散步虚假信息和计算机病毒,就可能变成负值。本节中我们假设企业的研发技术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同时假设 第117页/共141页 非合作研发假定:市场中的需求函数为:P=100-(y1+y2),且研发对企业来说是有成本的。开办一个研究水平为xi的研发实验室的成本表示为TCi(xi)。研发实验 室 依 照 规 模 收 益 递 减 的 规 律 运 营,设TCi(xi)=xi2/2。两阶段的博弈:第一阶段:决定研发水平 第二阶段:决定产量第118页/共141页 逆向归纳法求解:第二阶段:两企业进行古诺竞争考虑企业1:由一阶条件解出企业1的反应函数:同理,可得企业2的反应函数:企业1和企业2均衡的产量为:此时古诺均衡利润水平为:第119页/共141页 第一阶段:每个企业在对手研发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以不合作的态度选定其研发水平。纳什均衡:x1=x2=其中 表示两个企业非合作时,每个企业投资的非合作均衡研发水平。第120页/共141页 合作研发在合作研发的情况下,企业在知道他们将在第二阶段进行数量竞争的前提下,共同选择能够使联合利润最大化的研发水平。合作研发水平为:第121页/共141页 合作研发与非合作研发的比较 如果溢出效应很大,那么合作研发的水平高于非合作研发水平。如果溢出效应很小,那么合作研发的水平低于非合作研发水平。研发合作可增加企业的利润。如果在合作情况下的均衡研发水平不等于非合作情况下,那么则表明他们之间联合利润一定增加。第122页/共141页第三节 研究与开发竞争的动态性第123页/共141页效率效应和垄断的持续性效率效应和垄断的持续性 考虑在产出市场上有两个企业的情形。在创新之前,企业1是在位垄断者,企业2是潜在进入者。假定两个企业都没有取得对创新的垄断,第三个企业在产出市场上不能生产,因而想将专利卖给一家开价更高的企业。第124页/共141页 假定: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之前并没有生产技术,一旦获得专利,其生产成本与在位垄断者相同。垄断者能够获得垄断利润,如果获得专利,他将保持垄断地位,获得同样的垄断利润,此时对手企业的获益为零。对潜在进入者,一旦获得专利,那么他就可以进入市场与垄断者竞争,此时,两家企业获得寡头利润。第125页/共141页 对垄断者而言,如果购买创新将获得利润 ,而若不够买创新而潜在进入者购买了这项创新,那么其将获得寡头利润 。则对垄断者而言,此 项 创 新 的 价 值 就 为 两 者 之 间 的 差 额,即 。这项价值亦是垄断者愿意为这项创新支付的最高价格。对潜在进入者而言,如果得到这项创新,可获得寡头利润 ,如果不够买这项创新获利为零。那么对该潜在进入者而言,此项创新的价

    注意事项

    本文(产业组织理论策略性行为.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