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技能大赛标准流程.pptx
验光方法:客观:电脑检影角膜曲率计主觉:综合验光仪镜片箱主觉:精细、确定、微调的过程第1页/共159页规范的验光程序客观验光:初步了解屈光状态主觉验光:精细确定屈光状态功能性测量:隐斜等综合调整:确定处方第2页/共159页使用综合验光仪的目的:最佳视力最舒适用眼最持久阅读第3页/共159页使用综合验光仪的的过程分3个阶段:A初始阶段:病史,全身状况,眼部检查,角膜曲率计,检影,电脑,镜片测度仪B精确阶段:综合验光仪-主观反应C终结阶段:双眼平衡,试镜架测试第4页/共159页让验光成为一种享受第5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PhoropterPhoro +Optometer眼肌检测+验光仪验 光+视功能检测主观过程:心理物理学第6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肺头1调整区2附属镜片3辅助镜片4球镜设置5球镜视窗7柱镜视窗8窥视孔6柱镜设置第7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遥控视力表第8页/共159页如何确定患者的正确位置?正面观第9页/共159页如何确定患者的正确位置?后面观第10页/共159页如何确定患者的正确位置?侧面观第11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第12页/共159页如何调整器械的位置:调哪里?上调水准水准中调瞳距下调顶点距离第13页/共159页器械调整时的观察:看哪里?第14页/共159页2.瞳距调整第15页/共159页4.倾斜角控制第16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遥控视力表第17页/共159页参 数 设 置球镜粗调球镜细调球镜视窗柱镜视窗:度数/轴位柱镜度数设置柱镜轴位设置窥孔(红(红负负黑黑正正)第18页/共159页球镜设置球镜粗调球镜细调第19页/共159页近距离验光:变化在哪里?第20页/共159页看近时的视觉生理变化调 节辐 辏瞳孔缩小第21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遥控视力表第22页/共159页如虎添翼的辅助镜片Risley 棱镜Jackson交叉柱镜第23页/共159页Jackson 交叉柱镜转轮的位置代表什么?白点代表什么?红点代表什么?第24页/共159页交叉柱镜+0.50D-0.50D-0.50DC90/+0.50DC 180第25页/共159页Risley 棱镜第26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遥控视力表第27页/共159页附属镜片:应有尽有的百宝箱第28页/共159页附属镜片O:Open 打开远矫正:被检眼打开(O)近矫正:打开双眼 (O)第29页/共159页附属镜片OC:Occlude 遮盖片对侧眼:遮盖(OC)第30页/共159页附属镜片P:Polaroid 偏振片第31页/共159页附属镜片PH:Pin Hole 针孔镜第32页/共159页附属镜片Maddox杆RMVRMHWMVWMH第33页/共159页附属镜片R:检影工作距离补偿镜正镜还是负镜?第34页/共159页附属镜片.12:微调球镜=+0.12DS第35页/共159页附属镜片RL/GL 红/绿滤镜片 OD OS第36页/共159页附属镜片6BU(OD)和10 BI(OS):棱镜第37页/共159页附属镜片 0.50:FCC融合交叉柱镜第38页/共159页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患者正确位置仪器正确调整参数设置辅助镜片附属镜片遥控视力表第39页/共159页遥控视力表单行视标单个视标红绿遮盖视标散光视标视功能视标第40页/共159页遥控视力表文字视力表E字视力表C视力表儿童视力表第41页/共159页A B CA B C红绿视力表第42页/共159页视力表投影设备第43页/共159页第44页/共159页规范的验光程序:初始步骤:病史原来眼镜客观验光(检影、电脑)精确步骤:主觉验光(六个步骤)终止步骤:试戴、调整、开处方第45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46页/共159页有经验的验光医师花几分钟几分钟时间检影,花较长时间较长时间做主觉验光和调整第47页/共159页验光的目的:最佳视力最舒适用眼最持久阅读第48页/共159页验光前准备:打开设备,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并作好登记与设备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部位消毒调整坐椅的高度调整瞳距调整顶点距调整仪器的倾斜度遮盖一眼第49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50页/共159页第一步:初次MPMVA(最佳视力球镜)调节最放松时的最好视力第51页/共159页雾 视目 的:控制调节雾视量:+0.50+2.00DS雾视量通常为+0.75+1.00DS第52页/共159页选择雾视镜片度数0.80.25 D 0.5至0.60.50 D0.3至 0.51.00 D0.1至 0.252.00 D比0.1更差3.00 to 5.00 D假如视力为:屈光不正度数第53页/共159页雾 视雾视结果以视力为衡量标准V D E P RN L K O FB K R A U0.30.40.5第54页/共159页去 雾 视去雾视,视力逐增每次-0.25DS达到最佳视力终点的判断第55页/共159页用实例来说明客观验光结果OD:-3.00DS/-1.75DC x180OS:-4.00DS/-1.00DC x180第56页/共159页OD:-3.00DS/-1.75DC x180OD:-2.00DS/-1.75DC x180OD:-2.75DS/-1.75DC x180雾视(+1.00D)-0.25D step不停询问问话技巧初次MPMVA:实例第57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58页/共159页初次红绿测试第二步A B CA B CA B C第59页/共159页可见光谱的组成可见光谱:380nm760nm 第60页/共159页白光的组成第61页/共159页红绿测试的原理第62页/共159页红绿测试视标的选择最佳视力上12行单行视标顺 序:绿-红-绿比较视标的清晰度比较的终点第63页/共159页顺 序:A B CA B CA B C第64页/共159页结果判断:红清楚第65页/共159页结果判断:绿清楚第66页/共159页红绿一样清楚第67页/共159页红绿色盲患者能否用红绿测试?第68页/共159页问话技巧叫病人看左边或右边问病人是左边清还是右边清第69页/共159页终点的判断:双色实验(警惕有红色爱好者!)以1.0视力为标准根据病人的反应,视标是变清还是变小变黑.第70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71页/共159页交叉柱镜+0.50D-0.50D-0.50DC90/+0.50DC 180第72页/共159页交叉柱镜交叉柱镜由两个轴向互相垂直的度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柱镜所组成。度数通常为0.12D,0.25D,0.37D,0.50D.交叉柱镜的手柄与交叉柱镜的正轴和负轴的夹角都是45度。使用交叉柱镜,通常先验证散光轴向,再验证散光度数。第73页/共159页第74页/共159页第三步:散光的精确1.精确散光轴向2.精确散光度数第75页/共159页1.交叉柱镜精确柱镜轴位一位二位第76页/共159页交叉柱镜精确柱镜轴位一位二位第77页/共159页交叉柱镜精确柱镜轴位一位二位第78页/共159页交叉柱镜精确柱镜轴位一位二位第79页/共159页散光精确的视标选择-单行视标 最佳视力视标的上一行第80页/共159页终点的判断病人反应两面看上去一样清。根据病人的反应,散光轴向总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来回变动,则取其中间值。第81页/共159页注意:散光度数越高,散光轴向要求越准确。散光度数大于5.00D,轴向应精确在1度以内。散光度数在2.005.00D之间,轴向应精确在23度以内。散光度数在2.00D以下,轴向应精确在5度以内。第82页/共159页第三步:散光的精确1.精确散光轴向2.精确散光度数第83页/共159页2.交叉柱镜精确柱镜度数一 位二 位第84页/共159页2.交叉柱镜精确柱镜度数一位二位+0.25-0.25第85页/共159页终点的判断:病人反映两面看起来一样清。根据病人的反映,散光度数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动。应选择同病人习惯的处方更接近的度数。若没有病人以前的处方,则选择散光度数小的。第86页/共159页注意:在调整散光度数的过程中,要维持球镜的平衡。每增加-0.50D的散光,应该在球镜上减去-0.25D。每减少-0.50D的散光,应在球镜上增加-0.25D。-1.75Ds/-1.00Dc*10-2.00Ds/-0.50Dc*10-1.75Ds/-1.00Dc*10-1.50Ds/-1.50Dc*10第87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88页/共159页第四步:再次MPMVA调节最放松情况下的最佳视力第89页/共159页雾 视雾视结果以视力为衡量标准V D E P RN L K O FB K R A U0.50.60.7第90页/共159页OD:-3.00Ds/-1.75Dc x180OD:-2.00Ds/-1.75Dc x180OD:-2.75Ds/-1.75Dc x180雾视(+1.00D)-0.25D step不停询问问话技巧再次MPMVA第91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第92页/共159页再次红绿测试第五步A B CA B CA B C第93页/共159页再次MPMVA终点的判断双色实验(警惕有红色倾向者)根据病人的反映,视标是变清还是变小变黑。以最佳视力作为判断终点。第94页/共159页双眼均衡Binocular Balance目的:保持双眼均衡的调节功能第95页/共159页为什么要做双眼平衡?大脑感知综合验光仪在眼前,产生器械性调节。(同电脑验光)双眼注视时整个系统的调节更容易放松第96页/共159页双眼平衡适用条件只能用于双眼视力均已在单眼验光中达到同样清晰度的情况。第97页/共159页要保持:双眼均能看视标双眼一直处于雾视状态.雾视的标准:视力要低于0.8高于0.5.第98页/共159页双眼均衡检测步骤双眼无遮盖,屈光矫正每眼 雾视+0.50+0.75D单行视标棱镜分离视标加减0.25D进行调整去调整,双眼融像第99页/共159页双眼平衡:棱镜分离右眼:3 BU 左眼:3 BD第100页/共159页AA第101页/共159页双眼平衡:比较视标清晰度左 眼右 眼第102页/共159页双眼均衡终点的判断双色实验(警惕红色嗜好!)视标变清还是变小变黑最佳视力第103页/共159页主观验光程序初次MPMVA(视力降至0.30.5)初次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均衡(视力降至0.50.8)第104页/共159页注意:试戴对于高度屈光不正的病人,其最终的眼镜处方可能同综合验光仪远距离主觉验光的结果不同.对于病人舒适的眼镜处方,在改变其柱镜成分(尤其是散光轴向)要谨慎.第105页/共159页总 结1:综合验光仪的优点:操作方便病人舒适镜片干净柱镜轴向从验光头直接读出,精确误差减少交流第106页/共159页总 结2综合验光仪的缺点:调节控制(器械性调节)无法检查镜片的度数(厂家制作定型)病人验光中头位稍偏斜,易致柱镜轴位偏离柱镜设置在球镜前面,有效度数与处方度数可能有差异镜面容易起雾对主观判断不敏感者影响精确度第107页/共159页老视验配步骤及处理第108页/共159页流 行 病 学 所 有个 体 都 会 出 现 老 视 第109页/共159页?第110页/共159页绝 对 老 视:病 人 没 有 任 何 调 节 能 力 的 一 种 老视。病 人 只 能 看 清 远 点 上 物 体。早 期 老 视:检 查 发 现 病 人 需 要 正 镜 片 看 近,但 病 人 自 己 不 需 要。第111页/共159页老 视 验 配 原 则 必 须 在 正 视 眼 状 态 下 进 行:先 远 用 矫 正 再 加 上 近 附 加 必 须 选 择 需 要 的 工 作 距 离 必 须 在 两 眼 同 时 视 状 态 下 进 行 验 配 第112页/共159页老视常规检测步骤远屈光矫正试验性近附加1.根据调节幅度计算2.FCC检测3.经验公式验证近附加调整试戴第113页/共159页验 光 步 骤 起 点(试 验 性 近 附 加)根 据 年 龄 对 照 近 附 加 表测 定 调 节 幅 度,根 据 工 作 距 离,计 算调 节 需 求 和 试 验 性 近 附 加融融 合合 性性 交交 叉叉 柱柱 镜镜 FCC原来的近用处方原来的近用处方第114页/共159页FCC准 备 工 作:有 JCC 的 综 合 验 光 仪,FCC 视 标,近 点 测 量 杆,照 明 光 源;放 置 远 用 屈 光 矫 正 度 数;将 FCC 视 力 表 放 在 40cm 处,照 明 昏 暗;将 JCC 放 在 被 测 者 眼 前,负 轴 在 90 轴 位(红 点?)调 整 瞳 距,确 认 双 眼 无 遮 盖;第115页/共159页FCC请 被 测 者 报 告 哪 组 线 条 清 晰?如 果 垂 直 线 条 比 水 平 清,减 低 照 明;如 果 报 告 水平 清 晰 或 两 者 一 样 清,跳 过 下 一 步。如 果 减 低 照 明 仍 然 报 告 垂 直 线 条 较 清,翻 转 JCC,再 比 较。如 果 报 告 水 平 线 条 清 晰 或 两 者 一 样 清,双 眼 同 时 以+0.25 级率 增 加 镜 片 度 数,直 至 报 告 垂 直 线 条 较 清。双 眼 同 时 减 少 正 度 数,直 至 两 组 线 条 同 样 清 晰。第116页/共159页精确近附加双眼融合性交叉圆柱镜试验(FCC)OD OS+/-0.50D第117页/共159页验光步骤视标40厘米第118页/共159页验光步骤不一样清晰加光过度第119页/共159页验光步骤不一样清晰加光不足第120页/共159页验光步骤一样清晰加光正确第121页/共159页调 节 需 求accommodation demands 让病人使用字母近视力表询问病人通常的工作距离:“你平常读书或近距离工作有多远?你能示范一下吗?”等 于 工 作 距 离 的 倒 数第122页/共159页步 骤年 龄1020304050607075调节幅度(D)14.0010.007.004.502.501.000.250.00调 节 幅 度 和 年 龄第123页/共159页测定调节幅度先测近视力选择最好视力上面一行嘱其注视并保持清晰移近至刚刚模糊计算(距离的倒数)第124页/共159页计算试验性近附加调节需求=工作距离的倒数通常人能够舒服地使用一半的调节幅度(?)试验性近附加=调节需求-1/2调节幅度第125页/共159页确定近附加正负相对调节(NRA/PRA)距离视标同时加正镜片NRA同时加负镜片-PRA计算和调整近附加 第126页/共159页确定近附加FCC法红绿双色法测定清晰范围法第127页/共159页个 例 分 析某会计师,男,45岁,出现写帐困难。过去是“正视眼”,从来没戴眼镜。要求验配“老花眼镜”,供做帐使用(距离33cm)。第128页/共159页临 床 检 测 步 骤远屈光检测:plano计算:AMP=15-0.25*年龄=3.75调节需求=1/工作距离=1/0.33=3.00D试验性近附加=+3.00-2.00=+1.00D第129页/共159页临 床 检 测 步 骤+2.25D视标模糊,NRA=+2.25-1.00D视标模糊,PRA=-1.00正负相对调节不相等提示原试验性近附加不足(+2.25D+-1.00D)/2=+0.75D调整近附加=+1.00+0.75=+1.75D第130页/共159页临 床 检 测 步 骤调整近附加:检测阅读清晰范围放测试卡在需要的距离:40cm注视最好视力上一行移远测试卡至视标刚刚模糊:50cm移近测试卡至视标刚刚模糊:20cm?-0.25D调整后近附加=+1.75D-0.25D=+1.50D第131页/共159页临 床 检 测 步 骤试戴自然空间平常光线平常阅读资料哪里是他们最喜欢的位置?试戴时间1030分钟第132页/共159页规 则最后的处方与起点的预测是否一致?Why?近视力应该是1.0,同时病人应该是舒服的,阅读是持久的。测量病人的戴镜后单眼视力,应该与单眼远视力一样。对病人来说,阅读目标与眼之间的距离是舒服的,而且满足需要第133页/共159页验 配 注 意 事 项使 用 综 和 验 光 仪远 用 屈 光(双 眼 平 衡、远 视)正 常 的 室 内 照 明可 用 以 前 的 处 方 做 为 起 点第134页/共159页 老视的验光(1 1)目的:视近清晰 缓解疲劳(2 2)原则:正视眼状态 选工作距离 双眼视状态(3)步骤:远屈光矫正 选择试验性近附加 验证近附加 确认近附加第135页/共159页1 1、询问2 2、矫正屈光不正3 3、测调节幅度(AMPAMP)准备 经验性调节幅度=15-0.25=15-0.25年龄 测量调节幅度:移近法-近点倒数 移远法 负镜片法 动态检影法第136页/共159页4、计算近附加 如何选择近附加?根据:ADD=Ls-1/2AMP ADD=Ls-1/2AMP 举例:条件:5050岁,2020厘米,测AMP=2.50DAMP=2.50D 计算:经验性AMP=15-0.2550=2.5D 测量的AMP=2.5D ADD=L-1/2AMP=1/0.2-1.25 =3.75D 设置+3.75D到远屈光基础上第137页/共159页5、验证ADD:(1)正负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NRA):加正片放松调节模糊 但看得见 正相对调节(PRA):加负片增加调节模糊 但看得见第138页/共159页(2)双眼交差圆柱镜法 红点负轴设置在90度或设置0.50在眼前 设置的作用:若横清,则加正;若竖清,则加负。至同样清晰(3)近用双色试验+0.50D -0.50D+0.50D-0.50D 网膜 视标第139页/共159页(4)测量清晰范围,再调整ADD第140页/共159页6、试戴眼镜阅读约15-30分钟 询问感觉 微调第141页/共159页例1:远 OU:+1.50D PD=63毫米 ADD:+2.00D 近 OU:+3.50D PD=58毫米例2:远 OU:-6.00D ADD:+2.00D 近 OU:4.00D例3:远 OD:-6.00 OS:-5.00 ADD:+2.00 近 OD:-4.00 OS:-3.007 7、处方:、处方:第142页/共159页选择ADD的方法 1、年龄与ADD的关系 2、交叉圆柱镜法 3、调节储备原则ADD=L-1/2AMP 4、病人的老度数出发至近视力1.0 5、正负相对调节第143页/共159页例 人群:1000 近视:600,从15岁开始 老花:1000,从40岁开始 平均活到80岁,则 戴镜年数:近视:600(80-15)=3900 老花:1000(80-40)=4000 第144页/共159页老视的矫正框架眼镜双光眼镜单光眼镜渐变镜第145页/共159页单光眼镜的特点优点成本低有成镜视野大缺点只能近用不方便第146页/共159页双光镜片的特点优点视野较大可以看远和看近成本较低有现成的镜片缺点中距离目标模糊镜片不美观“跳跃”现象第147页/共159页单光镜、双光镜的缺点中、远距离模糊不美观单光镜单光镜双光镜双光镜渐变镜美观方便第148页/共159页渐变镜的优点远、中、近距离清晰的视力没有“跳跃”现象镜片轻、薄、美观第149页/共159页镜度曲线分布软性设计硬性设计第150页/共159页渐变镜验配体会充分矫正远屈光不正散光和远视适当年轻一点配戴容易适应和成功双眼视异常谨慎配戴第151页/共159页隐形眼镜单眼视隐形眼镜-多双光隐形眼镜多焦隐形眼镜第152页/共159页手 术经巩膜的老视手术目的:增加晶状体与睫状肌之间的空间经角膜的老视手术目的:改变角膜的形状-多焦的角膜。第153页/共159页老视眼的处方原则大拇指法则:任何人不能长期使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 上的调节第154页/共159页 经验原则1 给刚开始老花的病人带阅读眼镜,建议用单焦。随着更换眼镜,再尝试双焦眼镜及多焦眼镜。第155页/共159页 经验原则2给双焦眼镜或多焦眼镜,特别注意远矫正处方考虑中间距离的清晰度第156页/共159页问题?18908640259第157页/共159页 谢谢大家第158页/共15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59页/共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