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6章.pdf
14 第 6 章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选择题 三、问答题 1.答:该题练习的是一种要素变动是该种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均衡条件为:VMP=PL 根据题意 PL=0,根据下图当 MRP=PL=0 时,L=L*2.答:从不同考察的角度出发,厂商的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可以表述为 MC=MR,也可以表述为 MFC=VM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如果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 MR),恰好等于增加这是最后一个单位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入 MC),即 MC=MR,即厂商利润极大化。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述MFC=VMP,也就是厂商把雇用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的数量,使得这一雇用劳动总量下1 C 2 D 3 B 4 A 5 C 6 A 7 D 8 B 9 A 10 C 11 B 12 A L*L PL MFC 生产要素 L 的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0LP VMP 15 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产品价值 VM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用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 MFC)。理由是假如 VM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其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厂商可获得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VM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用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是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用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用的劳动量的 VMP=MFC。3.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两者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具有递减的规律;两者的前提条件一样,分别需要效用水平和产量水平的不变;两者都是曲线的斜率值。两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MRS 的基于效用论的基础上,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效用问题。MRS 所依据的是无差异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MRTS 是基于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品数量总是所依据的是等产量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生产者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问题。递减的原因不同。4.答: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会发生平行移动;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也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相切的切点即为生产的均衡点,因此,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它表示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便会沿扩展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5.答:不能据此认为 B 国钢铁厂的效率比 A 国高。在使用的资本数量及劳动情形资本价格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哪个钢铁厂在经济效率上更高(即所费成本小)。如果劳动的价格为 20,资本价格为 24,A 国使用 10 单位劳动和 1 单位资本生产 1 吨钢,其总成本为224;B 国使用 1 单位劳动 10 单位资本生产 1 吨钢,其总成本为 260,此时,A 国钢铁厂的效率反而比 B 高(即所费成本更小)。6.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 PL 提高 10%,MPL/PLMPK/PK,为使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使得 MPL/PL=MPK/PK,那么厂商必定增加资本投入,减少劳动力投入,即用资本替代劳动。四、计算题:1.解:16 240080080022800,800,)2(100010001000QKLQ,100020003KL,123000)1(,13123231,32,3/13/23/13/23/12/31/32/331313231KLCKLKLKLQKLKLLLKLKLKLKdKdQMPLdLdQMPPMPPMPKLKKLL中代入代入代入,将 2.解:(1)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即:APL=MPL,据此列方程求解得:应投入 30 个劳动人数平均产量最大。(2)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平均产量最大,(1)中已求得平均产量最大时,L=30,将该值代入生产函数中得:总产量 Q=3060。(3)如果劳动者每周工资为 360 元,产品价格为 30 元,则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为 VMPL=PL,即:MPL30=360,据此计算得:劳动投入应为 40。此时企业总产量为 3680。3.解:(1)可以从产量表中找出 Q=282 的等产量曲线,该等产量曲线的要素组合见下表。要素组合 X 要素 Y 要素 A B C 1 2 4 4 2 1 当 AB 时,MRTS=-(2-4)/(2-1)=2 当 BC 时,MRTS=-(1-2)/(4-2)=1/2 所以,这两个投入要素所显示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2)X 固 定 为 单 位 使用单位数 总产量(TPY)边际产量(MPY)平均产量(APY)边际产品价值(VMPY)1 2 3 4 5 200 282 346 400 443 200 82 64 54 43 200 141 346/3 100 886 50 205 16 135 1075 固 定 为 单 位 使用单位数 总产量(TPx)边际产量(MPx)平均产量(APx)边际产品价值(VMPx)17 1 2 3 4 5 245 346 423 490 548 245 101 77 67 58 245 173 141 245/2 548/5 245/4 101/4 77/4 67/4 58/4 (3)根据上表计算的数据,当 X=2,VMPY=PY=16,则 Y=3 (4)当 X=4,Y=2 时,MPX=(400-346)/(4-3)=154,MPY=(400-282)/(2-1)=118 因为:PX=PY=16 所以:YYXXPMPPMP 因此,现行的要素组合应当改变,应该增加 X 要素,减少 Y 要素。4.解:(1)如果两家企业用资本 25 单位,用劳动 25 单位,每家企业的产量应是 2500。(2)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是10LP元和10KP元,K=25 和 L=25 的投入组合是企业 B的高效率组合,不是企业 A 的高效率组合。(3)当 PL=PK时,企业 A 的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高效率比率 K:L=4:1。企业 B 的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高效率比率 K: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