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pdf
-
资源ID:77899162
资源大小:142.9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pdf
1 二十 口技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 1607 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 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一、自主学习(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屏障()呓语()齁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众妙毕备()会宾客大宴()众宾团坐()夫叱大儿声()宾客意少舒()虽人有百手()妇抚儿乳()奋袖出臂()但闻屏障()其夫呓语()(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_ 3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 4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2(),儿醒,大啼。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1 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_.7用原文填空: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 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_ 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3 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