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
资源ID:7790934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课题名称己亥杂诗(其五)课时安排共1课时学校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情感。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合作赏析,明确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甘心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情感。教学难点结合背景知识,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古诗文内容的把握和诗句的赏析都有了一定的能力,但要求完全理解与掌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可从写作背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教法导航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导航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合作交流课后修改一、看图猜诗 导入新课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图片,请同学们猜出对应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当同学们说出最后一张图片对应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教师指出今天的学习课题,这句诗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是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诗歌,赏析诗中别样的落花!二、解说文题1、什么是“己亥”?“杂诗”是怎么回事?答:“己亥”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己亥年,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杂诗”指即兴随感而作的无题诗。己亥杂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诗,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三、作者简介龚自珍 (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出生于书香门第,但仕途不顺。他的祖父、父亲都在北京做过官,幼年时,他就在京入塾就读,后来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直至在京做官。他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任官期间,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因遭到权贵排挤和打击,48岁辞官回乡。回乡后在杭州主掌书院,聚徒讲学,后来又到江苏丹阳书院执教。因病逝世于丹阳书院,年仅49岁。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四、诵读体味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听范读,正字音、划节奏,有感情的朗读。五、解词译句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译文:满怀离愁正对着夕阳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浪迹天涯。落花并不是无情感之物,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的护育新花。2、重点词语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这里形容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东指:诗人由京返杭,起初一段路是向东走的,即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天涯:指诗人将要去的地方远离京城落红:落花,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六、诗句赏析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提示可以从情感、修辞等方面谈谈你的感受)答:诗人以落花自喻,花瓣虽然谢落,但它绝不是无情的随风飘落,而是立志将自身化成肥料,用来滋养鲜花。表明自己的心志,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七、课堂小结己亥杂诗(其五) 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八、拓展延伸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武汉大地蔓延,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你是否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大无畏的爱国情怀?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九、作业布置背诵和默写古诗,积累抒发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十、板书设计叙事抒情离开京城,远离朝廷愁苦郁闷 不畏挫折比喻明志化作春泥,护育新花为国效力 甘心奉献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