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总复习化学实验:七.真题训练三.pdf
-
资源ID:77981869
资源大小:527.7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高三总复习化学实验:七.真题训练三.pdf
最新教学资料高考化学1(2016 浙江)化合物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 _。(3)已知 MgO 可溶于 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12 分)磁性材料A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A 的组成元素为 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 _。(2)溶液 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3)已知化合物A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 1.518 g 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 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2(2014 课标)某小组以CoCl2 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 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 mol 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 L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 溶液。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 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 105 mol L1,c(CrO42)为molL1。(已知:Ksp(Ag2CrO4)=1.12 1012)(6)经测定,样品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 的化学方程式为;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3(2014 浙江)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质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另取 10.80gX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 固体 1.请回答如下问题:(1)画出白色沉淀1 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2)X的化学式是 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白色沉淀2 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1.【答案】.(1)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2)Al2O3+2OH-2AlO2-+H2O(3)MgO+2NH4Cl+H2OMgCl2+2NH3 H2O 或 NH4Cl+H2O?NH3 H2O+HCl,MgO+2HCl MgCl2+H2O (1)S、Fe Fe3S4(2)制印刷电路板(3)Fe3S4+6H+3H2S+3Fe2+S(4)H2SO3+I2+H2OH2SO4+2HI 取溶液 G,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42-;过滤后取滤液,滴加H2O2溶液,若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有H2SO3。【考点定位】无机推断,离子检验,物质组成的确定。【名师点睛】无机推断题要抓住突破口,例如物质的颜色,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黑色的固体为碳、二氧化锰,氧化亚铁、氧化铜等。黄色溶液为含铁离子的溶液,浅绿色溶液为含亚铁离子的溶液,蓝色溶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紫色为含高锰酸根离子的溶液或苯酚遇到氯化铁的颜色。血红色或红色为硫氰化铁溶液。黄绿色气体为氯气。结合颜色确定成分,进而分析其他物质。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本题难度适中。2.【答案】(1)当 A 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 瓶中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3)(4)偏低(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 103(6)+3 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3)根据题给信息知,氨的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HCl+NH3NH4Cl,则样品中氨的物质的量与和氨气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相等,为(c1V1c2V2)103mol,则氨气的质量为(c1V1c2V2)103 17g,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氨气逸出,测定结果将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知,c(CrO42)=Ksp(Ag2CrO4)/c2(Ag)=1.12 1012/(2.0 105)2=2.8 103molL1。(6)根据题意知,样品 X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则 X的化学式为Co(NH3)6Cl3,利用化合价规则判断,钴的化合价为+3;根据题给信息知,CoCl2 6H2O、NH4Cl、H2O2、浓氨水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橙黄色晶体X,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和组成的测定,涉及了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等知识。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考察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赋分较高,今后复习备考多加关注。题目难度中等偏上。3.【答案】(1);+202 8 8 2(2)CaFeC2O6;CaFeC2O6=CaO+FeO+2CO2(3)4Fe(OH)2+O2+2H2O4Fe(OH)3(4)2FeO+CO2=Fe2O3+CO;检验方法:Fe2O3:将固体用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证明产物有Fe();检测 CO:将气体通过灼烧CuO,黑色固体变为红色。(1)白色沉淀1 是 CaCO3,碳酸钙中金属元素是钙,钙原子核外有4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 个电子,所以C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气体甲是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2)通过以上分析知,X 的化学式是CaFe(CO3)2,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 至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亚铁,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FeC2O6=CaO+FeO+2CO2。(3)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白色沉淀2 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 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能被二氧化碳氧化生成四氧化三铁或氧化铁,同时生成CO,反应方程式为2FeO+CO2=Fe2O3+CO(或生成Fe3O4),如果该反应发生,则生成固体中含有三价铁,将固体溶于稀盐酸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而使溶液变红色。CO具有还原性,能使灼烧的黑色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据此用来检验CO。【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无机物推断,涉及物质结构、物质的性质、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点,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明确知道流程图中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现象是解本题关键。该类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应用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