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ppt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三、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整体而言,极具农业文化特色 物候历 天文历 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第一、礼仪性第一、礼仪性第二、纪念性第二、纪念性 第三、时代性第三、时代性 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中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第四、民族性第四、民族性 第五、传承性第五、传承性 第六、变异性第六、变异性 第七、群众性第七、群众性 黄遵宪说,黄遵宪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续,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举国之人,习以为然。”四、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四、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委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委托项目(决策咨决策咨询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项目批准号:10JG002):10JG002)子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子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刘魁立中国节典序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精神文化层面 2、行为文化层面 3、物质文化层面(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一团和气图 五、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式微五、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式微 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蚀【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本身不适应时代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张祥龙.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求生.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原先所具有的功能逐渐丧失的后果【王明美.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以春节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4,(11)】国家在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方面所存在的不足造成的【高丙中.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江西社会科学,2006,(2)】费孝通:“文化自觉”淡化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理论界,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