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

    • 资源ID:7802445       资源大小:4.73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17 简答题(江南博哥)1.题目: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2.内容:代谢废物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excretion)。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不同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3.基本要求:(1)要有过程性评价;(2)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答辩题目1.简述排泄的意义?2.你板书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探究尿液成分的小视频,提问:尿液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尿液中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尿中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等。)讲解这些物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产物,这些代谢废物如何排出体外的?引入课题。(二)新课讲授1.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请学生说出: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物质呢?(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都属于代谢废物。)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身思考:人体有哪些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充分讨论后进行回答:(1)排尿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2)排汗可以通过排汗排出一部分代谢废物。请学生回忆汗液不小心滴落在嘴里是什么味道?(首先感觉到的是咸。)总结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人体出汗的部分都是哪里?总结概括出汗腺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处。(3)呼吸接着多媒体出示人在寒冷的冬天哈气的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呼气排出的代谢废物有哪些?(除了二氧化碳之外,会感觉到手潮湿,证明也会排出一些水分。)3.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教师提问学生根据刚才的回答尝试归纳总结:什么叫排泄?预设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人体将细胞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教师提问:排便会排出食物残渣,是否属于排泄?(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不属于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是食物被消化后的废物,因此不属于排泄。)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讲解,排便也叫排遗。(三)巩固提高我们人每天必须排尿,少则500毫升,多的不超过2500毫升,排尿过少应该有所警惕。如果连一滴尿都没有,几天之后就会有性命之忧。思考:为什么排尿那么重要?(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避免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排汗、排尿和呼吸。作业:有人说“汗液和尿液是一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回家思考,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排泄的意义?【参考答案】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2.简述你板书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对于本节课,我采用了脉络式的板书。对于讲解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主要注重对于过程和方式的讲解,所以运用脉络式的板书,条理更清晰,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图示式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18 简答题1.题目:视觉的形成2.内容: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图4-47所示。图4-47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图4-48)。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这时,你才“看”到了黄蜂。3.基本要求:(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2)有配合教学内容的适当板书设计;(3)讲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答辩题目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参考解析:(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1.请四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来参与游戏,先睁着眼睛走直线,再蒙上眼睛走直线,看谁走的又直又快,分享两次体验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蒙眼走弯路的原因(大脑没有接受到眼睛的信息,不能准确定位),体会眼睛的重要性。2.人所获取的外界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眼睛,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都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人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事物的?引入课题。(二)探究学习,讲授新课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观察同桌的眼睛,描述眼睛的结构。眼睛由外部结构眼睑、睫毛、眼肌以及内部结构眼球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眼球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提出问题:眼球的结构组成又是怎么样的呢?展示眼球模型,结合多媒体展示眼球结构示意图,讲授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角膜:位于眼球最外部,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虹膜:位于角膜内部,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的通道)。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2.视觉的形成过程学生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合作探究视觉形成的过程。教师总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随光线明暗及物体远近的变化,瞳孔大小、晶状体凸度会发生改变,以看清物体。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若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象。这样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近视:“三要”(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间长了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三)联系生活,巩固提升引导学生思考用近视镜进行视力矫正的原理。(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作业:课下思考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原理。【板书设计】视觉的形成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参考答案】眼球的晶状体等结构有灵活的调节功能,但若是晶状体的调节负担太重,过度变形而不能恢复原状,从而使外界的物象不能准确的落到视网膜上,就会形成近视眼或远视眼。近视眼主要是晶状体变凸或眼球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所以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则是晶状体变凹或眼球前后径变短,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形成的。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参考答案】我采用的是游戏导入法,请几位同学到教室前面参加蒙着眼睛走直线的小游戏,从而使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结构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眼睛看世界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课程的学习。我这样设计导入是因为游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这堂课的趣味性,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19 简答题1.题目:神经系统的组成2.内容:上述资料介绍的病例,分别涉及脑(brain)、脊髓(spinal cord)、或神经(nerve)的损伤,说明感觉、肢体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图4-53)。3.基本要求:(1)10分钟内讲完;(2)要有适当板书;(3)创设情境,有提问环节。答辩题目1.谈谈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说说你用“点球大战”作为导入的意图?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把精彩的足球“点球大战”片段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提出问题:守门员应具备什么样条件才能准确扑到足球?需要身体的哪些器官相互配合?(守门员要反应的足够快,并且还要大脑、眼睛、手等的配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二)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神经系统的模型,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总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教师请学生以生物兴趣小组对照课本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描述脑三部分结构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大脑与感觉、运动、语言有关;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可以调节人体的基本活动,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教师补充: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如果小脑受损人的各种肌肉协调活动,如跳舞、体操、打篮球都不能进行,身体也将会失去平衡。脑干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的部分。3.请学生结合课本中资料分析运动员腰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的案例,分析脊髓的功能。(脊髓是连接脑与躯干、内脏的通路。)4.请学生结合课本中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图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神经的组成和功能:由脊髓发出的神经是脊神经,脑发出的神经是脑神经,脊神经和脑神经都能够传导神经冲动。总结概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我们称为周围神经系统。接着,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出来。(三)巩固新知思考: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和脑的哪个部分的功能有关。(与小脑有关。)(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自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作业:人们常认为小孩跌跤向前倒并不可怕,怕的是向后倒,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试着分析其中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略20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资料片:17世纪时,医生为了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的血管,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有的病人输血后出现了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进而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建立血型与安全输血的联系(1)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血型的种类,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及时评价。(2)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正确安全输血,并对学生回答做出过程性评价。(3)学生观察实验视频。2.探究安全输血的原则(1)学生分组观看视频并完成输血关系表,教师提示学生体外两种血液相混后不发生凝集,才能进行输血。(2)学生分小组回答,教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A、B、AB、O型血可接受的血型。(3)学生补充概括四种血型分别可以输给哪些血型,教师及时评价。(4)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对比输血关系表有哪些发现?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没有同型血或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A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O型、A型、B型血。(5)学生思考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是否有道理,教师评价。(6)教师讲解成分输血。(三)巩固提高学生回答导入时的问题,教师评价反馈。(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作业:请学生课后将安全输血的常识告诉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你设计该导入的意图。【参考答案】导入不仅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联,也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安全输血”,与生活实例比较贴切,因此我采用生活实例导入,结合相关联的生物科学史,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急救输血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课堂氛围。2.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你认为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为什么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参考答案】无偿献血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医院血库的供血量,以便及时救治更多的伤病患者。无偿献血制度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适量献血(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21 简答题1.题目: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内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本节“想一想,议一议”活动,你已经了解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图4-30)。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3.要求:(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2)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3)要联系生活实际。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2.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旧知,提问:简述呼吸运动的过程。(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提问:进入肺内的气体在肺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呢?(二)新课展开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问: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但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而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肺内的气体与人体组织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2.出示肺泡的结构示意图,提问:观察图片,描述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观看、思考:肺泡与血液之间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当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都像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4.提问:结合刚才动画,及日常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气体这样扩散的原理是什么?(厨房炒菜,客厅能闻到香味,气体分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这样,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作业:查阅相关资料,测量自己肺活量。【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参考答案】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老师引导、提问,学生回顾本节主要知识。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老师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避免了传统的教授方式,更符合现代教学模式。2.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参考答案】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22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翻动过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在翻开的瞬间你们看到了什么呢?(黑色的小虫。)在翻开的瞬间我们看到的这些黑色小虫叫做鼠妇,又名潮虫。它们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二)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3.制定计划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找出最优的设计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设计实验。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4.实施计划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方法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5.得出结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三)交流讨论1.表达和交流各组分别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你们小组的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2.讨论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水分对该动物的分布也有影响。)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严格控制其它因素一致,最好在同一实验装置中进行,在同一装置中一半进行遮光处理一半曝光。即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不能,实验的随机性大,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要做多次,避免偶然性。)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个别操作、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失误,从而产生较大误差,取全班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结果更准确。)(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探究实验的原理及步骤。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其它因素。【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参考答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翻动过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在翻开的瞬间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在翻开的瞬间我们看到的这些黑色小虫叫做鼠妇,又名潮虫。它们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2.探究实验的步骤是什么?【参考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3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提问同学回答植物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之后教师设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人的细胞长什么样?和植物细胞一样么?同学自由交流并回答,引出新课: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二)新课讲授1.准备实验(1)课前准备好实验过程需要的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2)同学进行分组,两人一组。(3)引导同学回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4)展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视频,教师补充注意事项,明确实验要求。2.进行试验(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协作进行实验,观察。(2)老师巡视指导。3.试验完毕(1)请同学们描述在视野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2)根据看到的细胞形态,选择其中一个细胞画在纸上,提醒画图规范。(图的大小要适当,位置一般稍偏左上方,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细点表示,越暗细点越多)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人口腔上皮细胞。(3)请同学们猜想观察到的细胞结构都是什么?(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与植物细胞的异同(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教师进行补充总结: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并请同学们将细胞结构名称标注在图上,注意标注规范(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线,在线旁注字)。(4)教师展示其他动物细胞的图片。(三)问题讨论(1)讨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生活环境渗透压一致,细胞不会变形。)(2)为什么要用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细胞是透明的,加碘液是为了让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深浅不一致,用稀碘液是避免染色过度。)(四)小结作业(1)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在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物细胞的结构。(2)请同学们课下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展示。(3)收拾实验器材,打扫卫生。【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显微镜使用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实验结束后,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果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需要用擦镜纸擦拭。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旁边,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2.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达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参考答案】1.能够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能够画出人口腔上皮细胞。2.通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提高动手,观察能力。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动手准备实验,并且自主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提高动手和观察能力,完成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24 简答题参考解析:25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教师提问: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百花丛中经常飞舞着一群美丽的小精灵,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蝴蝶)教师追问:哪位同学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美丽的蝴蝶是毛毛虫变来的。)设疑:那丑陋的毛毛虫是怎么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教师播放养蚕缫丝、丝绸之路的图片,提问:小小的家蚕与我国有哪些关系?(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美丽的绸缎。并经过“丝绸之路”运往西亚、欧洲各国。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教师播放家蚕生殖发育各阶段的形态图,教师提问:家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这么重要,那么家蚕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家蚕繁殖后代时,雌雄蚕蛾交尾后产下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温度下孵化出幼虫,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3.教师提问: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4.家蚕发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家蚕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5.组织学生比较家蚕的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6.根据家蚕的发育过程,说一说什么是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1.由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2.作业:收集材料,找一找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动物。【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怎样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参考答案】在讲解变态发育的过程中,以家蚕为例,先播放家蚕的历史作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再播放家蚕各发育时期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排序,最终得出家蚕变态发育的过程以及各个不同阶段的特征。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有哪些?【参考答案】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发育过程。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受精卵、幼虫和成虫。幼虫和成虫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只是机体结构还没有发育完全。26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病毒,大家还记得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是什么吗?(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教师追问:那么根据病毒的宿主细胞不同,又分为哪几类呢?(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设疑:这几种不同种类的病毒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引入课题。(二)新课讲授学生前后四个人为一组,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自我总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小组讨论展示成果。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总结得出:1.病毒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可以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至今无法彻底治愈。教师拓展补充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病毒引起,攻击人的T淋巴细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感染多种疾病致死。3.口蹄疫、禽流感、烟草花叶病毒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危害农牧业。既然大家提到了禽流感,那老师想问一下按病原体分类,禽流感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刚刚大家说的都是病毒的危害,那么我们可以把病毒的危害总结一下是什么呢?(使人、动植物感染病毒患病,严重致死。)(三)巩固提高教师提问病毒和与人类生活之间全是危害性吗?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哪位同学发表一下他的看法?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也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带来好处,比如说制作疫苗,增强人们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率。)(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业: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好处。【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病毒的类型都有哪些?【参考答案】(1)专门寄生在人体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2)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3)专门寄生在细菌里边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提高归纳总结能力。(3)能够辩证的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提高生物学素养。27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图片创设情境,提问学生:为什么父母反对孩子吃方便面与零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讲授教师PPT展示图4-23,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1.为什么小明会感觉头晕眼花?(因为小明没有吃早餐,能量供应不足,无法提供大脑所需的能量,继而脑细胞缺氧,影响进行正常新陈代谢。)2.为什么小明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因为小明不经常吃蔬菜,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牙龈出血。)3.小明的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小明的这种做法不符合合理营养膳食。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为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应该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每餐搭配合理,食物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接下来,教师PPT展示“平衡膳食宝塔”,学生思考人们应该怎样吃这五种食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提倡人们均衡的吃这五类食物,这样能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同时一日三餐需按时进食。)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然后,教师PPT展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学生阅读,教师提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营养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三)巩固提升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合理营养膳食,并结合本节课所学,每人设计制定一份合理营养的食谱。然后小组内成员交流,相互进行修正和补充,形成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在全班展示,教师点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四)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作业:学生向家长展示他们所设计的食谱,说明食谱的作用,并让家长在食谱上写下评语。【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PPT上展示课本上图4-23饮食与健康的安全的图片并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小组讨论法: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营养膳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每种食物都含有六种营养物质吗?【参考答案】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六类营养物质,一般一种食物都有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如米饭主要提供糖类。蔬菜、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也含部分无机盐。紫菜、海带等含碘丰富。油脂类食物中不含糖类和蛋白质。因此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食谱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8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提问:1.回顾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每种器官长得各不相同,作用也差异巨大,原因是什么?(组织构成了器官。组织不同,器官就会有差异。)(二)新课展开1.分生组织(1)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部位分生组织的图片,提问:什么是分生组织?学生观察并阅读课本,提炼出分生组织的概念。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例如,茎上有芽,芽的尖端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2)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分生组织细胞有那些特点。(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3)分生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哪些部位?(茎尖、根尖、茎的形成层等部位。)(4)根据分生组织的特点和分布,学生尝试说一说分生组织的作用。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2.其他组织教师多媒体继续展示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的图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不同的小组观察并讨论一种组织。教师提出问题:(1)结合课本对应的内容,总结相应组织的细胞结构特点、功能、分布。(2)教师多媒体展示空白表格,各组学生分别说出讨论结果,填写到表格中。(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作业:课下思考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层次关系是怎样的。【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你对一节课导入的认识。【参考答案】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同时一个好的导入我认为要有以下几点要点: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关联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要有直观性和启发性;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树皮中有筛管,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就会死亡,请问这其中的原理。【参考答案】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29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用贝壳组成的装饰品。设疑: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属于什么动物?(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观察大屏幕中的贝壳图片,教师询问:你喜欢图中的贝壳吗?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讲述:由于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为软体动物。像河蚌、扇贝、文蛤这些软体动物,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设疑:(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到的动物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贝壳具有保护作用。依靠足运动,用鳃呼吸。通过入水管将水吸入体内,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食物残渣,然后再通过出水管将水排出体外。)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屏幕展示软体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发言,归纳、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进行习题当堂巩固。【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对于本节课导入方法的认识。【参考答案】本节课我采用的是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式,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贝壳制品,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中来。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乌贼有贝壳吗?【参考答案】有。乌贼体内有退化的贝壳。乌贼身体可区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质内壳。30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萨克斯通过实验使人们认识到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如果我们想验证这一结论用什么方法呢?(二)实验验证,探究学习通过实验法来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请同学们分析我们的验证问题,找出我们要验证的有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你所应用的实验原理又是什么呢?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以问答的形式分析实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得出合理的实验步骤:(1)暗处理(2)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水浴脱色(5)漂洗后滴加碘液(6)漂洗后观察。(三)分组协作,完成实验在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前先播放演示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江***)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