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消防规范图集大全》CECS154-2023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8.pdf

    • 资源ID:78029941       资源大小:1.35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消防规范图集大全》CECS154-2023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8.pdf

    遏 1=iCECS 1 54:2 00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f i r e s t o p p i n g i n b u i l d i n g s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i r e s t o p p i n g i n b u i l d i n g sCE CS 1 5 4:2 0 0 3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旅 行 日期2 0 0.1 年 z 月1 日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1)建标协字第 1 0号文 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1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制定本规程。建筑物的被动防火措施源于火灾的经验教训,又经过实践检验,对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中蔓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规程对由于建筑施工和使用的需要,而在防火分隔构件上或构件与构件之间形成的贯穿孔 口、预留的空开 口以及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的设计与施工等做了规定。本规程是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必要补充和配套。本规程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取了国内外有关产品的性能和施工方法,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贯穿防火封堵,建筑缝隙防火封堵,施工及验收,共 5 章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 1 9 8 6 1 6 4 9 号文 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现批准协会标准 建筑防火封 堵应用技术规程,编号为C E C S 1 5 4,2 0 0 3,推荐给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本规程第 3.1.1,3.1.2,3.1.5条,第 3.5.3,3.5.5条,第4.1.1,4.1.3,4.1.4条,建议列入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消防系统委员会 C E C S/T C 2 1 归口管理,由公安部夭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 9 2 号,邮编:3 0 0 3 8 1)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 编 单 位:参 编 单 位:主要起草人: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3 M 中国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市消防局、大连市消防支队、陕西省消防总队、广电总局设计院、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经建生倪照鹏杜霞张苏新王稚李海峰张菊良袁国斌李根敬巴润张宜陈海云孙东远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3年 9月 2 5日目次1 总则2术语3 贯穿防火封堵 3.1 一般规定 3.2 管道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 3.3 导线管和电缆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 3.4 其他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 3.5 贯穿防火封堵构造 “”“”“”4 建筑缝隙防 火封 堵 4.1 一般规定 4.2 防火封堵措施 ,“”“5 施工及验收 5.1一 般 规 定5.2 防火封堵施工5.3 验收本规程用词 说明附:条文说明(1)(2)(4)(4)(5)(8)(9)(9)(11)(11)(11)(13)(13)(13)(14)(16)(17)1 总则1.0.1 为防止火灾在建筑内蔓延,保证建筑防火封堵的质量和建筑防火分隔的完整性,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少火灾损失,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建筑中贯穿孔口、建筑缝隙等防火、防烟封堵的设计和施工。1.0.3 建筑防火封堵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有关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使用。1.0.4建筑防火封堵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防火封堵l i r e s t o p p i n g 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对空开口、贯穿孔口、建筑缝隙进行密封或填塞,使其在规定的耐火时间内与相应构件协同工作,以阻止热量、火焰和烟气蔓延扩散的一种技术措施。2.0.2 防火封堵材料f i r e s t o p p i n g m a t e r i a l 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用于密封或填塞空开 口、贯穿孔 口及其环形间隙和建筑缝隙的材料。2.0.3 防火分隔构件f i r e s e p a r a t i n g e l e m e n t 按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 B/T 9 9 7 8 测试具有一定的耐火极限,并起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如防火墙、防火分隔墙和楼板等。2.0.4 贯穿物s e r v i c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在建筑物中穿越防火分隔构件、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等的单一或混合设施如电缆、电缆桥架、各种管道和导线管等2.0.5 被贯穿物p e n e t r a t e d e l e me n t 贯穿物所穿越的防火分隔构件、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等2.0.6 贯穿孔口p e n e t r a t i o n o p e n i n g 贯穿物穿越被贯穿物时形成的孔口。2.0.7 环形0 1 隙a n n u l a r s p a c e 贯穿物 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环形空 隙。2.0.8 空开 口b l a n k o p e n in g 因施工或其他原因而在防火分隔构件、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上留下的无贯穿物穿越的孔口。2.0.9 建筑缝隙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 o i n t 防火分隔构件之间或防火分隔构件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缝隙。如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和建筑构件的构造缝隙等。2.0.1 0 电缆填充率c a b l e f i l l i n g r a t e 电缆(桥架)穿越贯穿孔 口时,电缆线总截面面积与贯穿孔口面积的百分比值口2.0.1 1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p e n e t r a t i o n f i r e s t o p p i n g s y s t e m 由被贯穿物、贯穿物及其支撑体、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构成的用以维持被贯穿物耐火能力的组合体。2.0.1 2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c o n s t r u c t io n j o in t f i r e s t o p-p in g s y s t e m 由建筑缝隙相邻构件、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 构成的用以维持建筑缝 隙防火、防烟能力的组合体。3 贯穿防火封堵3.1 一 般 规 定3.1.1 被贯穿物上的贯穿孔口和空开口必须进行防火封堵。3.1.2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应特合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 A 1 6 1的要求,且应按工程设计情况增加材料对环境适应性的测试。建筑聚氮乙烯排水管道的阻火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聚抓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 G A 3 0 4的要求。3.1,3 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贯穿物类型和尺寸、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大小、被贯穿物类型和特性,以及环境温度、湿度条件等因素。3.1.4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 1 6 1 进行测试,且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当实际工况比GA 1 6 1 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恶劣时,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 应按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且测试结果应经国家有关机构评估认定;2 应按实际工况进行专门的测试,并测试合格。3.1.5 所设计的贯穿防火封堵组件在正常使用或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本身结构的稳定性,不出现脱落、移位和开裂等现象。当防火封堵组件本身的力学稳定性不足时,应采用合适的支撑构件进行加强。支撑构件及其紧固件应具有被贯穿物相应的耐火性能及力学稳定性能。3t6重蕙葵其津按由信津筑、精密电子 丁仰津筑 和人员密集、对烟气较敏感场所中的防火封堵,宜采用阻烟效果 良好的贯穿防火封堵 组件。3,2 管道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3.2.1 熔点不小于1 0 0 0 且无绝热层的钢管、铸铁管或铜管等金属管道贯穿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环形间隙较小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辅以矿棉填充材料,或防火泡沫等封堵;2 当环形间隙较大时,应采用防火涂层矿棉板(以下简称矿棉板)、防火板、阻火包、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等封堵;3 当防火封堵组件达不到相应的绝热性能,且在贯穿孔口附近设有可燃物时,应在贯穿孔口两侧不小于 l m 的管道长度上采取绝热措施。3.2.2 熔点不小于1 0 0 0 C 且无绝热层的钢管、铸铁管或铜管等金属管道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环形间隙较小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辅以矿棉填充材料,或防火泡沫等封堵;2 当环形间隙较大时,应采用矿棉板、防火板、阻火包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等封堵;3 当防火封堵组件达不到相应的绝热性能,且在贯穿孔口附近设有可燃物时,应在贯穿孔口两侧不小于 l m的管道长度上采取绝热措施。3.2.3 熔点不小于 1 0 0 0 且有绝热层的钢管、铸铁管或铜管等金属管道贯穿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绝热层为熔点不小于 1 0 0 0 的不燃材料,或绝热层在贯穿孔口处中断时,可按本规程第 3.2.1 条的规定封堵;2 当绝热层为可燃材料,但在贯穿孔口两侧不小于。.5 m的管道长度上采用熔点不小于 1 0 0 0 的不燃绝热层代替时,可按本规程第 3.2.1条的规定封堵;3 当绝热层为可燃材料时,其贯穿孔 口必须采用膨胀型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当环形间隙较小时,宜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并应同时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泥、防火泡沫或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填塞;当环形间隙较大时,宜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辅以阻火圈或阻火带,矿棉板辅以阻火圈或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板辅以金属套筒加阻火圈、阻火带或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封堵。3.2.4 熔点不小于 1 0 0 0 且有绝热层的钢管、铸铁管或铜管等金属管道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绝热层为熔点不小于 1 0 0 0 的不燃材料或绝热层在贯穿孔口处中断时,可按本规程第 3.2.2条的规定封堵;2 当绝热层为可燃材料,但在贯穿孔 口两侧不小于。.5 m的管道长度上采用熔点不小于 1 0 0 0 的不燃绝热层代替时,可按本规程第 3.2.2的规定封堵;3 当绝热层为可燃材料时,其贯穿孔口必须采用膨胀型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当环形间隙较小时,宜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并应同时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泥、防火泡沫封堵;当环形间隙较大时,宜采用矿棉板辅以阻火圈或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 或防火板辅以金属套筒加阻火圈、阻火带或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封堵。3.2.5 输送不燃液体、气体或粉尘,且熔点小于 1 0 0 0 的金属管道贯穿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或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根管道的贯穿孔口应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封堵,且环形间隙尚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 等封堵;2多根管遁 的贯芽孔 口宜米用矿棉板 或防火板封堵,且应对每根管道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封堵。管道与矿棉板或防火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或防火填缝胶等封堵;3 当无绝热层管道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组件达不到相应的绝热性能,且在贯穿孔口附近设有可燃物时,应在贯穿孔口两侧不小于 I-的管道长度上采取绝热措施3.2.6 输送不燃液体、气体或粉尘的可燃管道贯穿混凝土楼板或混凝上、砌块墙体或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管道公称直径不大于 3 2 m m,且环形间隙不大于 2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泡沫或防火密封胶等封堵;2 当管道公称直径不大于 3 2 m m,且环形间隙大于 2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泡沫,或矿棉板、防火板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并辅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等封堵;3 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 3 2 mm时,应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并辅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等封堵3.2.7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管道和防火阀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防火阀安装在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内,且防火阀与防火分隔构件之间的环形间隙不大于 5 0 mm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等封堵;当防火阀安装在混凝土楼板上时,也可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辅以矿棉等封堵;2 当防火阀安装在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内,且防火阀与防火分隔构件之间的环形间隙大于 5 0 m m时,应采用矿棉板或 防火 板等封堵;3 当风管为耐火风管,且风管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环形间隙不大于5 0 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或无机堵料 防火灰 泥等封堵;4 当风管为耐火风管,且风管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环形间隙大于5 0 m m时,应采用矿棉板或防火板等封堵。3.3 导线管和电缆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3.3.1 导线管穿越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导线管为塑料管时,应符合本规程第 3.2.6条的规定;2 当导线管为金属管时,应符合本规程第 3.2.1,3.2.2或3.2.5 条的规定。3.3.2 单根电缆或电缆束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贯穿孔U直径不大于 1 5 0 mm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防火泡沫或防火塞等封堵;2 当贯穿孔口直径大于 1 5 0 mm时,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矿棉板或防火板并辅以有机堵料如膨胀型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泥等封堵;3 当电缆束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其贯穿孔口不宜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3.3.3 母线(槽)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贯穿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时,应采用防火板、矿棉板、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等封堵;2 当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应采用防火板或矿棉板等封堵3.3.4 电缆桥架(线槽)的贯穿孔口应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有机堵料如防火泡沫,或阻火包、矿棉板、防火板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并辅以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泥等封堵。当贯穿轻质防火分隔墙体时,不宜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3.3.5 封闭式电缆线槽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电缆线槽为塑料线槽且环形间隙不大于 1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泡沫等封堵;当电缆线槽为塑料线槽且环形间隙大于 1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泡沫,或矿棉板、防火板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并辅以有机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胶等封堵;2 当电缆线槽为金属线槽时,应符合本规程第 3.2.1和3.2.2 条 的规定;3 在贯穿孔口处,所有电缆线槽均应在线槽内部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或防火泡沫等封堵。3.4 其他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3.4.1 当多种类型的贯穿物混合穿越被贯穿物时,应分别按相应类型贯穿孔门的防火封堵要求进行封堵。当混合贯穿物中有直径大于 3 2 mm的塑料管时,其贯穿孔口不应采用阻火包封堵。3.4.2 空开口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空开口面积大于。.2 5 m 时,应采用防火板、矿棉板、防火包、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或无机堵料防火灰泥等封堵;2 当空开口面积小于。.2 5 m 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泡沫、防火泥或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3 轻质防火分隔墙体上的空开口不宜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3.5 贯穿防火封堵构造3.5.1 面积较大的贯穿孔口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封堵时,宜在防火灰泥中配筋3.5.2 当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且防火封堵组件本身力学稳定性不足时,墙体上贯穿孔日的封堵应在墙体两面分别用钢丝网或不燃板材等进行支撑;楼板上贯穿孔口的封堵应在楼板下侧用钢丝网或不燃板材等进行支撑钢丝网或不燃板材等与墙体或楼板间应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紧固件固定。3.5.3 当采用防火板封堵且防火封堵组件本身力学稳定性不足时,应对防火板采取加固措施。3.5.4 当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带时,墙体上贯穿孔口的封堵应在墙的两侧都安装阻火圈或阻火带;楼板上贯穿孔口的封堵,可在楼板下侧安装阻火圈或阻火带3.5.5 在楼板上不能承受荷载的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周边应采取防护措施。4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4.1 一 般 规 定4.1.1 建筑物内的建筑缝隙必须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1.2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应根据防火分隔构件类型、缝隙位置、缝隙伸缩率、缝隙宽度和深度以及环境温度、湿度条件、防水等具体情况,选用相适应的防火封堵材料。4.1.3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并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其他经国家有关机构认可的测试标准测试合格。4.1.4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在正常使用或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本身结构 的稳定性.不出现脱落、移位和开裂等现 象。4.2 防火封堵措施4.2.1 楼板与楼板之间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为静态缝隙且缝宽不大于 5 0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填缝胶或矿棉板等进行封堵;2 当为动态缝隙或静态缝隙的缝宽大于 5 0 mm时,应采用具有伸缩能力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如有机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缝胶等辅以矿棉填充材料4.2.2 楼板与防火分隔墙体侧面之间 建筑缝隙、防火 分隔墙体之间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为静态缝隙且缝宽不大于 2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填缝胶或矿棉板等进行封堵;2 当为动态缝隙或静态缝隙缝宽大于 2 5 m m时,应采用具有伸缩能力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如有机堵料防火封堵漆或 1 1防火填缝胶等辅以矿棉填充材料。4.2.3 防火分隔墙体顶端与楼板下侧之间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 于混凝土、砌块墙体,当为静态缝隙且缝 宽不大于5 0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填缝胶,或矿棉板等进行封堵;当为动态缝隙或静态缝隙缝宽大于 5 0-m时,应采用具有伸缩能力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如有机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缝胶等辅以矿棉填充材料;2 对于轻质墙体,当为静态缝隙且缝宽不大于 2 5 mm时,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填缝胶,或矿棉板等进行封堵;当为动态缝隙或静态缝隙缝宽大于 2 5 mm时,应采用具有伸缩能力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如有机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缝胶等辅以矿棉填充材料。4.2.4 建筑幕墙与楼板、窗间墙或窗槛墙之间的建筑缝隙,应采用具有伸缩能力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如有机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缝胶等5 施工及验收5.1 一 般 规 定5.1.1 建筑防火封堵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相应产品的技术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以及相应产品测试合格的防火封堵组件的构造节点 图进行。5.1.2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1 应对防火封堵材料的适用性、质量和相关的测试报告或证书等逐一进行查验;2 应按设计和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确认并修整现场条件。当现场条件,如被贯穿物类型和厚度、贯穿孔口尺寸、贯穿物类型和数量等,与设计要求不同时,施工单位应通知设计单位;3 应根据现场情况准备施工工具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护设施等必要的作业条件。5.1.3 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止污染地面或其他构件表面的防护措施。5.1.4 隐蔽工程中的防火封堵应在封闭前进行中间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中间验收记录。5.1.5 建筑防火封堵竣工验收应按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的有关程序 进行5.2 防火封堵施工5.2.1 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前,应清除贯穿孔口处贯穿物和被贯穿物表面的杂物、油污等,使之具备与封堵材料紧密粘接的条件;2 当需对被贯穿物进行绝热处理时,应在安装前进行;t 3 3 当需要辅以矿棉等填充材料时,填充材料应均匀、密实;4 防火封堵材料在硬化过程中不应受到扰动;5 当采用无机堵料防火灰泥进行封堵时,应在防火灰泥达到要求的硬化强度后拆模;6 当采用防火板进行封堵时,宜对防火板的切割边进行钝化处理,避免损伤电缆等被贯穿物;7 阻火圈或阻火带应安装牢固、不会脱落。在腐蚀性场所宜采用阻火带;8 当采用防火包或有机堵料如防火发泡砖进行封堵时,应将防火包或防火发泡砖平整地嵌人被贯穿物的空隙及环形间隙中,并宜交 叉堆砌;9 本规程第 3.1.6条规定的对烟气较敏感的场所,防火封堵组件的两面不应留有通透的缝隙。5.2.2 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需要辅以矿棉等填充材料时,填充材料应均匀、密实;2 防火封堵材料在硬化过程中不应受到扰动;3 建筑缝隙应按照相应产品的安装说明在整个缝隙长度上采用防火封堵材料紧密封堵,安装完毕后防火封堵材料应粘接牢固、不脱落;4 水平建筑缝隙在封堵后,防火封堵材料不应直接承受荷载当需承受荷载时,应在其外部安装能够直接承载的不燃板材进行保护。5.3验收5.3.1 在防火封堵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自行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并应向建设单位提交防火封堵竣工报告、隐蔽工程记录、防火封堵材料的检测报告、施工现场质量查验结果等资料 建设单位在确认防火封堵具备质量验收条件后,应组织设计、1 4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按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的设计文件进行验收。5.3.2 防火封堵竣工后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火封堵的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2 防火封堵材料应按本规程和制造商的安装说明进行施工安装;3 防火封堵施工的现场验收,宜按各种类型防火封堵组件数量的5%进行抽查,且不宜少于5个;当同类型防火封堵组件少于5 个时,应全部检查;4 现场外观检查时,贯穿孔口和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材料表面应无明显的缺口、裂缝和脱落现象,并应保证防火封堵组件不脱落。5 不同类型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 缆束周边的环形间隙应 采用防火封堵材料紧密封堵;2)对本规程第 3.1.6条规定的建筑,其贯穿孔口处电缆之间、管道之间应采用阻烟效果良好的防火封堵材料紧密封堵;3)防火板或矿棉板安装后应无缺口、裂纹,外观平整美观;防火板或矿棉板周边及与贯穿物之间的环形间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密 闭;4)无机堵料防火灰泥安装后,在无表面支撑时,与贯穿孔口内表面和贯穿物表面应粘结密实,外观应平整光洁,无干缩裂缝、混合不均匀现象;5)防火包或有机堵料防火发泡砖应交错堆砌,且堆砌应密实牢固,无明显缝隙,外观整齐;6)有机堵料如防火密封胶、防火填缝胶、防火泥或防火封堵漆安装后,与贯穿物、被贯穿物或建筑缝隙表面应粘结密实、牢固,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坠落或脱落;7)阻火圈或阻火带固定应牢固,无松动或脱落;阻火圈或阻火带周边缝隙及与管道之间的环形间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密实 i s本规 程用 词说 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 符合 要求(或规定)”。非必须 按所 指定 的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可参 照执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F C S 1 5 4:2 0 0 3条 文 说 明目次则语总术3 贯穿防火封堵 3.1 一般规定3 2管道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导线管和电缆贯穿孔 7 的防火封堵 3-33.4 其他贯穿孔n的防火封堵4 建筑缝隙防火封堵一 般 规 定防 火 封 堵 措 施 二4.25 施工及验收 51 一般规定5 25 3防火封堵施工验 收附件附件常用防火封堵材料一览表 二常用防火封堵构造示意 (21)(23)(24)(24)(30)(34)(35)(3z)(37)(4 1)(42)(4 2)(4 4)(4 4)(46)(5 0)1 91 总则1,0.1 建筑防火一般包括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种方法。被动防火,目前在我国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建筑规范或防火规范中,主要通过控制建筑物耐火等级和装修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由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墙或楼板分隔的水平或垂直防火分区、防火隔间来防止建筑物火灾蔓延。这些措施是从火灾教训中得出的,并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建筑物防火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建筑物功能和内部操作的需要,许多管线需要贯穿通过建筑的楼板和墙体,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管道、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电缆和其他管道;还有一些建筑缝隙,如楼板和墙体之间、墙体与墙体之间等。这些贯穿孔口、建筑缝隙可以导致火势和烟气在建筑中蔓延扩大。为 了保持防火分隔构件的结构完整性,使构件的防火能力不致削弱,防火分隔构件上的贯穿孔口、空开口、环形间隙以及建筑缝隙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封堵方法进行保护。这对防止烟和火焰在建筑物中蔓延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目前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材料,它们与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沙浆等相比,在隔声、节能、承载力、建造速度和构造技术方面更为出色,正越来越多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但它们不属于不燃材料,因而要求涉及建筑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的设计和施工更加严肃、可靠和规范 在实际工程中,有些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并不能完全或正确地封堵,以致封堵材料在明火和高温作用下出现裂缝或完全脱落;还有些封堵材料在日常使用中由于振动而疏松或脱落等。出现这些问题可归于以下几个原因 1)在现行规范中对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封堵的规定不完整、不系统或没有明确的规定;z 对建筑不同 2 l部位的封堵如何要求和最终应达到什么性能,没有规范做出具体规定;3)现行规范的条款限制了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4)人们不了解或不熟悉新产品。例如,现行防火规范只规定管道开 口和玻璃幕墙缝隙应进行密封事实上,除这些部位外还有其他部位也需要封堵;并且,目前市场上除不燃防火封堵材料外,还有-些很好的防火封堵材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防火封堵漆、阻火圈、阻火带等。为了有效防止火灾和烟气在建筑物中蔓延,及时增补和修改现行建筑防火规范十分必要 现行建 筑防火规范是通用 性规 范,只原则规定 了什 么部位 应采取什么措施,不可能规定防火封堵措施的细节,这些内容应由专门的规程做出规定。为此,在分析研究现有防火封堵材料的特性和目前国际上防火封堵现状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作为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必要补充和支持文件 在 本 规 程 制 订过 程中,H i lt i 公司H e l m u t H a s e l m a i r,P r o m a t亚太有限公司I a n H o l t,J o h n s M a n v i l l e 公司R i c a r d o G a m b o a,3 M 公司叶仁生先生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表示感谢。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建筑工程中,防火分隔间贯穿孔口、建筑缝隙等防火、防烟的封堵设计和施工。考虑到木结构建筑防火的特殊性,本规程未将木结构建筑防火封堵的技术要求列人。2术语2.0.2 本条对“防火封堵材料”的规定,与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 A 1 6 1 的规定,术语名称相同,但内容不完全一样。本术语不仅包括密封空开口和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材料,而且包括密封建筑缝隙的防火封堵材料。3 贯穿防火封堵3.1一 般 规 定3.1.1 有效的被动防火措施,如防火分隔构件等,对抑制火灾、防止火灾蔓延起重要作用。每一贯穿防火分隔构件的贯穿孔口和空开口都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使该构件的防火能力不被削弱。本章包括的贯穿物有:管道、导线管、单根或成束电缆、母线(槽)、敞开或封闭的电缆桥架(线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管道 贯穿物的类型不同,采取的防火封堵措施也不同。本章根据不同类的贯穿物并考虑其他情况,分别对防火封堵作了相应的技术规定。本规程的数据,主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参照欧洲、美国等国家相关的试验和标准要求进行归纳后提出的3.1.2 为了控制防火封堵材料的质量,规定了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判定准则、技术条件和各项性能指标等,应按公共安全现行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 A 1 6 1 测试合格。除了 G A 1 6 1中要求测试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外,防火封堵材料还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增加对环境适应性的测试,如膨胀性、伸缩性、隔音性能、化学兼容性、化学稳定性、防腐性能、使用温度范围和材料使用的适用性等。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应符合现行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GA 3 0 4的要求。建筑用的塑料管包括硬聚氯乙烯管 U P V C、聚丙烯管 P P和高密度聚乙烯管H D P E等 除U P V C管道外,其他塑料管道的阻火圈也可参 2 4照 建筑聚氯乙烯排水管道阻火圈)GA 3 0 4的要求执行 由于老化等原因,大多数有机防火封堵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应具有 良好的耐久性能,应与被贯穿物或贯穿物的使用年限相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测试标准,国外一般由厂家提供有关防火封堵材料耐久性的证明。当选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失去应有的防火性能时,应及时更换3.1.3 目前防火封堵材料很多,每种材料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以及应采取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如能正确使用,将能够防止火和烟气在规定的设计时间内通过孔口蔓延。影响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空开口封堵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防火封堵材料与贯穿物或被贯穿物之间的粘附性,贯穿物的热传导和物理性质、燃烧性能、数量、尺寸,被贯穿物的结构类型、密度、厚度,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空开口的大小、水平或垂直方位 封堵的位置,防火封堵材料的特性如防火防烟性、膨胀性、伸缩性、承载性、抗机械冲击性、隔热性、防水性,防火封堵材料的用量,被贯穿物、贯穿物及其支撑体和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撑体以及填充材料共同工作的能力,环境温度、湿度和腐蚀条件,施工方法和工艺等 1 贯穿物类型的影响。贯穿物穿过一个防火分隔体时的封堵效果取决于贯穿物的热传导物理性质如果一个防火封堵组件用于金属管的封堵,该封堵组件可能达到某一特定的耐火极限,而如果此封堵组件用于塑料管或电缆的封堵.则可能完全无效。在一般情况下,用于某一类型金属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只能用于相似的管件或具有较低热导性的金属管道;用于易燃或受热变软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纤维增强水泥管道等低导热、非热塑性管道封堵的测试结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2 贯穿物尺寸的影响。由于贯穿物尺寸影响热传导特性,因而影响封堵效果。大尺寸贯穿物、贯穿孔口封堵的测试结果,可以 2 5用于其他条件不变,而尺寸小的贯穿物、贯穿孔口的封堵。3 被贯穿物结构类型和厚度的影响。封堵材料可按需要用于不同的建筑构件中。建筑结构类型可以是混凝土、砖石或轻质结构等。用于混凝土或砖石类构件的测试结果,一般只能应用于厚度和密度相同或更大的混凝土或砖石构件。4 孔口方位的影响。垂直和水平位置上的孔口,其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不能相互替代。用于垂直构件的封堵结果,不能不经测试而直接应用于水平方向的构件,反之亦然。贯穿物周围封堵后,防火封堵材料除应具有防火、防烟性能外,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有伸缩柔韧性,以适应贯穿物与被贯穿物之间的相对变形等。因此,面对多种防火封堵材料及各种材料的特定使用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贯穿物的类型和尺寸、贯穿孔口及其环形间隙大小、被贯穿物结构类型和厚度等选用相适应的防火封堵材料和用量。贯穿防火封堵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本章各条款的规定,并应通过相关的测试,以及符合防火封堵材料制造商技术说明的要求。3.1.4 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系用于维持贯穿物通过防火分隔构件处耐火极限的组合构件。一个贯穿防火封堵组件所采用的防火封堵材料,或者是单一 的,或者是 由几个防火封堵材料组成的。可由下列防火封堵材料组成:防火发泡砖、防火塞、矿棉板、防火板、阻火包、防火灰泥、阻火圈、阻火带、防火泥、防火泡沫、防火填缝胶、防火密封胶、防火封堵漆等,并根据情况选择填充材料配合使用。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其耐火性能应按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 1 6 1测试合格。由于影响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很多,防火封堵材料可以组合出不同的防火封堵组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耐火极限,因此,设计时应根据贯穿孔口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测试合格的防火封堵组件。2 6 实际工程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与 G A 1 6 1中耐火试验安装图相比较,当遇到贯穿物直径更大、管道环形间隙更大、墙体厚度更小以及贯穿物为轻质墙体等情况时,如贯穿物中含有直径大于 4 0 mm的管道、环形间隙大于5 2 mm,墙体厚度小于2 4 0 mm,以及电缆桥架等贯穿的封堵,则情况要比标准试验复杂。为了相对更安全、合理,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以测试数据为基础,并经国家有关机构评估认可,或按照实际安装情况进行专门的测试并合格。G A 1 6 1-1 9 9 7所规定的测试方法,对于混凝土楼板或混凝土、砌块墙体,其封堵的最大孔口尺寸为。.5 mX0.5 m;对于电缆,能够 覆盖的最大电缆填充率为4 5;对于更大孔口尺寸的封堵或更大电缆填充率的孔口的封堵,应进行专门测试。空开口防火封堵组件是贯穿防火封堵组件的特例,其封堵措施应符合本规程第 3.4节的规定。目前,国内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性能的实验数据不多,本章中贯穿防火封堵组件和第四章建筑缝隙防火封堵组件试验和评估的基本信息,主要参考国外一些认可的测试列表、评估报告和生产厂商的安装手册等资料。国际上有关贯穿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有:A S T M E 8 1 4 F i r e T e s t s o f T h r o u g h一 P e n e t r a t i o n F i r e S t o p s,U L 1 4 7 9 F i r e T e s t s o f T h r o u g h一P e n e t r a t i o n F i r e s t o p s,E N 1 3 6 6-3 贯穿封堵的防火测试标准 等。当一种防火封堵组件通过了测试并登记注册,设计和施工时就可采用该防火方式。如果某一种防火封堵组件在注册的列表序列中无法查到,则使用时必须经防火测试机构作出评定。如果难以作出准确的评定,则该防火封堵组件必须进行耐火性能检测。为便于执行,下面给出有关本章贯穿防火封堵组件试验和评估的一些基本信息:一、如果某个贯穿封堵组件既用于水平也用于垂直防火分隔构件,则在两个方向上都必须进行相关测试。对非对称的垂直分 27隔构件,如果权威机构可以确定某一面耐火比较薄弱,则可只对薄弱面进行受火测试。二、防火分隔构件。1 混凝土和砌筑体构件:在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砌筑体和混凝土防火分隔构件的封堵时,如果其密度与试样密度的偏差在士1 5%以内,则试验结果可以适用;如果偏差更大,则应咨询试验机构的意见。对空心混凝土砌块测得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具有相同厚度的实心混凝土构件的防火封堵系统的性能,反之则殆 2 轻质防火分隔墙体:轻质防火分隔墙体的防火封堵组件应单独进行测试。轻质防火分隔墙防火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比试样更大或具有同等厚度的混凝土和砌筑体构件,反之 则殆。三、金属管。铜管周围开口的贯穿封堵组件的测试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有相同材料的管道或铁管的封堵组件,只要此管道的外径不大于试样的外径,且墙的厚度大于所测试的厚度。四、塑料

    注意事项

    本文(新《消防规范图集大全》CECS154-2023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8.pdf)为本站会员(邓**)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