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昆明学校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资源ID:78042603
资源大小:724.4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昆明学校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2021 年昆明学校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増大了精子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核 DNA 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2.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D 和 d,其中 D 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 d 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Dd 的苦瓜植株若干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 F2,则 F2中 d 基因的频率为 1/2 B.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 F2,则 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1/2 C.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 F2,则 F2中 D 基因的频率为 1/2 D.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 F2,则 F2中完全正常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1/2 3.下图是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6H12O6M+HN+CO2 A.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M 可能是丙酮酸 B.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过程均有H的消耗 C.若 N 是水,则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且有 ATP 的生成 D.若 N 是酒精,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且消耗水 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的细胞器构成 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D.丰富的生物膜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大量位点 5.下列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是()A.酒精进入胃粘膜细胞 B.CO2进入叶肉细胞 C.钾离子进入丽藻细胞 D.母乳中的抗体进入婴儿小肠上皮细胞 6.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 4 有关 B.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 1 有关 C.若三体男孩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 Aaa,则他产生的 4 种配子中 a 配子占 1/4 D.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儿子中 XXY 三体占 1/3 7.下列有关 DNA 的说法,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分子模型和富兰克林拍摄的 DNA 分子的 X 射线衍射图片都属于物理模型 8.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B.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9.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 DNA 和蛋白质 B.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细胞均有染色体 C.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10.如图是 A、B 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 之间通过电信号传导 B.兴奋的传递只能从 A 到 B C.兴奋的传递只能从 B 到 A D.兴奋的传递可从 A 到 B,也可从 B 到 A 11.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 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12.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2 黄色卷尾、1/6 黄色正常尾、1/4 鼠色卷尾、1/12 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D.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13.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有关叙述或分析错误的是()A.及时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疫苗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C.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D.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 14.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的某种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图中上有光合色素 C.图中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 D.H、O2和 ATP 都能用于暗反应 1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各种蛋白质会被转运到不同部位,胞内胞外、细胞膜上均有分布 B.除囊泡膜外,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说明这两种膜在结构成分上比较接近 D.分泌蛋白合成及转运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下面的图 1、图 2 为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 1 中的曲线 I 变为,可能是新天敌出现的结果 B.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图 1 中的曲线 I C.防治害虫时,在图 2 中 a 点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D.渔业生产中,在图 2 中 b 点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17.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大型线状双链 DNA 病毒,病毒蛋白 p30 位于病毒包膜的膜上,在病毒 DNA 合成开始之前产生,其表达一直持续到病毒生命周期结束,可在 ASFV 感染期间激最高水平的病毒抗体应答。我国利用经免疫的小鼠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成功研制出针对 p30 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小鼠时,用事先被纯化的抗原蛋白刺激 B 淋巴细胞效果最好 B.经 p30 反复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只能用化学方法促融,如 PEG 促融法 C.经促融的杂交细胞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D.克隆化培养易体现出全能性,故杂交瘤细胞不能克隆化培养 18.金鱼的臀鳍和尾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以双臀鳍双尾鱼和单臀鳍单尾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 B.F2中单臀鳍双尾鱼有 6 种基因型,单臀鳍单尾鱼有 3 种基因型 C.F2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7/16 D.F2中双臀鳍双尾鱼与 F1中单臀鳍双尾鱼杂交,后代中单尾鱼出现概率是 1/5 19.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相似的细胞膜 B.都有遗传物质 DNA C.都有染色体 D.都有核糖体 20.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蛇毒素是抗原,能促进该马的 B 细胞增殖分化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 B 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 A、B、D 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 7 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答出 2 点即可)。(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答出 1 点即可)。(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22.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污水经过处理,最终从池塘流出。在池塘下游生活有大量的动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填“群落”“种群”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2)流入氧化塘的污水量比较少,污染比较轻微,氧化塘能通过_以及_很快消除污染,氧化塘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3)图中细菌代谢类型为_。A 是藻类生物通过_(生理作用)产生的_。(4)在氧化塘出水口处,生态学家建议适当引入芦苇(经济作物)这样的挺水植物,这样做的意义是_。23.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杂交,F1 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1;再用 F1 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 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相对性状是指_。(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答两点)。(3)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4)研究发现 F2中出现该比例是因为亲本产生的_(填“AY”、“AX”或“aY”)配子致死。请用 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结论(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24.生物中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三体,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某种野生烟草,有两种突变体分别是甲 6-三体(6 号染色体多一条)和乙 7-单体(7 号染色体少一条),二者均可育,且配子中除不含 7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外,其余类型的配子育性均正常;各种类型的杂交子代活力均正常。烟草宽叶对窄叶为显性(A、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b),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甲为宽叶红花(AaaBB),乙为窄叶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种突变体均属于_变异,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形成_个四分体;若甲种突变体是由于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试分析具体原因是_。(2)用一株甲突变体(AaaBB)与一株烟草(AAbb)杂交,得到 6-三体烟草(AAaBb),让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3)利用甲、乙烟草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是否位于七号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4)若通过实验证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位于七号染色体上,用乙做父本和甲杂交,所得和 aabb 个体杂交,代中染色体正常植物的比例是_。25.请完成以下基础知识填空(1)细胞膜主要由_组成。(2)_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3)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_。(4)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试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_。(6)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的过程。(7)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是因为_。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C 6.A 7.A 8.B 9.B 10.B 11.B 12.B 13.C 14.D 15.B 16.AC 17.AC 18.BD 19.ABD 20.AB 21.(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2).42 (3).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 (4).秋水仙素处理 (5).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 自交,选取 F2 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 22.(1).群落 (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物理沉降、(4).微生物分解 (5).异养需氧型 (6).光合作用 (7).氧气、有机物 (8).适当引入芦苇后,第一,增加了氧化塘的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3.(1).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突变型 (4).AY (5).用 F2 中的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 或野生型突变型=12 则可证明该结论(或用 F2 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某个杂交组合后代出现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21,则可证明该结论)24.(1).染色体(数目)变异 (2).23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 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 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同一极 (4).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053531 (5).实验思路:用甲做父本和乙杂交,所得自交,观察的性状分离比 25.(1).脂质和蛋白质 (2).细胞 (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4).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5).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6).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