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年产xxx套汽车油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
资源ID:7810298
资源大小:129.69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安年产xxx套汽车油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泓域咨询/六安年产xxx套汽车油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说明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上游行业主要影响本行业的采购成本水平。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变更是影响本行业需求的重要因素,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将对本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7287.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813.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85%;建设期利息789.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流动资金9685.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98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3420.91万元,净利润10702.6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59%,财务净现值990.3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7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9一、 公司基本信息9二、 公司简介9三、 公司竞争优势1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2五、 核心人员介绍13六、 经营宗旨14七、 公司发展规划14第二章 市场分析20一、 行业市场规模20二、 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21三、 行业发展概况22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7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7二、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29三、 行业发展趋势32四、 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城市34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6第四章 总论37一、 项目概述37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9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40四、 资金筹措方案40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40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41七、 环境影响41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41九、 研究范围42十、 研究结论43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4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46一、 项目选址原则4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6三、 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47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9第六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50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50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50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50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2二、 董事57三、 高级管理人员62四、 监事65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67一、 优势分析(S)67二、 劣势分析(W)69三、 机会分析(O)69四、 威胁分析(T)70第九章 项目节能方案76一、 项目节能概述7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7能耗分析一览表77三、 项目节能措施78四、 节能综合评价79第十章 建设进度分析81一、 项目进度安排8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2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分析83一、 编制依据8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4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6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6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7七、 环境管理分析88八、 结论及建议89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评价91一、 编制依据91二、 防范措施94三、 预期效果评价98第十三章 组织架构分析99一、 人力资源配置99劳动定员一览表99二、 员工技能培训99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10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1二、 建设投资估算101建设投资估算表103三、 建设期利息10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4四、 流动资金105流动资金估算表105五、 项目总投资10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8第十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110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10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4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6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8五、 偿债能力分析11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9六、 经济评价结论120第十六章 招投标方案121一、 项目招标依据121二、 项目招标范围121三、 招标要求122四、 招标组织方式124五、 招标信息发布124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126一、 项目风险分析126二、 项目风险对策128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130第十九章 附表附件131建设投资估算表13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2流动资金估算表13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0第一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胡xx3、注册资本:14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8-137、营业期限:2011-8-1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汽车油封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7534.5114027.6113150.88负债总额7944.456355.565958.34股东权益合计9590.067672.057192.5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69234.0855387.2651925.56营业利润14996.8911997.5111247.67利润总额12908.8910327.119681.67净利润9681.677551.706970.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81.677551.706970.80五、 核心人员介绍1、胡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严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雷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马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5、龚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6、余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姚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8、刘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六、 经营宗旨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使全体股东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并为国家和本地区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紧密契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加大研发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以及市场地位。(二)扩产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相关领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优势,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年增长,产能瓶颈日益显现。因此,产能提升计划是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公司将以全球行业持续发展及逐渐向中国转移为依托,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影响力。在产品拓展方面,公司计划在扩宽现有产品应用领域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保持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三)技术研发计划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技术研发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技术中心功能,规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流程,引进先进的设计、测试等软硬件设备,提高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竞争实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公司将本着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前瞻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研发中心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人、财、物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确保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开发。(四)技术研发计划公司将以新建研发中心为契机,在对现有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的同时,顺应行业技术发展,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自动化程度,在充分满足下游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公司技术的行业先进地位,强化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是公司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关注专利的保护,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盈利水平。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量引进或培养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培养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内容,建立一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搭配的人才队伍,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包括: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实行对口培训等形式,强化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就地取才、内部挖掘和面向社会广揽人才相结合。确保公司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举的方式,持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公司对重大项目的攻克能力,提高自身研发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五)市场开发规划公司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与销售经验,制定了如下市场开发规划:首先,公司将以现有客户为基础,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以求充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不断增加现有客户订单;其次,公司将在稳定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凭借公司成熟的业务能力及优质的产品质量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销售市场;最后,公司将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公司售后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平,实现整体业务的协同及平衡发展。(六)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将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评估机制,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公司将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有针对性的招聘专业化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需要招聘行业内专业的管理人才,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技术方面,公司将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并加速成果转化,确保公司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人才梯队,以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高、中、初级人才的塔式人才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未来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员工的发展意愿,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将采用内部交流课程、外聘专家授课及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技能。人才培训的强化将大幅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队伍进一步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步伐。公司将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潜力挖掘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及贡献,逐步提高员工待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行业市场规模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值约占整车产值的50%-70%。因此,整车市场销量及保有量决定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量,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购买力水平的提高,轿车开始大举进入家庭,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部分企业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已经进入了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网络,打入了欧美日等主流市场。进入21世纪,汽车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之一。在上述大背景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发展、多元化投资等相关措施,在装备水平、制造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9万亿元,2011年-201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8.5%。二、 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关联性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上游行业主要影响本行业的采购成本水平。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变更是影响本行业需求的重要因素,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将对本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2、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上游行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产能、需求变化对本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小,本行业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都可以获得充足的供应。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下游行业的投资增减与政策调整会对本行业需求产生影响。下游行业涉及汽车主机厂商、汽车整车厂商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变更会对本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下游行业对于节能环保、轻质化、耐久性的要求提高,能够激励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三、 行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与其它经济领域息息相关,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的特点。中国汽车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的新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受此影响,汽车行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步伐持续加快,产销增速呈逐月增高态势,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同比呈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汽车产销均超2800万辆,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呈明显增长,对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1、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等促进因素影响,月度销量除2月份以外,其余月份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销量累计增长率呈“直线上升”走势,总体呈现产销两旺发展态势。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高于2015年同期11.2%和9.0%的增长率。2、乘用车产销高速增长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影响,乘用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2.1辆和2437.7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15.5%和14.9%,其快速增长对于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92.3%和94.1%。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与2015年同期相比,轿车产销分别增长3.9%和3.4%;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5.7%和44.6%;MPV产销增速分别为17.1%和18.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8.3%和37.8%。2016年,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760.7万辆,比同期增长21.4%,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2%,比上年同期提高3.6%,对乘用车销量的贡献度为97.9%。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促进汽车增长,对于节能减排、促进小排量车型消费起到了很大引导作用。3、货车拉动商用车增长2016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9.8万辆和365.1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增长了8%和5.8%,增幅进一步提高。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4%和8.7%;货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2%和8.8%,货车自2016年3月起产销持续上升,拉动作用明显,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116%和126%。4、新能源汽车增速强劲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63.9%和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15.7%和17.1%。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3万辆和25.7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73.1%和75.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7.9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29.9%和30.9%。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4万辆和15.2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50.2%和50.7%;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和1.9万辆,比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22.5%和19.3%。5、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提高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52.9万辆,同比增长2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2%,比2015年同期提高2%;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34万辆,同比下降3.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3%,比2015年同期下降1.4%;中国品牌SUV销售526.8万辆,同比增长57.6%,占SUV销售总量的58.2%,比2015年同期提高4.8%;中国品牌MPV销售223.8万辆,同比增长19.9%,占MPV销售总量的89.6%,比2015年同期提高1.2%。6、重点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据2016年1至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增幅与2016年1至10月相比,利润、利税总额有所回落。2016年1至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呈较快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596.89亿元,同比增长16.21%,增幅与2016年1至10月相比,提高0.23%。2016年1至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00.04亿元,同比增长7.21%,增幅与2016年1至10月相比,回落2.43%。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309.48亿元,同比增长7.44%,增幅与2016年1至10月相比,回落2.29%。第三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汽车整车厂精益生产方式促使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整车制造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明显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各大汽车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整车制造商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愈来愈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一方面必须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以适应主机厂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主机厂紧密配合,作为主机研制生产的一部分,参与和承担相关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验、质量保证;同时,还要承担及时供货、售后市场服务等全套责任。在主机厂实施“精简”政策和对配套供应商严格要求的推动和促进下,汽车零部件企业正朝向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的经营方向发展,有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2)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汽车工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诸多其他行业均形成紧密的联动关系,其上游涉及钢铁、橡胶、石化、电子等行业,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服务维修等行业。同时,汽车作为社会耐用消费品,其本身亦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汽车工业能够为社会创造的巨大价值,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我国政府历来对汽车工业发展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2009-2010年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政策有力地拉动国内汽车市场的繁荣。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通过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及大力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式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汽车制造业的稳步发展将直接拉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3)产业转移及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汽车零部件产业本身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整车厂商为降低产品成本纷纷采用整车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略,使得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受到海外市场需求扩大影响,其经营规模和利润水平均实现迅速提升。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工艺的提高,来自于国外整车厂商的订单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2、不利因素(1)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遍布全国,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这种企业众多、集中度低的情况造成投资分散重复,行业整体竞争激烈。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不重视研发,产品品质不能得到保证,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难以满足汽车制造商大批量采购的需要,很难进入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2)国内企业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尚不成熟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多数为国外大型汽车零部件公司拥有。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方面还不能完全独立自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开发,制约了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二、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1、客户供应链导入认证壁垒整车配套市场对新供应商的引入有严格的认证评价标准和较长的产品验证流程。通常需要经过技术能力认证和制造现场质量审核,才能进入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体系。目前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都有了相应的标准要求,(如ISO/TS16949国际汽车质量体系标准认证)只有满足这些标准要求,同时拥有丰富的同类产品生产与开发经验和良好的供货业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可能具备进入供应商候选名单的资格,然后须经过汽车制造企业进一步的审核,在技术、质量符合相关要求,通过招标正式进入到采购体系。供应商进入采购体系后,参与开发的每一款配套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方案论证,开发的产品须经过一系列的尺寸检测、性能试验、整车道路使用试验等评估过程。样件评审通过后,继续进入小批试产审核及售后市场观察。待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通过后,方能签署商务合同获得正式订单。因此零部件制造企业一旦被纳入整车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就会形成较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新进入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价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显著超过原有供应商,才能获得整车制造企业的认可。因此整车配套市场有较高的客户供应链导入认证壁垒。2、资金壁垒汽车零部件配套行业的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国内外先进的机加工生产设备、实验设备、检测仪器设备等,产品生产涉及到的模具设计开发及制造、产品的开发设计、样品试制和检测等环节。同时,下游汽车生产厂家通常采取先供货后结算的方式,结算周期通常为3个月左右,结算方式大多为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此外汽车厂根据销售规模须冻结一定比例货款作为质量保证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营运资金以保证原材料采购等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较大的资金投入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3、技术壁垒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可靠性、精度和节能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供应商时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和成本控制都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汽车零部件行业涉及到材料科学、铸造技术、金属加工、汽车电子、产品检测等一系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企业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研发团队支持,才能制造出质量达到客户标准的产品。近年来,汽车车型的更新换代周期逐步缩短,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往往要求供应商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过程中,以保证零部件能与整车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优化能力。只有那些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才有能力根据整车制造企业提供的新车型、新动力平台的各项参数来进行设计及工艺技术开发。这类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这些生产工艺技术在提高产品性能、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要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产品结构、材料配方、模具设计、工艺开发、工程分析的研发团队,同时还要积累大量的同类产品成功开发经验,从而形成了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4、供应体系壁垒整车配套市场的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如长安福特、长安标致雪铁龙、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长安汽车)在供应商体系建设方面对各个项目的大部分零部件推行“一品一点”制,即在确保质量和保证供应的前提下,一个产品只定点给一家供应商。此举旨在最大限度保护供应商的利益,便于供需双方形成高互信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在规模效应、成本、质量、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合作共赢。三、 行业发展趋势1、整零(整车、零部件)之间的战略关系进一步优化全球汽车行业的整零关系可分为: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平行发展模式。零部件企业独立于整车企业之外,零部件企业自由竞争;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塔式模式,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会有很强的资本合作关系。现阶段整车制造商对零部件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整车制造商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制造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特别对供应商系统的集成能力、创新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零部件企业在技术开发的早期,就与整车制造商进行非常紧密的合作,在经营发展上,互相支撑。从长远战略上,他们之间是共创未来的关系,为整零企业创造了和谐发展环境和广阔空间。2、政策支持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此外,中央财政持续实施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以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支持力度,以此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节能减排。这一系列政策将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零部件产业向节能型和环保型、高技术型和高质量型企业发展,同时亦能起到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和品牌国际化发展的作用。3、零部件高端制造业升级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购车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整车制造商对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实力与生产管理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汽车“三包”等政策的实施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更大的风险。那些研发能力更强、管理水平更高的零部件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细分子行业中,国内零部件公司已经取得突破,更为广阔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市场已经打开。四、 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城市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创新创业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使创新创业成为推动六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中小创新型企业集群。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资金,强化信贷扶持和担保贷款扶持,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投向创新创业领域和企业。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依托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园区(基地)等力量,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完善“创业苗圃+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