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19年应急工作计划(共4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京市*医院2019年度卫生应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深化我院卫生应急工作,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及*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卫生系统2018年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和2019年应急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详见如下:1、 工作目标 2019年卫生应急工作将以“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提升能力,强化意识”为思路,全面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以紧抓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高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为目标,全面提升全体医务人员院前急救处置能力、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力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区空气重污染卫生应急分预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应急预案流程。以院领导班子为应急工作总指挥;医务科负责监督考核卫生应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应急工作细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工作,做到实践与总结相结合。三、基本思路 (一)贯彻法律法规,提升法律思想意识。 贯彻实施应急法律法规,加强思想意识教育,使应急管理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医务科将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专题培训,提高中心职工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 (二)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逐级培训落实到位。 认真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更加完善我院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加强隐患排查、上报、整改,以杜绝突发不良事件发生,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培训演练,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通过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应急管理、卫生应急预案、卫生应急知识及个人 防护用品穿脱等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报告、处置程序,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四)强化监测预警,提高风险评估质量。 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医院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预案及空气重污染卫生应急工作发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和预警能力。及早、主动发现风险苗头,提高风险监测、识别和管理水平,更加科学、规范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五)更新物资储备,规范物资管理。 不断探索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按照有关要求,本着统一规划、分类储备、节约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充实、更新应急物资,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六)加强应急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发现、报告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7) 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实践宣传。 2018年*区被遴选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点区”,是机遇也是挑战。2019年我院将利用这一契机,做好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结合精神疾病特点,制定有效的危机干预程序,为我院及其他兄弟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四、重要举措(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医务科统一部署,将应急事件与安全医疗不良事件相结合,与日常业务工作同步开展,排除隐患,增强意识,确保全年卫生应急工作有序推进,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培训演练常态化。2019年我院将院前急救、心理危机干预卫生应急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范畴,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应急培训及演练推入常态化发展,做到院内培训,科内演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检验抽查,牢固规范服务。 *医院 2018年11月22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