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问题学生.pdf
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七宝山中学 徐满香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结伴同行,相融而生。关键的是班主任使用批语手段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地。我认为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 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作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作出该行为的主体(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只有当学生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才有可能是坚决的。二、热爱学生是批评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影响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在平时热爱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在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从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效果。人们常说,平时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这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批评在学生看来就是整人。班主任若要在批语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热爱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或者说是要求,就是要尊重学生。每位班主任应明白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批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辱骂训斥、体罚学生等每辱人格的做法必须避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每个作班主任的都应记住这一点,在批评学生时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那颗追求进步的自尊心,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三、说理应贯穿于批评的全过程 班主任在决定是否应该批评学生以前要注意冷静查明原因。部分班主任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是听到其他学生的告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应该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耐心地核实情况,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再来决定怎样处理,是否批评,如何批评学生。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坚持说理与批评相结合,通过说理让学生意识到“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说理向学生指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研究也发现,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单纯使用批评的效果要好。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时轻微的批评就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四、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语是班主任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表现学生从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班主任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举例来讲,针对多血质的学生,班主任运用高亢的语调和采取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抑郁质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自信心,更加萎靡不振。批语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比如,对于所犯错误严重而影响范围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就宜在班上进行公开的处理。在进行公开处理时要事先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以免突然宣布处理决定,使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而作出不可预料的行为。又如,班上的学生如果所作不良行为的事实虽然清楚,但究竟谁是当事人不易辨清,或者说是当事人清楚,但涉及面较大,可以采用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班主任对错误的态度,引导学生引以为戒,这样效果可能就更好,因为学生就比较容易从班主任模糊语言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是人总有其优点,我们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千万不要用挑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学生。应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罚,只有这样才能带他们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但要关心热爱学生,更要关心孩子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明白,爱一个好学生较容易,爱一个差学生较难。用心去做多沟通,少责骂!孩子上有良知的!先家访,找出问题所在,再对症下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平时多注意他 我很赞同大家的意见,产生问题学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确实需要集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之力共同关心、关爱和教育问题学生,使其转变。做教育工作的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教师除了在学校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外,还要发挥与家庭、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教育问题学生中家长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春风细雨,心与心交流.不抛弃,不放弃,关爱每一个学生。应该走进学生心灵去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去和他交朋友 应该走进学生心灵去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去和他交朋友。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单亲、留守、流浪、独生子女、犯罪人子女等等。简单的理论式的道理谁都知道很多,可是操作起来就有无穷的奥妙。很多时候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好解决的,必须加进同事、学校、社会、家庭等因素才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之我们急需的是育人、人育的良好大环境,好些问题不是教师个体所能够左右的。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他们出现的问题也一定是事出有因.应得到老师的理解,如果在学校里老师都不能接纳对待有问题的学生,也许事情就好办得多 和家长联系共同管理。坚持用爱心教育。单靠老师的能力是远远不行的,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社会,家长的协助.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教育家陶行知在校园里散步,正好路过一间教室门口,发现有两名男生在打架。一个高个子的手里拿着个尖石子,正准备向另一个同学砸去。陶行知急忙吆喝了一声,那“高个子”停手了。陶行知便问:“你们为什么打架?”“他欺负女同学!”高个子回答说。“那么,今天,是谁先打人?”“我!”高个子说。“那好,你明天上午上学前到我办公室去一趟!”第二天,陶行知“迟到”了。他到办公室的时候,那个“高个子”正等着。陶行知笑笑说:“你过来,我奖你一块糖。奖你很讲信用。我问你,你为什么要打人?”“他欺负女生!”“好!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奖你有正义感。不过,我也有同感,对待敌人应该狠狠打击。但是”“老师,我错了。我打的是同学,不是敌人,以后,我再也不敢了。”“那好,第三块糖奖你知错改错了。”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换种方式对待有问题的学生,也许事情就好办得多 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他们出现的问题也一定是事出有因.应得到老师的理解,如果在学校里老师都不能接纳他,那他还有什么理由留在学校学习呢?说的容易做的难啊,好多时候道理我也知道,但是面对有些学生,我就控制不了情绪想发火 我们老师及家长对待“问题学生”应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罚,只有这样才能带他们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我们要关心每一位学生 刨根问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还是无济于事的话,那就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一线情况。也好以不变之策应万变之急。这个不变之策就是多些包容,多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