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pdf
-
资源ID:785484
资源大小:5.25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工业互联网】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2019)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2019 年 5 月 声声 明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10-62305887 邮箱:邮箱:aiicaict.ac.cn 编写说明 过去一年多来,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持续保持活跃创新发展态势,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能力正逐渐显现, 无论是大企业依托平台开展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实现更高层次价值挖掘, 还是中小企业应用平台云化工具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普及, 抑或是基于平台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和产融对接等应用模式创新, 都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 然而,工业互联网平台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突破和解决,如很多平台还需要大幅提升实际解决制造企业生产和运营优化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探索应用模式和路径,还需要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特别是要在平台建设投入与市场回报之间取得较好平衡,以支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但总体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当前平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是产业爆发前期在技术、应用和商业方面的不断试错和修正,都将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成熟和完善。 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编写和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希望从应用、技术、产业和商业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状况, 并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所预见,为业界厂商、政府机构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益参考,共同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熟。 白皮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近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剖析不同主体应用侧重点的异同,并总结其背后隐含的逻辑规律。第三部分剖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最近进展,重点分析了边缘、模型、数据、平台架构四个方面的技术演进趋势。第四部分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体系的新变化, 指出业务聚焦和分工合作的主要趋势,并对产业特点、企业布局和生态建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第五部分着眼工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探索,对六类商业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六部分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进行展望。 白皮书编写过程中也获得了众多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特别感谢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谢少锋司长、李颖巡视员、冯伟副处长对白皮书的全面指导。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官林诗万、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e-works 数字化企业网总编黄培、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丰伟、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平台技术官高子和、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高巍、 清华大学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王晨、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总架构师韩玉春、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王伟、 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杨锐、工业 4.0 研究院院长胡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等专家为白皮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林雪萍、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小野全程参与了白皮书的编写工作,在此一并致谢。此外,白皮书编写过程中也得到了联盟成员及国内外众多平台企业的大力支持, 不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供大量素材, 并对白皮书中观点的形成和完善提出了重要建议,在此对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表示感谢。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数字科技 (青岛)有限公司、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船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公司、深圳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联想 (深圳) 电子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平安智慧城市研究院、亨通集团有限公司、万帮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九牧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思科(中国)有限公司 I 序 当前, 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制造模式、产业组织方式、商业运行机制发生颠覆式创新, 催生融合发展的新技术、 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工业经济发展打造新动能、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不仅是各国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抢占产业未来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如美国在先进制造国家战略中, 将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德国工业 4.0 战略也将推进网络化制造作为核心。GE、西门子、达索、PTC 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将其作为探索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构建长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总的来看,美国、欧洲和亚太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地区,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从国内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II 新发展战略, 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统筹布局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强调“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19 年“两会”期间,“工业互联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实施近两年来, 在地方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从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实践,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普及,从基础互联走向深度优化,在网络、平台、安全、标识解析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突破,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特别是在平台方向,目前已形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涌现出更多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 50 多家,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近 60万台/套,沉淀了行业知识并孵化出一批新型工业 APP,实实在在解决了工业企业转型的痛点问题, 形成了一批具有亮点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成为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但我们也要看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及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仍处于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产业培育期,平台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平台标准体系不完善、 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安全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III 然突出, 制造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认识亟需进一步提升和统一。为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提升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问题导向、应用牵引,抓好宣传动员、创新工程、试点示范,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共赢、融合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第二本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性专题研究报告, 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态势、应用路径、技术进展、产业生态、商业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观点清晰、案例翔实,在凝聚产业共识、引领企业创新、加速应用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和产业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汲取经验、不断探索,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共同创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价值! 是为序。 IV 目 录 一、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 . 1 (一)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 . 1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 . 1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 . 2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 . 3 (一)平台应用场景逐步聚焦,国内外呈现不同发展特点. 3 (二)我国平台应用进展迅速,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 . 5 1.平台应用全面开展,模式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我国特色 . 5 2.我国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 . 7 (三)平台应用发展层次与价值机理逐步清晰 . 9 1.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应用呈现三大发展层次 . 9 2.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复杂度决定平台应用优化价值和发展热度 . 12 (四)垂直行业平台应用走向纵深 . 13 1.高端装备行业重点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平台应用 . 13 2.流程行业以资产、 生产、 价值链的复杂与系统性优化为应用重点 . 15 3.家电、 汽车等行业侧重于规模化定制、 质量管理与产品后服务应用 . 17 4.制药、 食品等行业的平台应用以产品溯源与经营管理优化为V 重点 . 18 5.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与生产效率提升 . 19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进展 . 20 (一)边缘功能重心由接入数据向用好数据演进 . 22 1.数据接入由定制化方案走向平台通用服务 . 22 2.边缘数据分析从简单规则向复杂分析延伸 . 23 3.通用 IT 软硬件架构向边缘侧下沉,为边缘应用创新提供更好载体和环境 . 24 (二)模型的沉淀、集成与管理成平台工业赋能的核心能力 . 26 1.信息模型规范统一成为平台提升工业要素管理水平的关键. 26 2.机理模型、数据模型、业务模型加速沉淀,工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 27 3.多类模型融合集成,推动数字孪生由概念走向落地 . 28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从定制开发走向成熟商业方案 . 29 1.平台聚焦工业特色需求,强化工业数据管控能力 . 29 2.实时分析与人工智能成为平台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热点 . 30 3.平台贴近工业实际,完善工具不断提高工业数据易用性 . 31 (四)平台架构向资源灵活组织、功能封装复用、开发敏捷高效加速演进 . 32 1.容器、微服务技术演进大幅提升平台基础架构灵活性 . 32 2.新型集成技术发展将有效提升平台功能复用效率 . 33 VI 3.DevOps 与低代码技术变革应用开发流程,提升开发效率34 4.新型架构催生以工业 APP 为核心的新型应用体系 . 34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 . 35 (一)业务聚焦催生以五类平台主体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 . 36 1.连接与边缘计算平台逐步由分散走向相对集聚 . 37 2.云服务和通用 PaaS 平台将形成 IT 巨头主导的产业格局 . 39 3.工业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向场景化分析服务转型 . 40 4.业务 PaaS 平台将形成整体百花齐放、特定专业领域相对集聚的发展局面 . 41 (二)传统主体与新兴力量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 43 1.第一阵营企业正通过打造一体化服务能力构建综合性竞争优势 . 43 2.工业企业借助平台保护原有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 44 3.初创企业依托前沿技术或市场空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 46 (三)多类生态建设共同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繁荣发展 . 47 1.能力互补合作成为平台企业共同选择 . 47 2.应用创新生态是支撑平台价值持续创新的关键 . 49 3.联合交付生态支撑平台解决用户复杂现场落地问题 . 50 (四)开源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技术创新步伐 . 51 1.三类开源项目支撑平台基础技术创新 . 51 2.多类平台产业主体积极布局开源项目 . 52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初探 . 53 VII (一)平台发展初步形成六类商业模式 . 53 (二)不同类型平台商业模式各有侧重 . 57 (三) 构建通用服务能力和做深专业解决方案成为平台商业价值演进的两条路径 . 59 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未来展望 . 60 (一)平台创新与竞争的大幕刚刚拉开,未来将有更多主体进入这一领域,但只有少数能最终构建起自己的“平台经济” . 60 (二)伴随平台成熟与应用深化,构建面向业务与数据的服务体系将可能成为平台建设的关键与核心 . 61 (三)工业 APP 创新能力与应用交付能力将是平台价值实现的关键,具有工业积淀的企业短期优势更为明显 . 61 (四)生态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平台产业发展的主线 . 62 (五)平台应用短期仍将以设备侧与工厂侧为主,长期看消费侧将逐渐发力,并最终实现汇聚打通 . 62 (六)平台治理将成为政府与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数据确权、数据流转与平台安全是关键 . 63 1 一、一、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 (一)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一)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持续呈现高速增长。 根据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 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25.7 亿美元,2018 年初步估算达到 32.7 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138.2亿美元, 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4%。美国、欧洲和亚太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地区。随着GE、微软、亚马逊、PTC、罗克韦尔、思科、艾默生、霍尼韦尔等诸多巨头企业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及各类初创企业持续带动前沿平台技术创新, 美国当前平台发展具有显著的集团优势,并预计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而紧随其后的是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SAP 等欧洲工业巨头,立足自身领先制造业基础优势,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投入力度,欧洲平台领域进展迅速, 成为美国之外主要的竞争力量。 中国大陆、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需求持续促进亚太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亚洲市场增速最快且未来有望成为最大市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日立、东芝、三菱、NEC、发那科等为代表的日本企业也一直低调务实地开展平台研发与应用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日本也成为近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又一亮点。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 我国平台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平台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 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涌现出更多新的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 50 多家。既有航天云网、海尔、宝信、石化盈科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平台;也有树根互联、徐工、TCL、中联重科、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专注平台运营; 还有优也、 昆仑数据、 黑湖科技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平台。二是形成一批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如在研发设计方面,涌现出数码大方设计与生产集成打通、 索为研发设计与产品运维一体化以及安世亚太基于工业知识生态的先进设计等平台服务。 在生产制造方面, 形成了富士康 ICT 治具智能维护、 航天云网精密电器智能化生产等一批平台解决方案。在企业管理方面,用友、金蝶等平台提供云 ERP、云 MES、云 CRM 等服务。在应用模式创新方面, 树根互联、 天正、 生意帮等企业探索出“平台+保险”、“平台+金融”、“平台+订单”等新模式新业态。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运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复杂程度更高,部署和运营难度更大,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技术、资金、人员投入,商业应用和产业推广中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场景复杂、成效缓慢等众多挑战,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尚处在发展初期。一是在技术领域,平台技术研发投入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全部工业应用需求;二是在商业领域,平台市场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导者,3 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寻找市场机会的阶段;三是在产业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平台产业生态也还需持续构建。 总体而言,上述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充分说明,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预计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达到成熟发展阶段。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 (一)平台应用场景逐步聚焦,国内外呈现不同发展特点(一)平台应用场景逐步聚焦,国内外呈现不同发展特点 国内外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不同, 在平台应用路径上各有特色。基于对国内外 366 个平台应用案例1的分析发现,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主要集中于设备管理服务、 生产过程管控与企业运营管理三大类场景,占比分别达到 38%、28%和 18%。资源配置优化与产品研发设计获得初步应用,但总体仍有待培育,占比分别为 13%和 2%。 1 包括 42 家国内平台企业的 180 个应用案例及 23 家国外平台企业的 186 个应用案例,来源包括企业提供的案例介绍及在线公开资料 4 图 1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分布统计 国外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 平台应用更加侧重于设备管理服务,占比接近 50%。如设备健康管理应用占比 39%,产品后服务占比 10%。同时,在现有生产管理系统基础上,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加有效的生产过程管控也是国外平台应用的重点,占比 24%。如生产监控分析占比 9%,能耗与排放管理占比 6%,质量管理占比 5%。此外,国外平台应用另一特点是数据的深度挖掘,依托大数据开展重点应用已较为普遍,重点应用如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已可达到预测水平,部分基于管理系统数据的商业智能决策已初步实现。 33%33%5%5%8%8%7%7%5%5%8%8%5%5%7%7%4%4%2%2%9%9%4%4%2%2%1%1%设备健康管理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后服务产品后服务生产监控分析生产监控分析能耗与排放管理能耗与排放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管理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人力管理财务人力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全流程系统性优化全流程系统性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辅助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辅助制造与工艺管理1%资源配置协同13%企业运营管理18%生产过程管控28%设备管理服务38%产品研发设计2%5 图 2 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分布统计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分布差异较大,其与数字化发展水平、工业基础能力和企业分布构成等多种因素有关,应用数据分析深度、工业机理复杂度等程度不同,导致平台应用成熟度和所处阶段也不尽相同。我国受限于数字化发展水平不一、中小企业较多、工业底层基础能力仍有差距等原因,部分应用发展水平仍停留在可视化描述与监控诊断层面。未来,随着相关影响因素的成熟,各类平台应用也将呈现不同的演进路径和层次。 (二)我国平台应用进展迅速,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二)我国平台应用进展迅速,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 1.平台应用全面开展,模式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我国特色平台应用全面开展,模式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我国特色 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平台应用分布更为均衡,各类应用均39%39%10%10%9%9%6%6%5%5%4%4%6%6%5%5%5%5%2%2%4%4%2%2%2%2%1%1%设备健康管理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后服务产品后服务生产监控分析生产监控分析能耗与排放管理能耗与排放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管理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人力管理财务人力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全流程系统性优化全流程系统性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资源配置协同6%企业运营管理18%生产过程管控24%设备管理服务49%产品研发设计2%制造与工艺管理1%6 有所涉及。一方面,与国外类似,我国平台应用同样关注设备管理服务, 在所有应用中占比 27%, 体现了设备物联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共性趋势,这在电力、石化、钢铁等流程制造业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最为普遍。另一方面,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平台应用更加关注生产过程管控、资源配置优化等场景,占比分别达到32%和 21%。 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需求旺盛但普及率低, 因而形成了一批提供云化生产管理应用的平台企业,开展了大量应用实践;另一方面是我国有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自身的能力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借助制造能力交易获取订单和潜在市场机会,并通过创新性金融服务解决贷款难等问题。 图 3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分布统计 26%26%1%1%7%7%8%8%5%5%12%12%3%3%9%9%3%3%2%2%14%14%7%7%2%2%1%1%设备健康管理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后服务产品后服务生产监控分析生产监控分析能耗与排放管理能耗与排放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管理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人力管理财务人力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全流程系统性优化全流程系统性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辅助数字化工艺设计与制造辅助资源配置协同21%企业运营管理17%生产过程管控32%设备管理服务27%产品研发设计2%制造与工艺管理1%7 2.我国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我国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逐步成为应用主体。我国具备庞大的市场基础和海量的应用场景, 大中小企业均参与到平台应用,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 大企业围绕“强化数据、创新模式”重点聚焦高价值应用。我国大企业具备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借助平台提升数字化分析决策能力,布局两大类高价值应用:一是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挖掘,优化设备或设计、生产、经营等具体环节,在现有基础上借助平台增强能力。例如,为有效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巨大损失,西安陕鼓动力与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合作,基于平台对远程机组状态进行数据分析, 为设备健康运行与维修保养提供有效指导,实现正常检修工期缩短 33.3%以上,平均节约设备管理内耗成本 42%。 又如航天电器利用 INDICS 平台建立多种因素与质量关键 KPI 的关联关系模型,对设备、工艺、检测等数据进行质量关因分析, 实现不良品率降低 56%。 二是对产业链条进行要素打通并叠加一定程度的数据分析, 提升上下游协同与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拓展创新型应用。大企业在全流程系统性优化应用中,借助平台实现现有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分析与整体优化。 虽然总体尚处在起步阶段, 但我国个别领先企业已探索布局。如海尔基于 COSMOPlat 平台对用户需求、反馈与制造能力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某新产品上市周期由 6 个月降低至 45 天,一8 年时间内产品实现 3 次迭代升级,价格提升 10%以上。 中小企业围绕“抓资源、补能力”诉求布局平台应用。我国中小企业以工业传统应用的普及为主,部分创新型应用更为聚焦。一方面,基于平台 SaaS 服务部署的经营管理类云化应用,以及基于广泛连接的简单生产管理系统应用, 构成了存量“补能力”的主体;另一方面,“抓资源”诉求使中小企业聚焦于金融服务等创新型应用。 通过平台融入到社会化生产体系中以获得潜在的订单与贷款,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平台应用的核心诉求,如依托生意帮的协同制造管理平台,62 家具有闲置产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总数为 470 万个车牌的生产订单,盘活了 153 台闲置设备,交付周期由 90 天缩短至 14 天。 又如超过 13000 家中小微企业接入至天正公司的 I-Martrix 平台,通过对生产设备数据与工业信用数据的交叉分析,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实现精准放贷。目前已为超过 1200 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近13亿元的放贷额。 通过平台获取经营与生产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也是我国中小企业使用平台的重要目的。 针对数字化能力补课需求,中小企业通过平台低成本云化部署 MES、ERP 等系统,成为中小企业上云的重要场景。 如南康家具加工中小企业通过租用江西工业云平台的云化 SaaS 服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与产业协作水平,平均每家企业可节约 10 万元/年的成本。又如,东莞爱电电子通过部署盘古信息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料、工单信息的可视化与生产异常的实时报警, 错料事故由每月 4 次降为 0,9 工单完工清尾时间较少 45 分钟。 (三)平台应用发展层次与价值机理逐步清晰(三)平台应用发展层次与价值机理逐步清晰 1.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应用呈现三大发展层次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应用呈现三大发展层次 基于对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平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 数据分析水平增强和资源灵活调配,带动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多层次应用发展, 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推动信息化大规模部署,解决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问题,信息系统和工业软件迁移至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客户关系管理、财务人力管理等应用,带动信息化成本降低和大规模部署;二是推动工业数据深度分析挖掘,解决产品和服务价值提升的问题,基于平台的大数据汇聚和分析能力,实现设备、生产、管理等场景的深层次优化和服务增值;三是推动业务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跨领域资源灵活调配和协同协作问题,通过平台进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的实时连接和资源共享,以实现不同主体间的高效协作和供需精准对接。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了从信息化到网络化、智能化的全覆盖,以信息化为基础,呈现出三大发展层次: 10 图 4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三大发展层次 (1)层次一:基于平台的信息化应用 得益于平台的“连接+数据可视化”能力,传统的生产管理类信息化应用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其中,在生产监控分析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在物料管理、 排产调度等方面也有初步探索。 PTC、微软、思科、罗克韦尔、树根互联、宝信、阿里云等企业的平台均推出了面向生产过程可视化应用。 这类应用主要提供数据汇聚和描述基础,帮助管理者直观了解工厂运行状态,其更高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在此基础之上的更深层次数据挖掘分析。 基于平台的“软件上云+简单数据分析”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部分企业计划资源管理领域获得应用, 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软件使用成本。如 SAP、Oracle、Salesforce、微软、用友浪潮、 金蝶等企业提供大量管理软件 SaaS 服务。 如 Salesforce 所提供的云化 CRM 软件服务已聚集超过 15 万客户,同时除通用软件工具之外,还提供基于社交网络的客户关系与需求分析,为中小企业提供销售渠道服务。 用友提供采购、 供应链、 物流、 财务、11 人力资源等工业云服务,服务工业企业客户 44 万家。 (2)层次二:基于平台大数据能力的深度优化 基于平台的大数据能力,以“模型+深度数据分析”模式在设备运维、产品后服务、能耗管理、质量管控、工艺调优等场景获得大量应用,并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GE、西门子、ABB、富士康、树根互联、东方国信、日立、C3IoT 等企业已经推出了上百个上述类型的应用服务,如 Uptake 帮助美国最大核电站PALO Verde, 通过提高资产性能, 实现每年 1000 万的成本节省,成本降低 20%。又如青岛纺织机械厂依托海尔 COSMOPlat 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及分析实现设备远程运维,每年可节省 96 万元,宕机时长从每次的三天缩短为一天,可降低直接损失 64 万/次。 (3)层次三:基于平台协同能力的资源调配和模式创新 借助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探索制造能力交易、供应链协同等应用,成为部分企业的实践选择。如智能云科依托 iSESOL 平台开放共享自身生产力, 提高闲置设备的利用率, 目前已对24000台机床提供超过 533 万小时的交易共享服务。 再如中船集团利用船海智云平台对船舶制造企业、 船用设备制造企业等开展纳期监控等应用,提升供应链协同水平。基于平台进行深层次的全流程系统性优化尚处在局部的探索阶段。无论是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体化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优化、还是生产与管理的系统性优化,都需要建立在全流程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模型化基础上,仅有个别龙头企业具备相关基础并开展了简单实践。 12 2.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复杂度决定平台应用优化价值和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复杂度决定平台应用优化价值和发展热度发展热度 图 5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优化价值视图 根据上节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三大发展层次中的各类工业场景应用热度不尽相同, 这是由于不同层次平台应用的开发复杂性不同,优化成效与收益回报也不同,其商业成熟度与受追捧热度存在较大差别。 平台应用能否获得良好的优化价值和效果, 从而在市场中获得客户, 实现自身商业价值,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一是平台应用的收益, 数据分析深度是应用价值提升和贡献13 的主要衡量指标。数据是平台核心资产,也是平台价值创造的来源。数据分析、挖掘和利用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平台的应用价值高低。结合深度数据分析的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后服务、能耗与排放管理、 质量管理等应用为工业企业创造了大量直接优化价值,带来了设备运维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价值提升等收益,因此,从图 1 可反映出,资产管理服务和生产过程管控占比共达到 60%-70%,在工业场景中热度高居不下。 二是平台应用的开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