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十四章农业现代化.ppt

    • 资源ID:78653692       资源大小:2.75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四章农业现代化.ppt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n 一、传统农业的改造一、传统农业的改造n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n 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理论与发展战略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理论与发展战略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要点2022/11/241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2022/11/242n一个象其祖辈那样耕作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一个象其祖辈那样耕作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或他如何辛勤劳动,也无法生产出许多食物。沃或他如何辛勤劳动,也无法生产出许多食物。一个得到并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和机械的一个得到并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农民,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科学知识的农民,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产出丰富的食物。生产出丰富的食物。西奥多西奥多W W舒尔茨舒尔茨2022/11/243一、传统农业的改造一、传统农业的改造n农业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农业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2022/11/244(一)原始农业(一)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铁器工具出现前,历时约铁器工具出现前,历时约70007000年年基本特征:基本特征:n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石器、棍棒为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石器、棍棒为工具;n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n主要是采集经济。主要是采集经济。突出成就:突出成就: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采集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化。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化。2022/11/245(二)传统农业(二)传统农业(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 n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以人畜力为动力,实行手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以人畜力为动力,实行手工劳作,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验和技能组织和从事农工劳作,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验和技能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业生产活动。n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只能维持自给自足或半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只能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发展水平。自给自足的发展水平。n舒尔茨曾指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舒尔茨曾指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主要特点是:其主要特点是: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亦长期变化甚微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亦长期变化甚微人力资本稀缺人力资本稀缺2022/11/246n重大成就:重大成就:n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n世界有的国家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2022/11/247总体来看,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总体来看,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技术停滞技术停滞 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生产率极其低下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022/11/248(三)现代农业(三)现代农业资本主义产业革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20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纪初,尤其是二战以后。n基本特征:基本特征:n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n以石油、电力为动力;以石油、电力为动力;n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为开放式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为开放式n技技术术体体系系建建立立在在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基基础础上上,用用于于指指导导农业生产和实践农业生产和实践2022/11/249n20世纪世纪50-60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n1979年以后:年以后: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应以当时发达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应以当时发达国家既有现代化成果为参照,不同时期也应该国家既有现代化成果为参照,不同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内涵。2022/11/2410n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争能力的现代产业。2022/11/2411n要用要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提升农业,用现代现代经营形式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引领农业,用用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益和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2022/11/2412现代农业的成效现代农业的成效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城乡差别2022/11/2413 n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农业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取的农业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展的农业 2022/11/2414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 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 收入的增加引起了对市场服务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了对市场服务的增加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n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改造2022/11/2415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世界先进水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2022/11/2416n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它不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和制度创新的过程。或者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和制度创新的过程。或者说,农业现代化变迁不只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说,农业现代化变迁不只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更重要是通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高,更重要是通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利益集团。具体而言,它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利益集团。具体而言,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不仅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而的现代化,而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制度、农产品营销制度、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形成制度、农产品营销制度、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农业金融制度及社区共同体职能和政府管理农业职能等农业金融制度及社区共同体职能和政府管理农业职能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农业现代化变迁的关键所在。的转变是农业现代化变迁的关键所在。2022/11/2417n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p从技术含义看:从技术含义看: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气象、地理等多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气象、地理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的农业。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的农业。2022/11/2418p从经济含义看:从经济含义看:是指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是指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土地生产率、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高的土地生产率、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者。者。p从制度含义看:从制度含义看:是指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是指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体系。2022/11/2419p从社会含义看:从社会含义看:是指农业社会化的过程,由封闭的、自给自足是指农业社会化的过程,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社会化的经济,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社会化的经济,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农村文化结构、农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农村文化结构、农民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民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改变。p从生态含义看:从生态含义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使得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维护生态平衡,使得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2022/11/2420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n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机械技术占主导机械技术占主导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p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半机械化阶段(半机械化阶段(1793-1910):):以人力和畜力驱动、以人力和畜力驱动、按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的改良农机具取代传统农具;按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的改良农机具取代传统农具;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1910-1940):以电力驱:以电力驱动的大型现代农机具代替非机械动力农机具;动的大型现代农机具代替非机械动力农机具;全盘机械化阶段:开始于全盘机械化阶段:开始于1940-50年代,完成于年代,完成于70-80年代。年代。2022/11/2421n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生物技术占主导生物技术占主导p发展历程:发展历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18801900年年:学习西欧先进农业技术以提:学习西欧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高农业生产力;1900二战结束:二战结束:出现了以劳动对象为中心的技术改出现了以劳动对象为中心的技术改良高潮,出现以多施肥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趋势;良高潮,出现以多施肥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趋势;二战以后二战以后1970年代初:年代初:通过农村民主化改革,促进通过农村民主化改革,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建立起农业现代化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建立起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基本框架;197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大量推广应用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大量推广应用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2022/11/2422n西欧模式西欧模式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 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与农业生产手段现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与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行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行“物力投物力投资资”和和“智力投资智力投资”同时并举,实现农业同时并举,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林化,既提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林化,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高了土地生产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22/11/2423n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以上模式的划分,即劳均土地在了以上模式的划分,即劳均土地在30公公顷以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劳均顷以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劳均土地在土地在3-30公顷之间的国家,走的是生公顷之间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物技术-机械技术交替型;而劳均土地不机械技术交替型;而劳均土地不足足3公顷的国家,走的生物技术型。公顷的国家,走的生物技术型。2022/11/2424(二)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二)农业现代化的特征1、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2022/11/2425(三)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三)农业现代化的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2、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条件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4、集约化、高效化、可持续化、集约化、高效化、可持续化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6、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信息化2022/11/2426p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2022/11/2427膜下滴灌技术2022/11/2428 少用水少用水 多采光多采光 新技术新技术 高效益高效益 推广节水技术,推进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推广节水技术,推进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 钱学森钱学森“十二字十二字”原则:原则:2022/11/2429p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条件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人畜力的过程。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林、田、路的综合治理。2022/11/2430农业机械化2022/11/2431p经营管理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n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手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n包括:包括: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2022/11/2432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理论与发展战略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理论与发展战略n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的目标n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n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022/11/2433(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n1、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起步(初级)阶段起步(初级)阶段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产量发展时期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协调经济、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技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2022/11/2434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建立高产、建立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社会效益2022/11/24353、近期目标、近期目标n2010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2050年基本实现农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业现代化n农业现代化分三步走农业现代化分三步走第一步:准备阶段(第一步:准备阶段(1980-19901980-1990)第二步:起步阶段(第二步:起步阶段(1990-20001990-2000)第三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第三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2000-2000-20502050)2022/11/2436n到到2050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装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n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农民生活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富裕;达到富裕;n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22/11/2437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n1、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投入水平农业投入水平 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22/11/24382、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水土流失程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用地污染程度农业用地污染程度自然灾害成灾率自然灾害成灾率2022/11/24393、富裕文明的指标、富裕文明的指标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生活水平 30以下以下30404050506060以上以上最富裕最富裕富裕富裕小康小康勉强度日勉强度日绝对贫困绝对贫困2022/11/2440(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n技术选择论技术选择论n以舒尔茨和林毅夫为代表以舒尔茨和林毅夫为代表舒尔茨在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中认为:“进行这种改造所进行这种改造所需要的特殊的新的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需要的特殊的新的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必须从这个盒子里取出这些要素,对他们进行子里,必须从这个盒子里取出这些要素,对他们进行分类,并找到使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能获得并接受的分类,并找到使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能获得并接受的方法方法”。林毅夫在其林毅夫在其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以中,以中国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技术变迁与技术创中国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技术变迁与技术创新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新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2022/11/2441n制度选择论制度选择论n以林毅夫、张五常、温铁军为代表。以林毅夫、张五常、温铁军为代表。他们认为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的历他们认为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既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又史过程,既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又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而且这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而且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实现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022/11/2442n工业基础论(工业依附论)工业基础论(工业依附论)n这种理论盛行于这种理论盛行于19501950年代,以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为代表;拉尼年代,以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为代表;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其有所补充,海亚密和拉坦则全面分析论证了工业斯和费景汉对其有所补充,海亚密和拉坦则全面分析论证了工业化对农业的各方面的影响。化对农业的各方面的影响。他们认为,工业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也许比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更他们认为,工业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也许比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工业专加显著,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工业专业化和分工的进一步加强,新知识应用的结果,使工业部门的现业化和分工的进一步加强,新知识应用的结果,使工业部门的现代化农业投入(化肥、机械等)的成本不断降低。不断发展的工代化农业投入(化肥、机械等)的成本不断降低。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还通过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业普通教育和生产技业经济还通过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业普通教育和生产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和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能力,进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和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农村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能力,从而为提高劳动生步加强为农村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能力,从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贡献。产率做出贡献。2022/11/2443n市场化理论市场化理论n代表人物有舒尔茨、梅尔、戴威斯、钱纳里等。代表人物有舒尔茨、梅尔、戴威斯、钱纳里等。n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区,收入一般上升得很快,这就促使对农产品如牛城市地区,收入一般上升得很快,这就促使对农产品如牛奶和蔬菜的需求迅速扩大。奶和蔬菜的需求迅速扩大。城市化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农场的扩张城市化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农场的扩张和现代化。和现代化。城市中心为普及教育,增加旅游交往提供了机会。城市中心为普及教育,增加旅游交往提供了机会。城市市场为农村提供了范围广泛、日益增加的各种工业消城市市场为农村提供了范围广泛、日益增加的各种工业消费品,刺激农业生产发展,这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费品,刺激农业生产发展,这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环境。2022/11/2444在我国,关于城市的理论研究总体是以城市化的道路的在我国,关于城市的理论研究总体是以城市化的道路的确定为主线展开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确定为主线展开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n大城市论。大城市论。代表人物:樊刚。代表人物:樊刚。n小城镇论。小城镇论。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大多数学者的观点。n中等城市论。中等城市论。n大中城市并举论。大中城市并举论。代表人物:卢中原、何炼成。代表人物:卢中原、何炼成。2022/11/2445n人的现代化论n代表人物:舒尔茨、英克尔斯等。代表人物:舒尔茨、英克尔斯等。舒尔茨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舒尔茨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要事,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要事,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英克尔斯在其英克尔斯在其走向现代:六个发展中国家人的变化走向现代:六个发展中国家人的变化一一书中,认为人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要素,人的现代化是书中,认为人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要素,人的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其强调在任何社会和任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其强调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只有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何时代,只有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现代化的人格,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构中的人员都现代化的人格,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构中的人员都获得了人格的现代化,这个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化获得了人格的现代化,这个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化社会。社会。2022/11/2446n农业产业化论农业产业化论n主要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四大矛盾:主要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四大矛盾: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多地少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的矛盾传统农业思想和现代农业意识的矛盾传统农业思想和现代农业意识的矛盾n思考: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思考: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2/11/2447(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n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国情: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科技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2022/11/2448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资源短缺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适应农业资源短缺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适应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应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要求不适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适应不适应农民收入偏低和增收难度加大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农民收入偏低和增收难度加大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不适应标的要求不适应2022/11/2449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n n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功能的产业体系。功能的产业体系。功能的产业体系。2022/11/2450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战略2、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战略3、市场化战略、市场化战略4、农业保护战略、农业保护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2022/11/24511、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4、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现代化道路。思考题思考题2022/11/2452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四章农业现代化.ppt)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